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守护根脉 向阳生长——让中华文明彰显魅力绽放光彩□孙君文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华文明究竟于何时何处发轫?文明的长河又是如何流淌的?这些问题牵系...……更多
牧野之战:商周政权更迭与中华文明的转折点
...争不仅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商纣王曾先征西北的黎族,再平东南夷,虽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他的穷兵黩武却让社会矛盾激化,加剧了阶级斗争。这一切的后果,...……更多
古代中国海陆兼具,为何选择了农耕文明?
...祖先们依托大河生存,人口集聚,共同创造出连绵不绝的中华文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处温带,气候温和,河水冲刷的平原地势平缓,加上降水丰富,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根据碳十四检测,稷和水稻早在...……更多
涿鹿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推进会在河北涿鹿召开
... (高红超 王爱爱 朱文君)11日,“涿鹿对话”——涿鹿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推进会在张家口市涿鹿县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多位学部委员、专家学者,为推动涿鹿...……更多
...动中体现出来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集中体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自觉和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更多
...文旅融合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持续加力,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绘就济宁文化“两创”新画卷。要更加自觉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聚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持续扩大尼山...……更多
从一粒稻米到一座论坛 良渚文明以“和”为题沟通世界
良渚,是一段历史、一串足印,中华文明5000年的文化基因、文明记忆在此酝酿。良渚,是一张名片、一份骄傲,以“良渚”为名推动的文明对话将深刻地影响世界。12月3日,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更多
东西问丨南杰·隆英强:公法为主导的中华法系何以体现人本精神?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西宁4月5日电 题:公法为主导的中华法系何以体现人本精神?——专访江苏师范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双聘教授南杰·隆英强中新社记者 潘雨洁热门电影《第二十条》中,“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更多
纪录片《长城之歌》诉说中华脊梁的悠久与传承
...行了建造和修葺,长城千年的演变进程,也造就了独有的中华脊梁,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被传承。中国古代先人通过长城与世界建立了独有的对话模式,长城独特的时间性与空间性,也造就了中国独有于世界的奇迹。长城从...……更多
...播优势,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文化建设新高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全面部署,不仅...……更多
...工社,共同为创业者及辖区居民带来“域”见文明课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及特点》。本次课程由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石湖智库研究员、苏州市百年老校协会副会长、苏州古建联盟常务理事蔡斌授课。蔡斌...……更多
诗咏长江!重庆市首场“生态文明读书会”成功举办
...“诗咏长江”为主题,中国环境出版集团总编辑何家振,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常务副主编林峰,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少数民族创委会主任张远伦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唐力共话生态文...……更多
跟着总书记探寻中华文脉|探人类起源 传文明之光
...这里,可以一窥华夏古文明的灿烂星光,触摸绵延不息的中华文脉。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考察,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在垣曲县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距今约4500万年...……更多
...峰,推出更多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扛鼎之作,让大家看到中华文化之力量和中国未来之希望,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汇聚起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丰富人民生活。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支持...……更多
...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更多
...搏实干,着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巴蜀新篇章,不断开创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参加会议。王晓晖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更多
...世界阐释了对文明多样性、文明传承和创新的深入思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树立起了一座座文明高峰。从重要思想、重大倡议和重要理念...……更多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经了无数朝代的更迭与变迁,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传奇人物。而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神秘莫过于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他们不仅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更多
郑州发布2023年度考古成果 继续推动“在郑州寻找中国”
...鸟’实验室品牌,与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共建‘中华源’考古实验室,为郑州文物保护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人介绍...……更多
涿鹿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迈向新高度
...传承工作迈向新高度涿鹿博物馆馆藏文物 王棣 郭颖晖 摄中华合符坛 资料图涿鹿博物馆 资料图本报讯(记者 王棣 通讯员 朱文君)4月11日,“涿鹿对话”——涿鹿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推进会在涿鹿县举行,来自历史文化领...……更多
