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探寻吃货滚滚们的前世今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7 11:41:00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近日, 大熊猫”香香”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正式与公众见面啦!从2017年6月到2023年,“香香”结束了五年的旅日生涯,从日本启程,回到了家乡四川,引起熊猫爱好者的热切关注。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谈起熊猫,一般人脑海中,瞬间就会浮现出一个萌萌的形象,可以说是无时不可爱,无处不可爱。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探索熊猫们的奇妙世界!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之一,这里的野生大熊猫数量约占全世界总数的30%。

知识链接

大熊猫的年龄

野外的成年大熊猫一般能活到20岁,圈养的因为营养和医疗条件比较好,多能活到接近30岁,平均寿命大约是25岁。按照一般人类寿命平均75岁计算,大熊猫的1岁约相当于人类的3岁,我们的“女明星”花花相当于人类9岁的小孩子啦~

探寻吃货滚滚们的前世今生

大熊猫的前世今生

四川省宝兴县是大熊猫被世界所认知的起点。1869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在宝兴县邓池沟教堂传教时,于当地的猎人家中发现了这种奇异的动物。他把采集到的标本和骨骼送到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鉴定为一个新物种。从此,匿居荒野的大熊猫进入西方社会的视野。

其实,中国人对大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2100多年前,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的皇家动物园里就曾饲养过大熊猫。这种可爱的动物也博得了太后的欢心,以至于她死后的随葬品里就包括了一只大熊猫。

在唐代,女皇武则天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的礼物中也有两只大熊猫,这应该是有历史记载以来,大熊猫第一次充当两国间的友好大使。从那以后,特别是现代,大熊猫就经常作为友好大使出访。在它到访的国家,很多人因为喜爱大熊猫,开始关注和了解中国,甚至学习中文和到中国旅游。大熊猫成功地在中外间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桥梁,成为了中国新的、最佳的形象代言人!

素食吃货的养成

大熊猫憨态可掬、不慌不忙的样子让人感觉十分友善,而且这个熊科的能长到100多千克的大家伙,居然是个素食主义者—它基本只吃竹子!

讲真,大熊猫是个超级吃货,在野外它每天要吃约18个小时,能吃下去20千克竹子!

延伸阅读

果然是吃货!

探寻吃货滚滚们的前世今生

大熊猫的“吃货”名头可是有原因的!它是食肉目动物,从祖先那里继承了一副消化肉类的肠胃。草(竹子虽然高大,但其实是禾本科的草)因为富含难以消化的木质素和纤维素,所以食草的动物要么有超级长的肠道,要么有好几个胃来发酵。而大熊猫虽然改了食谱,但是消化道却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它能从每千克竹子里吸收到的营养就非常少。为了获取足够的营养,它的进化策略就是多吃。

另外,为了方便吃竹子,大熊猫还多长了一个拇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松鼠或者家养的小仓鼠吃东西,因为它们没有可以对握的手指,所以吃东西时都是用两个前肢捧着吃。而人类因为有大拇指可以对握,所以可以用一只手拿着东西吃。大熊猫和其他大部分兽类一样,也没有可以对握的大拇指,但是它的一个腕骨在进化中特化成了“伪拇指”。有了这个多出来的手指,大熊猫就可以像我们人类一样用一只手进食了。

宝宝成长历险记

其实,大熊猫厉害的可不止上面这一点,它的繁育也是十分独特的。

大熊猫幼仔出生时的平均体重是150克左右,只有妈妈体重的1/500。这么大的动物却生出来这么小的幼仔,只有袋鼠可以和它相比了。可是袋鼠有育儿袋,大熊猫妈妈却没有,怎么办呢?刚生出幼仔的大熊猫妈妈,会把宝宝搂在怀里,用手臂环绕着形成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环境,不吃不喝地哺乳和照顾幼仔至少一周时间。等幼仔大一点能够保持自己的体温了,妈妈才出去觅食,这个时候宝宝就会在窝里一声不吭、保持低调地等妈妈回来。当幼仔再大一点会爬树了,妈妈出门觅食的时候,宝宝都会爬到最高的小枝丫上躲避天敌,等妈妈回来才下树。

