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伤寒论》第一方2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05 01: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罗大伦解读 《伤寒论》5

《伤寒论》第一方2

《伤寒论》第一方2

罗大伦/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桂枝汤

配方:桂枝三两(9克),芍药三两(9克),炙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12枚(9克)。

功效:治疗受到外邪时的头痛发热,出汗恶风。

桂枝汤中的芍药是白芍还是赤芍?

桂枝汤这个方子里还有一个问题,您去药店买芍药这味药会有白芍和赤芍两种,白色的叫白芍,赤红色的叫赤芍。

这两种药到底该用哪一种,张仲景没说,他只说用芍药。后世的医家认为,在张仲景的时代,很可能不分白芍和赤芍,到后世才逐渐分出来。

许叔微就遇到了这个问题。马亨道得了外感病,出现发热、头痛、鼻鸣、有点恶心,有想呕吐的感觉,自汗、恶风,这一系列的病症就是桂枝汤证。但桂枝汤还开不了,因为许叔微当时住的仪真(现在的江苏仪征)正好有以张裕为首的一支骑兵队伍(北宋打了败仗的散兵游勇和当地的土匪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支队伍到处打,把仪真攻破了,所以当时仪真兵荒马乱的,不好买药。许叔微去买芍药没买着,他就赶快到自己的园子里边采了芍药(赤芍),放在方剂里。

旁边别的医生就说:“这是赤芍药,我们开桂枝汤都是用白芍,赤芍怎么能用呢?”许叔微说:“我就是要找赤芍。”

马亨道喝了一次没出汗,再喝一次就出汗了,外邪解掉了,病就好了。

这个病例里面许叔微要论述的是什么?

他说:“仲景桂枝加减法,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宋朝官家看的书)皆称赤芍药,《孙尚药方》皆曰白芍药。《圣惠方》,太宗朝翰林王怀隐编集,孙兆为国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者利,白者补。予尝以此难名医,皆愕然失措。”

张仲景写的桂枝汤里边,只说了芍药,但到底是赤芍还是白芍没说,《圣惠方》里边张仲景的桂枝汤都写的是用赤芍药,宋代御医孙用和写的另外一本官家看的书《孙尚药方》说用白芍。

许叔微就说《圣惠方》是太宗朝翰林王怀隐编集的,《孙尚药方》是国朝御医编撰的,两个人的观点不应该矛盾到这个地步。

一般我们认为,赤芍是通利的,白芍是补的。桂枝汤里边到底应该用白芍还是赤芍呢?许叔微就说:“我曾经问过很多有名的医生这个问题,大家都愕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就奇怪了,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子,张仲景只写了芍药,可是后世有赤芍、白芍两种,到底该用赤芍还是白芍?这是留下来的问题。

人们从唐代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研究到底是怎么回事。到今天,偶尔还有人在争论这个问题。而许叔微觉得应该用赤芍,他是用赤芍的代表人物。

明日看点:

