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雍正发病短短三天就死了,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9 21: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雍正十三年农历八月二十二日深夜,圆明园九州清晏寝宫内,太监宫女一片慌乱,太医们望着床榻上的雍正自感无力回天。二十三日子时,皇子王公大臣跪拜在御榻前,眼看着铁腕雍正命归西天,享年五十八岁。

雍正本是康熙第四子,康熙儿子众多只因其两废太子致使众皇子觊觎皇位,引爆了惨烈的九龙夺嫡,最终雍正于兄弟阋墙中胜出得登大宝,却也留下篡改康熙遗诏得位不正之嫌。

雍正继位后虽为辟流言固帝位弑兄杀弟,大兴文字狱尽显其冷酷无情,可其终是不惧阻力诛贪官革弊制锐意进取之君。雍正上承康熙下启乾隆,大清国势在其铁腕统治下日渐兴旺时,他却猝然而逝。

虽然清廷宣布了雍正自八月二十一日开始自感不适,但尚能接见大臣办理公务,转天却突然病重猝死过程,但对其确切病因并未明示。

雍正由发病至死亡只有短短三天时间,清廷含糊其辞掩盖病因,总使人感觉其死因透着一股神秘气息。世人纷纷揣测其死因,亦留下不同版本雍正暴毙传说,那雍正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且听榴莲历史通一一为你分解。

雍正发病短短三天就死了,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一、丹药中毒致死说

曾有人说雍正晚年为求长生不老,崇尚道教喜食丹药终致中毒而亡。

其实雍正早在身处九子夺嫡漩涡时,就以沉溺道教迷恋炼丹之态混淆兄弟视线。也许当时只是迷惑政敌权宜之计,可到了雍正四年,他偶尔服食了道教丹药既济丹,自觉寻到焕发青春灵丹妙药,遂开始对丹药大为推崇。

我们用现代化学知识分析,可以知晓古代道教炼制丹药多含汞、铅、铜等多种重金属,而铅与汞对大脑神经有所刺激,就像晋代喜食的五石散,少量服用可能引起人的兴奋虚幻。也许这就是雍正初食丹药精神旺盛之因,可他却不知长期大量摄入重金属会损伤身体机能,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因而当雍正八年其大病难愈时,就寄希望于丹药,下令遍邀道教高士齐聚皇宫修丹治病。也许是心理因素,也许是道士们针灸按摩等其它辅助疗法起到疗效,雍正奇迹般痊愈却将一切功劳归于丹药。

自此雍正真正成了道教虔诚信徒,他不但在乾清宫、太和殿等设坛修道,甚至在圆明园专设炼丹处秀清村。这里每天烟雾缭绕炼丹不息,不但供雍正服用,还要满足其向大臣赏赐推介所需。

其实服食丹药在中国皇家历史并不鲜见,睿智如唐太宗亦痴迷丹药,也许这是雄主暮年惧怕死亡,惧怕霸业难续的常态心理。雍正亦不能脱俗早已笃信道教有起死回生之术,他为大清强盛勤政不怠,深怕死亡来临还未达成梦想,就希冀丹药能提升精力延长生命问天再借五百年。

雍正生命最后五年已与丹药须臾不离,甚至亲自参与炼丹,可他却不知丹药如毒药,不但食之上瘾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只有逐渐加大药量才能达到初始效果。雍正就如此一步步踏入服食丹药恶性循环中,就在其临终前十二天,圆明园还曾购入二百斤黑铅用于炼丹。我们可以想象雍正服药量之大,会有多少黑铅源源不断侵蚀雍正之体,日积月累终致死亡。

虽然清廷对雍正死因缄默不语,可是雍正逝后第二日乾隆登基连发两道谕旨露出端倪。乾隆不但将为雍正炼丹的道士们遣散出宫,并自话自说雍正只是喜听道教禅意,从未曾服食丹药,而且严禁宫女太监传播宫中事宜。

如果道士未闯下祸端,乾隆为何紧急将其遣散?本来雍正赏赐大臣丹药时,曾分享自己服药体验心得是史书记载确凿之事,为何乾隆要欲盖弥彰声称雍正未服过丹药?乾隆警告宫女太监又想掩盖什么?

榴莲历史通觉得乾隆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掩饰越佐证雍正之死应与丹药有关,间接证明史书有关雍正喜食丹药真实性。可见丹药中毒说可信度很高。

雍正发病短短三天就死了,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二、雍正病死说

曾有人说雍正因过劳或中风致死。榴莲历史通觉得此说有些道理,无论世人如何评价雍正,其夙夜勤政应毋庸置疑。雍正一心想打造清明盛世,可国家贪腐乱像令其痛心疾首,天灾人祸令其忧心如焚,他只得废寝忘食倾力管理朝政甚至每年只有生日那天稍微放松休息一下。

雍正继位时已经四十五岁,正是身体机能开始衰退时期,长期劳心劳力应早已透支身体留下隐疾,长此以往很易出现突发状况。更何况其父康熙晚年就出现中风之症致死,可见其家族应有易患中风基因。

