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5 20: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4月15日电 题: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专访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

中新社记者 王坚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1573年,明朝设新安县,以南头古城为县治。450年的迁海复界,一县后来诞生两个世界级大都市——深圳与香港。历史长卷中,深港两地山水相依、血脉相连。南头古城的兴衰沉浮,承载着深港地区的文化记忆、历史情感。

如何梳理深港两地的文化联系?怎样加强两地居民的情感交流与国家、民族认同?香港历史学家、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予以深度阐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深港山水相依、血脉相连,您认为深港文化联系在艺术、文学及建筑等方面有哪些独特体现?

刘智鹏:深港两地渊源深厚,民俗文化共通。后来两地开始产生显著差异。香港从19世纪中期开始历经殖民统治,后回归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新中国成立后,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即原新安县)与内地发展同步,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撤县设市,成立深圳经济特区后,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与回归后的香港特区相得益彰。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2023年12月30日,深圳城市景观。王东元 摄

从发展路径上来说,当今深圳与香港存在一些共同的城市化特征,但二者存在差异。因为历史原因,香港的主体居民来自广东、福建等地,主要使用语言为粤语方言,艺术、文学的表现则呈现出“国际化”特点。深圳在改革开放后成为一个“新移民”城市,汇聚了来自中国各地的居民,主要使用语言为普通话,衣食住行等方面也呈现出聚合来自中国各地极为多元化的独特文化景观。

建筑方面,深港两地都是现代化大都市,但比之深圳,可以看到香港如今还保留了不少明清时代传承下来的村庄与古建筑,统计数据显示为600多个村落。深圳的“碉楼”则为香港所无。

如今在香港找不到碉楼,考察旧照片也无法得出香港曾经有过碉楼的结论。据分析,碉楼在古时多具安保功能,尽管旧时两地都属新安县,但地理位置偏北的深圳更容易受到内地如东莞、惠州等地土匪等的安全威胁,需要建设碉楼来提升安保等级。因此,碉楼是深港文化联系中深圳的特色建筑。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游客从深圳观澜镇版画村碉楼前走过。陈文 摄

中新社记者:“国际化”与内地各地极为多元的文化汇聚现象,是否也能看作深港文化“包容性”的共性体现?您能为读者们分享一个有关深港联系的典型故事吗?

刘智鹏:的确如此。深港的文化“包容性”源自相似的移民经历。过去大半个世纪,香港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居民,中国内地移民虽以粤闽为主体,也有来自不同城市的,地域跨度很大。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很多香港居民无论处于何种年龄,在说话时都表现出不同方言的口音。深圳相对香港对外籍居民的吸纳数量与比例要小,对内地居民的吸纳更多,地域更多元,而且年轻人居多。

在深港两地交界,有一条特别的街道,名为中英街,街心以“界碑石”为标志。“中英街”这个名字,本身就是香港一段特殊历史的映照。从深圳进入“中英街”需办理通行证,因此“中英街”也有“特区中的‘特区’”称号。围绕着中英街街区的生活景观是非常传奇的,中英街诞生本身也是一个值得写进“大历史”的故事。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中英街街景。闫俊杰 摄

设想一下,中英街街区原本是一个完整的村庄,因为历史原因被人为地一分为二。也就是说,生活在“界碑石”附近的一家人或一族人,也由此被历史划分开来,一部分人从此属于深圳;另一部分人则成了香港居民,中间以“中英街”相隔,整体形成一个特殊地带。从19世纪中后期至今,中英街两侧原居民在这个特殊地带保留着一定的过去生活习惯,继续往返交流。

可以说这是深港两地文化联系的一个深刻缩影,甚至我们可以围绕这个地带探索对比两地从明清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到今日的各特殊阶段各自的发展脉络。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中英街上的歌唱表演。深圳市盐田区官方 供图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看待深港居民对两地共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否可以通过举办大型民俗活动等历史文化叙事加强两地的情感联系?

