•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今我初到齐国,在老百姓当中还缺乏威望,而我身为齐国国君,再三邀请他,却遭到他的一再拒绝,这和叛逆又有什么差别呢?如果对华士这种不服从朝廷的人不加以惩罚,而予以宽容甚至表彰,使之成为老百姓所效仿的榜样的...……更多
战国时代的变法浪潮:魏国经济变法,齐国吏治变法,赵国军事变法
...了末路,魏国也就开始变得没落了。第二个需要提到的是齐威王的田忌变法。齐威王这个人大家一定是不陌生的,初中课本上所说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面的齐王就是指的齐威王,通过那篇文章,我们也可以看出齐威王这个人...……更多
...中国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齐威王始称齐王)的事件。《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预言\"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更多
季文子与鲁成公:盟友与君臣的微妙关系
...大权掌握在季文子为首的三桓家族手中。鲁成公刚刚成为国君的那两年,实际上季文子与东门家族的矛盾已经甚嚣尘上,季文子说:“使我杀适立庶失大援者,襄仲。”季文子以前是依附东门的,那么在这个时候敢于说出这样的...……更多
亡国之君宋徽宗风流的误国成本究竟有多高呢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形容的是北宋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他的一生,喜好吟诗作赋,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是个妥妥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却在国家政治方面昏庸无能。他因为风流误国,爱美人胜过爱江山...……更多
管仲之死:齐桓公失察与齐国朝政混乱的开端
...嫌,重用管仲。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他的即位,很有戏剧性。齐襄公时,国政混乱,小白逃到了莒国,他的哥哥公子纠逃到了鲁国。公元前685年,弑君自立不到一年的公孙无知被杀,齐国讨论重立新君...……更多
...意处置的结果。但是在这些众多的王国帝王中,有一王国之君的结局却是个例外。其在亡国死后,其所受到的礼遇比在位时候还高,就是在其死后还有众多的百姓进行祭拜,并且就是他的敌人也为其哭坟。那这个人是谁呢?这个...……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齐景公为什么要赐桃给晏子?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执政时,任用晏子为相。晏子个头很矮,但此人足智多谋,才干超群,忠贞体国,匡君有方,辅政齐国屹立于春秋乱世中而不衰败。晏子本人也被后世称之为圣人、智者。齐国原是春秋大国,...……更多
秦武公上位后除权臣开疆土,占关中渭水流域
...秦国朝政事务,威垒三父掌握秦国军队。长此以往,秦国国君不仅不能放开拳脚施展抱负,很有可能受权臣控制,生命都会受到威胁。秦武公深知,自己不掌握秦国的军队,很难和这些权臣来抗衡。于是在秦武公元年,秦武公便...……更多
泓水之战:宋襄公的仁义与战争的残酷
...可宋襄公摸着受伤的大腿说:“仁义之兵,不征伐刚死了国君的敌国,不伤害受了伤的敌人,不俘虏年老体迈的敌兵,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军。否则,我们就是战胜了也不光彩。”子鱼听了气愤地说:“大王一点也不懂得战...……更多
不堪回首,国破家灭,赵光义到底还是赢了
...国的伤痛。李煜的上位,颇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味。时任国君,中主李憬,竟封自己的弟弟景遂为太弟,而没有封自己的儿子弘冀为太子,而作为中主的长子,弘冀本应该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并且继位,但现在只能当一名藩王,...……更多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能统一中国吗?
