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小账本里看发展 从一度“绿电”看经济发展“密码”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14 10:05: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沿澜沧江云南段溯游而上,一座座水电站拦河而立,两岸风机高耸,光伏板映日生辉,这里是澜沧江水风光多能互补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累计发电量超1.3万亿千瓦时。

翻过海拔4300米的黑土山垭口,来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高原峡谷间的黄河干流在此“沉静”,玛尔挡水电站建设者正向2024年底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冲刺……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8%;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5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1%。

一度“绿电”如何产生并消费?背后的经济“密码”是什么?答案就在百姓“钱袋子”、产业竞争力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里。

稳增收:“绿电”鼓起村民“钱袋子”

盛夏时节,走进河南省兰考县付楼村小学的教室,扑面而来的凉风让人倍感舒爽。

“以前,每到夏天,我们每次开俩班的空调,学生们轮着用,一个月电费都要3000多元。”该校校长赵越胜告诉记者,如今,学校屋顶安装了光伏板,自发自用,让师生实现了“空调自由”。哪怕6间教室同时开着空调,电费基本上也忽略不计。

“安装屋顶户用光伏的每户村民每年可享受1600元收入。”该村党支部书记赵六红说,村小学、村超市、村里育苗基地每年也分别节省电费2万元、1.2万元和1万元。

不仅如此,村里白鹭塘四周,搭建一圈光伏长廊,发出的绿电驱动污水处理器,村里的生活污水汇流成清澈的湖水;光储充车棚配有5台充电桩,其中1台支持V2G技术,除给车充电外,在村里用电高峰期,变身“充电宝”,为村里供电……自兰考县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以来,付楼村变化不少,成为远近闻名的零碳村。

“我们在付楼村打造了全国首个集风、光、储、充、放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项目。”国家电投中国电能兰考项目负责人王震介绍,分布式户用光伏已建成29户、总装机586千瓦,预计前20年每年能为群众增加收入32260元,20年后所有电站收益将归属付楼村群众,每年可增收20万元以上。

如今的兰考,“绿意”盎然。每一度“绿电”,都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绿色”密码。

助转型:“绿电”提升产业竞争力

“当前,公司客户对绿色用能的要求愈发严格,如果没有绿电绿证消费的相关证明,我们需要付出更大代价才能拿到订单。”华生电机(广东)相关负责人说。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完善绿证制度相关政策的出台,绿证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绿证交易市场活跃度提升。

在深圳,市发改委授权深圳市供电局成立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绿电绿证相关政策研究、咨询。截至目前,深圳企业参与绿证交易的价格下降至10至20元/张,交易量持续上涨。

在贵州,当地电力交易中心按月披露绿色电力供需资源信息,实现供需信息透明和对称,2024年参与绿电交易用户达67家,规模进一步扩大。

“我们行业要求实现绿电使用率100%。今年公司采购绿电1.5亿千瓦时。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未来对绿电需求将会更大。”中伟兴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盖纯雷说。

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策划部副经理丁文娇表示,通过绿电交易,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清洁可靠的电能供应,还可以享有绿电带来的环境权益和绿色属性,争取碳关税减免的同时提升产品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引导大型国有企业、跨国企业、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和使用绿证实现绿色电力消费,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静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促发展:“绿电”推动向“新”而行

走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向阳而立,如同一片蓝色“海洋”。它们与40公里外的龙羊峡水电站,组成了装机规模85万千瓦的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

2020年7月,世界上首条主要输送风电、光伏新能源的青豫特高压工程带电投运,来自青海的每一度“绿电”输送至中原大地。如今,该工程已累计送电超500亿千瓦时,外送范围拓展至14个省份。

依托“绿电”优势,当前,青海省正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崛起。西宁市南川工业园,不足6公里的大街成为 “光伏一条街”。生产多晶硅的上游企业顺着大街,便可把产品送到下游客户,形成经济发展“新势力”。

“青海‘绿电’具有经济优势,公司优先使用当地水电、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降低了用电成本,生产的系列高端碳纤维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能源领域对国产碳纤维的应用需求。”中国建材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总经理连峰说。

在江苏如东,这个曾经以化工、食品、农业、纺织为主的县城,在引入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企业群进驻后,形成集制造、施工、运维、检测为一体的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全产业链,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10年来,如东县经济总量翻了近3番,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前,多地依托“绿电”优势,推动经济向“新”而行,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人民网记者 杜燕飞)【编辑:胡寒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4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滴水里的“民生账”
...“增”量从何而来?小账本里看发展 | 从一度“绿电”看经济发展“密码”
2024-08-14 09:18:00
“想上天”的年轻人
...“增”量从何而来?小账本里看发展 | 从一度“绿电”看经济发展“密码”小账本里看发展 | 一滴水里的“民生账”小账本里看发展 | 各地文旅如何“景”上添花?
2024-08-16 21:55:00
小账本里的民生大变化
...理系统。该市协助股份经济合作社向各相关部门争取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2020-2023年,共申请到扶持资金920万元,促进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持续发展。“我们将继续发挥党支部的引
2024-01-22 05:59:00
小账本里的大经济 | 互联网小哥旅游健身两不误
...走出家门享受生活。杭州亚运会的举行带动了全省的体育经济发展,各类体育赛事如火如荼,全民运动也成为了新的生活方式。旅游模式不断“上新” 消费热度再创新高今年以来,Citywal
2023-12-24 13:20:00
小账本里看发展 “小包裹”撬动全球大市场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家“大账本”的背后,每一个活跃在经济大潮中的经营者、劳动者也有自己的“小账本”。它
2024-08-06 11:25:00
小账本里的大经济 | 经营户试水跨境电商 把家乡好物销往全球
...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账本里的点点滴滴,是小家小户的温情,更折射经济大势。2023年,钱都花哪了?2023即将结束,在这一年里,有哪些特别的支出,有
2023-12-22 12:20:00
和美乡村路上的“三本账”
本文转自:人民网小账本里看发展和美乡村路上的“三本账”人民网记者 李栋盈盈夏日,流水澹澹。在陕西安康市紫阳县一家特色农庄里,各地游客围着池塘享受着午后的嬉水时光。“前几年,为讨生
2024-08-09 10:38:00
新电商,如何“潮”出屏幕“焕”活市场?
本文转自:人民网小账本里看发展新电商,如何“潮”出屏幕“焕”活市场?人民网记者 许维娜今年的李子季,四川省简阳市贾家镇农户刘照东对收货量充满期待。前些年,刘照东每年收购量有限;去
2024-08-07 10:34:00
解析“三多村”蝶变“示范村”的密码
...秆禁烧、抗旱救灾等工作中,党员群众积极主动,不算“小账”算“大账”。打通与南京六合的“断头路”,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加快发展,沿线200户党员群众主动放弃占地补偿。农村要发展,农
2024-03-25 01: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