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秦王嬴政决定乘大胜之势,发动灭楚战争。但在动用多少兵力上,王翦与李信发生了分歧,李信认为20万秦军即可灭楚,而王翦则坚持非60万不可。最终的结果证明,王翦是正确的。那么,王翦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得出灭楚需要...……更多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
...翦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秦王粗暴多疑,现在国内所有兵力都掌握在我手里,他心中难免会有猜忌。如果我不多索要田宅,秦王会怀疑我有谋反之心。”秦始皇二十三年,即224年,王翦侵占了陈县以南直至平舆邑的土地。楚国...……更多
李信:从名将到成为王翦的陪衬,揭秘一战失败背后的真相
...初打算继续让王翦担任主帅,但是王翦向秦王嬴政要60万兵力。虽然王翦很能打,但是把这么多兵力交到王翦手里,嬴政也不放心,于是就去问李信。李信说,只需20万兵力,就可以灭掉楚国。于是,秦王嬴政派李信担任主帅,...……更多
看看秦王政是如何处置李信的
...火花。王翦要用六十万军队,那应该是秦国可动员的全部兵力,这样庞大的军队必然内含为数不少的刚刚放下农具或笔杆又拿起兵戈的新兵以及驾战车、服杂役、供军需者,谈不上是精兵。不过,在冷兵器时代,一般而言,寡不...……更多
将军战功赫赫自觉功高过主,便心生一计终得善终
...刀弄枪和研究兵法策略。当时的秦朝正在招兵买马,扩充兵力,王翦仿佛看到了希望。王翦心中暗想,要是进入军队,不仅能吃饱饭还能为国效力,岂不是两全其美。于是王翦毫不犹豫的从军,此时的他才20岁。虽然王翦没有真...……更多
...顺的。换而言之,一场战役的胜利,不完全取决于双方的兵力等客观因素,也和将领的指挥能力存在直接的关系。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李牧就曾不止一次击败了秦军,客观上阻碍了秦灭赵国的进程。与此相对应的是...……更多
探索蓝田之战的具体经过
...齐军在濮上遭遇惨败。这在客观上减弱了秦国可以动员的兵力。此时的楚国,面对败局并不甘心,在丹阳之战后不久,即“悉国兵复袭秦”,这意味着集中了几乎所有精锐的孤注一掷,这十分冒险,因为其余国家完全可能趁机偷...……更多
秦国名将王翦攻打楚国,临行前说了什么话
...60万大军不是一个小数目,60万大军出征后,秦国国内的兵力不足了,秦王生性多疑,即使他信任王翦,但内心还是有些质疑。王翦的那番话让秦王吃了颗定心丸,彻底相信王翦。王翦既然向秦王多求良田,那么言外之意呢,就...……更多
李信攻楚:秦国统一六国的挫折
...是李信率20万大军攻打楚国却最终落败。那么,率领如此兵力雄厚、装备精良的大秦军队,为何会在楚地遭遇滑铁卢呢?过于自信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已经先后消灭了韩、赵、魏等国,接着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的大国——楚...……更多
秦王嬴政与王翦:统一六国的战略与博弈
...万大军不可。此言一出,嬴政面露难色。因为当时秦国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帝国的北方屯集有10万大军准备灭燕,还有10万大军正在王翦之子王贲的带领下攻打于魏国。如今,王翦所提到的60万大军,是要起全国之兵一举伐楚,...……更多
王翦的“自污”策略:古代名将如何巧妙应对君王的猜忌
...,商议灭楚大计,问王翦:“老将军,此次灭楚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突然一人不屑地说:“将军老了,依我看二十万足矣!”嬴政一眼望去,见是少壮派将领李信。李信是战国末期的秦国名将。公元...……更多
秦灭楚之战是怎么回事
...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更多
秦始皇21岁亲政,仅用10年连灭6国完成大一统
...,主动向秦献出丽邑,以求缓兵。此时,秦王嬴政正调集兵力准备向赵国发起总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这使得魏国又维持了数年残局。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攻楚之时,秦王政派出...……更多
秦国为什么能灭掉楚国?王翦的招数让人看不懂
...国倾巢出动,楚国上下十分紧张,楚王赶紧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想要与王翦拼死一搏。不料,不管楚军如何挑衅,王翦就是不应战。就这样,双方持续了一年时间。慢慢地楚军松懈了,部分部队甚至被调往了东边。王翦知道,灭...……更多
历史上最邪门的称号武安君,得此称号者无一不是人杰,却都没善终
...手楚国。当时的秦国老将王翦,认为灭掉楚国需要60万的兵力,另一个将领李信20万秦军可以灭楚。秦王大喜,于是任命李信带二十万秦军伐楚。当时楚国领军的人物是项燕,他率领40万楚军对战的20万秦军。他依靠楚国的地形,...……更多
司马错和张仪争得脸红脖子粗,秦王赢驷咋决断