...点和真实历史无区别。齐国也在此时完成了田氏代齐,在齐威王的治下也开展了一轮由邹忌主导的变法,其主要目标是整顿吏治。此时齐国是唯一能对晋国产生威胁的强国,但没有了三晋分裂,齐国打统一下的晋国基本上就没赢...……更多
刘备的用人之失:张松和赵云的人才浪费
...奠定了后来刘备的根据地。可是刘备一直以来都打着仁义之君的旗号,多少也要装装样子,就在这时事情败露,一代天才张松被杀。若不教我为先锋,便撞死在这阶下!——赵云赵云,当年跟着公孙瓒的时候就对刘备青眼有加,...……更多
介绍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宋戴公
...宋氏,名白,宋哀公之子,周朝时期诸侯国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在位。宋哀公元年(公元前800年),宋哀公去世,宋戴公继任国君之位。宋戴公在位期间,由正考父辅佐,爱民如子,深受万民拥戴。宋戴公三...……更多
晋国公室的没落:从家族争斗到被瓜分的悲剧历程
...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76年,他们三家废了晋国国君,瓜分其土地,晋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02:晋国公室是怎么一步步衰落的?晋国公室的衰落,从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开始就出现了苗头:晋献公爷孙三代处心积虑了...……更多
翟璜:战国时代的伯乐,魏国强盛的幕后推手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文侯率先开始了强国之路,魏国也因此成为战国的第一个霸主。除了魏文侯自身的雄才大略之外,魏国的强大还依赖于很多贤臣名将,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人,即翟璜。1.慧眼识英才翟璜是戎狄人,因为晋...……更多
春秋第一美男:宋文公鲍革的传奇人生
...挥到了极致。这位春秋第一大帅哥,便是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宋文公。古时继承皇位,遵循着嫡长子承袭的制度。但上天给你开了一扇门,必然给你关上窗子。作为春秋时期宋国的花样美男宋文公,并没有嫡子与长子的身份,他...……更多
为什么齐国会被田氏取而代之
...都是为了拱卫王室,齐国也不例外。齐国除了姜姓吕氏为国君一脉外,另有姜姓高氏,姜姓国氏等国君支脉,一起保卫齐国江山。而田氏最后能够取姜姓而代之,自然是与这些国君支脉动过手的,只是很隐蔽罢了。第一阶段,田...……更多
晋郤氏的崛起:从开疆拓土到权力争夺
...、巩固公室君权’的想法几乎不可抑制;而为了再次警醒国君,不使国家陷入内讧动乱之中,一心维护国家稳定和君臣团结局面的晋中军佐士燮,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再一次上书规劝晋厉公,以《周书》上的‘惟命不于常、有德...……更多
为何说魏国过度嚣张必然导致自身衰落的历程
...帮助田午顺利的“田氏代齐”,田午的子孙就是那著名的齐威王,也就是这齐威王让魏国从此一蹶不振。魏惠王的功过 魏武侯之后接下去接替魏国霸权的就是魏惠王,而他也充分的发挥了文候武侯给他留下来的基业,也曾一度...……更多
...法治改革先行者,范姓得姓始祖;他主持朝政多年,深受国君晋景公的信任,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他因迎接公子雍的事流亡秦国,在河曲之战中为秦国献计策,成功抵御晋军,邲之战中看到晋军内部不和,主张撤军,升任执...……更多
开创是卖官鬻爵的两个皇帝是谁
...之极。东汉王朝自“明章之治”后,其皇帝多为短命夭折之君。朝政长久以来或掌握在外戚的手中,或操控在宦官的手里。而地方上,汉光武帝的政权就是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才建立了东汉王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由始至终...……更多
金哀宗完颜守绪:励精图治却难逃亡国之君的宿命
...破城,金哀宗自缢而死。元朝人在评价金哀宗时说,“在国君死社稷,哀宗无愧焉”。 ……更多
历朝历代亡国之君的下场,谁的结局最惨?
...王朝更迭之时,都会引起腥风血雨的权力争夺,因此亡国之君的下场一般不会太好,那么这些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有什么样的结局呢?夏朝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亡于约公元前1600年,立国约471年,传14世17后(夏朝君主称“后...……更多
揭秘中国历史上七大辅助君王的贤相
...理想,便是“定国安邦、出将拜相”,何其难哉!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在历史上一位良相能够帮助国家起到国富民强的作用,而历史上真正算的上是名相的却屈指可数,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我最崇拜...……更多
宋襄公为什么能决定春秋霸主齐国的国君归属
周襄王九年(前643年),宋襄公亲自率军拥护齐桓公三子公子昭回国继位。当时齐国是天下诸侯的霸主,综合国力远强于宋国。然而宋襄公武装干涉齐国皇位继承的过程却异常顺利。仅凭宋、卫、曹、朱诸军,将公子昭推上齐...……更多
