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专家谈“万病之源”:肥胖不是个人事 树立正确“体重观”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李纯)“肥胖是‘万病之源’。”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孟化指出,公众应当意识到肥胖不仅为个人健康带来风险,也会造成一...……更多
中新健康丨内异症给育龄女性带来多重挑战 专家:生育以后仍需长期管理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23日电 (陈静 李敏 郑韵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异常生长到子宫腔以外的位置。这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良性疾病。23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办“乐与TONG行,...……更多
中国专家团队率先系统刻画肝癌转移的时空演进全景图谱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2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转移复发是影响病人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已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整体疗效的“瓶颈”。记者15日获悉,...……更多
衰老机制、人体器官芯片等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2月29日下午在北京向媒体公布其评选的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衰老机制、人体器官芯片等10个科研项目成果入选。中国科协生命科...……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月13日电(陈静 王懿辉 郑重)卵巢癌是种复发率高、预后较差的妇科肿瘤。 记者13日获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吴小华教授领衔的上海市卵巢癌研究协作组,正式发布并推广《卵巢...……更多
中国医学专家破解“癌王”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秘诀”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五年生存率仅约10%,因而被称为“癌中之王”。外科手术是胰腺癌唯一的根治手段,但整体手术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复旦大...……更多
...今年的宣传周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4月20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联合开展大型肿瘤义诊活动,为肿瘤患者提供免费咨询和权威解答。专家组团义诊 市民组团看病“今...……更多
...数字馆带来的全新体验。主办方透露,在今年的大会上,中国肿瘤防治科普数字馆2.0版将精彩亮相,引入了人机交互方式,丰富了科普内容。去年,全国首个肿瘤防治科普数字馆横空出世,吸引了全国目光。这个全时段在线、全...……更多
远离癌症,这点很重要!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韦香惠 常新宇)早筛早查是癌症防治的重要手段,如何精准筛查,做到科学防癌,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求解。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肿瘤...……更多
中新健康丨中国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可用于多种癌症的可持续诊断工具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性》最新发表一篇癌症研究论文称,中国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准确、经济、环境及用户友好的诊断工具,可用于多种癌症...……更多
健康中国看山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派驻专家雷文东教授入驻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开展工作
...中心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融合共享,12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第五批派驻专家雷文东教授入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开展工作。胸外科主任廉建红、护士长杨悦对雷文东...……更多
专家:缺乏运动是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首要致病原因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乳腺癌被称为“粉红杀手”,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乳腺癌的发生?国家卫健委乳腺癌治疗规范编写组成员廖宁教授18日在上海接受采访时指出,对中国女性而言,运动缺乏是...……更多
中新健康 | 学者:发展合成生物学可为宏观产业探索全新的底层技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31日电 (记者 陈静)合成生物学是以工程化手段设计合成基因组为标志。其发展是继“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更多
中新健康丨中疾控专家:我国结核病疫情呈现“三多一重”特点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张尼)如果被问到“身边是否有结核病患者”时,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没听说过”。然而现实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直至今天,结核病仍然是困扰全球的顽疾。...……更多
76家医院携手共同攻克“癌王” 提高胰腺肿瘤患者长期生存率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2月2日电 (记者 陈静)胰腺癌因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等特点,在医学界被公认为“癌症之王”。2日,“长三角胰腺肿瘤联盟”在上海成立。该联盟由上海交通大学医...……更多
医工交叉国际学术期刊《智能肿瘤学》创刊 重庆专家出任主编
...香港大学医学院孔凤鸣教授担任共同主编,编委会由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丹麦、英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40名知名专家组成,其中包括医生、科学家和工程师。据徐波介绍,该期刊旨在发表人工智能技术以...……更多
健康中国看山西:山西省肿瘤医院院长马晋峰荣获全国“十大创新力院管专家”
...家年会(2024)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通过“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系列荣誉推选,与时代共律动,与行业同发展。洞察时代、引领变革、遇见...……更多
跟着这样吃,防癌、防慢病!这份权威发布的抗炎饮食清单快收好
本文转自:新华社前不久,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等共同发布了《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重点推荐通过抗炎饮食来防治肿瘤。共识指出,肿瘤高危人群采用此类膳食模式,可减小发生长期负面代谢后果...……更多
哈医大肿瘤医院肿瘤防治宣传周 系列义诊活动重磅来袭