榴莲历史通觉得五十八岁正是中风易发期,尤其是雍正还是超级工作狂,而且其发病至死时间短促,因而其因过劳突发中风之说有一定可信度。

雍正发病短短三天就死了,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三、吕四娘复仇说

民间曾流传着一个侠女快意恩仇诛雍正的故事。传说吕四娘本是明末清初大儒吕留良的孙女。吕留良素有反清执念,他在反清行动失败后削发为僧,并将其汉族才是国之正统,华夷之分重于君臣之伦的反清理念,诉诸文章四方传播影响深远。

只是吕留良做梦亦未料到,其死后四十九年,会因其反清理念成为雍正朝首起文字狱首犯,不但惨遭开棺戮尸,而且株连全家满门抄斩,只独独孙女吕四娘漏网留下性命。

吕四娘誓为家族复仇,遍寻名师习得飞檐走壁之绝技,趁一月高风黑夜混进皇宫,手刃雍正并将其头颅砍下带走献祭祖父,随后吕四娘不知所踪。

由此雍正死无全尸,清廷只得造一金头代替入棺之说于民间不胫而走,这亦是雍正金头之谜由来。

榴莲历史通觉得,此说经不起推敲,吕留良文字狱大案确实发生,可是当时负责此案的是雍正朝能臣李卫,此人心思缜密,怎会出现按着户籍名册抓人漏掉吕四娘的天大纰漏呢?还有清宫戒备森严大内高手云集,既使吕四娘武功再高亦不能轻易近得雍正身前。

至于吕四娘在皇宫内如入无人之境手刃仇人并带走头颅,也许是世人为宣泄对雍正苛政不满的臆想,也许是反清志士为反清复明行动造势,只因符合世人反清情绪才会广为流传。因而有书君觉得吕四娘复仇说不足信。

四、宫女勒死说

清末民初又有人著书言道,雍正因暴虐被宫女勒死。

榴莲历史通觉得此说史书从无记载,更像移花接木将明嘉靖帝因虐待宫女,致使宫女们合谋差点将其勒死的史实,转移到雍正身上。应是作者不满清廷统治而天马行空编撰的故事,也是一种阿Q式的心理宣泄。因而有书君觉得此说不足信。

综上所述雍正丹药中毒致死说可信度最高。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雍正勤政过劳,致使身体状况堪忧,雍正只得通过服食丹药提高精力,过劳中风与丹药中毒两向夹击加速雍正之死。

至今雍正之死尚未有定论,也许只有等雍正泰陵打开的那天,时间才会给我们最准确解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9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雍正皇帝驾崩之谜:劳累致死还是另有隐情?
雍正在位时间虽然不算长,却是清朝最勤奋的一位皇帝。据一些史料记载,雍正在驾崩的前一天还在批阅奏折。雍正驾崩后,他的死因成为了千古之谜,后世有多种说法,那么雍正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我
2024-02-09 08:35:00
雍正帝58岁驾崩,为何乾隆帝掩盖其死因?
...是竞争继承人失败,也有可能凭借着一身本事为君分忧。雍正胤禛,中流砥柱满清历代君王中,最拼命工作的以为君王则是雍正帝胤禛了,可是这位皇帝死因却是一个谜,不说他原先的上位之谜,就
2023-06-19 10:03:00
导读: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
2023-10-22 17:35:00
乾隆6下江南,为何4次都钦点住同一人府中?其中有何隐情?他是谁
...许多版本,其中最受人们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乾隆并非雍正所生,而是前阁老陈世倌的儿子。 乾隆出生于1711年,此时正是康熙五十年,据传说当时雍正的妻子和陈世倌的妻子同时怀孕,
2025-02-10 11:25:00
雍正死后为什么没有头
古代帝王有着许多有争议的人物,其中清朝的雍正皇帝他就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从他继位一直到去世一直都有很多至今未解的谜团,比如他的皇位之谜是名正言顺康熙传给他的还是他假传遗诏夺取
2023-05-29 17:05:00
雍正宠幸的宫女为何在怀孕后被打落冷宫
...后人停止对他身世猜想和编造。有人说乾隆帝根本就不是雍正帝的儿子。他是被狸猫换太子换过来的陈元龙的儿子。不过,这种说法很快就得到了否认,因为其一雍正帝不是一个傻子,他不可能为别
2023-06-08 09:16:00
雍正帝暴亡之谜
雍正暴亡,是满清重大谜案之一,迄今未解,有意思的是,关于雍正死因,只有满清的《清实录》说是正常病死,其余野史,如《清宫秘史》、《清宫十三朝》、《满清外史》、《清宫遗闻》、《清代述
2023-10-17 14:46:00
乾隆的“生母”为何越传越“挫”
大约在1710年,当雍正还是亲王的时候,他随康熙去热河打猎,喝下了不少的鹿血。鹿血性热,雍正从上到下一路冲撞,躁急不安中看到了一个汉族李姓宫女……进入贤者模式后,雍正发现自己面前
2024-05-22 09:52:00
雍正暴毙原因揭秘,金头葬传闻是否属实
...北京晚报》发表了一篇轰动一时的考古报道:为了证明清雍正皇帝胤禛的西陵没有被盗,考古工作者即将对清西陵进行考古发掘,雍正皇帝胤禛驾崩时的金头葬之谜即将解开......清泰陵的发
2024-04-28 11: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