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6-01 08:24:00 来源:杭州网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家庭面对病人陪护时的无奈与压力。特别是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的老龄化,再叠加上独生子女,父母住院时的陪护,就更是个越来越难的难题。这时候,如果能由医院来提供标准化的照护服务,估计很多人听了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随着国家卫健委等三部委一份方案的印发,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将于6月在全国推开。方案尤其明确,各省区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至少要确定一到两所三级医院参与试点。那么,即将在全国展开的试点,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服务清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大家的需求?特别是收费标准等改革重点环节,又会有什么样的突破?一起来关注↓↓↓

病房里,年过七旬的王爱香对记者说,她的膝盖痛已经是三十多年的老毛病了,之所以一直没有住院,一是有些惧怕手术,二是怕给女儿添麻烦。

女儿和女婿都在无锡工作,也有子女需要照顾,住院这几天,王爱香完全离不开护理员的照料。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目前,正在进行免陪照护的相关改革,对比马上就要开始的全国性试点,我们的观察,首先就从无锡的这家医院开始。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钱燕华:我们的医疗护理员具有观察患者基本情况的能力。比如说要会观察患者大小便的颜色、性状,能够及时识别患者的特殊情况,及时把这些特殊情况反馈给医务人员。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和很多城市一样,地处中心老城区的无锡第二人民医院,周边老年居民众多,慢性病患者占比高,很多老年人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子女又多忙于工作,对住院照护的市场需求巨大。五年前,这家医院开始试点,目前,已有多个科室可以提供专业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期间,价格在每天90-240元之间。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日益加深的老龄化程度,让免陪照护这项服务变得十分紧迫。本周,国家卫健委等三部门发布《医院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提出要在各地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优先确定在老年住院患者占比较高、免陪照护服务需求较大、工作基础较好的三级医院,开展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而老年医学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科室,因为一级护理患者占比较高,成为优先试点的科室。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在已经展开的试点医院实践中,相比患者自聘的护工,医疗护理员首先要经过医院的专业培训,要与医生、护士的配合度更高。在三部门的方案中,就具体要求,医疗护理员要观察患者细节情况,如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呼吸不畅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务人员。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安徽省胸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护士长 夏玲:我们分为新手级和胜任级,新手级的话可能主要就是针对术前的病人,只针对一些基础护理;胜任级需要有一些专业性,比如说要协助我们的术后患者,要会简单查询看心电监护仪。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近年来,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推进的速度已经在加快。在无锡,截至今年4月,免陪照护服务已推至7家市属公立医院,覆盖45个病区共1800余张床位,而在江苏全省,开展免陪照护服务的试点医疗机构已经有140多家。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随着方案的公布,试点即将在未来两年内推向全国,具体要求是,各省区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至少要确定一到两所三级医院参与试点,同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地方经验和典型做法,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对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来说,免陪照护服务,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创新,目的自然有很多,比如要优化护理模式,整合医疗资源,提升管理效率,特别是要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所以,这项改革必须是一个要取得多赢效果的改革,但这背后,显然要处理一系列的复杂关系以及矛盾。那么,通过前期一些地方小范围的试点,所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效果怎么样?即将在全国扩大的试点,又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模式呢?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这是重庆一家三级医院的“免陪护病房”。此前,该医院曾面临护士工作量过重的问题,比如骨科病区35张床位,护士仅18名,半年前开展免陪护试点后,病区增加了3名常驻医疗护理员,有效补充了护理力量。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方案还提出,医疗护理员由医院直接聘用或第三方派遣,要纳入到试点医院全体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之中。在重庆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医疗护理员并非直接受雇于医院,而是和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再被派遣到医院进行工作。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重庆和浙江的这两家医院,都专门制定了医疗护理员管理办法,其中的关键一项,就是医院需要对医疗护理员的专业度进行把关,护理员在进入病房前,医院需要肩负起培训工作。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专业培训与日常监督缺一不可,在这两家试点医院,陪护人员不仅要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更要在工作中接受持续的过程性评估。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明确护理员的工作内容,由医院做好培训和管理,这是重庆和浙江两家医院试点中摸索出的经验。这两家医院表示,经过“免陪护病房”试点,护理质量有了一定提升。在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试点病房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达到了98%。