...,旨在全面提升公众科学的抗癌理念和素养,践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共同推进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义诊咨询、科普宣讲、医患互动……哈医大肿瘤医院多学科百余名权威专家联合黑龙江省肿瘤专科联盟单位同时启动全省...……更多
直播预告:如何提高食管癌疗效?专家来科普
...计划”杰出贡献奖(食管癌领域)。任国际食管疾病协会中国分会理事,国际肺癌研究协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王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一病区主任...……更多
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中国医大一院开展义诊活动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中国医大一院开展义诊活动专家提醒:很多癌症都是“拖”出来的4月15日-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月20日上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更多
健康中国看山西: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斌一行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调研指导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
...悉,11月29日,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斌一行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调研指导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曹荣湘,山西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波,山西...……更多
肿瘤专家共话健康“密码”
...要性,分享的防癌抗癌知识和宝贵经验让嘉宾受益匪浅。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在会上表示,肺癌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恶性肿瘤,肺癌的防治也成为我国癌症防治的重中之重。...……更多
中国多学科专家携手制定“共识”  助提升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率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0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0日获悉,今后,中国局部进展期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有了自主制定的新标准。他们接受精准化治疗有了新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方面10日披露,由该院头颈外...……更多
中国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投放流动性 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夏宾)近期市场预计二季度中国或迎来政府债发行密集期,尤其特别国债可能启动发行。对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国债买卖的讨论也因此升温。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对中新社记...……更多
党建引领聚力量 让健康科普“飞入寻常百姓家” 浙江省肿瘤医院健康科普实践入选国家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
...索,持续推进“肿瘤防治科普省域范例”建设,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更多浙江智慧和浙江方案。这一案例为何能脱颖而出?党建引领 整合力量助力科普“出圈”在2023年全国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交流会暨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更多
直播预告:防癌保“胃”知多少?带你了解胃癌!
...委员、参与CSCO胃癌指南编写;胰腺癌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在 JAMA ONCOL,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Genome Md等杂志发表第一/共同第一作者SCI论文60余篇。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的内科治疗,靶向和...……更多
中新健康丨港中大最新研究发现咽峡炎链球菌可引致胃癌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香港3月13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中文大学(中大)13日召开记者会公布,中大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咽峡炎链球菌的细菌可引致胃癌。中大医学院表示,胃癌是全球第五常见的癌症,亦是...……更多
中国创新成果“登陆”拉美 原创肿瘤治疗技术实现“国际化”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重庆11月8日电 (记者 钟旖)从2013年首次出口古巴、委内瑞拉,到2017年进军多米尼克、阿根廷,再到登陆墨西哥、哥伦比亚,中国重庆海扶医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简称...……更多
重庆专家牵头研发的智能肿瘤学知识库正式发布
...刊《智能肿瘤学(Intelligent Oncology)》正式创刊,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当日发布的智能肿瘤学知识库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针对医学主流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收集、整理以及关键知识提...……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铜仁市碧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送学上门暖人心
近日,铜仁市碧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组织委员带队,与离退休党支部3名支委成员一道,开展了走访慰问暨送学上门活动,为老党员们送去了慰问品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024-06-24 21:59:00
贵阳市云岩区水东路街道澜湾社区开展“医心向党 健康惠民”进社区义诊活动
近日,贵阳市云岩区水东路街道澜湾社区党支部联合云岩区医保局党支部、脉通血管医院、红十字康复医院及和谐医院专家团队,开展了“医心向党 健康惠民”进社区义诊活动
2024-06-24 21:59:00
贵阳市云岩区委老干部局组织老干部召开“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系列主题座谈会
近日,贵阳市云岩区委老干部局围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这一主题,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分批组织邀请政治上强、关心党的事业
2024-06-24 21:59:00
省内外专家齐聚贵阳东方骨科医院,共话新形势下骨科微创发展方向
6月22日,由友义医疗集团主办,贵阳东方骨科医院承办的“2024友义骨伤(骨科)联席会院长论坛暨骨科微创技术运用分享交流会”在贵阳开幕
2024-06-24 21:59:00
人老了,除了运动、喝水,牢记这4项长寿准则
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长寿的人有良好的遗传学占一半以上,这是我们唯一不能选择的。它包括疾病的易感性、免疫功能、心理抵抗能力等
2024-06-24 22:04:00
中医提醒:肾精受损还会导致头脑昏沉,这是怎么回事?