...内舔舐疗伤。秦国君臣想借此机会继续向外开疆拓土收取兵力强大自身。张仪、司马错脸红脖子粗秦惠文王询问眼前的几位主心骨:秦国下一步该怎么办?张仪作为秦国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首先站出来说明了自己的...……更多
白起的名声为何这么响
...秦国的领土。他们只有秦国和韩魏交界的城市驻扎,因为兵力悬殊,所以没有先进攻秦国。秦王一听,韩魏来攻打了,派白起率领10万大军应战,白起到达伊阙后,他发现汉魏军表面上看非常强大,但实际上他们不是一条心,谁...……更多
李信的辉煌与败落:秦国统一战争中的关键人物
...信没有料到,这一次楚国打仗,用了一计,他没有用全部兵力去跟李信打,只有少量兵力跟李信打,所以李信打胜了,楚军的主力悄悄的跟在李信军队后边,李信不知道,李信带领军队向安徽移动,然后楚军的大部队就跟在李信...……更多
战国名将的命运,王翦的独善其身之道
...疑的嬴政王翦更是如此。灭楚之战中,王翦提出“非60万兵力”不能灭楚,这几乎是秦国全部兵力。在行军路上他不断向嬴政求取良田豪宅,看似愚蠢,实则大智,这样做正是为了提醒君王自己胸无大志,对权力没有追求,以此消...……更多
刘邦入关中秦王子婴为何轻易投降
...关中。秦朝时这些并非边塞之地的关塞,大多荒废,驻扎兵力很少。郦商四千多虎狼之师,西进连破勋关、旬关,攻下南郑也指日可待。而秦朝在汉中的布局,是一名谒者赵衍主持军政要务。赵衍是赵高的族人,身份是秦二世身...……更多
王翦在战国时期的杰出军事成就及心理战术应用
...国时,王翦率领60万大军陈兵楚国国境。楚国也出动全国兵力进行抵抗。王翦按兵不动,坚守营垒,避免与楚军交战。双方相持一年多后,楚军多次挑战无果,又因为秦军营地防守严密,无法判断秦军虚实,于是开始向东转移。...……更多
王翦打仗有个恶习,让秦始皇觉得十分心疼,但每次只能咬牙容忍
...问手下将军,楚军号称四十万大军迎战,我军将派出多少兵力为佳?言毕,将目光投向老将王翦,王翦上奏:“依微臣拙见,需要六十万兵方能灭楚。”六十万大军,远征楚地,粮草军费将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支,若战况有变,...……更多
秦兵百万、如此强大的秦帝国为何真么快就灭了
...224年,秦国发倾国之兵六十万,由大将王翦率领,以优势兵力造成压顶之势,对楚国的心脏西楚地区发动致命一击。楚国集中了全国的兵力迎战秦军,两军决战于淮阳一綫,楚军大败,楚王也被俘。楚国大将项燕立即在都城寿春...……更多
盘点秦国失败的三次战役
...224年,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楚国征调全国兵力,命项燕率领在平舆与秦军决战。秦王在郢陈督战。王翦采取了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作战方针。楚军多次挑战,终不肯出。王翦与士兵共同生...……更多
蓝田之战对楚国造成什么影响
...时诸侯乱战的一部分,历史记录缺乏,甚至双方的主帅和兵力都没有记载。楚军推断至少在二十万以上。秦国由于兵力分散,可以集中的兵力可能稍逊于楚军。一说蓝田之战中有齐国参战,依据一是《张仪列传》“秦齐共攻楚”...……更多
武安君白起为何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白起为左更,率军与韩、魏联军在伊阙对峙。当时,秦军兵力不及联军兵力的一半。而且,与初出茅庐的白起相比,他的对手,都是成名已久的名将。韩军主将暴鸢、魏军主将公孙喜(犀武),都是时之名将。几年前,他们参加...……更多
2022-12-18 12:04白起,武安,败仗
秦始皇采用尉缭的策略,仅十年灭六国
...国的一个郡,灭之无益,徒添骂名而已;秦国当集中优势兵力,在韩国的支持下先攻灭赵国,然后南下击灭楚国,之后再北上击破齐燕两国,最后再回师灭魏。至于韩国,当作为秦王室的一个诸侯国继续存在。韩非韩非子的灭国...……更多
张仪成功行使离间之计,使得见利忘义的楚怀王战败丧地
战国后期,七雄并立。实际上秦国兵力最强,楚国地盘最大,齐国地势最好,其余四国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一、张仪献计离间齐楚。当时,齐楚两国结盟,秦国无法打其中任何一国的主意。秦惠文王虽急于称霸一统,但也只得...……更多
秦始皇统一六国背后的功臣王翦的智慧与决断
...—王翦和李信。在商议攻楚计划时,秦始皇询问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自信满满地回答:“不过用二十万人”,王翦却回答说:“非六十万人不可”。在王翦看来,楚军实力不俗,仅凭20万军队伐楚,要冒极大的风险。这时的王翦...……更多
王翦为何能打败项燕,灭掉楚国
...蹈李信覆辙。于是,他跟楚军玩起了消耗战来。由于楚军兵力稀少,生产力低下,如果一直这样耗下去,不仅士气会被耗没了,后勤补给也会跟不上的。而秦军就不怕耗,背靠强大的国力,后勤保障充足,耗下去可以把颓废士气...……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建成手下的哪4大心腹,若都在长安的话,李世民未必能赢
前言: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的强盛,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