刘智鹏:经济发展方面,深港两地居民都对彼此的城市化、都会化程度予以关注,两地既是竞争关系,也存在融合属性。文化艺术方面,如前所述,香港北部新界等地区,还保留了不少传统村庄,或是在已经高度城市化的村庄里,人们对传统习俗传承完好,与深圳在传统节日与共同民俗活动上步调一致,对接频繁,彼此高度互认渊源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香港沙头角顺平街展示当地传统文化活动“酬神庆典”的壁画。侯宇 摄

联合大型民俗活动在过去并不多见,但的确有很高的可行性。如前所述,在深港两地交界生活的人们常为亲族,或是同村,或是同宗,即使被划分至不同城市,依然存在共同的小型民俗活动需求。

更多居民参与的大型民俗活动将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不妨畅想两地更多居民共同参与的大型民俗活动,辅以现当代艺术文化形式演绎,用更高调、更高层次的表达讲述两地渊源深厚的文化叙事。

中新社记者:当今中国许多地区呼吁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对深港历史文化遗产,您认为应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展示?

刘智鹏:过去时常见到“香港故事”和“深圳故事”,随着两地越来越紧密的合作与交流,若是从“深港故事”或“港深故事”的概念出发,可在两城边界设立相关主题的文化艺术历史博物馆或展览馆,馆内陈设双方相同或不同的传统文化元素,让两地居民都能在展馆中找到共同的历史痕迹和印记。

其中的一个好选择,是位于深圳的CBD,被誉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粤东首郡、港澳源头”的“城中城”——南头古城(又称“新安古城”),其与香港屯门的关系十分密切,曾属于同一管理体制,一方作为行政管理要点,另一方则是军事管理重点,遥相呼应。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南头古城南城门。叶旭 摄

此外,“旧城活化”亦是文化传承的绝佳窗口。南头古城的旧城改造非常成功,已成为不仅对港澳,而且对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游客都有吸引力的文化遗址。对香港居民来说,来到南头古城不只可以看到深圳,也可以看到香港的过去。

中新社记者:对比全球知名的双城故事,深港双城叙事有何特色?文化联系将如何作用于深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协同合作?

刘智鹏:“一国两制”是深港双城在全球范围内独有的特色。可以说当前的深圳是中国各地文化的汇聚地,数十年来的发展进步全世界有目共睹。香港则是联通世界的大港口、大都会,屹立于世界大舞台。然而深厚的渊源又将这样迥异的两座城市紧密结合在一起,放眼全球都难以找到如此高速发展的两座血脉相连城市的案例。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2024年3月25日,香港维港景观。李志华 摄

在未来的合作中,应当使深港居民了解两地文化的同与异,双方优势互补,共同进步,讲好这个全球独一无二的双城故事。(完)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刘智鹏:深港怎样演绎渊源深厚的“双城故事”?