做事情时丢三落四,无法集中注意力,没有任何精神,反应变得迟钝以及记忆力下降等,人们第一时间想到是大脑太累了。其实不然,这些症状跟肾虚息息相关
2024-06-24 22:09:00
尿毒症做透析会上瘾?关于尿毒症防治的4大谣言,不要再上当了
一提到尿毒症人们就会害怕,认为这是不治之症。然而随着科学发达,医学进一步完善,尿毒症病人可通过血液透析、胸膜透析或肾移植的方式来维持生命
2024-06-24 22:10:00
老花眼是怎么回事?关于老花眼的4大常见问题,一一解答
可能在大家印象中,老花眼是老年人才会有的视力问题,其实并非如此,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出现老花眼的情况。老花眼其实就是远视
2024-06-24 22:11:00
民族特色餐厅 受到顾客欢迎 2024-06-24 21:39:00 [综合新闻] 太原新闻网 孙耀星 2024-06-24 09:39
加热的锅中放入黄油,接着炒米、倒入奶茶、奶豆腐轻轻搅动,一锅香气四溢的蒙古锅茶就做好了。还有手抓羊肉、烤羊排、血肠、沙葱炒鸡蛋、炸鲜奶……独具特色的装饰、别有风味的美食,如今,这
2024-06-24 22:11:00
“沉默”的高尿酸在慢慢“侵蚀”着关节,这几大诱因,要小心防范
尿酸的高低是检测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有高尿酸的情况,甚至有些年轻人也可能有高尿酸的问题,比如熬夜、不规律作息
2024-06-24 22:12:00
晚餐尽量不吃面了,睡前打针12单位,落床15分钟,低血糖来了
前天晚餐吃的面,餐后散步时间短点,睡前打12单位胰岛素,没有事。昨天晚餐也吃面,餐后散步时间稍长一点,睡前仍打12单位针
2024-06-24 22:13:00
洗澡大揭秘:不出汗的日子,我们的身体在悄悄说什么?
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看似简单却让人困惑不已的问题——不出汗的日子里,我们真的不需要洗澡吗?别急,让我们像侦探一样,一步步揭开洗澡背后的秘密
2024-06-24 22:15:00
发烧了能做核磁共振吗?还有3种情况也不建议做核磁共振
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影像检查在临床上也被广泛使用,如CT、B超和磁共振等。各种影像检查在操作前有禁忌事项,就如核磁共振
2024-06-24 22:15:00
党建引领聚合力 携手共建促发展——省委老干部局赴贵阳市开展调研座谈
近日,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吴春峰一行到贵阳开展调研,分别在贵阳市委老干部局、清镇市委组织部召开“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和“老干部工作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探析”专题调研座谈会
2024-06-24 22:29:00
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看望慰问老同志
近日,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龙春燕率队上门看望慰问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邵安民。在老同志家中,龙春燕与老同志亲切交谈
2024-06-24 2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