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春秋战国时期顶尖的十大军事家
...投于兵家学派,学习军事、兵法,是一位精通儒、法、兵三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成就极高。最初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大败齐国。之后前往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更多
兵家四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生,历任鲁、魏、楚三个国家的将领,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不管是在内政,还是在军事上都有着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计圣孙膑孙膑,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政治家、兵器制造家和战略家,同时他也是兵...……更多
重耳大器晚成,逆旅十九年,年逾六十岁终成霸主
...的野心。但是重耳又不能公然拒绝,因为一拒绝就是得罪三家,也等于抛弃了之前要救援的宋,让天下认为晋国无义。这时候,先轸又提出了建议,让晋文公暗中告诉曹、卫两国,晋国支持他们复国,但两国必须公开宣布和楚断...……更多
...时期,晋国就因上党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其设为郡。三家分晋进入战国时期后,地势险要的上党地区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赵国控制了上党地区的北部,魏国控制了东南角,韩国则控制了上党地区的大部分地区。韩国与赵...……更多
《资治通鉴》中的仁:智伯与智果的故事
...强大的四个家族,智氏、魏氏、赵氏、韩氏,智氏之外的三家,有两家被他得罪。据说智伯这个人非常聪明,多才多艺,深受他父亲,当时的晋国执政智宣子的喜爱。当智宣子表示将要立智瑶为智氏宗主的时候,智瑶的叔父,智...……更多
秦朝曾有一支强大的水军,为什么后来神秘消失了?
...没有水师呢?其实也是有的,国也在黄河边嘛,当年他跟晋国关系好,给饥荒之中的晋国送粮食,用船把粮食从陕西运到了山西,史称:“泛舟之役”当然,这是用船做慈善,那用于战争呢?也是有的。当年,秦国就曾经用水师...……更多
晋文侯:周朝历史的转折点和晋国的崛起
...个的时候,干脆直接瓜分了整个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三家分晋,之所以能够成功,其源头其实就在这里了。如果当时晋国公室力量还比较强大,三家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机会去瓜分晋国的。而这所有的一切...……更多
张仪的外交策略:秦国十五年不出函谷关,势力强劲上升
...中山国被强的大魏国控制。中山国的城址,大约位于当时晋国的东北部,所以,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中山国在春秋时期,面临的最大敌人晋国,两国自然也发生过许多的交锋,战事持续了近二百年。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中...……更多
历史上五个晋朝的兴衰之路
...虞,晋祠的便是为了纪念他而建。最有名的事情莫过于\"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把晋国切了蛋糕,这件事儿也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晋祠平面图西晋。东汉末年分三国,这句歌词唱出了历史,华佗的五禽戏让司马懿超...……更多
秦国50万大军为什么会被5万魏军击败
...阴晋之战,无疑成就了吴起的巅峰。一具体来说,魏赵韩三家分晋后,魏国率先开启了李悝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的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更多
孙膑被庞涓陷害惨遭剜膝盖骨,后来孙膑的报复有多狠
...国,韩国没办法,只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出的还是孙膑和田忌,同样还是上一次的围魏救赵策略,只不过对象变成了韩国,而不是赵国。庞涓也只能再次率军回国救援,尽管有了上次失败的经验,谨慎了很多,但还是没能敌得...……更多
战国烽火:魏武侯的扩张之路与魏国的兴衰
...国,赵国眼冒绿光先后两年讨伐中山国,并与韩魏瓜分了晋国国君最后的一点土地。这便是战国,一切只为了利益与生存,没有任何犹豫。兼并战争的规模扩大与环境的急速恶化,从根本上铲除虚伪的信任与多余的道德贵族战争...……更多
晋国的起源与变迁:从唐叔虞到晋文侯的崛起
...族之间明争暗斗,经过层层血腥涮洗,最后以赵、魏、韩三家联合击败最大政敌智氏而告终。前403年,赵魏韩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前376年,晋国正式灭亡。部分晋人以晋为氏,形成晋姓。 ……更多
春秋战国:礼仪之邦到战国纷争的演变
...秋中的“过家家”,尚存一丝“君子之争”的姿态。晋国三家分晋,春秋向战国过渡公元前403年,晋国的大夫韩、赵、魏三家,将晋国划分为三个独立的诸侯国。这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结束,以及战国时代的开始。原本只有周王能...……更多
杀鸡儆猴:司马穰苴的军事智慧与领导策略
...闻名不如见面,他要面试一下。 田穰苴觐见后,景公就和田穰苴开始天马行空地聊——从治国聊到治军,从内政聊到外交。一番沟通后,齐景公对田穰苴很满意,于是就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为三军统帅,出征抵抗晋燕来犯之敌...……更多
大山东,国号齐,都有什么来头?
