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遗嘱公布
生前所住房产遗赠给南京市作协
本报讯 (记者 冯圆芳) 昨日,记者从著名翻译家、“呼啸山庄”译名首创者杨苡先生儿子赵苏处获悉,杨苡(原名杨静如)已于2022年9月22日立下遗嘱,将自己位于南京市鼓楼二条巷53号的一套面积74.82㎡的个人房产遗赠给南京市作协,并指定南京市南京公证处作为遗嘱执行人。
今年1月27日晚,杨苡先生在南京逝世,享年103岁。她1919年出生于天津,先后就读于天津中西女校、西南联大外文系、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职于南京国立编译馆、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她翻译的《呼啸山庄》是最流行的中译本之一。中国作协在致杨苡先生103岁寿辰贺信中评价:山河沦落时,杨苡先生怀着青春热血投身时代洪流与祖国同命运;家国康宁时,古稀之年以生花妙笔完成一批著作的翻译,依然满怀蓬勃意气。作为南京市作协前身“南京文协”原副主席,杨先生和南京市作协及文学界长期保持密切关系。
杨苡先生在遗嘱中表示:“我一生致力于文学翻译工作,在文学世界里受益颇多,欲为文学翻译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故我自愿立遗嘱如下:在我去世后,将上述房产遗赠给南京市作家协会。”遗嘱上有杨苡先生亲笔签名,并加盖了“杨静如”“杨苡”两枚印章。这份遗嘱于2022年9月23日在南京公证处完成公证。赵苏表示,“我们姐弟三人都非常认同和支持母亲捐赠房产的善心善举。”
杨先生家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附近一片闹中取静的居民区,家中客厅不大,摆放最多的是书和各式照片,以及她喜爱的洋娃娃。这里既装满了百岁老人的时代记忆,也彰显出主人天真童趣、恬淡自然的美好人格。根据链家公布的成交数据,南京鼓楼二条巷住宅近期成交价格33587元/㎡,粗略估算,杨苡先生捐赠的这套房产当前市值约250万元。
杨苡先生生前“小友”、曾为新华日报记者的邹小娟是杨先生指定的遗嘱协助执行人之一。她说,杨先生在生活中是个达观幽默、洒脱睿智、真诚善良的人,退休工资除交给保姆作日常开销、一部分用来购书以外,还时常接济身边遇到困难的朋友。
“她总是为自己获得的名誉感到不安,说自己作为‘南京文化名人’,却没有作出太大的贡献,想以某种方式回报社会,还曾打算设立翻译基金,帮助那些有志于为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邹小娟透露,杨先生家中珍藏着许多具有史料价值的信件,包括和巴金、沈从文、黄裳等人的通信。她所遗赠的这套房产既是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