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网新华社海南文昌5月3日电 题:向着月球背面再出发——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正式启航新华社记者徐鹏航、陈凯姿、宋晨始发站,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目的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5月3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更多
...功返回地球,历时53天、38万公里的太空往返之旅,创造中国航天新的世界纪录。探测器稳稳落月的“轻盈”身姿,于月背竖起的五星红旗,“挖土”后在月面留下的“中”字……这场持续53天的“追月大片”,一幕幕场景令人记...……更多
日本探测器成功绕月,离登陆只差一步:2024,中美探月大动作盘点
...让星舰飞一会儿再说。那不管美国是加速还是推迟,咱们中国航天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好。我国宣布在203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这些都已经计划好了。嫦娥六号将在月球背...……更多
嫦娥六号确定回家!嫦七准备,美国却先出手,今年去月球南极找水
...了祝贺,对中国嫦娥六号任务的成果表示肯定,这也是对中国航天技术的肯定。 当然,对于嫦娥六号月球样品返回之后,也是人类开启对月球新认识的时刻,通过月球背面的样品,将可以实现更强的突破性成就,那到底可以突...……更多
2030年前载人登月!载人月球车两个方案被选中 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10月25日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发布载人月球车研制新进展,共40多家单位组成14个联合团队提交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经过形式审查,共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八院、航天科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等牵头提交的11份方案...……更多
...转自:光明日报本报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张亚雄、张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8日在京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全年完成64次发射任务,研制发射...……更多
以航天级标准引领安全平权时代:极狐携手与辉同行,共赴登月盛宴
月亮,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寓意着阖家团圆和天长地久两种美好的祝福,无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嫦娥奔月”神话故事,还是王安石诗句中的“明月何时照我还”,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从未停止对于月球的遐...……更多
...个系列配套电连接器产品,占整星配套比例的半壁江山;中国航天科工河南航天给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动机系统配套了千余件管路连接件,为保障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为鹊桥二号提供的宇航用高可靠矩...……更多
各国卫星大盘点:美国5758颗,印度108颗,中国又取得何成就?
...星数量庞大中国是世界航天强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通信卫星领域,中国成功发射的数量庞大,成为世界领先地位的标志。中国的通信卫星发射始于1972年,第一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更多
□杜曦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于4月24日在湖北武汉举办,航天日主题为“...……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国宣布向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开放中国空间站,充分展现了合作精神。未来中国开展国际太空合作的能力将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捷报频传。中国空间站建设稳步推进,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更多
...办公室,一头扎进繁忙的科研工作中。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1968年,大学毕业的叶培建被分配到北京卫星制造厂工作,自此正式踏上了探索浩瀚宇宙的征途。从遥感卫...……更多
北京飞控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精测妙控 逐梦九天
...方,“北京明白”已经成为他们响亮的代名词。近年来,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连创新高,一批批青年科技人才担负指挥调度、轨道设计、空间操控等关键岗位职能,接续完成了空间站建造以及探月、探火等一系列重大航天飞行...……更多
“世界”号火箭发射成功 韩国总统称韩国是“航天强国G7”
【CNMO新闻】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国近些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对此,有国际人士表示,随着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中国正从航天大国加快向航天强国迈进。不过,让人意外的是,随着“世界”号火箭发射成功,韩国...……更多
日本白兔航天器月球着陆失败 原因很离谱:仪器计算错误
...的拉希德-1号月球车,这次也跟着失败了,该国原计划在中国的嫦娥六号上搭载拉希德-2号月球车,但因为美国的阻拦,合作几乎也流产了。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总共有6次月球着陆尝试,除了中国的嫦娥三号/四号/五号全部成功...……更多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不断加速,新时代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开拓进取,用自主创新铸就了自立自强的底气,取得了一项接一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提出实现2030年前载人登月,这种自信正是源于我国航天事...……更多
兔年中国航天日程排满,或建三舱段空间站,帮海湾国家圆太空梦
...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兔年航天日程已排满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报告中对过去一年里执行的太空任务进行了总结,在2022年,中方发射次数首次破50次,在完成了六次空间站的建造发射任务和两次飞船返回任务后,全...……更多
107台发动机一路相伴 每一个动作完成都有液体动力的推举
...颗流星划破天际,以百米冲刺的姿态回到地球。这一刻,中国航天又创造了新的历史,筑起了九天揽月新的里程碑!(小标题)每一个动作完成都有液体动力的推举 回顾嫦娥六号月球之旅:5月3日,搭乘“胖五”开始探月旅程...……更多
月球WiFi计划提上日程,中国登月进度太快,美国玩不起?
...还有网友表示,想去月球上开店。值得一提的是,前阵子中国航天科学家提出了一项特别方案,打算在月球表面打造出一个类似于我国目前应用的“北斗”系统的“月球北斗”系统。接下来将继续再投放6到9颗卫星,在月球表面...……更多
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开幕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21日在广东深圳开幕。在恰逢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5周年、即将迎来中国空间站建成2周年之际,来自载人航天相关领域的800余名专家学...……更多
...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5月29日上午说。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林西强表示,近...……更多
神秘之物:我国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和马斯克的星舰有何关联?
