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博雅茂正——闽侯青口荣绣陈氏祠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6 08: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

博雅茂正——闽侯青口荣绣陈氏祠堂

荣绣陈氏宗祠外景。

闽侯县青口镇大义村是一个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村落。唐朝开元年间,元帅卫总兵路过此地,看见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故称之为“大义”。大义荣绣陈氏祠堂,气派恢宏,蓝韵青漪,名闻闽侯七里,誉冠闽省榕城。祠中有联道出它的不俗形胜:面对吉山,文笔金奎罗列左右;背临石鼓,鳌峰虎岫拱立东西。

博雅茂正——闽侯青口荣绣陈氏祠堂

明相张居正手书的“博雅茂正”匾额。

肇出固始 七里名门

大义荣绣陈氏始祖陈檄,出自河南固始世家。唐末,陈檄为避“广明之乱”,从河南固始随王潮三兄弟入闽。唐中和五年(885年),他因辅佐闽王有功,官至太尉大都督节度使、左武卫上将军等官职,封推臣奉国公,闽王把侄女赐配陈檄,封楚国夫人,赐第城南,食邑大义。陈檄长子陈令镕官至大中大夫,封颍川开国伯,肇迁大义。明代,大义陈氏文风鼎盛,自陈叔刚兄弟开始,四世出九进士,个个官声显赫,世称“九条金带”;之后,还出了陈价夫、陈荐夫两兄弟才子,被世人称为“八闽二才子”,陈氏也因而成为七里名门望族。

大义荣绣陈氏世代繁衍,为闽侯七里一大家族。据族大义荣绣陈氏族谱记载:至今传至43世,居大义的有6000多人,八世同堂。

博雅茂正——闽侯青口荣绣陈氏祠堂

戏台前的藻井和两侧的阁楼。

历经沧桑 盛世焕然

祠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明正统、成化、正德年间均有修建。明嘉靖年间,毁于入侵的倭寇,明万历年初重建。民国甲子年(1924年)乡人集资重修扩建,新中国成立初被征为粮食仓库,20世纪80年代归还。1992年列为闽侯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祠堂因年久失修,部分坍塌,闽侯县下拨专项资金,社会各界踊跃捐资,于2015年11月重修完成。

祠堂坐西朝东,正面宽13米,进深38米,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正面大门上方为楷书阴刻“荣绣陈氏祠堂”青石祠匾,系林则徐曾孙林炳章所书。外形保留青砖垒墙,四周风火墙。两尊雄雌石狮高踞中堂大门两边,栩栩如生。

前后三进,砖木结构。前两进相连,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后殿右侧的文昌阁为明代建筑,双层楼阁式全木结构,九脊顶。阁的前面为明代建的门亭,面阔三间,硬山顶。

祠堂首进为戏台,台顶保留九层圆形藻井,精镂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壁板绘山描水,镏金着色。两侧设谯楼,楼栏面雕“二十四孝”故事图,形态逼真。二进双回廊,中心留天井,正堂两侧为厢房,大厅两侧悬挂始祖、氏族名宦名人等12幅画像。

荣哉此行 何殊昼绣

博雅茂正——闽侯青口荣绣陈氏祠堂

三进祭祀厅。

这座祠堂门额题为“荣绣陈氏祠堂”,金黄大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据说在宋宝庆中,族人、显谟阁待制知福建路安抚使陈垲还乡祭祖,祭词有“荣哉此行,何殊昼绣”之句,乡人取上句首字和下句末字而名之,立“荣绣坊”于今福莆古道绿榕桥头。

因“荣绣”蕴意雅致,富有文化内涵,乡人极为自豪,曾一度将西集里改称荣绣里。因此在明代建祠时,族人取“荣绣”命祠名,以显殊荣。而今这里古榕遮阴,花木流绿,只惜荣绣坊已圮,令人叹惋。

九条金带 声冠闽省

大义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山川竞秀,群山环绕;攀登山顶,锦绣风貌,款款入帘。传说有“石鼓响,金鸡鸣,应是乡中科第兴盛时”。

在大义荣绣陈氏祠堂大厅正中,上方悬挂名相张居正手书的“博雅茂正”匾额和“四世九登黄甲,一门八授豸冠”的楹联,昭示着这座祠堂不同凡响的身世。祠堂正堂厅内悬挂着“翰林”“世御史”“世进士”“父子三进士”“同宴琼林”等御赐古匾,其背后均流传一段段光宗耀祖的故事。祠堂内还保存着一块明正德六年由皇帝颁发的圣旨石碑。

名著闽中的“九条金带”,一门显贵,声冠闽省。在明朝从永乐辛丑至隆庆戌辰约150年,有陈叔刚、陈叔绍、陈炜、陈烓、陈墀、陈达、陈暹、陈朝蓥、陈朝铁等9位进士,其中8人官居四品以上。他们身着紫袍,腰束金带,世称“荣绣陈氏九条金带”,曾有68道圣旨予以褒扬。

