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十个勤天”成员赵小童、王一珩:
“新国潮”在传承与创新中融入生活
“十个勤天”成员赵小童、王一珩获颁“新国潮”文展会推广大使证书。
印象市集各式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选购。
克什米尔手工艺品展区吸引市民选购。
昨日,“新国潮·新文化·新消费”文化展览会暨2023新疆瓜果丰收节启动仪式如期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作为当天最令人期待的环节,“十个勤天”成员赵小童、王一珩在现场欢呼声中获颁活动推广大使证书。仪式结束后,两位成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深圳特区报:请问两位对首届“新国潮”文展会有何印象?
赵小童:没想到有这么多“禾伙人”来到现场,很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知道,这个展览汇聚了来自不同城市、不同设计风格的展位展品,内心很好奇,很想参观一下。
深圳特区报:请问两位,平常喜欢哪方面的国潮产品?如何看待国潮文化?
赵小童:我偏好文具类的国潮产品,笔记本上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每当翻阅时,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惊喜。尤其是带有国潮元素的书签,使用起来倍感舒适和放松。
王一珩:我倾向国潮服饰。那种结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和时尚感的东西让我觉得很酷。
深圳特区报:请问,你认为“新国潮”“新”在何处?
赵小童:首先是思维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壁画上还是陶瓷上颇具传统艺术特征的图案,都可与当下时尚结合,焕发出新的活力。其次,“国潮”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在“旧”与“新”中寻找一个平衡。
深圳特区报:请问,你觉得“十个勤天”与“新国潮”有何相似之处?
赵小童:农业是传统产业,我们通过“新农人”的身份,为农业新生机的焕发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新国潮”以传统文化为“根”,也是通过新想法、新创意,将其与当下生活融合。
王一珩:在参加节目时,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文创产品。我们把地里的小麦种子,种到亲手劈成的竹筒内,做成小麦盆栽的竹筒。我们用这样的结合做了个小文创——小麦宝宝历险记。后来,我把竹筒切成了一半,放了一个透明的亚克力板,就可以看到根系的生长,土地里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去创新,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深圳特区报:成为新农人后,你们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小童:在节目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从事农业的“00”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胆尝试,有试错的机会,就能激励更多年轻人投入到农业中,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得益于科技投入,立体化农业、集约化农业十分盛行,让我们以更少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价值。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种地的价值与力量,让更多的人愿意去参与,行业才能继续不断往前推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