外感风寒喝桂枝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药漫谈|赤芍与白芍,不易说清楚的芍药
...然而古代并无赤白之分,如《神农本草经》只言芍药,《伤寒论》中用到芍药的方,如桂枝汤也只名芍药。究竟赤芍与白芍来源有什么区别呢?目前的标准是以野生不去皮晒干者为赤芍,栽培去皮煮
2024-07-01 14:01:00
张仲景为什么如此钟爱芍药呢?原因或许在于它的4大功效
...分百搭的药材,它在临床上所发挥的功效也有很多。在《伤寒论》所收录的百多首药方中,除了炙甘草、大枣、桂枝外,用得最多的药材,就是芍药,那么,张仲景为什么如此钟爱芍药呢?原因或许
2024-02-29 16:38:00
你知道千古伤寒第一方的秘密吗
桂枝汤,因其配伍严谨,功效卓著,被誉为《伤寒论》群方之首。桂枝汤,记载在《伤寒论》太阳病篇太阳中风证一节里,张仲景将太阳病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区别在于有无汗出的表现,无汗出,
2023-07-12 17:35:00
人体的阳气最关键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罗大伦解读 《伤寒论》8人体的阳气最关键罗大伦/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日本料理的“料理”是从张仲景的方子里来的日本料理为什么叫“料理”?“料理”是照顾患者的意思,
2024-02-09 04:02:00
《伤寒论》第一方1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罗大伦解读 《伤寒论》4《伤寒论》第一方1罗大伦/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桂枝汤证桂枝汤是《伤寒论》里的第一个方子,在讲桂枝汤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汤证?《伤
2024-02-04 02:01:00
太阴腹痛证治验四则
...之力。四个病案除案一、案二外,其他都未拘于原方,《伤寒论》非方证对应之书,而为辨证论治之书也,虽非原方,理则一矣。案一孙某,女,35岁,2024年3月11日初诊。主诉:腹胀满
2024-05-09 09:55:00
白长川论苓芍术甘汤及其类方
...”,却蕴含丰富的“类”概念。日本医学家吉益东洞在《伤寒论》类方间进行具体药物的比较,如桂枝汤与桂枝加葛根汤的差异在于葛根,通过辨析两方证的异同,得出“葛根主治项背强”,找出药
2023-09-18 09:29:00
周身皮肤瘙痒顽症治验一则
...助眠;白鲜皮、地肤子、地骨皮止痒。芍药甘草汤源自《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
2023-11-29 09:48:00
麻黄升麻汤:发越郁阳,清上温下,调和营卫
...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本期主讲者:全国名中医 白长川《伤寒论》厥阴病篇被近代医家陆渊雷称为“千古疑案”,历代医家对其中所载之麻黄升麻汤的见解更是百家争鸣。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
2024-01-08 10:2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全国高血压日 | 守护健康 请收好这份抗“压”指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付磊 刘云芳)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2025-10-09 08:30:00
三块火腿月饼下肚 25岁小伙痛风发作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秦新立)“医生,快帮我看看,我这脚疼得受不了!”中秋佳节刚过,25岁的张先生就一瘸一拐地走进了厦门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诊室
2025-10-09 08:31:00
久坐、熬夜、饮酒 当心结石找上门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张玉辉 黄语晴)节日期间生活不规律,易诱发泌尿系统疾病。近期,在我市各大医院,前列腺炎与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就诊量明显增加
2025-10-09 08:31:00
国庆中秋长假:凤冈华盛街夜宵烧烤传递市井温情
多彩贵州网讯 夜色渐浓,华盛街的霓虹次第亮起。空气中弥漫着炭火与香料交织的诱人香味,烤架上的食材滋滋作响。这条承载着老凤冈记忆的美食街
2025-10-09 11:14: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文|刘中才素华流年,星霜荏苒。不知不觉间,中秋节悄然而至。吃一枚月饼,更是中秋时分不可或缺的文化象征。单从月饼的馅料上说
2025-10-09 11:33:00
2025年保肝护肝品牌排行榜揭晓,Livereliv口碑卓越荣登榜首
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哪款护肝片适合自己。本文为大家特意筛选了10款不同品类的护肝帮手,结合了大家在意的问题
2025-10-09 11:40:00
聚焦神经修复与新科技引领者 2025年助眠药十大品牌排名
世界睡眠协会最新报告指出,全球正面临一场愈演愈烈的“睡眠危机”,超过三成的成年人受困于各类睡眠障碍。与此同时,《自然》子刊近期发表的研究进一步揭示
2025-10-09 11:40:00
2025年NMN十大品牌综合排名:科学抗衰趋势与品牌深度剖析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与细胞级抗衰理念的深入人心,NAD+补充剂已成为健康科技领域的焦点。NMN(烟酰胺单核苷酸)作为NAD+的关键前体
2025-10-09 11:42:00
秋风起蟹脚痒,澳柯玛冰箱为你鲜藏秋日美味
鲁网10月9日讯秋风起,蟹脚痒,板栗香。随着季节更替,我们的餐桌也开始换上秋装——肥美的螃蟹、甜糯的南瓜、多汁的秋梨、芳香的菌菇
2025-10-09 11:44:00
四川友谊医院王小辉:为患者制定更贴合个体病情的治疗方案
近日,一位来自攀枝花市的淋巴瘤患者前往成都市四川友谊医院,寻求该院肿瘤中心王小辉主任团队的综合诊疗服务。据悉,刁女士通过网络了解到王小辉主任在淋巴瘤精准诊疗领域的丰富经验
2025-10-09 14:03: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为什么会长肠息肉呢?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开设了包括“全程导医陪诊”,“一对一诊疗”在内的诊疗服务,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并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努力营造高效
2025-10-09 14:04:00
右上腹隐痛+恶心呕吐?云南结石病医院59.9元快速筛查,守护健康
宴席聚会、聚餐饮酒、暴饮暴食、熬夜游玩、一天吃一顿……这些假期常见场景,正悄悄考验着人们的肝胆系统健康。然而,对于胆结石患者而言
2025-10-09 14:05:00
“肌肉酸痛怎么缓解”?答案在于日常预防与科学缓解相结合
秋高气爽的十一黄金周,正是打工人放下工作、外出游玩的好时机。然而,长时间坐车、拎重物、爬山逛景点,进而引发腿部肌肉酸痛等不适
2025-10-09 14:06:00
西安远大中医皮肤病医院:白癜风患者要忌口什么?
白癜风患者无需过度忌口,建议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摄入,避免刺激皮肤;光疗期间尽量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香菜)
2025-10-09 14:06:00
这份“滨职月饼”,你尝到了吗?
时光飞逝 又见中秋,"最圆满的幸福,莫过于月饼的甜蜜",一颗小小的月饼,承载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千年流转的文化密码与民族情感
2025-10-09 1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