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拥有佛祖的印度,为什么体育那么拉胯,答案还需从历史中寻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52:00 来源:贪吃的骆驼

01

拥有佛祖的印度,为什么体育那么拉胯,答案还需从历史中寻找

公元1279年左右,宋朝最后的气运终于崖山一战,元朝自此成了华夏之主。

当时元朝的疆域要远比宋朝的故土辽阔的多的多,治下的人种自然也就不会拘泥于蒙古族和汉族。

那么如何统治这辽阔的疆土,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呢?

元朝的统治者在武力统治的基础上,又加进了“蒙元四等人制”,妄图从文化和思想上彻底奴役自己的地盘。

这种把人分等级的制度,并不是元朝的统治者者首创,至少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印度地区,这一黑暗的制度就已经出现。

运用这一制度的,并不是印度的土著,而是一个叫雅利安人的族群,这个古老的族群以游牧为生。

当时雅利安人主要聚集在古印度的北方,和元朝和宋朝有些微微相似,不过古印度要比宋朝更抗打,雅利安人花了大约600年才彻底搞定古印度这个庞然大物。

02

拥有佛祖的印度,为什么体育那么拉胯,答案还需从历史中寻找

雅利安人搞定古印度之后,自然要想办法统治这块巨大的土地,以及土地上孕育出的海量人口。

俗话说,马上可以得天下,但是不能马上治天下。

雅利安人要想让自己新得到的地盘长治久安,自然不能再靠之前的快马利箭,只能用相对“和平”的方式,最后在雅利安人的集思广益之下,他们想出的办法就是对古印度的原住民进行“分化瓦解”,具体措施就是种姓制度。

当时的这种姓制度,和元朝后来的“蒙元四等人制”类似,都是把人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级,让再让不同等级的人获得不同的权力义务,从而让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产生隔阂和制约,以及服从。

那么雅利安人对古印度人的改造进行了多久呢?

差不多有2000年左右!

这种长时间的洗脑,让种姓制度根深蒂固,至今尚存。

03

拥有佛祖的印度,为什么体育那么拉胯,答案还需从历史中寻找

那么这种制度会有什么影响呢?

高高在上的高种姓人,几乎无一例外的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这种制度延续下去,为的是让他们高高在上的利益持续不被动摇。

而底层的低种姓人,因为常年被压迫和控制,所以他们无论是学习的机会,还是跨越阶层的机会,都会被刻意的打压,于是这部分人几乎很难出头,就是在基础知识的获取上也会存在巨大问题。

此外,为了维持这种种姓制度,上层的高种姓人,就必然要推崇给他们这一“福利”的宗教,宗教占据主流以后,国家的法律法规就自然会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种姓制度一直存在,那么广大的底层印度人,就不会有出头之日,而印度的国家政策也会被宗教所影响。

04

拥有佛祖的印度,为什么体育那么拉胯,答案还需从历史中寻找

只有流水才能不腐,如果印度的种姓制度一直存在,那么最上层的一小撮人,就会永远掌握印度绝大多数的财富,而这些占据了财富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会希望印度永远不进入文明社会。

其实印度在结束了雅利安人的统治之后,本来是有机会改变现状的。

但是雅利安人走了以后,他们又迎来的欧洲的殖民者,欧洲人来到印度殖民之后,自然不希望印度人团结成一块铁板,于是沿用了之前的分化套路,种姓制度不光得到了集成,甚至还得到了加强。

而且因为欧洲殖民者的势力并不只有一个,因此印度在被欧洲列强殖民期间,内部也分化成了很多的小联邦,后来殖民者被迫撤出之后,这些众多的小联邦并没有就此合并,而是成了占据一方的自由势力。

05

拥有佛祖的印度,为什么体育那么拉胯,答案还需从历史中寻找

时至今日,印度的各个小联邦,也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利,这不仅包括行政权利,甚至还延伸到了文化教育。

