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弃肉从竹”的进化之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15 11:05:00 来源:封面新闻

大熊猫的秘密(上)

“弃肉从竹”的进化之旅

“弃肉从竹”的进化之旅

大熊猫桡侧籽骨示意图。

“弃肉从竹”的进化之旅

大熊猫“刚刚”在鞍山动物园熊猫馆里玩耍。

“弃肉从竹”的进化之旅

在上一期,我们提到大熊猫的祖先们在距今70万-5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演变为大熊猫武陵山亚种,成为以竹子为主食的动物。这一期,将为同学们解答大熊猫为什么要“弃肉从竹”,又为吃竹子做出了哪些“努力”。

大熊猫为什么吃素?

大熊猫的祖先以吃肉为主,可以说是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后来变成吃“素”,也是客观条件决定的。

早期的大熊猫,有着锋利的犬齿和裂齿、较短的肠道,具有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但它们没有老虎和豹子那么厉害,在获取食物时竞争不过这些猛兽。找不到足够的肉吃,它们就得想办法找别的东西吃,所以渐渐地演变成了植食性动物。但在那么多种植物中,它们又为何偏偏选择了竹子?

因为在草食动物中,它们也缺少优势。兔子和羚羊能够动作敏捷地吃草,而牛则长有瘤(liú)胃,可以把食物贮藏在里面,等到了安全的环境,再反刍(chú),反刍是指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慢慢消化。但大熊猫做不到这些,所以它们就选了一个别的动物都不吃的食物种类——竹子,并且产生了一些与进食、消化有关的基因突变。

不过,在遇到竹子开花的年份或是来到阔叶林里找不到竹子以及食物短缺时,大熊猫也会去吃阔叶树较嫩的叶子、嫩尖和草类,甚至偶尔也猎食小动物。但是,竹类中箭竹属的几个种类始终是它们最主要的食物。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显示:大熊猫在冷箭竹林里的活动痕迹点最多,可占该地痕迹点总数的52.92%,其次是短锥玉山竹,约占17.18%,第三是拐棍竹,约占17.04%,大熊猫经常采食的箭竹种类还有八月竹、刺黑竹、华西箭竹等。

“滚滚”的生存智慧

上面提到,大熊猫选择吃“素”是因为一些客观条件,不过,为了吃得好吃得饱,大熊猫还和它的食物一起发生了协同进化。

大熊猫最爱竹子中的箭竹。这类竹子作为亚高山常绿针叶林灌木层的优势种、建群种,个体数量多,生长密度高。而且竹子属于无性繁殖,迭代速度快。这样的特点正好可以满足大熊猫们的大胃口。于是,箭竹属植物成为大熊猫的基本食物,被称为主食竹,这就是一种协同进化的结果。

在进化过程中,大熊猫为了吃竹子,身体还发生了一系列改变,首先它们改变了饮食并增大食量。大熊猫原本属于杂食动物,食谱和现在的熊类似。它的肠子很短,很难消化结构紧实、纤维粗糙、养分不高的竹子。所以,大熊猫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进食大量竹子才能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保证机体正常活动。以一只体重100千克的成年大熊猫为例,它们每天会花12-18小时进食:若以竹秆为食,日食量约17千克;若以竹叶为食,日食量约10-14千克;若以竹笋为食,则日食量约40千克。

其次它们的桡(ráo)骨发生了进化。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其体型、食性都不太能适应新的生境变化,本该与同时代的剑齿象、剑齿虎等一起灭绝的,但是杂食的特性挽救了大熊猫,并让它越来越热衷于植食性。为了进一步适应取食箭竹,大熊猫进化出一块叫“桡侧籽(zǐ)骨”的骨头。这块骨头就像是一个小钩子,能帮助大熊猫更好地抓住竹秆,不易滑落。

另外,大熊猫还进化出令人惊叹的超低代谢率,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慢慢地消耗能量,更好地适应从竹子上获取能量效率低的情况。此外,吃肉不香的基因突变,也是在大熊猫演化出食竹倾向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以箭竹为主食竹的特殊生物生态学习性。

想象一下,大熊猫生活在第三纪保存下来的寒温性冷云杉植物组成的亚高山针叶林植被类型自然栖息地,吃着第三纪残留下来的禾本科箭竹类植物,最终成功地走过800万年。

这是一幅独特又罕见的生物地理群落景观图,不仅是生物演化的巧合,更是杰作!

