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浙江龙泉:公共文化新空间“点亮”美好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13 18:5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浙江频道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4月的丽水龙泉,春意盎然,瓯江边的绿道随处可见群众散步谈笑的身影。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近年来,龙泉全力提升城市品质,致力打造一座可阅读、可慢行、可感知的品质城市,力争创成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截至目前,龙泉市建有“四馆一院”、1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共建成7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个文化驿站、9个城市书房、3个百姓健身房和8个乡村博物馆,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美好生活。

文润龙泉,“阅”起文化生活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既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环境,让群众“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龙泉近年来的重要工作。

走进位于龙泉现存最古老街道的西街城市书房,古楼的雅致与书籍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书房内设有藏书区、亲子阅读区、品茶区、文创区,给前来阅读的人们带来更多体验与选择。

浙江龙泉:公共文化新空间“点亮”美好生活

西街城市书房外貌。人民网 刘欣蔚摄

城东花园“城市书房 百姓健身房”是龙泉首家集“书房+健身+休闲+直播+文创”于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于2023年1月开馆。该馆的建成不仅是龙泉将阅读空间与健身空间创新融合的首次尝试,更是为打响“文润龙泉 臻致品质”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的阅读空间和健身场所,并为城市注入新的文体力量。

“我经营的这个城市书房,来阅读的更多是还在学龄阶段的小朋友及其家长,这刚好能发挥出我之前做教育培训的特长。”龙泉市城东花园城市书房负责人介绍,经营这家书房可以将原有的教育理念延续过来,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让这家书房带有更适合它的活力和生机。

据了解,城东花园城市书房会定期开展读书会和分享会,带领学生分享读书心得,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周还会围绕“如何让家长更好了解孩子”“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等主题,举办公益沙龙、非遗手工教学等活动,使其成为龙泉打造“人文品质生活”的点睛之笔。

浙江龙泉:公共文化新空间“点亮”美好生活

城东城市书房内部环境。人民网 刘欣蔚摄

2023年制定出台的《龙泉市“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融合创新发展模式,高效盘活国有资产,打造集阅读、健身、文创、休闲等多元化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文体融合空间。将公共文化服务伸向基层的“末梢”,使其成为龙泉打造“人文品质生活”的点睛之笔,让品质龙泉处处充满书香和活力,力争打造山区县市公共文化空间融合创建实践样本。

文化点亮生活,文明润泽人心。龙泉市在致力于打造更具魅力的“可阅读的城市”过程中,不仅深入城市的各个角落,也将推广读书方式转移到线上。

围绕打造一座“可阅读的城市”,龙泉推进人文品质城市建设,开办《可阅读的城市·开卷》节目,邀请市领导、企业家、乡贤、本地和外地青年、文化爱好者等爱书人士与观众分享读书的快乐,同时解读和推荐好书。节目已播出5期,点击量达到80万,助力推进“书香龙泉”建设。

山水诗之路,“行”出品质生活

居民坐在湖边钓着鱼、前来运动的人悠闲地奔跑、散步的老人牵着宠物……行至瓯江绿道边,百姓安然幸福的景象映入眼帘。

一直以来,龙泉市把建设瓯江绿道作为构建瓯江文化产业带的重要内容,更是作为打造“山水诗之路”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的重要举措。按照“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民生为本”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充分依托生态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资源,聚点成线,串珠成链,因地制宜建设具有龙泉特色的瓯江绿道。

在没有绿道时,居民通常选择在公路两旁运动,但空气质量差、车流量大等原因,使百姓日常健身感受较差。绿道建设一直以“一带两区多节点”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条城区至兰巨的休闲风光带,辅以小梅至查田集镇风光为主的乡野漫步区和道太至安仁滨水自然山色为主的环库骑行区,同时打造多个文化生态底蕴深厚的景观节点,也为城市居民增添更多休闲生活方式。