也就是说,印度虽然是一个国家,但是它的各个联邦其实是各自为政,就连最基础的国民教育,都会因所在的联邦不同,而无法做到全国一致。

目前的印度,下有流传千年的种姓制度,上有联邦的“自治”,你要说印度是个国家,倒不如说它是一个由众多小国组成的宗教制盟国。

这种割裂的国家现状,让印度无法像它的邻居那样集中力量办大事,据有心人统计,到2019年左右,印度“跨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大约有1500公里,而它一心想超越的东方大国,彼时的高速路里程已经超过了14万公里。

高速路是现代工业发展的血脉,连路都没修好,你拿什么来发展工业。

06

拥有佛祖的印度,为什么体育那么拉胯,答案还需从历史中寻找

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石,但是作为一个正常人,你绝对想不到,成天叫嚣要超过中国的印度,因为工业的拉跨,竟然连本国使用的化肥都没法保证足量供应。

而这一结果又直接导致印度的粮食亩产,竟然还达不到中国明清时期的水平(亩产300公斤左右),由此可见,印度的工业基础是多么的拉垮。

可能有人会说,印度在制药和计算机的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还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工业基础是指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不是单独的那一项。

印度工业基础的薄弱,从它的农业上就能看出来,而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印度的那两个遗留问题,残存的种姓制度,已经好没有彻底解决的诸多联邦。

只要印度一天没有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它们带来的影响就会直接干预印度的工业发展,而没有工业体系的发展,那么印度的综合国力就很难有所突破,农业和体育的拉跨,不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印度要想赶上中国,路还很漫长,如果中国不停下自己的脚步,那么印度可能连一丝机会都不会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来佛祖被认为是佛教创始人之一,那么他的来历是什么呢?
...年如来佛祖的出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63年或624年,出生于印度恒河流域的一个古国陀思伽罗国(Kapilavastu)的王室家族
2023-05-14 10:48:00
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
路过了滥波国后(今印度西北境与阿富汗喀布尔地方间的拉古蒙地区),玄奘赶到那揭罗曷国(今阿富汗的南格哈尔省)。这个国家的境内有释迦牟尼遗骨、佛顶骨、袈裟等法器,以及佛祖生前的用度器
2024-04-08 20:13:00
尼泊尔的佛教发源地
多年来,关于佛教发源地的归属,印度和尼泊尔一直相争不下。两个地方,都想让这个巨大的文化图标,成为自己的世界名片。不过,如果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出生地,蓝毗尼村为佛教发源地的话,
2023-08-12 16:57:00
他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西天取经者,却没有唐三藏那般幸运
...论从此开始。唐三藏,即玄奘,于唐朝时在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取经,亦即求取佛经。因佛教起源于印度,在其传入中国并且逐渐为中国广大人民所接受后,却苦于缺乏一些指导性的经书典籍。
2023-01-08 16:13:00
冠军回家 体育归位
...的位置。说到国运和体育的关系,还有一个现成的案例。印度在金牌榜上以22金紧随中国日本韩国位列第四,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印度有13亿人口,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必定不乏运动天才;GD
2023-10-07 01:10:00
...运会即将进入尾声,有一个国家的成绩却还未达到预期。印度方面宣布,2024年巴黎奥运会至今,印度代表团还没拿到一块金牌,目前的战绩是1银3铜。对于这个人口超14亿的全球最快经济
2024-08-09 15:28:00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中国和波斯的互动
吐蕃不仅打过印度,而且还把一度打到恒河附近。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大唐,而在同年,吐蕃王国也同时建立。从立国的时间上来看,大唐和吐蕃就像两个同时出生的兄弟,也从
2023-10-26 15:35:00
“寺庙”二字早见于西周金文,另有其意
...千年佛教史,洛阳白马寺似乎更有底蕴。当时佛教僧人自印度经古丝绸之路传入东汉之中国,到了首都洛阳,后兴建供奉佛祖之场所,这也是中国第一所官办寺院,称中国第一古刹。史料所载,佛教
2024-06-13 11:16:00
走近杭州亚运会:中国、印度迎来足球项目“地球德比”,国足亚运队打响第一枪
...不过,最受关注的是19时30分上演的男子足球中国队迎战印度队的比赛。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杭州亚运三大球的第一战。中国亚运男足首先要力争从小组出线。作为东道主的中国男足亚运队,拥有
2023-09-19 07: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