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11:25: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大地建立秦朝,秦朝虽然仅仅就存在十几年便二世而亡,但它所创立的“秦制”依旧流传下来并得到了发扬。

庙堂之上嬴政采纳李斯的建议实施“三公九卿”制,三公之一便是御史大夫其作用为监督百官,由此观之我国历史上官员的监督和弹劾制度于秦朝就正式存在了。

封建王朝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王为了更好地管理、掌控天下会制定很多法律,但依旧有人为了一己私欲而触犯法律的威严、君王的威严。

古代有一种官员虽然没有实际的权力,但对于这些人却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一旦发现他们违法犯罪之处便会进行检举,这一种行为在封建王朝被称之为“弹劾”。

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一、明朝的弹劾制度

弹劾具有很强的监督性,它是我国古代官员监察体系中的核心手段,在君王治理国家、制衡百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一种制度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得到完善,明朝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有着很浓重的时代色彩与风格。

1.弹劾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明朝弹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洪武年间,仁宣之治下的盛世辉煌中也存在,弹劾制度推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也进行着自我优化。

洪武、仁宣时期为明朝弹劾制度的发展期,朱元璋、朱高炽和朱瞻基皆是明朝知名的贤君明主,所以这一时期的弹劾制度能够左右政治的风向,弹劾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效果较为明显。

正统至正德年间为明朝弹劾制度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段时期被称之为明朝弹劾制度的半衰期,因君王的执政能力稍显欠缺与不足,以至于弹劾实施的力度与效果大幅度下降,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微乎其微。

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明朝相关部门对官员们的弹劾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完全依靠当时的政治走向与大势风向决定弹劾结果的判定,从而导致弹劾制度成为了某些人的工具。

明朝末年则是弹劾制度的第三个阶段,嘉靖、天启和崇祯年间朝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党政,党派与党派之间的结党营私也将弹劾制度彻底“黑化”。

党争使得弹劾不断将某些矛盾点不断扩大,所造成的结局也是非常残酷的,甚至破坏到了朝廷制度的根本,以至于大明朝从此开始走向消亡。

总的来说,弹劾制度设立并实施的初衷是为了监督百官,以起到稳固皇权、稳固政治的作用,但随着弹劾制度从积极走向消极,弹劾也很难再起到监督的作用,甚至于成为了党派与党派之间斗争的工具。

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2.弹劾涉及到哪些领域

封建王朝建立之后,御史等弹劾百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其中涉及到官员的贪腐、土地兼并等问题,有时候也会涉及欺压良善、触犯刑罚等。

商鞅变法所提及的“刑上上大夫”、“百姓面前人人平等”很清楚地告诉后人,法律对贫民百姓的要求也是对文武百官的要求,一旦官员触犯法律中禁止的行为便会受到官员的弹劾。

一个制度的制定很简单但实施起来却非常难,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制度实施的背景,还需要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现实问题,这就导致了弹劾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现象。

明朝时期尤其是明朝末期,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非常混乱,所以弹劾的内容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弹劾制度下所产生的一系列解决办法也很有时代的特色。

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3.明末,弹劾制度名存实亡

政治清明时期,弹劾制度很受百官的信赖与支持,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官的才华得以施展,政治体制的运行也会比较流畅毫无阻碍。

然而,明朝末年腐败的内阁控制了整个朝纲,他们打压弹劾官员以至于弹劾的力度和执行度大大下降,简单来说就是弹劾触碰到了一些权贵的利益以至于出现了阻塞现象。

以嘉庆皇帝、万历皇帝两个时代为例,当朝权贵与君王的混乱执政方式,使得弹劾被打压的非常厉害。两位皇帝在位时间高达93年,几乎占据明末一半以上的时间,皇帝不理朝政使得内阁权力一天天变大。

权臣既要管理朝廷政治,又要不断削减弹劾官的权力,以至于弹劾的渠道有等同于无。弹劾制度得不到较好实施的情况下,结党营私、贪污腐败自然快速滋生,很多坚守本心的官员在大背景下也放弃了操守。

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奈何,明末很少有忠心于君王、忠心于国家的官员,他们即使弹劾官员也多是沽名钓誉为了一己之私,"出死力以争朝廷之得失"在当时难以看到,以至于奸佞丛生、国破家亡。

与此同时,明末党争十分厉害这在历朝历代都十分罕见,党争不仅使朝廷政治混乱不堪,弹劾制度也遭到巨大的破坏,因为弹劾不再以国家、百姓为中心,而是以各自的团体为中心。

有矛盾的阁臣间相互攻讦,有利益纷争的百官之间相互争吵,官员虽然更迭频繁但却没有起到肃清官场的效果,本就薄弱的弹劾制度在朋党之争中被破坏殆尽。

二、不同阶层之间的博弈

雍正皇帝时期御史的作用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所以雍正年间肃贪的执行力和效果都是历史最好的,而这皆得益于高效和清明的政治大环境。

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弹劾制度的发展与运行,环境本身对官员也有一定的警醒与限制作用,无形中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既起到了监督官员的作用,也起到了控制朝纲的目的。

然而,一种制度在长期实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僵化,在加上时代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僵化的弹劾制度就会导致肃贪的效率急剧下降。

1.皇帝之与弹劾制度

每一种制度都会存在弊端,在特定的政治因素下制度就会出现曲折性的发展,明朝时期的弹劾就是如此,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与皇帝、百官都有关系。

明朝前期弹劾制度为何会效率极高,以至于形成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和仁宣盛世,主要就是因为皇帝对弹劾制度的重视,使得朝廷中枢这台机器得以快速运行。

