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始皇是仅凭“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就攻打匈奴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0 12: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215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派出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方士卢生返回咸阳,秦始皇焦急的等待着。秦始皇原本以为卢生给他带来的消息,要么是已经找到长生不老药,要么是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怎么想都没有想到,卢生给他带回来一句“亡秦者胡也”的谶语。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一听到这句谶语,沉思了一会儿,立刻意识到这个“胡”很有可能是北方的匈奴,因为当时的匈奴被称为“胡人”,所以当即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攻打匈奴,将匈奴驱赶出旧长城之外,同时调遣近百万民夫到秦、赵、燕旧长城之处,连接旧长城,以此来抵御匈奴南下。

“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看似是因为一句“亡秦者胡也”才征匈奴,但是仔细研究当时的天下格局就会发现,秦始皇征匈奴,修长城,与“亡秦者胡也”这句谶语只有一半的关系,还有另一半的关系是源于当时的天下格局。

秦始皇是仅凭“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就攻打匈奴吗?

秦始皇兼并六国,开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国家,成为当时全天下最具有权势的男人,拥有的女人、宫殿、仆人数量规模是当时之最,放眼全天下没有一个男人能够与他匹敌。而且整个六国尽入彀中,六国百姓任他驱使,这个时候的秦始皇已经忘乎所以,想的已经不和秦国之前的历代先王一样兼并六国,而是想长生不老,长期地拥有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刚兼并六国没几年,秦始皇就派出大量的方士到各地寻找长生不老药,自己则忙着修仙。纵观秦始皇的一生,仿佛秦始皇对于长生不老特别的看重。有一样东西,秦始皇比长生不老还要看重,那就是他所打下的这片江山。这片江山凝聚了秦国历代先祖的心血,而且如果没有了这片江山,他长生不老又有什么用?江山是他高高在上的基础,没有了江山,别说高高在上了,估计连他眼中的那些贱民都不如。

这句“亡秦者胡也”将飘飘然的秦始皇点醒,他立刻意识到自己一直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再不重视,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秦始皇是仅凭“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就攻打匈奴吗?

战国最后期,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那段时间,邻近北方的赵、燕,都将心思全部用在了秦国的身上,没法再用心思去抵御或者骚扰北方的游牧民族。北方的游牧民族趁着中原王朝的注意力全部在中原,不断的发展壮大,直至统一,形成了一股足以抵抗中原王朝的力量。

形成了力量,势必要南下,这是古时候游牧民族历来的特征,当时的游牧民族也不例外。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同时,游牧民族的势力已经扩展到旧长城以内,也就是中原国家势力范围。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压根没有把北方的游牧民族放在眼里,因为这时的他已经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功业,脑子特别的热,自认天下第一,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不足一提,直至这句“亡秦者胡也”点醒了他。

游牧民族历来骁勇善战,因为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可见游牧民族有多么的尚武。

秦始皇是仅凭“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就攻打匈奴吗?

现如今没有了长城这道防线,如果游牧民族一旦积蓄力量猛烈南下,那么一定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后果,这个后果就是亡国。秦始皇绝对不想看到,也不想秦国在自己的后世手中灭亡。为了避免亡国的情况发生,秦始皇发三十万秦军北上,将匈奴驱赶出长城以外,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有的人或许会好奇秦始皇为什么不直接将匈奴歼灭,攻占匈奴的领土。其实不是秦始皇不想,而是不能。匈奴是由各个游牧民族组成,可以说他们并没有领土,北方所有的草原都是他们的领土。

草原与中原距离较远,如果一旦要与他们打长期战争,满大草原追着他们打,那么战线势必要拉得很长,这也是为什么当年朱棣五征蒙古,每一次征蒙古,单单是粮草军需都得准备上半年左右,而且最重要的是打完又无奈的跑了回来,等到他们骚扰挑衅,才再次攻打。不是朱棣不想一次性了事,而是根本了不了。

秦始皇是仅凭“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就攻打匈奴吗?

游牧民族随身携带牛、羊、马打不过就跑。古时候的战争,一个士兵平常需要3一5个士兵作为后勤,战线拉得越长,所需要的士兵越多。需要的士兵越多是小事,中原王朝是农耕民族,碰上顶尖的盛世,在人数方面绝对碾压游牧民族,但是他要是在战争的过程中突然给你来个断后,那么那可就凉凉了。

所以秦始皇包括后来的中原王朝,都只能通过修建长城,加强长城的军事用途来防止游牧民族南下。

秦始皇是仅凭“亡秦者胡也”的谶语,就攻打匈奴吗?

总结

时至今日,秦始皇已经去世二千多年,秦始皇当年所修建的长城大多数也已经不复存在,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基本上都是明朝时期修建的,或者秦之后的王朝修建的。秦始皇征匈奴,修长城,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民力民膏,但是功业与罪恶共同存在,苦一时,保万世之安,我们不能以此来否定秦始皇,反而应该以此来肯定秦始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匈奴的西迁:战争、自然与文化的交互影响
...,在中国的三代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因为不同时期对北方游牧民族有着不同的称呼,王国维考察过商代时的鬼方,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都是后来匈奴的前身。匈奴的发展也经过了一个漫长的
2023-11-04 07:24:00
秦始皇北伐胜利后还要修筑长城,修建长城的两个原因
...邻西戎,自建国之初就时常与义渠、林胡、楼烦、匈奴等游牧民族政权发生争斗。春秋时期,秦穆公就曾大破西戎,得十二城,国土面积增加了千里之多,称霸一时。战国时期,西戎中最强大的一支
2023-02-15 21:49:00
秦始皇为什么修建了万里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侯国(燕、赵、秦)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修建了长城,甚至在黄河以南,也有修建长城的记载,当时的齐国为抵御楚国的攻击,在齐楚边境也修建了长城。到了秦汉
2023-08-23 14:37:00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匈奴,是不是修错了
...骑兵作战军队,这就限定了秦军无法深入大漠,对匈奴等游牧民族完成比较彻底的打击。而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最大的优势就是行动迅速,机动性强。如果没有长城的阻隔,
2024-06-11 16:58:00
秦始皇为什么宁愿修长城,也不派兵去攻打匈奴呢
...耗的粮食就达到了192石。而匈奴骑兵的作战成本却很低,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他们可以一边放牧,一边作战,后勤保障比农耕民族好太多了。 第三,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不仅比游牧
2023-04-25 14:09:00
秦始皇为什么修建长城你知道吗
匈奴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天内蒙古的阴山山麓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匈奴频繁南下,对秦国、赵国、燕国等中原王朝进行骚扰。虽然那时候匈奴还没进入鼎盛阶段,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不大,
2024-01-13 19:54:00
秦国为何不把匈奴一块收拾了
...皇知道打败匈奴不难,但是想要灭掉匈奴很困难。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可以说是居无定所。与秦始皇灭掉的诸侯国不一样。他们不会待在一个地方等着挨打。即便是秦朝出动大军,进入茫
2024-04-11 21:32:00
修建长城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考量。秦始皇完成全国统一后,便开始计划修建长城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秦始皇只是统一了中原,所以在草原上生存的民族时不时回来到中原边境搞破坏。但长城似乎也没能有效抵御游牧民族的入
2024-05-01 20:30:00
为何西方学者会说长城害惨欧洲呢
...之后各国也纷纷效仿,尤其是秦国赵国燕国这种面对北方游牧民族骚扰的国家,更是抓紧时间安排了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建。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秦始皇命令蒙恬率领30万大军把北方的匈奴
2023-05-16 21: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