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时东吴第一谋主步骘,没有殷实的家世却能受宠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显得东吴一群谋士如严畯,程秉,薛琮这些群儒愚笨无能,即便是张昭也显得并不精明,在刘备招亲里,吕范更是无能之辈,但实际上吕范文武双全,是东吴仅次于陆逊和诸葛瑾的三号人物...……更多
三国时期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文武全才独当一面
...义的姜维,而同时代中能与其争辉甚至力压一头的,便非东吴阵营中的陆抗莫属。东吴的最后一位名将作为东吴中后期最为卓越的人才代表,陆抗的出身也是十分显赫的,他的父亲乃是曾任东吴大都督的陆逊。赤乌八年时,因生...……更多
三国时期东吴五君是哪几位?东吴五君,指三国时期江东孙吴政权的五位大臣:诸葛瑾、顾邵、步骘、严畯、张承。他们都得到了吴主的器重,当时人也对他们评价颇高。顾邵简介顾邵字孝则,丞相顾雍之子,三国时吴国官员...……更多
东吴历史上也有多位武将选择背叛,他们分别是谁呢
...。比如曹魏内乱时,夏侯霸、文钦等人就选择投靠蜀汉和东吴。而就蜀汉来说,出现了糜芳、傅士仁、孟达等诸侯叛徒。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吴,历史上也有多位武将选择背叛,他们分别是谁呢?一、韩综韩综,是东吴名将韩...……更多
后三国时期璀璨将星邓艾、姜维、陆抗的传奇人生
...事失败,死于乱军之中。陆抗陆逊之子,与其父陆逊皆为东吴肱骨之臣,并称“逊抗”,被誉为东吴最后的名将。245年,20岁的陆抗向孙权陈述其父陆逊冤情,为父辩白,声明渐显。272年,西陵督步阐因疑遭陷,举城降晋。晋车...……更多
曹丕与孙权的虚假盟友关系及其破裂
...活动时候顺便侦察北方情况,孙权想知道曹丕是否真的对东吴消除敌意。当然结果是曹丕远不如其父曹操精明,此时还不清楚孙权的目的。曹丕也做出相应回应,他为了表示庆贺,特派使者赠送子裘、明光铠、騑马,并且亲手白色...……更多
三国不能忽视的人物,蜀汉被灭后,东吴全靠此人才能苦撑17年
...相争,渔翁得利。\"在公元280年,即蜀汉灭亡后的17年,东吴却也被西晋攻下。当初争霸的三个国家,魏、蜀、吴他们为了统一大业争斗了多年,没想到最后为司马家做了嫁衣,亲手把自己送给了他,三国归晋这个结局是大家万...……更多
三国的10位“镇西将军”分别是谁
...,陆逊被孙权册封为丞相和荆州牧。因为太子孙登病逝,东吴内部爆发了二宫之争。而就陆逊来说,也牵涉其中。公元245年,孙权派遣手下责备陆逊,这导致陆逊发病去世,终年63岁。七、陆凯 陆凯是丞相陆逊的侄子,大司马...……更多
周瑜和陆逊谁更厉害?依据正史分析,差距太大,根本不在同一档次
周瑜和陆逊都是东吴手下建功立业的大都督,一个赤壁之战大败曹军,一个夷陵之战大破蜀军,但依据正史分析,两人根本不在同一层次。东吴作为东汉末年三足鼎立之中存在感最低的国家之一,也曾有过两场轰轰烈烈的大战...……更多
东吴怎么能防住强大的魏国呢
说起东吴立国,人们必提起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划江而治,四个字说得倒是轻巧。然而,如此漫长的防线,要“分天下”,谈何容易?东吴划江而治的困难东吴要想划江而治,难度是不小的。1、防线漫长。东吴的长江防线,...……更多
三国历史揭秘:董卓之乱到赤壁之战的真相与
...权面临曹操压力,选择与刘备结盟,派鲁肃邀请诸葛亮赴东吴商议。诸葛亮经过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成功说服孙权和刘备联军,共同抗曹。但周瑜仍计划算计诸葛亮,让后者立下军令状造箭,留下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曹操打...……更多
周瑜的预言与东吴的未来
...辈出,但真正能够视天下、建立霸业的却屈指可数。其中东吴的周瑜和蜀汉的刘备,都因其过人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成就了各自的事业。然而,两人最终却成为了宿敌。周瑜生前曾明确看到刘备的威胁,但东吴主公孙权没有采纳他...……更多
三国神人诸葛瑾,为什么没有受诸葛亮的影响,一直被孙权重用?
