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浙”里年味浓|走进ICU “ta”们为生命“守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20 15:0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窦瀚洋

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过节的气氛。

年关将近年味浓,在有序实施“乙类乙管”、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背景下,游子们回家的路更近了。但对于申蕊蕊来说,春节意味着坚守与忙碌,意味着责任与使命,回家过年依然是奢望。

“留杭的第三个春节,想家,但我选择留下!”

披荆斩棘

90后护士扎根ICU九年

“来,准备俯卧位通气,搭把手”“主任,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麻烦您来看一下。”“病人准备进行血液净化”……走过一段狭长的走廊,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春节将至,这里比平时更加忙碌。

目前,ICU里有28张病床,床位全满,其中有90%患者意识昏迷,而且上了呼吸设备,监护仪器时不时发出“嘀嘀嘀”声。

“浙”里年味浓|走进ICU “ta”们为生命“守岁”

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ICU是全院危重患者集中救治场所,患者病情危重,护理工作难度大。特别是在疫情管控政策放开后第一波感染高峰冲击下,医护人员也无法避免被感染。面对人手紧缺,工作量骤增的巨大压力,作为科室主心骨的申蕊蕊始终坚守在一线。

申蕊蕊是安徽阜阳人,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组长。收治重症患者的ICU病房,可以说是拯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申蕊蕊在这道生命防线上已经披荆斩棘了9年。

一年365 天,护理工作不分昼夜,申蕊蕊已记不得多少次参与过抢救,挽回了多少生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琐碎的护理工作,她和同事们总能不厌其烦,细致对待。

“我们科室是在国家防疫新政策出台后,于12月底临时组建的。”申蕊蕊介绍道,“刚开科的时候通知开始收治新冠重症病患,三天就收满了,每天的入科人数达10人,三天28张床就收满了。当时的床位周转也很慢。相对来说,目前每天的入科病患数已有了明显下降。”

据了解,申蕊蕊所在的重症监护室共有60多名护士,分为四个组,申蕊蕊是其中一组的组长。

“浙”里年味浓|走进ICU “ta”们为生命“守岁”

申蕊蕊(右一)正在和同事一起给病人做血液净化。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从普通的护士到组长是有一个角色转变的。”申蕊蕊说,“护士只要照顾好自己的病人,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救治工作。作为护理组长,就要统筹整个科室的工作安排,比如今天有哪些病人需要外出检查,哪些病人需要转到普通病房,哪些病人可以出院,还有医院别的科室打电话来,说有病人要入科,这些我们都需要进行统筹安排。”

此外,申蕊蕊还要负责一些针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

“病人在送进ICU后,他们的家属就不能进来陪护了。他们在外面其实很着急,所以要去跟他们说明一些情况。尤其是从急诊并不是从病房来的,之前没住过院,ICU是住院的第一个科室,我们就要通过宣讲告知病人家属现阶段需要去做什么。”申蕊蕊说。

“我们是医生的眼睛”

每一个细节都事关生死

“虽然是春节期间,但现在ICU的患者仍然比较多,护理工作强度还是非常高的。”ICU是个与生命赛跑的地方,这里的医护人员都是快节奏工作,申蕊蕊也不例外。

“浙”里年味浓|走进ICU “ta”们为生命“守岁”

重症监护室外的走廊上,值班医护人员脚步匆忙,穿梭于各个病床间。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早上7点多,申蕊蕊已经来到了病房,她要先巡视所有的病床,做好与夜班同事的交接,查看重症患者病情,并随时配合主治医生对情况危急的患者进行紧急抢救。

“交班其实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每天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申蕊蕊说,“要知晓患者病情,前期的诊疗过程,昨天24小时内患者有什么特殊情况发生,哪些是已经转好的,哪些是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患者目前的诊疗计划这些都要在交接过程中了解清楚。”

刚聊了两句,申蕊蕊就起身去配合医生,帮一名无意识的病人翻身,像这样的翻身动作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做一次,以防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浙”里年味浓|走进ICU “ta”们为生命“守岁”

医护人员正在给危重病人吸痰。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简单的翻身其实是个技术活。“有些病人的肺功能比较差,一侧肺是好的,另一侧是差的,如果翻身不当压到了好的这边,会对病人造成伤害。”申蕊蕊说,“还有一种就是血压不好的病人,如果翻身不当,体位改变导致血流重新分布,血压可能会更差。”

每一个细节都事关生死,所以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不能有丝毫大意。申蕊蕊介绍,目前ICU收治的重症患者基本都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身上都会有很多仪器监测生命体征,有的身上也有不少留置管。