...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人民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新...……更多
“品读国宝故事 传承中华文明”主题阅读活动举行
...以下简称“鲲鹏大雅”)共同开展“品读国宝故事 传承中华文明”主题阅读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以阅读的形式探究祖国文物的前世今生,带领企业职工探寻身边的国宝文物,感受...……更多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看台】以中医为钥 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燕晓英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将中国中医文化的内涵进行科技化、时尚化、生活化表达,在观众...……更多
习语品读|文化的力量
...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擘画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壮美蓝图。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纵览历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更多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需要代代传承,也需要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更多
...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创新实践,生动呈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深刻揭示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着力赓续...……更多
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往何方? 《中国考古》正式上线
...而让今天的我们明白:“我们是谁?我们将去往何方?”中华文明连续统一、创新包容的突出特性,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五千多年的文明进程中,我们的祖先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谜团,考古就是解开这些谜团的钥匙...……更多
...利于不断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强大的力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更多
夏朝国都、夏朝历史之谜终于破解,只待国家考古最后确认
...的试金石。虽然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到近二十年来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国历代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做出了前仆后继的艰苦努力,在黄河流域也找寻到了二里头遗址之类的疑似夏文化的遗址,但二里头遗址考古情况与文化...……更多
最新研究成果公布!牛河梁遗址新发现让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线向历史纵深推进约五六百年
今天(9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工作最新研究成果,中华文明起源的阶段性划分方式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在距今5800—5200年前后的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桃园3月31日电(记者吴亚明)“三月三,拜轩辕”。乙巳年恭拜轩辕黄帝大典31日在台湾桃园市黄帝雷藏寺隆重举行
2025-04-01 04:36:00
此人因一次战斗被连升四级,名将韩先楚称赞:打仗很有头脑
1947年5月,东北野战军奉命发起大反攻,大量歼灭敌人、收复失地。名将韩先楚以一个纵队副司令员的身份,统一指挥三纵、四纵对敌作战
2025-03-31 19:56:00
此人看一穷小子长得隆准异相,说:“丑而有格局,帝王命”后应验
古人人迷信相术,近代很多大佬,比如曾国藩,也迷信相术,认为一个人的面相不仅能看出忠奸,还能看出他的发展前途,有时候干脆根据他的面相来安排他的位置
2025-03-31 20:36:00
法国历史上居然有五个共和国,最短的只存在了四年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建立的。最初的时候法国人想建立一个和英国一样的君主立宪的国家,不过后来国王不同意
2025-03-31 21:04:00
日军为何打不进陕西?一个旅团进攻了6次,表示纯属白费兵力
导读深入探讨了抗日战争中陕西地区的重要性,以及陕西人民的顽强抵抗精神。特别是在抵御日军侵略方面,陕西的地理环境和人力资源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5-03-31 21:08:00
此朝政治上形成两派,为此三大疑案争吵五十年,皇帝:朕正忙着呢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东林党之争是明朝末年历史上的一个特征。明朝的东林党的形成大致是这样:在江苏无锡有个书院叫东林书院
2025-03-31 21:17:00
2025(乙巳)年山东·微山(两城)恭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举办
鲁网3月31日讯(记者 卜宪国 宋志刚)3月31日上午,济宁市伏羲文化研究院、微山县伏羲文化研究会在微山县两城镇太昊伏羲陵庙联合举办2025(乙巳)年山东·微山(两城)恭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2025-03-31 18:25:00
慈禧太后西逃后的北京城:列强坐着龙椅拍照,天安门前已长满杂草
【美军军官轮流坐在龙椅上拍照留念】1900年8月14日凌晨,八国联军对北京城发起总攻。最先发起进攻是俄军、日军、美国,分工如下
2025-03-31 13:20:00
新四军实力最强的支队,司令员如果没被错杀,55年会授何军衔?
众所周知,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来的,刚成立时有一万余人,编为四个支队。在这四个支队当中,如果要说哪个实力最强
2025-03-31 13:46:00
北齐文宣帝的政治改革措施
作为北齐政权的建立者,文宣帝高洋在统治期间充分地展现出来了他的政治才能,虽然古代很多的学者认为高洋是一个“淫暴”之人,但是对于他的政治才能
2025-03-31 14:10:00
吴新华:苏轼的雪堂砚
大文学家苏轼的“雪堂砚”在杭州临平江南水乡博物馆收藏了20年,是馆中一宝。杭州人为纪念苏轼,把他组织疏浚西湖筑就的堤命名为苏堤
2025-03-31 15:37:00
薛家埠赋/丁再献、丁蕾集东夷骨刻文字
鲁网3月31日讯沂南之地,三面融水。薛家埠者,灵地攸守。东夷腹地,薛氏宗祖,车神奚仲。历于孔子之教,承往亘古之风。夫追上古
2025-03-31 11:11:00
紫禁城因何是中国古代营国之最
◎朱祖希(著名史地学者)紫禁城位于北京老城内城的正中央。它既是封建帝都的象征,也是整个北京城规划建设的核心。紫禁城占地约72万平方米
2025-03-31 11:44:00
历史上的今天 | 英国科学家牛顿逝世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伍尔索普村,英国数学家
2025-03-31 11:54:00
孟良崮战役国共双方参战部队编制及主要将领
众所周知,孟良崮战役是粟裕大将在解放战争时期指挥的最经典的战役,这不光是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更是一场教科书式的山地运动歼灭战
2025-03-31 13: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