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战线向北、向西推进了数千公里,匈奴人被迫收缩势力范围,从漠南地区撤离,漠北只留下了少量部落,主力蜷缩到天山以北至阿尔泰山附近。汉帝国立国八十余年,汉匈之间,打打和和,时至今日,汉帝...……更多
游侠的兴衰:从墨子始祖到汉武帝的打压
...,无奈班师回朝。汉武帝感觉很没面子,又担心大宛勾结匈奴,便再度出兵。这次李广利组织了6万囚徒和游侠,汉武帝还派遣了5000正规军官去指挥他们,另外还配备了庞大的辎重队伍。汉军也没有瞎打,而是在兵临城下时先断...……更多
比张骞更传奇,堪比卫青霍去病,一人勇闯西域,30年收服了50
...史背景说起。班超为何再度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左右,匈奴内部发生单于争立混战,导致内部分裂。前53年时,以呼韩邪单于为首的势力归附汉朝,是为南匈奴,而以郅支单于为首的势力,则被视为北匈奴。此后,汉朝与南匈...……更多
苏武:西汉外交家的典范,坚守气节,终获荣耀归来
...。牧羊北海,持节不屈苏武的父亲曾跟随大将军卫青抗击匈奴,被封为平陵侯,苏武凭借恩荫也封了官。汉武帝时,汉朝与匈奴战争不断,双方经常派使者互相观察对方的情况,也经常扣留对方的使者。后来,匈奴新单于即位,...……更多
唐太宗仅用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东 突厥的反杀
...国与草原帝国的争雄,一直是历史的主线之一。比起汉与匈奴、明与蒙古之间长达数百年的缠斗不休,唐太宗与突厥的战争,则显得那样的另类。01唐灭东,突厥之战与汉类似,唐与突厥争雄的起因,也源于一场中原帝国的耻辱...……更多
冒顿:历经磨难,终成匈奴一代英雄
匈奴冒顿为了杀死父亲,训练士兵朝自己妻子射箭,有迟疑不射的,即刻斩首!待时机成熟,他用同样的方法将箭头对准了父亲,士兵的箭像雨点一样钉在父亲身上,冒顿仰天大笑。冒顿(mòdú)的父亲头曼,是当时匈奴的大王...……更多
李广传奇:箭术无双、智勇双全,缘何难封侯?
...广是个非常有才能的将军。他的才能不仅是西汉认同,连匈奴人也非常认同。不过李广有哪些才能,我们却不知道。今天看一下李广具体的才能。首先就是李广的射箭技能。飞将军李广最厉害的技能就是射箭技术了。后世的很多...……更多
传奇女子王昭君:从冷宫宫女到匈奴皇后的逆袭人生
...华。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年事情就迎来转机。匈奴单于求和亲,元帝选中王昭君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年纪已经不小了,边关的匈奴已经成了他的心腹大患。可惜,此时的汉朝还没有迎来属于自己的军事紫薇星。面对...……更多
他是汉朝权倾朝野的大奸臣,却因打败匈奴被尊为大英雄
...真相后,盛怒之下将窦宪禁锢。然而很快,窦宪就凭借打败匈奴的功劳重新获得信任,继续把持大权。在位文武百官心中,再次升起了难以言表的恐惧。大家都认为,窦宪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可以不择手段地除掉任何心腹之患。一战击...……更多
汉朝的强大与影响:铸就‘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威严
...走向了更强大。 汉朝建立之初,还是比较弱的,当时的匈奴都可以对汉朝说三道四,汉朝的国力没发展起来,因此匈奴人才敢肆意妄为。可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情况就改变了,汉武帝将匈奴人打跑,更让匈奴俯首称臣。证明汉...……更多
游牧民族内迁是必然发展还是偶然事件
...,也有偶然因素的干扰。例如,公元5世纪末至6世纪初,匈奴帝国的内斗和粮食短缺导致了部分匈奴人的内迁。他们最终形成了突厥汗国,而原本属于匈奴帝国的辽阔草原地区也重新划分了疆土。在这一案例中,环境和资源的变...……更多
刘彻的决断:对大宛的军事行动与西域的归附
...话说公元前103年,汉武大帝刘彻派赵破奴率两万精锐深入匈奴大战“儿单于”詹师卢,没想到被詹师卢与左贤王合击,赵破奴被俘虏,全军覆灭,这也是自卫青拿下河南地逆转匈奴后的首次大败。匈奴难得的胜利令年仅十七八岁...……更多
