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八位皇帝御批手迹欣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4 17:49: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八位皇帝御批手迹欣赏

众所周知,清朝时期出了12位皇帝,从最初的努尔哈赤到溥仪,历经了276年,在这十二位皇帝统治期间,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但是有多少书友有了解过这些皇帝的御批手迹呢?

清朝八位皇帝御批手迹欣赏

如上图所示,即为其中八位皇帝的御批手迹,从这幅图之中可以看出这八位皇帝的御批御笔皆为“知道了”,内容一样,但是书写笔法却各有千秋,风格各异,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康熙所书写的“知道了”,康熙的书法水平在书法圈之中素有盛誉,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书法高手。他笔下的“知道了”俊逸洒脱,严谨俊美,以行书书写,甚是优雅,令人敬佩。

雍正的御笔手批,也是也难怪行书书写,其书写风格与康熙的不一样,但是有相似之处,如“知”字的手法与之一致,而“道”和“了”字则不一样。

乾隆皇帝笔下“知道了”,采用的是行草书书写,潇洒流畅,其书法如其人。乾隆也是出了名的书法爱好者,不但爱收藏历史名家名作,而且还下苦功夫练习历代名家名帖,书法水平也是可圈可点,值得欣赏。

嘉庆皇帝笔下的“知道了”,与乾隆皇帝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样是采用行草书书写,但是相比之下,更显娴熟和流畅,在用笔上也多一些变化。

道光皇帝书写的“知道了”就有些一般了,水平不高。咸丰帝用草书的手法写出了行楷书的感觉,而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皆采用楷书书写,更显端庄稳重,他们的楷书有唐朝书法之韵味,尤以“颜体”和“柳体”为宗。

清朝八位皇帝御批手迹欣赏

在看完这八位皇帝的御笔御批之后,您认为谁的书法水平最高呢?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2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长江探宝|长江之上,好一座“书法名山”
...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溢于言表。陆游也是著名书法家,其手迹存世较少。从这段题刻也能看出他的“书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朱熹语)。南宋九州地图,精确度令人惊叹焦山碑林入选“第
2023-08-03 22:53:00
...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许多人都惊叹于这位历史上的伟大皇帝的颜值之高。据悉,这位外国画家利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对乾隆的各种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还参考了其子孙后代的面容特
2023-05-04 16:11:00
乾隆皇帝在当太上皇的三年里是如何度过的呢
乾隆皇帝,作为清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他长达六十年的皇帝生涯中,有三年的时间,他是以太上皇的身份度过的。那么,乾隆皇帝在这三年里是如何度过的
2024-11-21 19:29:00
康熙第一次见到孙子乾隆,为何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什么
当康熙皇帝第一次亲眼见到孙子乾隆时,他愕然地将手里的酒杯放下。这个年轻的小男孩眼中透露出与众不同的气质,他的身姿挺拔而自信,宛如一位未来的统治者。康熙皇帝看着这个年幼的孙子,他发
2023-08-18 15:39:00
乾隆下江南时,为何在西湖石壁上写下“虫二”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乾隆皇帝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其中,他在江南游西湖时,在石碑上写下的“虫二”一词,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谜团。那么
2024-11-10 20:54:00
嘉庆哪位哥哥,为人刻薄吝啬,却写得一手好字
...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乾隆皇帝第十一子,封成亲王。为人刻薄吝啬,性情古怪,或因此未能继承皇位。但他在书法上造诣很深,名重一时,字若珍宝。他
2024-05-04 15:59:00
...一生,可以说和坤是乾隆身边的近臣了,然而,就在乾隆皇帝死后的十五天,清仁宗便赐和珅自尽,当时的和坤只有四十九岁。和坤因皇帝宠信,官职升得很快,短短三个月时间,和坤从就从内廷转
2024-05-25 15:58:00
乾隆诸多皇子中,为何永琰继承皇位
乾隆剧照不得不说,乾隆是清朝诸多皇帝中知名度比较高的一位。再加上多多少少都夹杂了和珅的因素,嘉庆也是躲不开的角色。那么有些朋友会问了,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嘉庆并不是一位出色的君王,
2024-04-25 15:51:00
乾隆皇帝的诗魔人生:创作、欣赏与盖章的乐趣
乾隆皇帝一生作诗不辍,数量辉煌,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不在少数。从乾隆皇帝继位前算起,到他做太上皇的时期为止,乾隆一生的全部诗作总计有四万三千六百八十九首,乾隆皇帝一人的诗词作品可能就
2023-09-23 16: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