刘智鹏,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出生于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学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岭南大学香港与华南历史研究部主任、香港地方志中心总编辑、屯门区区议员、乡议局增选执行委员、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委员、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本地史顾问、中国国家清史项目《香港志》主要撰稿人。2021年12月,当选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委员会界别立法会议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5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纪念新安县建县450周年深港举行专题联展讲好“双城故事”深圳特区报讯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蔡达菁 王娜 陈彦洁)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让深港两地人民更深
2023-07-08 01:26:00
...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深圳10月21日电 题:同源“新安”:深港双子城的前世今生新华社记者李晓玲隔河相望的深圳与香港,系出同源。设立于明万历元年即公元1573年的新安县,取“革故
2023-10-21 16:44:00
深港文脉相通 双城读出共识
...书月启动仪式的举行。在电子大屏幕后面的艺术书店内,深港“共读双城”主题海报邀请展吸引了市民驻足。共读双城、共寻文化脉络、加强文化交流,成为本届读书月的热点和市民热议的话题。联
2023-11-05 10:22:00
...建人文湾区 共传中华文脉香港首个“全民阅读日”启动 深港“共读双城”成亮色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关炜瀛)4月20日,“香港悦读周”及“2024香港悦读+”活动开幕,这是4·23
2024-04-21 02:38:00
...者 郑铭 通讯员 郑斯如 冯瀚)第24届深圳读书月着重推广深港城际阅读交流,并于11月1日至30日在深港两地多个场地举办“共读双城”主题海报邀请展。其中香港展区位于中环街市传
2023-11-10 10:18: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解说】广东深圳的平湖火车站,逾百年来,广州、深圳和香港的民众在这条动脉上分甘同味,并轨同行。此站开通的背后,离不开一位特殊的人物——平湖墟的奠基人刘铸伯。【
2024-04-09 10:29: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解说】水自东江来,润泽大湾区。2024年是东深供水工程开工60年。历史上,香港淡水来源主要靠本地雨水,基本无法满足用水需求。1963年,香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
2024-04-11 10:03:00
第十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选址河套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发挥一河两岸区位优势,激发深港交互活力第十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选址河套第十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主会场首次设于福田区河套科创中心。
2024-04-21 02:38:00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空地衔接”推进深港交通网加速度联通深圳首座“双城”城市候机楼启用深圳特区报讯(首席记者 戴晓蓉)昨天,由深圳机场集团、深圳巴士集团联手打造的福田口岸深港城市
2023-09-26 06: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临沂市河东区作协“弘国粹·写中医”走进康宇中医院
鲁网11月14日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医文化,体验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中医文化的精神内核,挖掘地方中医诊疗战线中的人文故事
2025-11-14 12:10:00
辽沈大地“北粮南运”再提速 织就粮食安全黄金通道
在昌图县,新开通的铁路专用线直接接入企业粮库院内,实现了粮食从粮库到列车的“无缝衔接”。中国网发 国铁沈阳局供图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唐佳蕾 通讯员 刘健楠 吕长军)初冬时节的辽沈大地
2025-11-14 12:10:00
东南网11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
2025-11-14 12:14:00
皖西学院银杏大道向社会公众开放,市民纷纷持证去“打卡”
大皖新闻讯 时值初冬,金叶满园,皖西学院里的银杏大道再次迎来最佳观赏期。鉴于广大师生及市民朋友的观赏需求,该学院保卫处近日发布通知
2025-11-14 12:39:00
“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动员606万名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强省建设各领域担当奉献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祝令方 实习生 孙雨婷)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5-11-14 12:42:00
“青年优驿”成了很多青年来鲁的“城市第一站”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祝令方 实习生 张依萍)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5-11-14 12:43:00
e网情深促发展 最优营商看江南丨人才港里看营商温度 无锡锡山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e网情深促发展·最优营商看江南”2025国内知名微信公众号主编无锡行活动走进长三角(无锡)国际人才港
2025-11-14 13:12: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4日表示,今年我国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
2025-11-14 13:28:00
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张艳玲)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5件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
2025-11-14 13:45:00
鲁网11月14日讯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的成山卫,曾是中国大陆海岸线最东端的海防要塞,其永宁、迎恩、镇远、武宁四座城门见证了明清两代的海疆风云
2025-11-14 13:54: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紫仪)点外卖、通宵熬夜、奶茶“续命”……这些不良生活习惯背后,潜藏着一位隐形的健康杀手——糖尿病。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2025-11-14 09:51:00
“互联护苗2025”总结评议会召开 多方聚力共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线
11月11日,由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联合主办的“互联护苗2025”主题网络活动总结评议会顺利召开。政府管理部门
2025-11-14 09:56:00
华电福建高砂水电:“三年整治”助推老电站焕发新活力
华电福建高砂水电公司航拍。东南网11月14日讯(通讯员 许琰 文/图)蓝色地面步道现代明快,白墙大LOGO简洁醒目,“太空舱”入厂通道科技感十足……11月13日
2025-11-14 10:04:00
石家庄市教学评估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新乐市召开
河北新闻网讯(巩振欣、牛雷涛)11月11日上午,石家庄市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新乐市东长寿学校召开
2025-11-14 10:06:00
2025雄安产业带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交流会在雄安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中国雄安官网11月13日电(李鑫)11月13日,2025雄安产业带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交流会在雄安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智汇雄安电商启航”为主题
2025-11-14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