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田野涌动希望 乡村迸发活力
——贵安新区深耕产业兴村富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从春耕夏耘的繁忙景象,到加工车间的机器轰鸣,再到交易市场的人声鼎沸,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夏,贵安新区的农村活力迸发,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带动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连日来,贵安新区迎来水稻插秧的关键期。马场镇场边村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并成立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实现机耕、机播、机插、机管、机收一体化作业。
田野间,农机手操作着现代化的农机具,播下希望的种子。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让农民们的劳作变得轻松。“1台插秧机1天可以插秧30亩,但1个人工1天插秧不到1亩。”承接了高峰镇湾子头村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安顺市平坝区兴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镇算了一笔账。
农业的转型升级为乡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流乡村,投身到家乡建设。去年11月,湾子头村村民王铭奎和王辉砚成立贵州田园牧歌农业种植有限公司,通过土地租用方式,改造村里的部分农田并种植百亩蔬菜。现在,又采用全程机械化大规模种植水稻。
稳定粮食生产,推进乡村振兴。高峰镇龙宝村是贵安新区水稻种植条件较好的片区之一,现有基本农田3300余亩。近年来,该村实现了亩均收入、人均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2023年,龙宝村示范田水稻亩均产量再创新高,达652公斤。
又一年,成片的优质稻基地已完成移栽,农田与村庄勾勒出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蕴含着丰收的期望。“我们还构想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结合现有资源和优势引入多种业态,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有机农业、绿色产品等高品质特色农业,利用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活动,开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项目,提供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龙宝村党支部书记吴啟胜说。
另一边,湖潮乡计划打造油菜花、向日葵花、荷花“三花”种植。油菜花花期刚过,中八村、中一村、芦猫塘村、平寨村便马不停蹄陆续种植400亩向日葵,积极推进粮油多元化,为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芦猫塘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小燕表示,下一步村里将抓住机遇,发展乡村旅游,努力打造农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逐步形成一条集观赏采摘、农耕体验、研学拓展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实现农户获利、集体增收、企业发展的“三赢”局面。
马场镇滥坝村按照“农耕+文旅+科创”思路发展的研学基地,自去年6月投用以来,接待省内外游客7000余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78余万元;马场镇“普贡和美”避暑旅居示范点完成闲置农房收储47栋,吸引社会资金2000余万元;云漫湖、贵安樱花园等业态不断丰富,樱花季接待游客49.7万人次……
因地制宜把特色资源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目前,贵安新区组建省农科院贵阳贵安分院,引进种业企业3家,建成林卡辣椒等种繁基地3个,种业、羊肚菌、精制茶等4个加工项目加快推进,预计年内投产;建成高标准越冬蔬菜保供基地8000亩、智慧设施渔业基地2个;实施“稻+菜”轮作1.78万亩,亩均产值提高到6000元左右。
深耕乡村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如今的贵安新区,村庄道路宽敞平坦,房屋整洁美观,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贵安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规划为先、产业为要、民生为本,做强城市功能,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加大人口导入,全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当好全省乡村振兴开新局的排头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