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作者的喜好,笔墨不多,但却不能不忽视的英雄,那就是东吴主公孙权。三国演义,魏蜀吴三家争霸天下,其中以魏蜀的名气相对要大一些,吴相对来讲笔墨不多,戏份也不够,但是其实东吴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甚至比刘备的...……更多
东吴最危险的职业是哪个
提到三国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东吴的大都督。当然,这里面有《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正史上,东吴大都督的结局不是非常凶险,也即只有陆逊是被孙权气死的,而周瑜、吕蒙、鲁肃都没有遭到杀身之祸...……更多
孙权长女孙鲁班为何不顾亲情,对亲妹孙鲁育下手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长女孙鲁班,是个好强的女人,她小名大虎,从她的小名就能看出,她的性格争强好胜,她有个同母的妹妹,叫孙鲁育,小名小虎。孙鲁班先嫁给周瑜长子周循,周循和他父亲周瑜一样,年纪轻轻就死了...……更多
陆逊一世英明,却因这件事影响了盛名,导致晚节不保
...葛亮,赵云等老臣的反对,尽起蜀汉全国之力,准备攻打东吴。吴主孙权获悉此事后,当即派遣使者去往成都求和,但是刘备报仇心切,派人赶走了吴国使者后,挥军攻向东吴之境。《三国志·卷三十二》:初,先主忿孙权之袭...……更多
东吴政权,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割据势力。东汉末年的时候,天下诸侯并起,出生在江南地区的孙坚,参加东汉朝廷镇压黄巾起义的军事行动后,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孙坚战死后,他的儿子短暂的依附在了袁术的麾下。后...……更多
陆逊之死:孙权对江东世家的猜忌与打压
...一个名臣,曹魏无疑就是司马懿,蜀汉肯定是诸葛亮,而东吴一定是陆逊,无论是司马懿还是诸葛亮都是权臣,也得善终,后代也不错,司马家篡位,诸葛亮儿子是驸马,直系后裔也在东晋为官,但唯独陆逊陆抗父子结局都不大...……更多
东吴会稽王孙亮的皇陵之谜
...公元252年,孙权病逝,诸葛恪、孙峻受诏共管。诸葛恪是东吴名臣诸葛瑾之子,蜀丞相诸葛亮之侄。孙亮即位后,诸葛恪将东吴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诸葛恪才华横溢,但也很傲慢。上台后,很想建功立业,提高威信。于是朝廷...……更多
东吴背刺蜀汉之后,明明拿下了荆州,为何还是打不过魏国?
...张的好处有限,远不如闭门自守。所以从战争动力来说,东吴的战争动力不足。至于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东吴后期,内部矛盾极为严重。这种内部矛盾,直接导致东吴根本无法全力和魏国开战。想要说明白为什么吴国夺下荆州...……更多
...全琮、孙韶等将领领舟军前去拒敌。当时前线遭逢大风,东吴的舟军漂到了长江北岸,遭到了张辽、王凌等人的攻击。东吴的船只相继倾覆,士卒纷纷临阵战死、堕水受溺,死者数以千计。东吴军队,只得撤军还守。此后,魏军...……更多
三国美女公主孙鲁班,一生都在玩弄男子,两位名将死于她手
...父亲、姑妈和公婆,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孙鲁班的父亲是东吴大帝孙权、她的姑姑就是喜欢舞刀弄剑的孙尚香、而她的公婆是火烧赤壁的周瑜和小乔。孙鲁班不仅是孙权的长女,还是一位长得十分美丽的公主,她虽然是美女公主...……更多
二宫之争:孙权晚年面临的皇位继承问题
在三足鼎立的时代,东吴孙权是其中一位长寿老人,他的统治使得东吴相对来说能够熬过三国时期的风雨。然而,孙权在晚年面临的一大难题是皇位的继承问题。这个问题引发了一场被称为“二宫之争”的争斗,直接导致了东...……更多
他是东吴的不世功臣,称得上是“王佐之才”,为何被孙权逼死?
作为东吴政权中后期最有魅力的名将,陆伯言绝对称得上一声“王佐之才”。他和魏国的荀彧,蜀国的武侯诸葛亮一样,都是品行端良、为人正直的良才。而且陆逊比起其他两个人来说,更有突出的军事能力。作为东吴中后期...……更多
...局势为此短暂的和平,外部没了曹操刘备这样的大威胁,东吴朝堂也不再铁板一块,纷纷开始了权力之争,他们立刻分成了太子派和鲁王派,结果朝堂之争愈演愈烈,最终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赐死,丞相陆逊也被杀死了,...……更多
东吴陆逊:世家大族之光,三国争霸中的关键人物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存在感不大,几乎要被人遗忘在角落中,很少作为主角出现。可是作为蜀国和魏国的对手,东吴一定有一些特殊之处,否则无法在强敌环绕之下生存下来,甚至还能从蜀国身上咬下一块肉。东吴赖以生存的...……更多
这位东吴名臣计擒关羽击败曹魏名将,却不肯掌管兵权
...国与蜀汉王朝两大阵营之间的生死缠斗之中了,关于孙氏东吴帝国的实力和精彩程度,却鲜有人愿意细细品味,借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话来说,就是大多数人都认为东吴除了一个周公瑾之外,其他人物皆若鼠辈罢了。许多人...……更多
孙权:能力超群,晚年昏聩的东吴君主
...其是晚年。孙权不到二十岁时因兄长孙策被刺身亡而成为东吴的接班人,这时候的他远比曹操、刘备年轻,少年英锐,独掌东吴,没有一定的能力,是很难做到的。孙权执掌东吴后不久,曹操就率军南下,面临实力雄厚的曹操大...……更多
誉为东吴“社稷之臣”的陆逊,为何孙权一定要逼死他?
