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邵阳日报
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孩子心中绽放
——我市深入推进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侧记
华夏方圆学校葫芦丝兴趣小组正在学习葫芦丝。
上月初,记者走进华夏方圆学校,一幅幅民族团结绘画作品和手抄报映入眼帘、操场上有孩子正欢快地练习着民族体育项目跳绳、班级里师生在演奏着民族乐器葫芦丝……经过将近一年持续深入地教育“灌溉”,校园里各民族孩子团结友爱、和谐共进,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悄然绽放。
2022年以来,我市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创新方式方法,筑牢民族团结教育阵地,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形成“教育+民族团结”新格局。
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孩子是最小的宣教主体,也是民族团结共进的希望与未来。对孩子开展常态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
我市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以来,市民宗局与市教育局联合下文,明确了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任务,明确了专人分管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进教室、进课堂。
在市第一中学,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思政大课堂,辩论比赛、写作比赛……一项接一项有趣有爱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愉悦欢快的氛围中了解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但了解了邵阳地区各民族的基本情况,还知晓了众多有关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共克难关的感人故事。
在市艺成学校,广大师生通过设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官方Logo,不仅积极参与了全市创建工作,更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繁荣兴盛的重要意义。集该校全体师生智慧于一体的《邵阳石榴籽》正式成为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官方Logo。
“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使民族团结工作从孩子抓起,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发展。”大祥区民宗局局长周巧艳如是说。
如今,走进我市各个学校,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宣传栏、黑板报、横幅展架随处可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成果随处可见,学校已然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多元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去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趣味实践活动共两万余场次,民族团结共进的观念如春风化雨,吹入每一个校区。
大祥区华夏方圆学校深谙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推动开设了颇具趣味的“中华民族小乐器”校本教程,组织“‘千人千绳跳出自信’民族体育进校园”“民族团结进步专题书法作品征集”“‘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绘画比赛”等一系列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
去年中秋节、教师节来临之际,市第十一中学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一起猜灯谜”活动。来自西藏的吕慧姗老师还谈起了家乡人过中秋的习惯和风俗,各族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品味传承千年的灯谜文化魅力。
2022年12月2日,大祥区向阳小学举办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来自回族的六年级学生马依依(化名)用质朴的语言、饱满的热情向大家讲述了北塔区马家回族村村医马芬兰的抗疫故事。“56个民族是一家,长大以后,我也要向马医生学习,为各族群众作贡献,为伟大祖国作贡献!”一位孩子在活动观后感中写道。“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打心底里认同‘中华民族是一家’,这才是有效的教育。”华夏方圆学校副校长马咏兰说道。
制度化促进交流交往交融
“远方贵客来苗家呀,来苗家呀,来苗家吔。阿妹给你打油茶呀阿妹打油茶呀打油茶吔。”
这是城步苗族自治县芙蓉学校的孩子们在用苗歌给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日当镇小学的朋友们回信。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联合制定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我市鼓励各校创造性开展结对学习交流和教育互助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共青团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员会组织西藏和城步少先队员开展“石榴籽一家亲”交往交流活动,孩子们通过书信、视频交朋友,传达对结对伙伴的热情和祝福,这便是我市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计划”的生动写照。
除了孩子们彼此间结对子、交朋友之外,市教育系统还把加强东西部协作、加大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力度等工作制度化。我市对标对表根据《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 吐鲁番市教育局关于印发〈“红石榴”·“1+1”湘吐同心工作室建设方案〉的通知》要求,2022年结对帮扶新疆5所学校。截至2022年9月,先后派出3批共44名教师赴新疆就文化润疆实践、红色思政德育、治校治教内涵、教育教学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帮扶。此外,对于我市民族地区,市教育系统亦不忘用心搞好对口援助,支持我市城步、绥宁等地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2022年8月29日,市二中组织高三各科备课组长到城步一中开展结对帮扶高考研讨活动,150余名教师参与交流研讨,并将常态化构建“手拉手、心连心、促团结、促和谐”的校际合作组织,帮助民族地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是载体,教育是手段,共识是目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才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根植入一代代孩童心中。”市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俊玲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在各中小学校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永绽芳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1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