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他把舌尖上的记忆留在了这条街
代表小店:半山亭麻糕 小店老板:廖宜球 代表街道:双桂坊
入选理由:常州大麻糕是老常州人舌尖上的记忆,廖宜球2009年就到双桂坊开麻糕店,他说,伴随着当时双桂坊美食的火爆,他制作的大麻糕也被更多的常州人和来常州游玩的外地游客所喜欢,经常是要排队预订。如今,虽然双桂坊没有以前热闹了,但提到双桂坊的半山亭,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大麻糕也还是常常收到订单,很多常州人还是忘不掉这舌尖上的常州美味,也忘不了双桂坊这条美食街。廖宜球相信,承载着常州美食和文化的双桂坊,明天一定会更好。
和面、揉面、包酥油、压形……在双桂坊转角处一座古色古香的中式亭子里,廖宜球正忙着制作大麻糕,他师承双桂坊高级技术顾问、常州点心大师方兆兴、蒋传芳,学会了最传统的桶贴手艺,在双桂坊这条美食街上火了很多年。
18岁从湖北来常学艺
“我是湖北黄冈人,18岁来到常州。当时还是2002年,我就去了一家麻糕店当学徒,师傅还是觉得我蛮有天赋的,也很尽心教我。”廖宜球回忆,当时他学做麻糕,吃了不少苦。“传统的桶贴麻糕,除了和面、揉面等技艺,最关键的就是把麻糕放在桶上烤,温度掌控很重要。”
廖宜球说,桶贴大麻糕的炉温要到300℃,因为要准确感知炉温,所以不能戴手套,他都是直接赤手进桶内给麻糕翻面。“夏天的时候,被烫到是最疼的,整个手臂都要起泡,火辣辣的,红肿的要好几天才能消。”廖宜球说,他经常被烫伤了还接着练,为的就是制作出美味的麻糕。
就这样学习了五六年的麻糕制作,廖宜球才算出师。“当时我就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麻糕店,把学到的这份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当得知双桂坊的方兆兴、蒋传芳在招好的师傅时,他就去试了试,没想到他的技术得到了大师的认可。
那年随双桂坊火出圈
“2009年,我在方兆兴、蒋传芳两位师傅的帮助下,总算在双桂坊开店了。不过一开始我的生意并没有那么好。”廖宜球回忆,很多顾客反映甜麻糕用的白砂糖太齁,咸的又太单调。
“我当时就在想,应该是传统的大麻糕口味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尤其一些年轻人,喜欢吃西点,是因为西点的层次丰富。我如何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良,让大麻糕的口味更加丰富呢?”为此,廖宜球琢磨了很久,还请教了不少师傅。
经过多次实验,他最终创新了独属于自己的配方。针对不同顾客的口味,他在甜麻糕里加入核桃仁、腰果、花生仁,这样甜得就不那么腻了。而咸麻糕就加了黄油、香葱,使得大麻糕更加酥香松脆。这样的大麻糕不仅让很多老年人喜欢,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客人。
“2012年到2015年的时候,双桂坊美食在全国都有名气,我的半山亭常州大麻糕也成了当时大家来双桂坊打卡必点的美食。”廖宜球说,他的半山亭麻糕能被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喜欢,也多亏了双桂坊的名气。当时,双桂坊里全是人,而他的大麻糕是要预订的。但即使预订,也要等3个多小时才能拿到。
希望与双桂坊一起再迎辉煌
“我的麻糕现在还经常收到预订,很多市民爱吃我这传统口味的麻糕,经常来订。但量的确没有前几年那么好了。”廖宜球说,从2009年至今,半山亭麻糕在双桂坊已经开了14年。“如今,由于种种原因,双桂坊没以前热闹了。这里很多店铺都改做外卖,来双桂坊坐下来品尝美食的人少了,但我还是期待,双桂坊作为老常州人记忆中的美食街,能再次火起来。”
“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想坚守在这里,因为半山亭麻糕已成为双桂坊的代表美食。”廖宜球说,当下随着南大街商圈的不断提升,也吸引了很多顾客来品尝美食。去年夏天,南大街夜市在常州火爆,双桂坊也跟着火了一阵,吸引了不少市民来买麻糕。他也经常被邀请去学校、公园为大家表演大麻糕的制作技艺,他说,这种传统手艺很值得被流传下去。
“老常州大麻糕的味道,就像这双桂坊街区一样,永远是常州人舌尖上记忆里的美味。我相信随着未来南大街商圈的逐步改造提升,双桂坊肯定会再次迎来辉煌的。”廖宜球坚定地说。
王淑君 薛洪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0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