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地评线】东湖评论:演出市场供需两旺,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3 15:43:00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演出市场延续上行趋势,供给需求旺盛,市场活跃,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3.74%。这些数据背后,展现出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崛起。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厚植文化自信,有利于不断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强大的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近年来,《知音号》《风声》等红色舞台剧拍出了革命先驱的困境、突围与坚持,备受年轻人追捧,激发了对历史上伟大爱国青年的青春共鸣,直接引发了一轮实景“打卡”热潮。《宋城千古情》《文成公主》等大型歌舞剧更是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和极佳的沉浸式观感,让观众在重温历史沉淀智慧的同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涌上心头……让观众在乐享演出中获得文化滋养,极大凸显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自信,一种民族自信。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创新就是生命,文化传承与发展也是如此,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生命,更谈不上发展。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数字技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文化演出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供给不断涌现,正以破竹之势逐步壮大。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监测分析,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一些热门地区的热门项目多次加场且场场爆满,大型历史实景舞剧《长恨歌》在节日期间将演出场次增加至每天4场。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假期场次增加至每天6到8场,门票几乎场场售罄。“一票难求”的背后,正是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并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体现。

只有开放包容,文化才能强大。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化一直都是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收并蓄中丰富发展的。从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先河,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播撒和平和友谊的种子,宋元时期贸易大港泉州创造了不同文化元素和谐共生的文化奇观等,到通过西方芭蕾艺术的独特视角,将红楼之哲思、芭蕾之优美、交响乐之壮丽融汇一体的芭蕾歌舞剧《红楼梦》,让芭蕾在以神话色彩为基础的爱情故事中自由表达……我们的文化自信满满地迈向世界,走在了世界大舞台的中央,散发着举世瞩目的耀眼光芒,向世界展现出一个开放、包容、自信的新时代中国。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文化产业演出市场大有可为。我们理当乘势而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意灵感,不断创新文艺演出及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彰显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为更好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宁宜潮(武汉黄陂区)

责编:詹蔷【责任编辑:詹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络中国节·春节】东湖评论: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展现中国经济光明前景
线上线下年货节、国货潮牌出圈活动、新春文旅新玩法……春节期间,各地多措并举加速消费市场回暖,文旅、电影等各消费领域纷纷迎来消费高潮。市场供需两旺,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展
2024-02-14 22:52:00
今年“五一”假期,假日经济“热辣滚烫”,文旅消费活力四射。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3.14亿,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
2025-05-08 10:52:00
“多年后,这场演出将成为记忆中的经典”“淋雨2小时,值了……突降一场好雨,现场直接封神”,5月4日晚,音乐剧《大江东去》冒雨在黄州东坡外滩明月广场连演2场,酣畅淋漓的演出,震撼人
2025-05-06 09:08:00
东湖评论:南方有好戏,唱响“大码头”
戏曲艺术的盛会 人民群众的节日。5月15日晚,武汉洪山礼堂里座无虚席、掌声雷动,随着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创排的楚剧《大别山人》精彩上演,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正式拉开序幕。戏
2025-05-19 22:43:00
“戏曲的盛宴,人民的节日”。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于5月15日至6月底在武汉举办,来自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台优秀保留剧目和2场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闪亮登场,京
2025-05-19 12:12:00
东湖评论:暴雨中的《大江东去》演出为何感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陶辉5月4日,黄州东坡外滩的一场暴雨,让本是一场普通的文艺演出变成了令人动容的文化故事。演员冒雨连演两场《大江东去》,观众默契收伞静立,商户端出热姜
2025-05-06 12:45:00
Labubu在6月18日首次开启线上预售,曾被热炒至2800元的整盒盲盒,二手市场报价迅速回落至700-800元区间,彻底戳破了“限量”泡沫的市场。在价格理性回归的表象下,实质是
2025-06-27 10:59:00
这个夏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音乐节、演唱会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演出活动,而是成为撬动地方文旅经济的重要杠杆。同样是办音乐节,要想真正赢得群众
2025-08-14 16:52:00
弦歌颂雅韵,盛世谱华章。12月22日晚,第五届湖北艺术节在武汉琴台大剧院拉开帷幕。本届湖北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于2024年12月22日至2025年1月13日
2024-12-23 10: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济南市莱芜区花园学校开展“童心暖夕阳 陪伴不打烊”慰问活动
鲁网10月27日讯白发藏岁月智慧,皱纹刻生活坚韧。敬老,是递一杯热茶的温度;爱老,是听一段往事的耐心。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
2025-10-27 16:23:00
农机达人嘉年华 | 潍柴雷沃举办2025“遇见丰收中国”农机短视频创作者大会
鲁网10月27日讯10月25日,2025“遇见丰收中国”农机短视频创作者大会在武汉召开。大会由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主办
2025-10-27 16:23:00
文明互鉴 “当雅典遇上温州——中希温州艺术家写生与展览”在温州启幕
山海有约,文明互鉴。2025年10月26日上午,“当雅典遇上温州——中希温州艺术家写生与展览”开幕仪式在温州美术馆举行
2025-10-27 16:22:00
近日,城关前屯村村民张先生手持一个密封严实的塑料袋,急匆匆走进城关信用社服务大厅。原来,张先生在家中做饭时煤气灶回火,导致存放现金的抽屉被烧毁
2025-10-27 15:43:00
毕节市作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共绘文学发展新蓝图
10月26日,毕节市作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七星关召开。贵州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刘小峰,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汉文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2025-10-27 16:09:00
文化中国行·非遗“青春派”③|张万富:柳编艺人传匠心
秋日的永定河畔,林木蓊郁,杞柳成荫。9月12日,记者来到固安县张万富柳编工作室时,刚好见到他在整理浸泡后的柳条。9月12日
2025-10-27 08:05:00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其宣传口号有:用支持消除偏见
2025-10-27 08:06:00
10月17日,首届北京博物馆季圆满落幕。自5月18日启幕以来,北京博物馆季以“文脉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联动全市百余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
2025-10-27 08:06:00
畅行环城绿道
10月26日,徒步大会鸣笛启程。当日太平河·理想水岸2025石家庄环城绿道徒步大会举行来自省内外的30000名徒步爱好者齐聚于此用脚步丈量石家庄的生态魅力10月26日
2025-10-27 08:09:00
记者走基层|“老帮老”抱团 共享夕阳红
10月17日,韩有名(左)到李增家送快递。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老李,我把你的快递取回来了,应该是孩子给你们寄的东西
2025-10-27 08:14:00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能量的“中小微”丨高端水彩纸,有了“河北造”
近日,位于保定市竞秀区南章村的华融纸厂迎来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国际知名水彩画大师阿尔瓦罗·卡斯塔涅。从机声隆隆的造纸车间
2025-10-27 08:17: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秋意渐浓,硕果累累。日前,我市多个景区推出“赏秋”特惠半价门票,邀请市民游客走进金陵充满诗意的秋日画卷
2025-10-27 08:20:00
南京多所小学“无作业日”已实践8年每周一次“中场休息” 探索减负新路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不写作业母慈子孝
2025-10-27 08:20:00
解锁千年蟹文化 品蟹咏蟹皆风雅
2025“苏韵乡情”固城湖螃蟹品牌文化推广活动举行解锁千年蟹文化 品蟹咏蟹皆风雅连日来,每天凌晨的南京固城湖螃蟹市场灯火通明
2025-10-27 08:21:00
以“邻居”“朋友”的身份走近拉贝和辛德贝格南大沉浸式特展再现国际友人的和平坚守南报网讯(记者何洁)10月24日,南京大学“跨越时空的共同见证——我的邻居
2025-10-27 0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