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新健康丨内异症给育龄女性带来多重挑战 专家:生育以后仍需长期管理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23日电 (陈静 李敏 郑韵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异常生长到子宫腔以外的位置。这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良性疾病。23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办“乐与TONG行,...……更多
中新健康 | 专家:适龄婚育可以预防多种妇科疾病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李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近日在京组织召开“适龄婚育与女性健康研讨会”。相关专家在会上表示,适龄婚育可以预防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谈及适龄婚育对女性健康的重要性,...……更多
中新健康丨骑行运动影响生育力?专家说“不”!
...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生殖医学科副主任洪锴向中新健康表示,骑自行车是一项很好的运动项目,但过长时间或过长距离的骑行,比如连续骑行几个小时,自行车车座,尤其是比较窄小和质地偏硬的车座对男性的会阴部...……更多
...面对面】中国如何找到新的人口机遇?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 阚枫)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表示,育龄妇女规模减少,初婚初育年龄推...……更多
民进山东省委员会走进高校开展百场公益健康活动 关注女性身心健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济南11月2日电(吕妍)今年以来,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委会)联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面向省内高校开展“呵护她·永芳华”百场公益健康活动进高校行动。11月...……更多
生殖医学专家:未婚女性不可以做“试管婴儿”
...张华 通讯员 何昊书 文娟2月15日起,四川省实施《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新《办法》取消了对登记对象是否结婚的限制条件,将“夫妻应当在生育前进行生育登记”更改为“凡生育子女的公民,均应办理生育登记”。...……更多
...服务于广大不孕不育患者。辅助生殖技术并非万能,适龄生育是关键“辅助生殖技术并非万能,并不能解决所有生育问题。”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张松英提示,许多不孕不育患者通过...……更多
专家:及早评估科学干预 助力育龄女性保护生育力
...周期管理中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推迟,恶性疾病年轻化问题日益凸显,女性生育力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着女性的生育能力?肿瘤治疗是否会对生育力造成破坏?如何及早...……更多
河南省人民医院经五路院区揭牌
...广大女性提供妇产、遗传、生殖、乳腺、内分泌、骨骼、生育能力评估、儿童养育、皮肤美容等全身疾病的诊疗和高质量健康服务;全周期保障女性健康,即从还未出生时的产前筛查、胚胎管理到迈入老年的慢性病管理、骨骼疏...……更多
并非让女性变瘦变美,上海这家医院的减重门诊患者络绎不绝
...除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术式,会使妇女永久性丧失生育能力,但许多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迫切生育要求,对那些符合保留生育功能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可实行保育治疗,但肥胖是影响保育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些患...……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刘宇馨)北京市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开展全周期的妇幼健康服务。婚前医学检查率、产前筛查率较2013年分别提升9.76倍和10.02%。2023年孕产妇系统服务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服务...……更多
中新健康 | 辅助生殖造福不孕家庭 提升诊疗意识是关键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今年5月15日是第31个国际家庭日。国家卫健委发起以“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支持家庭生育养育,不孕家庭是其中不...……更多
孕育新生命,全流程指南
...,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全生育周期一站式服务 □本报记者 赵霅煜 通讯员 妇幼宣生命是奇迹,生育有保障。明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提供一份最详尽的生育全流程指...……更多
最新研究:补充亚精胺可改善小鼠生育力 或助延长生殖寿命药物研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衰老》最新发表中国科研团队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补充多胺代谢物亚精胺可提高老年雌性小鼠的卵母细胞质量和生育力,这一...……更多
绝经后子宫肌瘤会消失?专家:40岁后发病率高出10倍
...宫肌瘤,一种起源于子宫平滑肌细胞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生育年龄女性。它们通常是单个存在,但也可能以多发性的形式出现。子宫肌瘤的大小不一,从微小到足以扩大子宫体积的程度。不过,并非所有子宫肌瘤都会引起症状或...……更多
中新真探:得红斑狼疮的女性能否生育?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2月13日电 红斑狼疮本身并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建议患者在通过适用于妊娠期的药物使疾病静止6个月后再尝试受孕,并且需要接受孕前评估,受孕的患者最好能继续使用适用于妊娠期的药物。...……更多
脑死亡女性可被用于代孕?国外专家建议全身妊娠捐赠,这还行?