公元245年,被誉为东吴“社稷之臣”的陆逊,在被孙权接二连三派来的使者连番责问后,深感不胜愤忿,继而郁郁而终,享年六十三岁。而曾经,孙权和陆逊这一对君臣,关系之密切,堪比刘备与诸葛亮。甚至就在陆逊去世的...……更多
2022-12-18 11:59孙权,东吴,社稷
三国时期东吴四位大都督谁的贡献最大?
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大都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位,负责统领东吴水军,参与制定国家战略,并与其他诸侯联盟或对抗。接下来小编将围绕东吴历任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探讨他们的贡献以及谁贡献最大。周瑜,字...……更多
三国最失败的一次托孤,包括皇帝在内,托孤大臣无一善终
...,我不如卿。”应该说孙策的临终遗言还是颇有见地的,东吴三分天下有其一,孙权功不可没,连曹操都对他赞赏有加:“生子当如孙仲谋!”不过孙权后期却是日益昏庸,不仅逼死陆逊,太子孙登死后孙权又在继承人问题上反...……更多
百年东吴(六十六)孙权托孤太元二年(252年)二月,东吴大赦,并改元神凤,应该也有以祥瑞为孙权祈福之意。然而在病榻上躺了几乎半年之久的孙权却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如今他感到自己大限将至,身后之事的安排已经...……更多
为什么孙权到了晚年变成了昏君
...将领王濬兵临建业,吴帝孙皓出降,立国52年,历五帝的东吴宣告灭亡,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东吴历史上,共有4个皇帝。第一个皇帝为孙权,英明神武,执政长达30年后病逝;第二个皇帝为孙亮。孙亮是孙权的第七个儿子,登基...……更多
孙权废立太子引发的血雨腥风
...吴少帝。新帝虽立,但储位之争埋下的祸根,继续噬啮着东吴政权的根基。 ……更多
东吴政权的兴衰,平定山越,江南大族势力迅速扩张,亡于孙皓昏暴
孙权称帝后,东吴正式建国。东吴建国后,采取联蜀抗曹的方针。在国家统治上,征伐山越,扩大了兵员,又实行领兵制、屯田制,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在东吴统治期间,江南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江南的大族势力也...……更多
东吴名将陆逊之死:权臣与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说起东吴名将陆逊,相信多数人对其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陆逊曾经在夷陵之战中,击溃了蜀汉朝廷的讨伐军,导致刘备不得不仓皇逃走。不过,由于多数人对三国时期历史的了解是基于《三国演义》,而吴国又是《三国演义》...……更多
东吴帅才周瑜、吕蒙、陆逊,他们的结局如何?
在东吴的将领中,周瑜、吕蒙、陆逊那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典故,诗词都与他们有关。比如“既生瑜,何生亮”,唐朝诗人杜牧《赤壁》里“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国三大战役里有两大...……更多
三国最失败的托孤,皇帝去世后托孤大臣竟然自相残杀
...,比如魏明帝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吴孙权,其托孤更是非常失败。在魏明帝托孤后,司马懿和曹爽还是和睦相处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孙权刚去世后,东吴的托孤大臣就开始自相残杀!一具体来说,建安...……更多
三国时期,孙权的七个儿子都是何结局?
...虑(213年-232年),字子智,吴大帝孙权次子,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孙虑从小机敏聪慧,多才多艺,得到孙权的器重和喜爱。后来,年仅十六岁的孙虑被孙权封为建昌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迁都建业,留下孙登孙虑等皇子...……更多
陆逊:夷陵之战的胜利者,东吴的守护者
...,并由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在十四年后,又一位东吴将军也是用一把火解决了东吴的危机,并在夷陵大败刘备,这个人就是陆逊。陆逊,公元183年生,其家族是江东大族,在当地非常有势力。赤壁之战前夕,陆逊在孙权...……更多
孙权因自己的凶狠的王妃,所以才将大位传给孙亮
...江东之虎”孙坚,再就是“小霸王”孙策,随后就是身为东吴之主的孙权,就连当时的曹操也评价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当时的孙权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孙坚的确,孙权,不愧是一方霸主,在孙权小的时候,就跟随这自己...……更多
孙权最中意的接班人究竟是谁
吴大帝孙权,是东吴政权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也是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纵观孙权在位早期,其手段和魄力都令人为之叹服。小说中诸葛亮“草船借箭”,便是以孙权为原型的,当时曹操看了之后,都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