首条金带陈叔刚,忠厚孝义,母病逝,守墓三年。为官清正,操履尤洁。第二条金带陈叔绍,带胞侄登楼断梯,吊篮送食,苦读三年。为官清廉,卒于任上,灵车过处,民众哭送。第三条金带陈炜敢言仗义,秉公断案,开仓发粮,赈济灾民。抗洪救灾,以身殉职。第四条金带陈烓,断案如神,昭雪冤假案;严词拒贿,为民请命,史称“贤臣”。第五条金带陈墀,刚直不阿,严治贪官污吏,民众曾立生祠纪念。第六条金带陈达,断案如神,有“少年陈青天”之美誉。山西民众在太原府建生祠,感戴他的恩德。第七条金带陈暹,铲除黑恶势力,为民请命,减轻百姓负担,带领民众抗洪自救。第八条金带陈全之,率众修堤三十里,人称“陈公堤”,任芦都转运使,当地盐业得到大发展。第九条金带陈严之,戍边三年,平息数次骚乱,带领兵民与贼寇搏斗200多次。

如今,大义陈氏将“九条金带”承载的孝义文化、清廉文化和德政文化,书写在祠堂中的家风家训馆、大义小学等处,传承优秀家风。

闽都文化

闽都寻宗 念念有祠

宗祠,记载着一个家族的血脉、迁徙与发展。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以建筑形式存在的一部部家国历史。

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积极发挥宗祠文化的作用,让宗祠更好地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2022年11月中旬起,福州市文旅局、福州日报社联合开展“闽都宗祠寻脉”大型系列报道及出版活动,助力美丽乡村,提升文旅魅力。

聚焦闽都大地上这些特殊建筑的系列文章正结集成册,一部全新的文旅书籍即将出版面世。进入这一浩荡长卷的都有哪些宗祠?敬请读者期待!(全文共2285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献的女性立祠并不少见。就福州地区来说,比较著名的有闽侯县尚干陶江林义姑祠。当年林氏家遭不幸,家中仅剩林五娘和祖母、侄女、嫂嫂四位女性。嫂嫂产下遗腹子侄儿后也撒手人寰。林五娘深
2024-01-05 07:05:00
八闽首邑 书香满城
...的读书心得。本报记者林双伟摄春光做伴好读书。昨日,闽侯县在闽侯实验小学启动2024年“4·23”世界读书日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当晚7时30分,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福
2024-04-24 07:58:00
福州闽侯: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贤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苏海森初夏,夜幕降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洋里乡绅带村村道两旁的路灯准时亮了起来。吃过晚饭,三五成群的村民走出家门沿着村道遛弯,有说有笑。谈起再次亮起的路灯,乡
2024-05-14 10:27:00
新洲村:科技促蝶变 茉莉赋新韵
...茶延伸发展区。重点结合“两江四岸”景观提升工程,在闽侯县竹岐岸滩、高新区新洲村百七股小岛、帝封江茉莉花湿地公园、帝封江郊野公园、闽侯县龙祥岛等地广植市花,打造闽江、乌龙江沿岸
2023-09-23 02:10:00
扬“四知”文化 聚发展动能
...你答案。“正大光明”“无欲则刚”……近日,记者走进闽侯县小箬乡福田村的四知文化广场,村道两旁刻着让人回味无穷的人生哲理。四面环山的广场上,“第一廉吏”杨震等人的铜像静静伫立。
2023-12-14 08:04:00
...子280多万元乡贤连续14年捐资助学福州晚报讯 19日上午,闽侯县廷坪乡经济发展促进会举行爱心助学活动,为当地成绩优异的中高考学子、硕士、博士及中小学优秀教师发放奖励金32.
2023-08-21 08:14:00
...春茶话会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在闽越水镇召开。茶话会上,闽侯县领导与企业家代表欢聚一堂,畅叙乡情,共谋发展。闽侯有什么?“闽侯有城、有山、有水,更有好区位。”茶话会上,闽侯县领导向
2023-01-27 07:15:00
工商银行福州闽侯支行搭建“闽侯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 助力乡村振兴
...福州闽侯支行(以下简称工行福州闽侯支行)搭建推广“闽侯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实现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动态监管,满足政府监管部门对收支非现金结算
2024-11-07 14:57:00
闽侯食品产业串珠成链
...闽侯食品产业串珠成链福州大健康食品产业园效果图。(闽侯县工信局供图)本报讯(记者 谭湘竹 实习生 许嘉芮 通讯员 苏枫 张存金 范志凤)15日上午,在闽侯经济发展中心重点工业
2023-09-16 07: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