...行“全身妊娠捐赠”的好处:首先,这可以帮助那些想要生育,却生不了孩子的夫妻,比如不孕不育患者或同性伴侣。 二来,捐赠者一直“处于医疗控制和监视之下”,代孕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而这种方法本身又能为当...……更多
完善妇幼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杭州成立妇女儿童医疗集团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杭州11月8日电(张煜欢)随着人口形势发生变化,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愈发多元,为让民众看病更舒心、享受到更优医疗服务,8日,由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杭州市妇幼保健院)和杭州市儿童医院组建的杭...……更多
中新健康丨专家谈乳腺癌诊治:推动分型精准诊疗 提升创新药物可及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之一,也是我国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相关领域专家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就乳腺癌诊断难、治疗难、保障难等困境建言献策,并呼吁...……更多
专家:缺乏运动是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首要致病原因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乳腺癌被称为“粉红杀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乳腺癌的发生?国家卫健委乳腺癌治疗规范编写组成员廖宁教授18日在上海接受采访时指出,对中国女性而言,运动缺乏是...……更多
黄体酮是女性健康与生育的重要调节剂
黄体酮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在女性健康和生育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主要由卵巢黄体产生,在月经周期中起着调节作用,对于女性的生理功能和生殖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黄体酮的功能、作用以及与女...……更多
中新健康|专家:目前有30种至40种罕见病可通过新生儿筛查发现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广州2月29日电 (蔡敏婕 韩羽柔 伍晓丹)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主任、新生儿科主任王斌表示,早期筛查非常重要,目前有30种至40种罕见病是可以通过新生...……更多
冻卵 真是女性生育“后悔药”吗
...年的两会上,有代表在提案中再一次明确聚焦于强化国内生育力保存保障体系,提议从现有可应用技术出发,适度、有序放开冻卵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限制,积极应对人口形势。就此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更多
让更年期成为更好的时光
...授,您怎么定义女性更年期?陈蓉:更年期是指女性从有生育能力阶段到老年没有生育能力阶段的过渡时期,它其实不是一个严谨的医学术语,而是老百姓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一个名词,但是它太深入人心,所以仍然在沿用。医...……更多
“诊爱健康 自由绽放”女性健康项目正式启动
...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艺红教授分别就妇科肿瘤生育力保护、女性健康管理、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疗进展以及不孕症诊疗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着重指出了规范化临床诊断在疾病诊疗全程中的价值。 ……更多
兰大一院生殖中心专家将在州妇保院义诊
...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的临床应用研究、科普宣传以及男女性生育力评估及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研究。胡俊平,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妇产科及生殖医学护理、心理护理、护理研究及管理。擅长妇产...……更多
优化就医环境 市民就诊更便捷
...坐诊,配备有超声、医学检验科等医技科室,开展了计划生育、激光等妇科日间手术。同时,还开展了中医妇科适宜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全面、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提升医疗质量 关爱妇儿健康...……更多
专家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
...任泽平在社交平台建议法定婚龄降到18岁,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引发关注。全文如下: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离婚率从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 2013年...……更多
子宫肌瘤的天然“良药”,女人常吃它,活血又排毒,子宫更干净了
...能带来月经不规律、腹痛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生育。但好消息是,有些天然“良药”不仅能帮助我们活血排毒,还能有效改善子宫环境,让子宫变得更加“干净”。子宫肌瘤:隐藏的威胁,不容忽视子宫肌瘤,这个在...……更多
名医对话丨不孕不育怎么办?海南生殖专家传授好孕“秘籍”
...客户端、南海网2月2日消息(记者 王洪旭 实习生 吴烁)生育健康宝宝是每对夫妻的愿望,但不孕不育让一些育龄期夫妻备受困扰。2月2日下午,上海菁华医疗集团首席医学官兼海南菁华和京生殖医院院长,研究员许蓬;海南菁...……更多
更多关于育儿的资讯:
昆明同仁医院产后康复及盆底治疗中心开诊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扫码关注健康昆明本报讯 记者张晓莉报道 5月底,昆明同仁医院产后康复及盆底治疗中心正式开诊,为女性提供个性化
2024-06-08 06:17:00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为居民送上“生育宝典”北山街道多渠道弘扬婚育新风尚商报讯 (记者 王然 通讯员 凌意 童杏琴 章敏) 为传播婚育新风尚
2024-06-08 06:29:00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增强孩子的消防安全意识平湖消防开展儿童消防宣传活动N通讯员 谷 敏 为进一步提高儿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2024-06-08 07:15:00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养成爱阅读好习惯新埭杨庄浜村开展“书香润心 阅读伴成长”迎六一活动N通讯员 李 燕 为激发青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
2024-06-08 07:15:00
看3分钟动画即可筛查婴幼儿眼病 准确率达85%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看3分钟动画即可筛查婴幼儿眼病准确率达85%6月6日,各大医院开展眼科科普和义诊活动 图/唐艳丽文/羊城晚报记者 朱嘉乐 通讯员 邰梦云 唐艳丽 图/视觉中国斜视和弱视可以治愈吗
2024-06-08 07:36:00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广州启动产前筛查惠民试点项目符合条件的准妈妈做“无创”只需300元6月6日起,广州市正式启动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下称“NIPT”)2024年惠民试点项目
2024-06-07 19:02:00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金普新区快速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两所婴幼儿托育中心即将投用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郑鸿)近日,记者从金普新区获悉
2024-06-04 00:16:00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本报讯(记者 韩睿 网格通讯员 侯慧仙)深夜,4岁女童将自己反锁屋内无法出去,母亲万分焦急,无奈拨通社区电话求助
2024-06-04 07:00:00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医护团队一路护航,“争”来最温馨的结局——53岁超高龄产妇顺利产下双胎本报讯(刘柳 杨泠)超高龄、双胎妊娠
2024-06-04 08:08:00
坚守,用爱与责任托起新生命
本文转自:雅安日报坚守,用爱与责任托起新生命——记市人民医院产科教学组长唐睿娟唐睿娟(右)将刚出生的婴儿交接给其家人挺着大肚子的产妇
2024-06-04 09:16:00
秦淮区妇保所广场活动给宝宝送健康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童心守护、医育相伴秦淮区妇保所广场活动给宝宝送健康“医生,帮我家宝宝看下牙齿有没有问题吧!”“宝贝,我们来让阿姨量量身高
2024-06-04 05:35:00
本文转自:中国消费者报消费观察亲子经济活力十足李燕京■本报记者 李燕京儿童乐园开进商超,亲子游、家庭房需求量不断攀升……近日
2024-06-04 05:44:00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海霞 李燕 记者 陈咏) 记者2日从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获悉,2岁的童童前几天哭着说肚子疼
2024-06-04 06:38:00
儿童遇上“粽子节”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儿童遇上“粽子节”端午假期儿童健康要留意这些要点图/视觉中国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李晓珊 伍晓丹 韩羽柔“五月五
2024-06-04 07:16:00
为脆弱的小生命护航
本文转自:铜川日报为脆弱的小生命护航——市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极低体重早产儿本报记者 李阳“谢谢你们,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给了我孩子新的生命……”日前
2024-06-04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