2024-06-08 19:24:00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024-06-08 19:57:00
萧淑妃死后,其子李素节为何一贬再贬后被杀
李素节是萧淑妃与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受唐高宗喜爱,李素节六岁时,被唐高宗封为雍王,王皇后没有子嗣
2024-06-08 19:23:00
李渊被迫退位,提了什么特殊要求
如果说对外交流最为昌盛的古代王朝,那就要说唐朝了,在唐朝中,中国的国力空前昌盛,并出现了许多的中国发明,可谓是一段十分亮眼的时代
2024-06-08 19:26:00
李渊退位后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李渊下台以后,虽然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确确实实是在逍遥自在地生孩子玩,不然,他想善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中国历史上
2024-06-08 19:27:00
杨广杀32个姓李的,李渊用哪四个字逃过一劫
隋唐,其实是两个年代,为什么要合在一起呢?其实就是因为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两个皇帝之后,就被唐朝给取代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
2024-06-08 19:39:00
重生吧 文物丨海南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才子,字也太好看了→
你知道吗?海南历史上有位读书很厉害的人名叫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认识这位海南才子的书法真迹“清代张岳崧行书轴”重生自述大家好
2024-06-08 21:00:00
秦朝花了五百多年建朝,隋朝、唐朝为何只花了一年
我们知道我国的古代历史,王朝交替非常频繁,对于这些王朝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唐宋元明清之类的。当然,这些王朝虽然更替频繁
2024-06-08 20:09:0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一句话,终一语成谶。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和亲情交织的故事
2024-06-08 19:42:00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何关系
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的关系很微妙,杨贵妃比安禄山小16岁,杨贵妃却是安禄山的干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2024-06-08 19:39:00
为何说太宗背后的女人撑起了半个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立政殿驾崩,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
2024-06-08 20:02:00
杨广修运河,开科举,为何被表哥抢了江山
他,生于公元569年,通过残酷的夺嫡之争,从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手中,夺得皇位,成了某个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他,生于566年
2024-06-08 20:08:00
李世民输了玄武门之变的话,大唐后来会如何
自古以来,先皇驾崩太子即位是天经地义的权力交接秩序,但有些皇储并不甘心屈于一隅,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书写历史。本文的主角之一
2024-06-08 20:52:00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这几个人都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写诗大咖。但是,他们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在所有的这些人中,成就最高的人当属是李白和杜甫,正是他们两个让世人了解到了唐诗的魅力
2024-06-08 20:50:00
为何说孝文帝改革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北魏时期,孝文帝进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让鲜卑族和进入中原的主要少数民族都融入了汉族之中。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北方的民族成分
2024-06-08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