浙江龙泉:公共文化新空间“点亮”美好生活

百姓在瓯江绿道上运动。人民网 刘欣蔚摄

“塑胶跑道对膝盖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沿江风景很棒,运动时心情也会很好。”正在做跑步准备的市民余女士表示,之前在别的城市生活更多是在小区内运动为主,回到龙泉后家的楼下就是跑道,更方便也更开阔了。

以栈道、游步道为主的小梅金村溯源绿道,是一条具有融合当地文化内涵和地形风貌的原生态绿道,也是龙泉瓯江绿道的起始点,更是丽水瓯江绿道的源头区。走在路上可以看到两段绿道之间用索桥、过河汀步相连,每200米之间,便是不同的景色,柳树垂挂,倒映出叠叠重影,美不胜收。

小梅金村溯源绿道的建设,串起了村里大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金村古码头遗址、金村古村落等“三古”资源,还原了千年瓷源圣地初貌。

据了解,瓯江绿道规划总长280.2公里,其中瓯江干流250.2公里、支流30公里,利用之前原有的沿江道路和已建堤防,打造出具有龙泉特点的游憩瓯江两岸新景象。

文化生活圈,“感”出便捷生活

2022年,浙江将建成800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这项工作被列为浙江省政府的民生实事项目。

作为龙泉市的核心区域,龙渊街道根据辖区布局,合理规划,目前已经建成了6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从城市延伸至乡村,市区以金乐、东升、城东三个社区为中心点,囊括了街道辖区内龙泉市高档次的文化设施,例如图书馆、体育馆、大剧院、人民公园、新天地文化广场等,使居民享受到家附近的“文化大餐”。

同时,龙泉市紧抓乡镇“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家门口就能参与的文化活动、便利的健身房、供居民舞蹈排练的场地……位于龙泉市竹垟乡盖竹村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部满足这些需求。村民毛先生介绍:“饭后和邻居到广场打羽毛球,离得近环境又好,孩子还可以在旁边打篮球,一家人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

盖竹村“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还建设有综合文化站、游客接待中心、乡贤馆等公共设施,免费为村民提供服务,提升村级文化活动水平,增强村民文化幸福感,给村民娱乐休闲提供好去处。

截至目前,龙泉市已建成75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触角延伸至城市、乡村的每个角落,在免费开放、空间环境、智慧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为城乡居民带来家门口的高质量文化生活。

浙江龙泉:公共文化新空间“点亮”美好生活

龙泉市兰巨乡大巨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民乐、非洲鼓、越剧、吉他……留槎洲文化驿站作为龙泉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市民多项文化活动,兼具着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等任务,成为群众感受品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场地。位于龙泉市兰巨乡大巨村的文化礼堂则以农家书屋为重要阵地,打造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定期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民阅读的参与度。