仇莹莹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本文科学指导: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庆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5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熊猫这么萌,天生的吗?
...件:20世纪40年代,我国在重庆北碚自然博物馆首次展览大熊猫标本,可能标注者是西方人或深受西方影响,标签上的中、拉丁文标注顺序为左至右,而时人都按中国传统读法从右至左将“猫熊
2023-06-13 10:57:00
唐家河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野生大熊猫打卡次数增加
广元9月27日电26日,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内,两名工作人员在海拔2400米的红石河区域大岭子山(地名)与一只成年野生大熊猫不期而遇。双方近距离对视了
2023-09-28 01:58:00
1570米秦岭隧道 连接起两群大熊猫的“乡愁”
1570米秦岭隧道 连接起两群大熊猫的“乡愁”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内的大熊猫。秦岭108廊道核心区废弃公路。108国道秦岭隧道口。 1570米,这是108国道的秦岭公
2023-12-20 16:28:00
15日,温州动物园熊猫馆正式开馆,从成都抵温一周的大熊猫“宝弟”“宝妹”经过休整,跟广大市民游客见面。这也是时隔近5年后,温州动物园再次迎来国宝大熊猫。在熊猫馆内,“宝弟”一刻不
2025-06-16 07:43:00
日本顶流中国籍女明星,从出生就赢了
...濛》的经典台词,恰好就是此时此刻“情深深泪蒙蒙”的大熊猫香香的日本粉丝们现况。2月2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香香,乘坐专机启程回国,目前已平安抵达熊猫中心雅
2023-02-23 16:00:00
探寻吃货滚滚们的前世今生
近日, 大熊猫”香香”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正式与公众见面啦!从2017年6月到2023年,“香香”结束了五年的旅日生涯,从日本启程,回到了家乡四川,引起熊猫爱好
2023-10-17 11:41:00
大熊猫“盟盟”在汉过4岁生日,它狠狠地亲了“自己”一口!
...!先狠狠亲自己一口吧!”17日上午,武汉动物园给雌性大熊猫“盟盟”举办生日会,它站起来趴在海报上,亲昵地亲亲海报上的自己,这一经典瞬间令游客们激动又泪目。这是一场有爱的生日会
2023-10-19 17:22:00
我真的太爱熊猫了,难不成上辈子是根竹子?
...自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作者 | Face这两天,旅美的两只大熊猫“丫丫”和“乐乐”,一直牵动着中国人的心
2023-03-05 14:17:00
文旅消费掀热潮,北川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正式开幕
...常漂亮,文化底蕴也特别深厚,今年暑期恰好赶上北川有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活动,我们就重新规划了行程,专门飞过来看看。”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女士说道。6月28日,北川大熊猫文旅消费季活动
2025-06-29 16: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据报道,长沙夏女士双节返程发现母亲在大米里藏了1000元现金,而且这不是妈妈第一次偷偷塞钱了,之前好多次都会偷偷将钱放进大米
2025-10-10 09:55:00
金秋十月,闽侯县鸿尾乡鸿尾村的百亩稻田进入丰收期。
2025-10-10 10:2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吴明顺 李佳蓉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市民探亲访友、外出游玩,120院前急救呼叫量也随之增加
2025-10-10 10:31:00
来城墙邂逅秋色!“行走南京70里”就在本月19日
10月19日,2025南京银行“行走南京70里”环城公益健步走活动将在中华门瓮城启幕。我们邀您一起踏上城墙,用脚步丈量城市脉络
2025-10-10 10:49:00
店铺突然起火,十堰两名保安一分钟成功扑灭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陈堰)10月8日,茅箭区翰林世家小区门口一正在装修的店铺突发火情,小区2名值班保安迅速反应,在一分钟内将火扑灭
2025-10-10 10:49:00
日照市中医医院成功开展数例无药冠状动脉核磁共振检查技术
鲁网10月10日讯近日,日照市中医医院成功开展数例无药冠状动脉核磁共振检查技术,也是市内首家率先开展此项检查的医院,为心血管疾病筛查开启“绿色革命”新篇章
2025-10-10 10:57:00
菏泽鲁西新区辛集小学举办“庆双节·自然拼图”创意活动
鲁网10月10日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并感受秋季丰收的喜悦,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辛集小学借助十一假期
2025-10-10 10:59:00
跨省盗窃,终落法网!临清警方连日奋战端掉盗窃“三人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通讯员 韩艳燕近日,临清市公安局烟店派出所经过连续多日侦查布控,成功打掉一个跨省流窜作案的盗窃团伙
2025-10-10 10:33:00
成武县大田集镇田集中心村卫生室无偿献血者许春光:热血践初心 仁心护生命
鲁网10月10日讯在基层医疗战线,成武县大田集镇田集中心村卫生室的许春光,以无偿献血诠释 “医者仁心、热血担当”,用行动为生命 “续航”
2025-10-10 10:22:00
胶东半岛首例!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成功实施婴幼儿癫痫多脑叶离断术
鲁网10月10日讯近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癫痫中心小儿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罹患Sturge-Weber 综合征(又称脑面血管瘤病综合征)导致癫痫的患儿
2025-10-10 10:19:00
武当山女子骑警队护航景区平安获赞誉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周容翼 周玲玉)国庆期间,十堰市公安局武当山特区分局交通管理大队女子骑警队正式亮相。她们在交通疏导
2025-10-10 09: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陈振昂 张宁马瑞/摄像/剪辑
2025-10-10 08:04:00
中央政法委发布二、三季度名单,全国69人获殊荣南京南站救人护士当选“见义勇为勇士”本报讯(通讯员宁义宣记者王茸唐婷婷)见义勇为
2025-10-10 07:31:00
双胞胎“拥军小姐妹”,如今在哪里?
老兵捐赠40年前老照片引出一段感人故事双胞胎“拥军小姐妹”,如今在哪里?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通讯员张莉练红宁)国庆假期
2025-10-10 07:32:00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规范合理使用关系着广大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
2025-10-09 1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