“浙”里年味浓|走进ICU “ta”们为生命“守岁”

医院的静脉小组正在为病人留置PICC导管。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我们就像是医生的眼睛,有时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时候病人的一些情况可能比较隐匿,需要我们去耐心寻找,不仅要看到病人表面的异常,更需要去思考哪些是要及时处理的,哪些需要向主治医生报告。”申蕊蕊说,“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我们要实时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等情况,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随时准备抢救。”

春节24小时坚守“医”线

乡愁是妈妈包的饺子

“春节还留在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大多是失去意识或生活无法自理的病人。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不但要负责病人的治疗,还要24小时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年纪虽轻,申蕊蕊却是重症医学科的“老员工”了,2014年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坚守在这里,很多个除夕夜都是在病房度过的。

“我们正常是上一个夜班,第二天休息,然后白班,这样一个轮班制度,但是由于工作性质特殊,需要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休息间隙,申蕊蕊有些疲惫地说。

“浙”里年味浓|走进ICU “ta”们为生命“守岁”

重症监护室内,医生们正在讨论并制定病人的诊疗计划。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心外按压、除颤、配合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等各种抢救与操作;或翻身拍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护送患者外出检查、为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或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尽量使病人舒适。在ICU,电话随时会响,危重患者随时会来,医护们随时准备着。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不管什么情况,大家都会全力以赴。”一年365 天,护理工作不分昼夜,申蕊蕊已记不得参与过多少次抢救,挽回了多少生命。

对患者全力以赴的申蕊蕊在谈起家人时,觉得最亏欠的还是父母。自疫情暴发的三年来,申蕊蕊都是在ICU过的年。

“浙”里年味浓|走进ICU “ta”们为生命“守岁”

虽然是春节期间,但目前ICU的患者仍然较多。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我爸妈在老家那边做点生意,每年春节前其实是他们最忙的时候。疫情暴发前每年过年前我都会请两天假,提前回去帮忙,现在已经很久没回去了。”临近春节,申蕊蕊格外想家,“上一次回家已经是三年前了,今年,医院里的重症患者那么多,我更加回不去了。”

杭州到湖北恩施,600多公里的路程,在申蕊蕊心里最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老家的风土人情,依然是老妈包的饺子。

“国家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今年春节,我们重症监护室接到了医院的调令,将一直坚守在这里,为躺在ICU病房里的病患提供服务。所以,今年过年我们整个科室都是不回家的。”申蕊蕊表示,在ICU里,护理人员是守护在患者身边唯一的人,为此,她在工作中总有种“亲人”般的责任在肩,总想着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他们带去温暖。

采访当天,有两位80岁高龄的老人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申蕊蕊的脸上露出了这一天中难得一见的笑容。