现实中,家里一旦有人生病了,找医院、找大夫、找护工,哪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这个过程,又会加入太多的个人情感。一方面,市场并不成熟,部分护工哄抬价格、挑选病人等乱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价格也让很多人感到巨大的压力。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24小时“一对一”护工的价格, 至少在每天300元以上。因此,这次全国扩大的免陪照护试点,核心环节之一,就是服务价格的确定。去年,国家医保局表示,“免陪照护服务”暂时不纳入医保,但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从试点地区的实践来看,免陪照护服务的费用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广东为例,该省主推的项目为“一对三”服务,每位患者一天收费140元,如果是“一对一”服务则最高是‌280元‌。那么,六月份开始的全国试点所确定的价格形成机制,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在患者与医院之间,核心的问题之一,除了服务质量,还有服务价格。本周四,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胡家立的父亲在中风后行动不便,已经在这里住了12天的院。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这家医院从去年10月开始试点免陪照护服务,目前的服务价格,是按照广东省医保局给出的政府定价执行,共分三个等级,一对一服务每日280元,一对二是180元。胡家立选择的一对三服务,每天收费140元。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为兼顾患者承受能力和医疗机构的服务成本,广东省对于一对一服务的价格设定,并没有跟市场定价拉开显著差距,但主推项目一对三服务,每天收费140元,与市场价就拉开了差距,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负担。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去年10月,国家医保局设立“免陪照护服务”的价格项目,并明确该项目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此后,各地医保部门纷纷公布指导价,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定价基本都低于市场价。以四川为例,公立三甲医院一对多护理价为100元一天,公立二乙以下医院,一对多的护理价为一天75元。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在广东省的定价方案中,还有一个特殊之处,那就是给出了价格浮动的空间,如果护理员具备医学职称,可在政府定价的基础上再加收20%。

新闻周刊丨一人住院不必全家奔波!免陪照护试点“全国版”

目前,“免陪照护服务”暂不纳入医保,患者需要自行承担费用。对于公众关心的服务定价机制问题,三部门的工作方案指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主动会商医保部门,积极推动完善相关价格政策。免陪照护服务的出现,显然不能排斥其他市场主体的参与。国家医保局曾明确提出,患者或患者家属可自主选择由医疗机构提供的“免陪照护服务”,也可选择社会化、市场定价的护工服务。