功高盖主只是表象,哪3个原因直接导致商鞅活不成
...法,的确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可商鞅本人,却威胁到了秦国君主的地位。这是秦国国君所不能忍的。就算秦孝公胸怀宽广,感恩商鞅,对他言听计从。可这事儿影响不了后世之君对商鞅的怀疑与憎恨。国君是一个国家的领袖,当...……更多
孙膑的智谋与田忌的决策:齐国援救赵国的战略
决心已定,齐威王立即想到了孙膑。孙膑精通兵法,多谋善断,又熟悉魏国国情,且痛恨庞涓,这正是他报仇雪恨、建立战功的极好机会,于是准备任命孙膑为主将,率兵救赵。孙膑却辞谢说:“我是受过刑的人,做主将万万...……更多
秦穆公临终让三位良臣陪葬的影响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第九任国君,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秦国历代国君被称作虎狼之君,名为任好的秦穆公在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举措都对秦国有决定性的作用。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君主,在临死前却要求3位良...……更多
死于刘裕手中的那几位国君都是谁呢
...分霸气的一位皇帝,在其做皇帝之前,他先后杀死了六位国君,说起他的名字,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就是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刘裕早年是砍柴打猎的农户,生活贫苦,常常食不果腹,后来天下大乱,连年征战不断,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李旦登基后太平公主因为有功而在此得到封赏,前面也说了朝廷中当中大概封为韦后和太平公主这两大势力,现如今韦后被除,太平公主自然是一家独大
2024-06-26 14:24:00
我们都了解武则天为了争夺权力所以对自己的儿子非常残忍,将他们囚禁甚至陷害,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绊脚石。和儿子相比女儿就没有这种烦恼
2024-06-26 14:22:00
再后来就是李渊在晋阳起兵反抗隋朝,李元吉便跟李世民他们一块骑上战马打天下,也不了解是因为什么原因。起初倒也没什么,但随着唐代的建立
2024-06-26 14:26:00
这事就需要讲一下他跟弟弟李元吉的关系了,相比较温和的李世民来说,李元吉就要暴躁多了。李元吉作恶多端值得一说的是关于李元吉还有这么一段往事
2024-06-26 14:25:00
长相漂亮在李世民强占杨氏许多年后,当时有恰逢上官皇后去世,于是李世民便想让杨氏转正,成为他李世民的第二个皇后。虽说此举被魏征给拒绝
2024-06-26 14:26:00
第一位田蚡。田蚡是王太后的同母弟,汉武帝的舅舅,正宗国舅爷身份。此人为人狡诈但能言善辩,汉武帝上台后凭借王太后撑腰,在官场影响力巨大
2024-06-26 14:28:00
窦婴因和其他官僚热衷儒学推广得罪窦太后,上任仅一年左右,在汉武帝执政的第二年即惨遭罢相!太尉田蚡也被同时免职。从此窦婴的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
2024-06-26 14:29:00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太平公主直接想出一个计谋。原本这只是太平公主用来陷害李隆基的,但没曾想李旦直接表示既然天意已经出现,那么自己断然不可以违抗天命
2024-06-26 14:25:00
当时帝国全线告急,战争最需要的就是能够领兵打仗的人,偏偏此时汉朝中央缺少将才,窦婴有这方面的能力,汉景帝命窦婴与周亚夫等人一起领兵出征
2024-06-26 14:28:00
唐高祖年间武德九年六月,李世民早早地在长安城的玄武门布下重兵,这批重兵不是用来防止政变的,而是他用来发动政变的。并不知情的李建成和李元吉跟往常一样途径玄武门去面见唐高宗李渊
2024-06-26 14:25:00
窦太后在景帝朝和武帝朝有很高的话语权,作为娘家侄的窦婴显然有发达的资本。但职场上的窦婴并没有沾着窦老太太什么光,相反,因反对汉景帝将皇位传给弟弟梁王刘武而得罪了窦太后
2024-06-26 14:27:00
说此时的太平公主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一点没错,眼看那皇位距离自己不过是一步之遥,太平公主决定为自己谋一份前程。于是太平公主便开始思考如何针对太子李隆基
2024-06-26 14:24:00
另外一点是当时的弱小的曹操,必须通过一个转机让自己的势力变强,而没有实权的汉献帝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董卓在入京后和朝廷内没有太大的交集
2024-06-26 14:31:00
但是能不能被自己控制就另说了,袁绍虽然没有采取手下谋士的建议接回汉献帝,但是袁绍却想立刘虞为帝,袁绍的势力在当时非常的强大
2024-06-26 14:31:00
1、汉献帝先后被董卓、李傕郭汜挟持。汉献帝年幼的时候,并不是皇帝,他老哥刘辩才是真正的皇帝。可是董卓只是在人群中看了他一眼
2024-06-26 14: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