...齐有所增加。田氏代姜齐,为何不换国号呢?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不同,三家分晋是三家共同承担礼崩乐坏的罪名。田氏代齐只有田氏一家,要营造姜齐禅让给田齐的效果。姜齐在春秋时的诸侯国中地位较高,如果田氏改国号,...……更多
聊聊春秋时期4位谥号为“献”的君主
...,姬姓,名诡诸,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春秋时期晋国第19任君主,晋武公之子,在位26年。晋献公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叔、曲沃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周”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国、霍国...……更多
翟璜:战国时代的伯乐,魏国强盛的幕后推手
...不开一个人,即翟璜。1.慧眼识英才翟璜是戎狄人,因为晋国的扩张流落到晋国,也因为晋国的内战从最底层爬到上大夫的位置。魏国前任国君给刚继任的魏文侯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内部盗贼公行,社会不稳定,外部处于被其他...……更多
赵武灵王沙丘之变:权力游戏引发的家族悲剧
...是以史为鉴,当初晋国就是因为分家搞得卿族崛起,最后三家分晋。另一方面在于赵惠文王干的不错,现在赵武灵王的操作只会让赵国生乱,让其他国家趁虚而入。从这里来说,我感觉赵武灵王并不是真的想分赵国,而是想重新...……更多
战国时代秦赵变法:不同的应对策略与历史走向
...视伦理的文化传统。赵国国内也有许多戎狄人口。赵国在三家分晋之后,占据了晋国北方大部分土地,该处大多为戎狄。故赵氏立国后,国内戎狄人口较多,戎狄人的风俗对赵国的民风民俗产生了重大影响。 赵地民风剽悍,崇...……更多
魏文侯:乱世英雄的崛起与拯救魏国的奋斗
...的努力来拯救魏国?三晋之分,魏国强路前453年,晋国分裂为三家,韩、赵、魏三国自立。此时的魏国处在极为艰难的处境,四周被强大的秦国等国家围困,既无险可固,又无外援。一旦遭遇进攻,魏国势必难保。面对国家存亡的危机,年仅...……更多
他与孔子齐名,三让王位却让吴国快速灭亡
...文子终生不敢再听音乐。在晋国时,季札看到韩、赵、魏三家权臣,预言晋国的国政会被他们瓜分,并劝告忠直的叔向,让他提前准备,以免自己遭遇灾祸。在徐国时,季札看出徐国国君十分喜欢自己的佩剑,但因为还要带着出...……更多
孟尝君是怎么离开齐国的?
...有什么关系呢?《史记》有过一个说法,重点不在孟尝君和田甲的关系,而在于孟尝君的两名门客。事情是这样的:孟尝君有一名门客,称为魏子,替孟尝君在薛邑收租,收了3次,但每次都空着手回来。孟尝君问他怎么回事,...……更多
齐国变迁:从姜氏到田氏,一段历史的揭秘
...。周天子没有办法,只好同意齐国田氏和晋国魏、赵、韩三家都晋级为东周诸侯之列,从此田氏就代姜氏而立为齐国之主了。而姜氏末代齐侯姜贷居然在小孤城中熬死了田氏两代君王,到第四代君王齐威王出生的前一年,他才魂...……更多
秦灭六国时,六国为啥不结盟呢
...不同罢了。六国多多少少都有世仇,比如看似铁板一块的晋国分裂出来赵魏韩,也经历过围魏救赵事件(魏国打赵国,也有说法是魏国打韩国),楚国之前跟齐国有仇,燕国跟齐国有仇(乐毅翻盘封神),赵国在长平之战没有得...……更多
西晋为何五十年就灭亡了
...吴天纪四年),东吴末帝孙皓向晋军投降,西晋灭东吴,三家归晋。司马氏得位不正,始终害怕历史重演。司马炎认为曹魏灭亡,在于没有分封王子为诸侯王,宗室力量太弱,因此即位后就大肆分封诸侯王,结果诸侯割据的形势...……更多
中国酒文化:贯穿古今的礼仪与政治
...不开心的,就会出大事情。齐国人有个姓高的使臣在参加晋国盟会的时候,因为唱歌不好听,就被晋国人认定为有忤逆心,后来发动联盟军攻打齐国。而那么多的盟会,除了那些由强国霸主们所举行的重大盟会,即便喝了无数的...……更多
韩国为何会成为秦国首个消灭的国家?
...地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最后,春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之所以韩国最为弱小不堪,除了因为韩国先天不足(卿大夫时就弱小)外,更是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与农业条件不好,同时也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机会,所以才在...……更多
战国时期的独特存在:卫国如何在秦朝后延续十余年?
...建新城,作为卫国国都。文公无礼,惨遭报复卫文公时,晋国公子重耳路过卫国。由于卫文公一直忙于防备邢、狄等国入侵,对流亡的重耳一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以礼款待。卫成公时,重耳继任晋文公,想借道救援宋国,...……更多
泗上十二君:春秋战国的小国生存之道
...抢了人家好几个城市。只不过宋国最后还是被齐、楚、魏三家瓜分,宋康王还丢了性命。还有的诸侯比如鲁国有两个地方,一个就在曲阜,然后它的历史从公元前1043年开始,到255年结束。鲁国是西周时期建立的,鲁僖公还带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