到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其中失能失智老人就有4500万。一方面,老龄化加剧,另一方面,护理人员短缺,这次全国试点的免陪照护改革,就是在这样的现实下展开的。所以,它既要实现医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又要做到医疗服务减负不减质,让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地解脱出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学医的人那么多,为何还缺好医生?
...一步,避免走弯路。 中国新闻周刊:国内专科医生培训试点目前进展如何?是否到了出台标准化规范的时候?葛均波:进行过专培的医生,并不意味着水平就更高,大部分医院也没有硬性规定,
2023-03-13 08:44:00
"走夫人路线"的"老虎":有人攀上周永康 有人让妻认干爹
...。庄德水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诸多腐败实际案例表明,一人腐败的背后往往是全家腐败,甚至亲戚、朋友都难以幸免。官员妻子在家风建设中处于关键位置,“妻贤夫祸少”。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
2023-03-09 14:25:00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拿什么解救快被压垮的照护者
...顺”等缘由,决定由子女“专兼职”照护父母,却面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困境。由于照护者往往年龄偏大,使用互联网水平有限,加上传统道德观念束缚等,很多人缺少倾诉和排忧解难的渠
2024-04-11 11:49:00
插班读985,公平么
...与高考相关的一项政策“插班生”考试就已在上海市进行试点。但至今,“插班生”仍只是上海独有。近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3年继续开展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试点工作相关通知引
2023-05-17 09:25:00
...受他人财物;周建琨大搞家族式腐败。其中,周建琨不仅一人贪腐,还大搞权力寻租和家族式腐败,违规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搞权色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等方面谋利。
2023-06-30 13:04: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为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后顾之忧,国家医保局出台护理类立项指南(试行)和优化调整护理价格政策通知,统一指导各省规范护理价格项目;同
2024-10-27 08:12:00
一人住院不再全家受累!滨州市人民医院无陪护病房今日启动
...化社会的到来,住院陪护问题已成了家庭负担,出现了“一人住院,全家忙乱”的社会现象。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聚焦解决群众住院无陪护、陪护不专业等难题,医院进行了“无陪护病房”
2023-10-27 06:53:00
...,负责参与一线诊疗的医生一共只有5人,每半年最多派一人出去,否则原本的工作就难以周转。“东部发达地区尚且如此,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医生自己分身乏术,很难做到脱产外出培训
2025-03-23 07:30:00
《双拥周刊》十余年深耕书写南京军民团结奋进长卷
...为“征兵形象大使”,带动当地青年参军热情高涨。从“一人立功”到“全村光荣”的辐射效应,正是《双拥周刊》深耕典型宣传的生动注脚。多维传播提升影响力,营造浓厚双拥氛围出刊以来,《
2025-04-26 09: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墓前鲜花不断 工作人员:常有人前来凭吊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墓前,朵朵鲜花摆放整齐。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都是市民游客自发敬献的鲜花
2025-11-01 19:22:00
冠军只有一个 胜利者却有很多
2025年赣超收官之战万众瞩目,11月2日晚的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注定是沸腾的海洋。坐镇主场的赣州队,将携首回合客场2∶0取胜的优势
2025-11-01 06:29:00
服务细节暖人心 锦旗彰显农行情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一面印着“服务热情周到,业务精湛高效”的锦旗送到农行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支行,市民赵先生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
2025-10-31 12:19:00
博兴农商银行:一袋“霉变”辛苦钱 一场暖心“复活记”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2日清晨,一位满面愁容的大姐提着沉甸甸的塑料袋,急匆匆地走进博兴农商银行纯化支行营业大厅。原来
2025-10-31 14:10:00
广西防城港交警:一小客车与重型半挂牵引车发生碰撞 致5死1伤
中国网10月31日讯据“防城港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防城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发布警情通报:10月31日,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2025-10-31 14:25:00
休宁县烟草专卖局:精益管理见微知著促增效
精益管理首先是一场意识革命。休宁县烟草专卖局通过张贴节能标识、开展主题活动、将能耗指标纳入三级考核等方式,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
2025-10-31 14:55:00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蒙阴农行岱崮支行迎来了一位情绪激动的客户。这位客户因银行卡被扣款600元,误以为是银行的原因,心中满是疑惑和不满
2025-10-31 14:56:00
近期,景德镇一位“鸡排主理人”意外走红网络,他的摊位前,游客排起长队,不为名瓷古窑,只为六块钱的鸡排和摊主金句频出的“情绪价值”
2025-10-31 15:01:00
客聚三秦 侨连五洲——“长安与唐人街对话”活动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部署。2025年于10月31日
2025-10-31 15:34:00
小叶医探 | 胎心监护反复异常,元凶竟是罕见脐带“双真结”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名怀孕35周的准妈妈在产检中发现胎心监护反复异常,背后元凶竟是脐带上两个方向相反的真结,这一罕见的“隐形杀手”随时可能夺走胎儿的生命
2025-10-31 16:30:00
大皖新闻讯 购买10万元黄金后竟要快递至垃圾桶旁?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接到辖区金店报警,成功拦截一起“邮寄黄金”刷单诈骗案
2025-10-31 16:30:00
暖心!公交司机冒雨救人,三位乘客“追到”公司送表扬信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荣成公交集团客运物流站迎来三位特殊的访客——经常乘坐公交的孙阿姨和她的两位老姐妹。她们专程前来
2025-10-31 16:47:00
大皖新闻讯 秋日深夜,芜湖市繁昌区某工厂外围,一道鬼祟身影翻入围墙,熟练剪断车间电缆、迅速卷起装袋……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通过所队联动
2025-10-31 17:05:00
滨州:社区康复有“蜡”招!家门口的蜡疗,帮居民解疼痛、焕活力
鲁网10月31日讯“以前膝盖一疼就不敢动,做了几次蜡疗,现在走路利索多了!”在滨城区梁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刚结束蜡疗的王先生一边收拾东西
2025-10-31 17:25:00
鲁网10月31日讯日前,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所属“北海救111”轮载着石岛人民医院两名医护人员,历经约9小时、往返航行逾100海里
2025-10-31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