...合作机会,催生了一系列与航天相关的新兴产业,推动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市场化进程。 马斯克的星舰:商业航天发展的颠覆者 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而星舰项目则代表了其最具革命性的成果。星舰...……更多
...获批80多克月壤。文 | 沈 林2020年的嫦娥五号任务,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从月球采样回来的国家。今年6月25日,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3克样品,则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带回土壤样品。要知道,此前人类的探月活...……更多
...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60多年间,中国航天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速发展,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促进人类福祉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宇...……更多
中国探月航天太空兔中英双语名称正式公布
...“月宫玉兔”,结合现代宇航员形象,以红、蓝、白极具中国航天科技属性的色彩作为配色,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展现航天人奋力拼搏、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中文名“兔星星”寓意“玉兔巡月,扬帆星河”;英文名“To star”...……更多
中国一箭三星上月球!鹊桥二号成功发射,为何同意美国用中继星?
...鹊桥二号任务之下,能够给我国带来不一样的成果,实现中国航天探月任务之中的大突破。按照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如果没有多大变化,在5月左右,我国就会执行嫦娥六号任务,在鹊桥二号的配合之下,我国又是去创造世...……更多
...这些科技大事值得期待访星探月问苍穹 人工智能广赋能中国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计划开展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为顺利完成月球背面航天器与地球间的通信,新研制的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拟于今年上半年发射美...……更多
日本航天器成功登陆月球,两个微型机器人开始漫游采集数据
...太空计划至少取得了“最低限度”的成功,加入了美国、中国、苏联和印度的行列,这些国家都已经登上了月球表面。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选择了SLIM高难度的登陆方式。SLIM从月球上方15公里的巡航高度开始下降,它一直...……更多
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背“挖宝”,重庆80后博士讲诉文昌航天发射场背后的故事
...平台,去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期待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中国航天,共同踏上探索星辰大海的征程。”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通讯员 黄国畅 受访者供图编辑:徐远哲责编:龙春晖,邹渝 审核:冯飞 ……更多
着陆精度暴增23倍,嫦娥七号先头兵力即将发射,领先美国至少10年
...集的登月任务安排。进入21世纪以来,在月球探测领域,中国航天的嫦娥探月工程毫无疑问是排头兵,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五号T1、鹊桥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一系列任务接续实施,这些任务无一例外全部...……更多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都说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 但为什么非洲文明最落后呢
很多人不理解,都说人类起源于非洲,那为什么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文明如此落后呢?有一个重要原因,人类起源和发展文明所需的因素或者自然条件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2025-02-17 00: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清洁燃料新型“人工树叶”装置问世据新华社洛杉矶电 “人工树叶”是一种模仿植物光合作用原理的材料或装置
2025-02-17 05:0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陈楸帆随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迅猛发展,AI在戏剧中的应用逐渐引起关注。当前,一些剧目以AI为话题
2025-02-17 05:44:00
借“两新”机遇  谋转型发展(经济新方位·“两新”政策发力显效)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探访三家制造业企业,看政策成效如何向供给端传导借“两新”机遇 谋转型发展(经济新方位·“两新”政策发力显效)本报记者  姚雪青  王云娜  方  敏科远智慧电控生产车间内
2025-02-17 05: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安宇“两新”政策实施以来,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以旧换新需求增多,企业产品销路不愁。不过,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也越来越“挑剔”
2025-02-17 05: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崔 妍我们的文化在循环往复中绵延不绝、在螺旋而上中生生不息,一份踏实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莫过于此多向度
2025-02-17 05:4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向子丰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构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客户服务中。智能客服节省了人力成本,且可以随时提供服务
2025-02-17 05: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任晋珊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百亿元大关,有望冲击更多全球票房纪录,给人以深刻启示。138家公司组成动画界的“万龙甲”
2025-02-17 05:46:00
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大数据观察·青年消费新趋势)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开新能源车、淘二手好物、选小份菜……绿色消费成年轻人“心头好”(大数据观察·青年消费新趋势)本报记者 王  珂  窦  皓  张腾扬图①
2025-02-17 05:46:00
酷睿Ultra 5 230F上手:小幅领先于前代 装机成本更低
在今年的CES 2025上,英特尔发布了面向台式机、高性能轻薄本以及游戏本的一系列处理器新品,其中包含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非K型号
2025-02-17 06:54:00
质量差 博主称SU7被列入风险车型:小米回应主动送人头给法务加业绩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近日有博主称SU7质量差,被列入风险车型,这引起网友的围观。近日,一汽车博主@饭团先生在开车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张文件截图
2025-02-17 06:54:00
百度搜索宣布:将全面接入DeepSeek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日前,百度搜索宣布,为丰富更多元化的搜索体验,百度搜索将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
2025-02-17 06:54:00
小店区“‘七新’商道论坛之‘驶’向新征程 共谋新发展”银企专场对接会日前在汇众汽车家园、大昌汽贸园召开,通过政府“搭台”
2025-02-17 07:12:00
近日,山西天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娱数科”)全面部署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推动AI技术创新与业务升级
2025-02-17 07:13:00
微信可一次性删除所有单向好友:但必须好友达到10000人
快科技2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微信iOS版更新后,通讯录允许用户可以一次性删除已经删除或屏蔽你的好友,以前一次只能删除5个
2025-02-17 0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