...战做准备。孙权用心经营,稳步推进,使还在起步阶段的东吴有了扎实基础。二、赤壁奇袭,立下汗马功劳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侵,意图吞并东吴。东吴内部将领对此也意见不同,或主战或主降。此时孙权果断决心与刘备联盟,...……更多
鲁肃:三国鼎立背后的战略家
...。而孙权与鲁肃就如同刘备与诸葛亮一般,两人的结合为东吴又增加了一抹亮色。当然,在赤壁之战之后,鲁肃更是被孙权比作东汉的开国元勋邓禹。可见孙权对鲁肃的赏识不是非同一般。也说明,鲁肃对孙权的助力也是不容小...……更多
陆抗与羊祜:三国最后的名将与晋初名将的交锋
...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人,大都督陆逊次子。三国时期东吴最后的中流砥柱。公元245年,在其父陆逊病逝以后袭封江陵县侯,起家官职是建武校尉,此后迁镇军将军,镇守西陵。孙皓继位后,陆抗任镇军大将军、督西陵,公安...……更多
父子武将留赞与留平的英勇事迹与悲剧结局
...了不起,就上表推荐留赞,留赞就被试用。后来,留赞在东吴屡有战功,迁任屯骑校尉。并且,他直言不阿,孙权甚为敬重他。建兴元年(252年),趁着孙权去世的机会,曹魏派遣大军进攻东吴。此战,太傅诸葛恪率军扼巢湖,...……更多
三国中的隐藏巨头:周瑜的才华与遗憾
...,也或许诸葛亮这个名字,我们压根都不会知道,他就是东吴大都督周瑜。诸葛亮在出山的时候,对手并不是司马懿,因为在曹操事业辉煌的时候,司马懿并没有受到曹操的重用,当时曹操手下的能人很多,不管是五子良将,还...……更多
三国时期,东吴六次进攻合肥的结果分别如何?
...二次合肥之战。此战,镇守合肥的张辽率领800名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吴将陈武战死,孙权逃奔山顶。战至中午,吴军皆披靡溃败、闻风丧胆。战役后期,张辽率领追兵,以分兵毁桥的战术,大...……更多
没干成啥大事的诸葛瑾,为何反倒受到孙权重用
...的现象:他一辈子没干成啥大事,却得到孙权的重用,在东吴平步青云,卒于大将军任上,这是为何呢?“名不副实”的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徐州琅琊人。公元200年,诸葛瑾为躲避战乱迁徙至江东,得到孙权姐夫弘咨的引荐。...……更多
诸葛恪:东吴真正的权臣
...之位多仅有其名,并没有特别大的权力。周瑜,算得上的东吴当时的第一任都督,在赤壁之战中,以自己过人的谋略智慧,帮孙权打败了曹操取得胜利。可由于周瑜之子经常惹是生非,使孙权产生不满;而鲁肃,在周瑜去世后接...……更多
诸葛瑾:三国时期吴国重臣的崛起与影响
...借着一生的才华得到了孙权的信任,称为“神交”。他在东吴朝上中颇有威信,也因为自己的身份与诸葛亮来往密切,在二人的帮助之下使东吴和蜀汉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建安二十无年,在大将军吕蒙去世之后,诸葛瑾就代替...……更多
三国曹操刘备先后死去,年富力强的孙权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
...整个三国时代,吴国的实力都排在第二位。关羽北伐时,东吴与蜀汉反目,攻打荆州,杀了关羽。曹操死后不久。为收复荆州,刘备东征,双方爆发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不久就死了。此时蜀汉与东吴矛盾重重,蜀汉实力大减,...……更多
三国战略观之吴国北伐战略
东吴的军力以水军为主,水军据守长江,深得地利,这也是曹操每次以强大的军力攻击东吴却不能取胜的原因。然而水军在陆战方面远逊曹操的陆军和骑兵,这也是东吴每次以军力优势兵力攻击和淝而不能够成功的原因。的确...……更多
诸葛亮和赵云都不会反对刘备伐吴:不起兵复仇的三个严重后果
...时与刘备不是一条心,刘备也不会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东吴并不是不可战胜,刘备伐吴也可能达到预期目标:收回荆州若干个郡县和关羽遗体,并迫使孙权交出叛徒糜芳、士仁、范强、张达、潘濬、郝普。刘备不伐吴是不可能...……更多
揭秘周瑜:东吴大都督的非凡人生与不朽功勋
...一谈到三国,很多人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总觉得东吴没有多少存在感,也没有出现几个了不起的人物,相对于曹魏和蜀汉,实在显得有点落寞。的确如此,《三国演义》关于东吴方面的事迹着墨不多,哪怕出现了一些人...……更多
三国时期他终身未封侯,但在民间却被封神,还建庙祭祀
...亡命徒。因为他在打仗时,总是冲杀在最前头。此人就是东吴大将甘宁。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更多
聊聊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高光时刻
...战群儒这场戏,是展现诸葛亮口才亮的高光时刻。当时,东吴这边出了不少俊才围殴诸葛亮,计有张昭、陆绩、虞翻、步骘、严畯、程秉、薛综等人。结果很遗憾,这一群人没能怼赢诸葛亮一个人。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在...……更多
诸葛瑾每战必败,为何却最得孙权重用
...蜀汉的辅政大臣,而他那位每战必败的哥哥诸葛瑾,却在东吴拥有着无人能及的地位。这究竟是为何?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位被历史忽视的智者如何在失败中赢得尊重,以及他如何成为孙权最为重用的谋士。诸葛瑾,字子...……更多
东吴历史上,哪六位武将被逼自尽
...这同样属于不得善终的情况。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东吴被逼自尽的武将。一、朱据朱据是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和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对于朱据来说,出自吴郡朱氏这家世家大族。在此基础上...……更多
东吴野望:孙权与鲁肃的天下方略
我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东吴没有什么好印象。尤其是它私自败盟,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擒杀了关羽,更是让我们不耻。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三国三国,少一国都不能称其为三国。如果没有吴国的参与,就不会有三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