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宁夏采取有效措施,让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团结互助,融入日常点滴(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本报记者 吴雪聪 秦瑞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2日 第 06 版)
排练厅中,一阵阵歌声悠扬回荡;休闲室里,老少棋友“激战”正酣;红娘工作室内,银龄夫妻向年轻人分享爱情故事……日前,记者走进颐和城府社区服务中心,只见各种活动开展得丰富、热闹。
颐和城府是一个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辖区内有4000多户、超1万名居民生活在一起,少数民族人口占比39.8%。
如何让各族群众共享幸福生活?摆在首位的便是疏通民生堵点。
“我们社区的良田渠,年久失修,曾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少麻烦。”颐和城府社区党委书记李红宁介绍,良田渠一度堆积了许多生活和建筑垃圾,两岸杂草丛生。
改变发生在4年前。2020年,颐和城府社区申请到一笔专项资金。历经8个月,社区在良田渠两岸新增绿化面积1.86万平方米、堤岸防护1600米,旧水沟摇身一变,成为全新的“石榴籽民族团结主题公园”。
“现在,我们经常在这儿赏赏景、遛遛弯,感觉很舒服。”在社区生活了10多年的丁大姐说。
“硬条件”变好了,“软环境”也得跟上。
在社区“石榴籽”爱心服务站,志愿者马继升正忙着修理电热水壶。扳手、电线、胶水……各种各样的工具摆满了工作台,一旁的登记表上写满了居民的维修记录。
“我一直免费或低价帮大家‘小修小补’。以前是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现在社区建了服务站,我有了一个固定场所,维修起来方便多了。”马继升说。
组建11支志愿服务队、代办49项民生业务、社区食堂提供惠民餐……随着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项项便民举措让老百姓省心、舒心又安心。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社区活动室里,65岁的居民张桂玲正指挥老年合唱团排演节目,“大家正忙着为下个月的演出排练呢。”
颐和城府社区有合唱团、舞蹈队、模特队等多个文艺团体。“这些都是居民自发组织的,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不分彼此。”社区合唱团团长雷声云介绍,队员们还创作了民族团结主题的快板、诗朗诵,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播撒交往交融的种子。
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让各族居民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团结互助。“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大家交流的机会多了,邻里自然也就和睦了。”雷声云说。
社区事,只靠社区干可不够。在颐和城府社区,基层治理少不了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
不久前,社区一栋安置楼内,一对老年夫妇在卫生间堆放杂物,导致下水道漏水无法维修。工作人员多次沟通无果,急坏了楼下的住户。得知情况后,业委会、老党员和左邻右舍一起上门,耐心地陪老人唠家常,还帮忙搬杂物,这才说通了老两口,化解了纠纷。
“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网格员、业委会、物管会等多元主体和社区党委一起,共同探索基层治理新方式。”李红宁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