据悉,到2023年底,龙泉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一级馆率预计达到100%,二级以上综合文化站全覆盖,一级以上综合文化站建成率达到50%以上,建成103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成3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相关负责人表示,龙泉市以创建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为契机,全力打造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19: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当代龙泉青瓷精品展”中感受宋韵生活美学
...科学、文化交流等多重属性,在传播传统文化、连接现代美好生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正是举办此次展览的初衷。龙泉青瓷研究所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中国陶瓷
2024-02-03 17:53:00
龙泉:公益电影送下乡,文化惠民暖民心
浙江在线—龙泉新闻网8月7日讯(通讯员 邹晓红)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和谐美丽乡村建设,近日,龙泉市八都镇溪坪村文化礼堂开展了“公益电影送下乡,文化惠民暖民心”活动
2023-08-07 17:41:00
创新之力推动陶瓷文化薪火相传
...品展邀请来自河南禹州、神垕、汝州、宝丰、开封,浙江龙泉、杭州的三十多位五大名窑大师参与,汇聚三省八地近二百件定窑、汝窑、官窑、哥窑和钧窑的当代精品力作,充分展现出五大名窑的艺
2024-06-21 11:01:00
中国乡村惊艳世界
...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16日 第 03 版)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溪头村景色。张有钢摄(新华社发)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村桃坪羌寨景色
2024-11-16 05:2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2022年,成都市龙泉驿区紧紧围绕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工作大局,深入贯彻中央和成都市委关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坚持
2023-04-19 17:15:00
龙泉市八都镇:送戏下乡进礼堂,文艺浸润暖民心
浙江在线-龙泉新闻网7月25日讯(通讯员 兰启慧)“洪湖水浪打浪,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7月23日晚上,由龙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龙泉市
2023-07-25 16:28:00
龙泉剑池街道周际社区开展“参与垃圾分类 共建美好家园”活动
浙江在线8月4日讯 8月1日晚,由龙泉市垃圾分类办主办、龙泉市和协艺术团承办的“参与垃圾分类 共建美好家园”公益演出活动在剑池街道周际村文化礼堂举行。“垃圾分类很重要,四色分类要
2023-08-04 20:22:00
龙泉市:来龙渊一起沉浸式体验传统中国节
...辖区居民生活,营造社区温馨和谐的节日气氛,6月20日,龙泉市龙渊街道城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临江村文化礼堂,结合居民服务需求,奋力做好“村改居”后半篇文章,开展“我们的节
2023-06-26 10:34:00
城控·龙泉学苑实景样板间倾情呈现
本文转自:荆门日报城控·龙泉学苑打造的约121.07—123.04平方米舒奢三房,全优空间组合,充分满足不同生活方式和需求,让您既可享受宽阔又不浪费一丝空间,让每一寸空间,都用于
2024-01-19 08:3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2025“连接文化:巴西-中国”项目侧记
中国网11月19日讯(记者 郭晓红)当南美大陆的朝阳穿透伊瓜苏雨林晨雾,洒在倾泻而下的瀑布上,跨越近两万公里来到巴西的中国旅行博主陈荔湾用相机将这壮美瞬间定格
2025-11-19 06:42:00
雄安建设者拍雄安|职业技能高手赛场亮绝活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区,选手们精准调整机器人系统的参数。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场,选手手拿工具,细心校准无人机的“眼睛”和“翅膀”
2025-11-19 07:42:00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相握”,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河北好环境长出三个“全国第一”在近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9 07:42:00
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举办24只京津冀基金与37家企业签约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1月18日,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2025-11-19 07:43:00
河北日报讯(贡宪云、夏国成)11月11日,石家庄机场邢台城市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该异地航站楼的启用,将石家庄机场航空服务从石家庄延伸至邢台区域
2025-11-19 07:44:00
超大特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场。近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正式发布
2025-11-19 07:46:00
敞开大门,让青年学子逐梦未来——“首都高校雄安行”活动观察
11月11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街头,一群年轻人前往雄才大厦咨询人才政策。 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10月31日至11月1日
2025-11-19 07:47:00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麦田里的宣讲会
11月1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卢振启(中)为科研人员宣讲四中全会精神。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初冬时节
2025-11-19 07:47:00
加快构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我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算力领先、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5-11-19 07:4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近日,位于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2025-11-19 07:49:00
记者走基层|小蒲草“编”出大市场
日前,在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杨庄子村“创富工坊”,杨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志亮正在展示用蒲草编织的枕头。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 畅摄初冬季节
2025-11-19 07:51:00
聚焦雄安新区|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繁忙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11月17日,在雄安站,一列高铁即将发车。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 记者刘光昱)“各位旅客你们好
2025-11-19 07:53:00
11月18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在珠海落幕,论坛发布了“2025年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2025-11-19 07:55:00
央媒看太原11月18日,《中国日报》第16版以《守护古树名木,让绿色“活化石”焕新生》为题,报道了太原晋祠3000年树龄的周柏以绿色“活化石”身份进入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2025-11-19 07:56:00
心的光明公益跨越山海,情暖高原
在海拔3309米的川西高原玉桑村,因位置偏远、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保障问题较为突出。2025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联络下
2025-11-19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