“浙”里年味浓|走进ICU “ta”们为生命“守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1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使白”守护“中国红”:我们一直在这里
...二人民医院ICU主任鲁海燕最繁忙的时候。每天除了要处理监护室内的重症救治,还要到急诊科以及其他科室会诊,一刻都停不下来,“连续工作30多天,一天最多只能休息4到5个小时。”鲁
2023-01-27 19:43:00
这里,“白衣战士”拼命坚守
...烟台日报YMG全媒体记者蹲点烟台山医院东院区急诊科重症监护室——这里,“白衣战士”拼命坚守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最难的就是2022年的最后一周,病人如‘潮水’般涌入,我们缺床又
2023-01-07 08:03:00
急诊科、重症科、监护室内:仁济医护春节在岗为生命“守岁”
...开始,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急诊科总值班,要负责起监护室、病房、一楼抢救大厅的各种突发事件,以及节假日监护室新病人的收治工作。 “急诊监护室15张床位都收满了病人,其中8个
2023-01-23 14:59:00
重症监护室的病人为什么老说护士“打”他?
本文转自:阜阳日报重症监护室收治一病人,诊断为“重症肺炎”,病人神志清醒,活动受限,需要长期卧床,入科几天来老说护士“打”他,这是怎么回事?重症监护室(ICU)的病人常常因为病情
2024-01-22 08:39:00
有一种“守岁”叫护佑生命
...优质的中医诊疗服务。曾慧兰摄 在南昌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医护人员为危急重症患者撑起有温度的生命保护伞。喻 磊摄萍乡市中医院骨二科主任林俊在给患者做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
2024-02-20 04:45:00
超76万人次医务人员值守 四川春节期间医疗秩序总体平稳
... 一切临床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满负荷运转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满负荷运转春节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满负荷运转,收治了一批28周胎龄以
2024-02-20 09:28:00
...缓解重症医学科医护力量紧缺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了重症监护室作后盾,重症患者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救治。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黄兴
2023-01-11 14:51:00
重症监护室一位位病人转危为安…医护与死神赛跑,外孙“唤醒”92岁外婆
...人耐心细致的态度。近日,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里,18张床位上都躺着病人。他们大多很安静,但屋里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呼吸机等仪器始终发出“滴滴”的声音,医护人员经常
2023-01-19 09:45:00
...的医生和护士进行24小时监护和护理。六、其他知识重症监护室是对生命垂危的病人进行抢救和监护的场所。因此,要在此进行抢救和治疗的病人一般都是病情十分危重的病人,如不及时处理,就
2023-10-28 02:4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50斤野猪闯进居民家中 复合弓当场捕杀
大皖新闻讯 9月14日上午,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京都公馆小区,一头重达150斤的野猪突然将一户居民家的门撞坏,进了居民家里
2025-09-14 19:55:00
安徽作家许诺晨“紧急救援”丛书分享会成功举办
大皖新闻讯 日前,安徽青年作家许诺晨的“紧急救援”系列丛书分享会于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成功举办,获得业界广泛关注
2025-09-14 19:18: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宿松县公安局凉亭派出所联合刑侦大队,用7小时快速侦破3起电动车盗窃案,成功将作案时佩戴面具的犯罪嫌疑人陈某及其同伙吴某抓获归案
2025-09-14 18:12:00
第41个教师节·时代新声 | 以爱为笔绘就逐梦华章
点击查看“印象教师 时代新声”专题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雅靓)“阶前桃李春秋换,案上星河日夜耕。”站在2025年的时光节点回望
2025-09-14 18:03:00
小区电动车突然起火 14岁少年化险为夷
大皖新闻讯 “多亏这孩子,再晚一点整个电动车棚就危险!”9月13日晚上7点多钟,郎溪县城一小区某栋楼下,一辆电动车突然失火
2025-09-14 14:05:00
苦不苦,想想先辈屈辱;累不累,想想抗战前辈!
长春街头这抹红刷屏了!9月14日“杨靖宇支队”荣归吉林长春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战旗迎风招展的画面无数市民自发走上街头龙嘉机场的清晨早被期待填满迎机的人们攥着小红旗举着“欢迎杨靖宇支
2025-09-14 14:22:00
9月10日上午7时50分,太钢炼铁厂的会议室内召开了一场“瘦身”的生产经营会。26人参加,13人发言,仅用时35分钟。从今年6月底对会议和文件“瘦身”以来
2025-09-14 06:57:00
“杨靖宇支队”战旗归吉之路启航
6时许,部队代表护送杨靖宇支队战旗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乘PN6417次航班前往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归吉之路,正式启航!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2025-09-14 07:01:00
登机!战旗归故里!
晨光微熹,9月14日清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备受万千网友关注,“杨靖宇支队”战旗,即将搭乘PN6417次航班,飞往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据悉,6时许,飞机准时起飞。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
2025-09-14 06:30:00
2025山东新能源及储能产业主题展览会圆满落幕
大众网记者 闫晓辉 济南报道9月11日—12日,由山东电协电力咨询有限公司主办、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的2025山东新能源产业展览会暨第五届山东储能高质量发展展览会在济南成功举办
2025-09-13 09:05:00
省人医胰腺中心日间化疗门诊投入运行白天化疗,晚上回家患者省心又省钱!□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通讯员蒋海燕“白天来医院化疗
2025-09-13 09:57: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9月12日,“服务护航促发展·携手同行筑未来”2025军创企业金融对接路演专场活动举行,5家金融机构
2025-09-13 09:57:00
李志顺:退伍不褪色 基层显担当
东南网9月13日讯(通讯员 李少兰 徐艳群 肖若彤 文/图)“叔别急,有什么事情慢慢说……我能做到的一定尽力而为。”9月12日
2025-09-13 09:57:00
江苏南京:猪牛羊“降脂增肌” 鸡舍装上“加湿器”
亚洲畜牧展览会在宁举行,创新驱动开启产业新赛道猪牛羊“降脂增肌” 鸡舍装上“加湿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高冰洁饲料厂建起“数字镜像”
2025-09-13 09:57:00
家门口享顶尖诊疗!泰安八十八医院携手齐鲁医院权威专家成功完成高难度食管癌切除手术
近日,泰安八十八医院成功为患者李女士(化名)完成一台高难度食管癌手术。李女士在健康查体中发现食管病变,经胃镜检查提示,在距门齿18—20cm处存在食管癌
2025-09-13 1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