金日磾:从匈奴王子到汉朝权贵的曲折历程
...生可以说是一个大才大略的人,这不仅体现在击败嚣张的匈奴人上,还体现在他深谙用人之道。当然,他控人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金日磾对匈奴王子的驯服。金日磾原名日希,是匈奴休屠王王子。元寿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更多
古代中国唯一在监狱里长大的皇帝是谁
...昭宣中兴”盛世,在增强国力的基础上完成了汉武帝征服匈奴的未竟事业。笔者管见,他算得上是古代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帝。在他的事儿,相信读者颇有兴趣。(一)做了八年傀儡皇帝后夺回皇权刘询(前91—前49年),原名病已...……更多
为何士兵要争相进入霍去病的阵营
...是因为有开疆拓土的雄心,汉武帝再次奉命卫青率军攻打匈奴。在卫青的推荐下,17岁的霍去病,终于得到了崭露头角的机会。此次征战,霍去病率领一支800人的精锐部队,以闪电突击的方式,直取匈奴腹地,取得了一场以少胜...……更多
刘细君为国和亲客死他乡,创下三个历史第一
...拼死血战之际,北方草原崛起了一个十分强悍的民族——匈奴。就是这个匈奴曾使得踌躇满志的刘邦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的白登山被困蒙羞。从此他清醒了许多,遂在他那首著名的《大风歌》的末句发出了\"安得猛士兮守...……更多
白登之围:刘邦与匈奴的博弈与和亲政策的诞生
...在中原大地诞生第二个封建王朝时,恰好是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强盛期。于是结束统一战争的刘邦与匈奴的带头人进行了一次碰撞——白登之围,这次战争在表面直接影响新的汉王朝对于北方邻居的政策态度,然后这一态度并不...……更多
汉武帝刘彻的成长:从马邑之围到千古一帝的征程
匈奴是中原王朝北部一支强敌,匈奴人跟中原王朝相处数百年,很少有和平相处的时候,这期间几乎每个王朝大部分皇帝都要跟匈奴人打上几仗。而在众多对作战的皇帝中,打得最狠、最痛苦的莫过于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号称...……更多
陈汤斩杀匈奴单于威震西海,晚景却凄凉
在汉朝与匈奴的交战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威震朔漠的名将,比如卫青、霍去病等,但是能够斩杀匈奴单于的却只有一个人!此人名叫陈汤,他斩杀了匈奴单于,“威震百蛮,武畅西海”,然而晚景却很凄凉,一度被削职为民...……更多
李广与卫青霍去病:同样是将军,为何李广难以封侯?
...兵的优点,却是作为将军的缺点。他的武力值爆表,能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然而,对于整场战局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李广善于带领士兵冲向敌军阵营,面对险情却不懂得变通,只知道一味地蛮力作战,因此稍不...……更多
汉文帝刑罚改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说汉文帝在刑法方面的实践体现用刑思想的话,那么他对匈奴的态度则更突出其威的思想。汉匈之间有和亲之约,匈奴仍然会不定期地发起挑衅,而使西汉朝廷在汉匈关系中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汉文帝对...……更多
白登之围对西汉初年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前201年,刘邦率领大军平定了韩王信的叛乱。韩王信跑到匈奴中去了,刘邦没有收兵,而是继续率军北进,打算跟匈奴真刀真枪干一场。他没有听信刘敬的建议,轻军冒进,结果在白登山被四十万匈奴骑兵包围,一连困了七天。...……更多
中国历史上皇帝按综合排名,谁能位居榜首?
