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以特定主题为主线,有机关联、串珠成链,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讲好北疆文化故事,多渠道提升北疆文化传播力,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因此推出首...……更多
...成绩。创新展览体系。深入挖掘祖国北疆大地上所蕴藏的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文物中蕴藏的历史脉络、文明渊源、时代价值,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系列展览,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内蒙古地区从生命起源到...……更多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自治区主会场活动在内蒙古博物院举办
...古博物院与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10个单位达成协议进行馆校共建,共同推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此外,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更多
...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24故塞同风——内蒙古长城历史文化展1月1日—2月29日内蒙古博物院新址一层(原革命历史博物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25“龙耀新春 美丽赛罕”书画剪纸摄影作品展2月2日—2月25...……更多
...》开展。据悉,呼和浩特作为底蕴深厚,遗产丰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市博物馆在“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功能方面实现跨越发展。2023年以来,举办以“回望千年·博物北疆”为主题...……更多
...性展》等精品大展,让游客深度领略了北疆文化的魅力。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024年,内蒙古将进一步加强文物管理,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加强文物保护工程资质...……更多
展览上新、名家讲座、舞台剧……国际博物馆日青博活动亮点纷呈
...特殊节日里,青岛市博物馆推出《黄河从草原上流过——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多彩文化教育活动、舞台剧等,与市民游客共享最新的馆藏文物研究成果。领略多元文化精彩民族交往、融合与文化碰撞、交流,孕育出独...……更多
带着博物馆去看你!内蒙古博物院开展志愿者系列活动好戏连台
...多斯的列车上,中国结、红福字将车厢装点得年味满满,内蒙古博物院志愿者为归家的旅客送上了文化拜年活动。内蒙古博物院志愿者为归家的旅客送上了文化拜年活动(央广网发受访单位供图)内蒙古博物院志愿者团队在这样...……更多
...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支持历史文化名镇、非遗馆等项目建设,打造重大标志性文化项目;加快推动黄河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要素集聚,以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为目标,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环境,提升...……更多
第四届中国长城论坛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举行
...,以“长城与文化自信”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长城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举行,来自国内各地的长城研究专家学者,共同交流研讨长城文化和文物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图为论坛开幕式现场。记者 张枨摄本次论坛由中国...……更多
内蒙古呼和浩特:浸润本土文化 感受家乡之美
...化城展示馆,通过参观陈列文物和展品,学习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知识,迎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丁根厚)5月17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茶坊小学学生在归化城展示馆参观清代虎钮银印。丁根厚摄 5月17日,呼和浩特市玉泉...……更多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冬运盛会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盛大开幕。这场冰雪运动盛会不仅展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彰显了中华民族亲如一家、共同繁荣的精神风貌。2月1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十四冬”开幕以来,“十四冬”的各类文创产品人气高涨,圈粉无数。在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航站楼、呼伦贝尔古城、呼伦贝尔伊仕丹购物广场、内蒙古自治区冰上训练运动中心等地的“十四冬”官...……更多
...以玉龙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最早的源头之一。而内蒙古考古发现了一件比玉龙年代更早的红山文化早期龙形蚌饰,扩展了我们对龙形象的认知。五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西辽河流域、河套地区等地进行考...……更多
...金松表示,内蒙古有着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立足于这一优势,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在过去70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过程中,成就斐然。新时代的北疆考古在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增强文化认同...……更多
...族历史观,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反映“四个共同”的边境历史文化资源,深化拓展宣传教育功能,广泛宣传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在边境盟市打造“四个共同”长廊试点,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更多
东北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修缮研究联盟在吉林成立
...标。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顾玉才先生在大会上做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化根脉》的主旨演讲。与会的成员单位和专家还就东北近现代建筑遗产的热点问题、经验模式等进行了主题讨论。东北近现代建筑遗产是在东北...……更多
...和生动呈现文物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依托文物本身讲好历史文化故事。唯如此,文物的历史价值才能充分彰显,社会公众也才能从珍贵文物中汲取精神养分,领略中华文明的深度和魅力,共同守护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
...游资源,其中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了草原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内蒙古的自然旅游资源包括了草原风光、森林公园、湖泊等,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了草原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内蒙古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例如科尔...……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本报驻内蒙古记者 王 慧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辽阔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东北抗日联军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伟大的抗联精神永久回响。1939年12月至1942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三进呼伦贝尔,不仅扩大了...……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3月19日讯 (记者 于欣莉)3月18日,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公示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内蒙古出版集团所属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申报的《蒙古高原蝗虫》和远方出版社申报的...……更多
河北日报携手五家省级党报联动报道丨望长城,一眼千年
...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河北日报联合北京日报、山西日报、内蒙古日报、宁夏日报、甘肃日报等多家长城沿线...……更多
闹市中的纪念馆
...直播打卡基地等几大街区主题核心元素,形成以‘老包头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旅故事线,打造红色文旅新高地。”一座革命纪念馆就是一个红色基因库,一件历史文物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现在,包头红街的红色教育纳入了“...……更多
...珍贵的长城文化遗产。有关专家通过对宋代长城的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发现,长城的功能并非只是军事防御,还具有维护政权稳定、维持社会生产秩序、促进各民族在长城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等综合功能作用。宋代长城既是屯守军...……更多
猿辅导与20余家博物馆共同开启“2024博物馆新知计划”
...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主任刘鹭,首都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20余家博物馆馆长及代表,猿辅导集团党委书记程群,副总裁马旻等共同开启仪式。2024年博物馆新知计划启动仪式据悉,博...……更多
锐评丨让博物馆成为公众教育大课堂
...同动植物意象所蕴含的内涵,撰写属于自己的研究报告;内蒙古博物院结合展览内容推出文物修复展教结合活动,带领观众体验壁画制作和修复过程……连日来,各地博物馆将展室变教室,殿堂变课堂,吸引观众前往看展,汲取...……更多
...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因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传统建筑历史悠久、保存完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良好,2013年8月,塔布赛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1年,...……更多
全国台联第29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内蒙古分营活动启幕
...台联承办,在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两地进行。不少因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高颜值”出圈的网红打卡地均被安排在行程中。比如,讲述昭君出塞千古佳话的内蒙古昭君博物院,以辉煌召庙建筑、珍贵文物和艺术品闻名的内蒙古首...……更多
...的发展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内蒙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建设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说大有可为。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见习记者 孙柳有颜值又有底蕴的文创商品琳琅满目,古朴雅致的拓印区域坐满了“小工匠”……2月17日,呼和浩特凯德MALL6楼新春文化市集在热闹与欢笑中画上句号。2月6日至17日,内蒙古博物院志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
另一方面,张裔(165年-230年),字君嗣,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2024-06-28 20:32:00
曹操当初能够削平诸侯,一统北方地区,除了手里的军队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皇帝汉献帝。由于将汉献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曹操打着汉室的旗号征伐异己
2024-06-28 2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