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明朝中期和后期弹劾制度已然僵化,这样“模型化”的弹劾制度必然会与当时多元化的政治环境产生矛盾,以至于弹劾慢慢走向了歧途。

明朝后期的嘉靖皇帝、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在施政时期不能坚持己见,甚至没有一个特定的执政原则。

所以在面对官员弹劾以及处罚被弹劾的官员世,其态度和惩治的手段也会因人而异造成不公平的待遇,而这一种行为就会促进政治弊端的出现。

2.百官之与弹劾制度

官员作为政策的实施者他们的公平公正态度非常重要,可是一旦到了触碰原则需要变通的地方,新旧两派之间的矛盾便会产生,亦或者说不同朋党之间会因为利益的关系而产生冲突。

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如此一来法律制度就没有办法落实到现实中,回看明朝中后期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官员在处理弹劾事情上的态度过于情绪化,参考的标准不再是法律法规而是大环境与情绪,公平公正成为了一种摆设与姿态。

弱势群体会受到官员们的一起弹劾,而有背景的官员很多人就会避而不见,弹劾制度几乎到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明朝的弹劾制度几乎形同虚设。

明末弹劾制度的衰败与当时的内阁腐败有很大的问题,诸多有心的官员在腐败内阁的控制下心有余而力不足,官场的腐败导致百姓民不聊生,造成了明朝最后的消亡。

三、总结

朱元璋时期弹劾制度的执行效率很高,凡是未恪尽职守、贪污腐败之人皆会受到惩罚,“戮之于市”体现了洪武皇帝朱元璋的执政态度。

永乐皇帝时期指挥使张远贪污腐败、祸害百姓,明成祖朱棣得知此事后严刑峻法:“此辈恃功犯法,肆无畏惮,不治之无”,明宣宗时期亦有“任非其才,下受其害”的治贪态度。

上层建筑直接影响下层环境的好坏,皇帝的手段严厉必然就会使得政治风气较为廉洁,官员自身的素养和作风也会在无形中提高,造福一方百姓也在情理之中,反之亦然。

朱元璋曾说"大罪不治则法无以主,小过不赦则人无所容",这一句话很好道明了执政者与官员之间的关系,原则问题是不容触碰的,否则就会造成重大的影响甚至于制度难以正常运行下去。

弹劾制度的设立并不是为了弹劾而存在,更多的是以这样一种方式监督、警醒和教化文武百官,唯有在严格的监督环境之下官员的工作态度、执法态度才能得到一定的约束与规范。

浅谈明代官员弹劾机制的发展

一个清明、公正的朝廷机构必然建立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环境中,弹劾制度在某一种程度上可以提供这种需求,促进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最后,也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弹劾更像是一种立体体系,通过一次次的弹劾形成一种影响力,进而影响着每一名官员的行为举止,而不是单独存在的一个独立个体只为弹劾而弹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3: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肃贪失败的原因
...饿死。二十多岁的朱元璋,感受过元朝政治的混乱风气,官员的贪污霸道,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痛下决心打击这些贪官污吏,这样做不仅稳固了国家的政治根基,也提高了朱元璋在明朝百姓中
2024-01-31 21:05:00
明朝应对教育腐败的治理举措有哪些
...要目的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品学兼优的士子,以保证国家官员的德才水准。主要内容为:其一,放宽科举应试者的资格。与元朝相比较,《初设科举条格诏》废除了四等人制的民族等级制度和科举取
2023-02-02 15:31:00
从郭桓案看明朝反腐斗争的艰辛与坚持
...腐网络逐渐浮出水面。郭桓不仅自己贪污公款,还与地方官员勾结,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贪腐集团。他们利用职权之便,贪污税款、挪用公款、收受贿赂,无所不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败坏
2024-03-15 12:39:00
朱元璋干掉10万贪官,为啥都不能杜绝贪污
...为罕见。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在位期间,因贪污被处死的官员多达数万。然而,即便如此,贪污腐败现象并未得到根本遏制。本文将探讨朱元璋反贪行动的成效,以及明朝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原
2024-04-24 17:01:00
从乞休到挂冠,明朝末年为何弃官现象严重
...“万历三大征”的胜利,但在朝政方面却漠不关心,导致官员严重缺失。万历皇帝怠政的原因何在?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皇帝与官员之间的矛盾激化?让我们深入考察和探究万历年间晚明时期的历史
2024-01-07 16:45:00
明朝的廷杖制度,让官员们闻风丧胆,究竟有多可怕?
...可以说是最幸福,但是要在明朝那就是实惨,生在明朝的官员不仅工资低,还要面对奇葩的皇帝,如果说错话还要挨打,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特殊的一种刑罚手段——廷杖制度。廷杖制度的发展廷杖,
2023-01-03 19:48:00
古代“诰命夫人”怎么来的?和明朝的“诰命制度”有什么关系?
...男性,所以诰命夫人的首要条件是女性必须与古代的朝廷官员有着直系亲属关系,这是最基本的资格。即凡是能得到古代皇帝封赠的女性,都必须是官员的母亲或者是妻子,这个妻子是指正妻,其他
2023-04-21 20:45:00
中国古代官吏回避制度:从西周到明朝的演变
...集封建法治之大成,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相对而言最完善的官员回避制度。这套官员回避制度为制衡地方官员权力提供了法律保证,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宗族血缘关系对司法程序的左右,这是历史的进
2023-12-01 15:07:00
钦差起自明朝,明朝的钦差大臣有多大的权力?
我们在电视剧上经常会看到皇帝指定或者特意派遣官员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的事情,这些被指派百的官员大都威风凛凛,气派十足,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整治地方县令,为百姓申冤,为百姓谋生计。而百姓们
2023-01-13 22: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