...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年幼时,刘彻被迫作为人质送往匈奴。他身处敌国,面对未知的命运,但他并没有被恐惧所征服。相反,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匈奴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学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军事战略。这段...……更多
汉朝的真汉子们都愿意跟谁去打仗
...作战时,李广所率领的部队总是寸功未立,甚至有可能被匈奴偷袭,导致全军覆没。伤亡率高,立功的机会少,汉朝的士兵们自然而然不愿意跟李广作战,而是愿意跟着卫霍作战,因为立功机会多嘛。二、大汉双璧、帝国肱骨 ...……更多
蒙恬:精忠报国的将军,却遭权臣陷害
... 蒙恬正真有功的地方是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秦帝国和匈奴的对决。就在秦国征战天下,收复各国之时,匈奴看准了时机,趁着此时的秦国无暇顾及他们就攻占了河套地区,待秦朝收复六国之后就开始着手攻打匈奴。北方的匈...……更多
史上哪五个民族集体消失
...民族先后建立国家多达16个,政权更迭非常快。这其中,匈奴和鲜卑最为强大,羯最为疯狂,氐也建立起强大的政权,羌也会时不时刷下存在感。人善被人欺,这句话在十六国时期,得到准确的诠释。恶人当道的年头,谁最狠,...……更多
他将汉朝推向巅峰,晚年却狠心处死太子
...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富足,武帝对经常骚扰边境的匈奴失去了耐心。一次,他问大臣:“我曾将美女珠宝赠予匈奴单于,但他们仍然傲慢无礼,经常骚扰。我想发兵征讨,大家觉得怎么样?”有人献计利诱匈奴单于,而后...……更多
年纪轻轻且从不读兵法的霍去病,是怎么成为军事天才的?
...被武帝任命为剽姚校尉(注1),命其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卫青就给了霍去病八百骠骑,让他趁着汉匈主力大战之机,深入匈奴后方腹地,相机打击匈奴后勤力量。卫青这么做,本来只是想碰碰运气,可没想到,霍去病这位...……更多
王昭君:西汉公主的万里辛酸出塞之旅
...塞的传奇经历。公元前33年,为了稳定西域地区,巩固与匈奴的关系,汉武帝决定派遣王昭君出使匈奴,以和亲的方式达成和平。面对这个重大使命,年仅十五岁的王昭君毅然接受,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王昭君踏上了漫漫征途...……更多
霍去病的死因与汉匈战争的转折
公元前117年,就在汉朝即将再次派遣大军,远征漠北匈奴的时候。一代传奇战神霍去病,却忽然暴毙而亡。霍去病的死,对于汉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因为在此之前,汉朝通过连续打击,已经把匈...……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2024-06-30 21:00:00
与元末明初朱升等诸多名仕一样,由于元朝官场过于腐败黑暗,汉官难以掌权,升迁基本无望,1346年刘伯温辞官隐居。但透过刘伯温的经历来看
2024-06-30 21:01:00
1360年,刘伯温来到南京,成为朱元璋的谋臣,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以下是实打实的三件功劳。1,针对当时形势,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
2024-06-30 21:01:00
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刘伯温发挥了顶级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刘伯温功劳来看,足以封公爵
2024-06-30 21:02:00
韩信本为平民,虽“志与众异”,但却没有谋生手段,因而家境贫困,常常靠他人接济度日,日久便为乡邻所恶,“一饭之恩”、“胯下之辱”等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2024-06-30 21:03:00
从仗剑投项到转投刘邦,韩信始终没能受到重用,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然而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却对其如此看重,甚至不惜冒着被刘邦猜忌的风险
2024-06-30 21:03:00
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条件较为出色,便留在了宫中,成为了慈宁宫的一名宫女
2024-06-30 21:06:00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上下的舆论越来越激烈,李太后不得不出手干预。在太后的质问下,明神宗说出不肯册立朱常洛为皇子的原因,因为他是宫女生的
2024-06-30 21:07:00
王恭妃死后,明神宗只是草草埋葬了她,陪葬品少的可怜,即没有派人守坟,也没有下拨守坟的费用。儿子朱常洛继位后,连追念母亲的仪式都还没形成
2024-06-30 21:07:00
聊聊大唐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威名赫赫的大唐名将薛仁贵一生身上出现了许多传奇故事:大丈夫弃耕从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勇猛作战惊动天子;生擒敌将神射手
2024-06-30 21:08:00
聊聊隋朝名臣——赵绰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盛世—“贞观之治”。唐太宗手下,人才济济。其中,魏征直言进谏
2024-06-30 21:10:00
聊聊太子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陈寅恪先生,对于唐朝,有一个精彩的论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
2024-06-30 21:10:00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做了贡献巨大,那她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呢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文成公主的远去的身影消散在了茫茫大漠之中,她对汉藏文化交流的贡献却永载史册,书写了民族间友好往来的篇章
2024-06-30 21:11:00
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
2024-06-30 21:12:00
白毦(ěr)兵,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由永安都督陈到统领。“白毦”顾名思义,该部队的装束是以白色的鸟羽兽毛作为标志。文献资料见于诸葛亮在公元226年写给李严的书信中
2024-06-30 2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