在野外,豹和豺都是大熊猫宝宝需要躲避的天敌。要想顺利成长,它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除了天敌之外,人类对它们栖息环境的干扰才是影响最大的。开荒种地会直接毁掉竹林;放牧的牛羊也会啃食竹叶、争夺鲜美可口的竹笋;野外放置的猎套和陷阱,有时会误伤大熊猫;修建的道路和水库会把它们彼此隔开,切断它们交流和逃难的通道。

为了保护大熊猫们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陆续建立了60多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成立于1963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面积20万公顷,区内生活着100多只野生大熊猫。

卧龙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没错,就是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的震中所在地。在那次地震中,大熊猫栖息地受到了严重影响。不过对野生大熊猫来讲,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经历过无数次巨震,只要不去打扰它们,栖息地和大熊猫种群就能自然恢复。但是,对于在卧龙保护区内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来讲,地震造成的破坏却是灾难性的。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于1983年,它不仅是全球大熊猫保护研究的权威机构,也繁育和饲养着全球最大的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2008年的地震不仅破坏了熊猫圈舍,还直接造成了1只大熊猫死亡、1只大熊猫失踪。家园破碎,幸存的圈养大熊猫像难民一样,不得不被紧急转移和分散寄养到全国各个动物饲养机构。它们还能回家吗?

还好,在热爱大熊猫的人们特别是香港同胞的大力支持下,一个更新、更美、更安全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震后迅速建立起来。现在,从成都驱车两个小时,你就可以到达位于卧龙保护区耿达镇的中华大熊猫苑,和我一样在蓝天白云下、在绿水青山中,饶有兴致地看大熊猫吃竹子、戏水、打盹儿。甚至,你还可以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大熊猫准备竹子竹笋,收拾它的青团(你也可以偷偷闻一下,看是不是没有臭味)。

探寻吃货滚滚们的前世今生

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原标题《与大熊猫来场约会》,撰文/仇剑,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现订购2023年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只需336元

就能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

探寻吃货滚滚们的前世今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只旅比大熊猫幼仔将于12月回国
按照中比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协议规定,经中比双方友好协商,旅比大熊猫幼仔“天宝”(雄性,2016年6月2日生)、双胞胎幼仔“宝弟”(雄性)、“宝妹”(雌性,均2019年8月8日生)
2024-11-02 00:41:00
“毕业”后放归野外 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措施,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显著增加,然而,自然地理障碍将这些野生大熊猫被隔离成33个局域种群。种群之间不
2024-08-15 11:42:00
中新社四川卧龙7月19日电 (王利文 安源)19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简称“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育幼室内,一只大熊猫幼仔正在妈妈“盼青”的怀里呼呼大睡。据介绍,雌
2024-07-20 07:45:00
秦岭大熊猫繁育成果丰硕
12月6日,据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消息,2023年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大熊猫繁育成果丰硕,共繁育大熊猫4胎7仔,其中雄性5只,雌性2只。目前,该中心人工
2023-12-07 16:12:00
...四川卧龙7月17日电 (王利文 安源)2025熊猫中心(全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生日季丰容活动17日下午在卧龙神树坪基地启幕。该活动以“绿水青山间的新生”为主题
2025-07-18 07:41:00
我国已成功繁育成活大熊猫幼仔41胎68仔,五大焦点看“国宝”
目前我国大熊猫保护成效如何?旅外大熊猫要怎么保护管理?为什么对大熊猫进行迁地保护?1月25日,国家林草局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例行发布会,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二级巡视员张月就以上相
2024-01-26 09:34:00
...流学习计划(YES项目)的17名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来到大熊猫的故乡中国四川交流。一周以来,合唱团的师生参观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实地考察大熊猫保护与
2025-04-21 11:04:00
叮!“江苏看熊猫地图”请您查收,最多的点有8只
看熊猫何须远去川渝?江苏本地就生活着20多只大熊猫,最多的点有8只大熊猫,这份“江苏看熊猫地图”请您查收!南京市 11只大熊猫南京汤山紫清湖旅游区熊猫馆紫清湖旅游区的8只熊猫均
2023-08-25 21:19:00
唐家河片区发现两只野生大熊猫
红外相机抓拍唐家河野生大熊猫“遛娃”。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供图30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发布消息:近日,该片区科研监测科工作人员整理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发现了两只野生大
2023-04-30 22:0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心灵导航》| 读懂青春期,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管理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也是家校教育的“攻坚期”。如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同频共振,用科学方式陪伴孩子成长?11月10日
2025-11-11 18:10:00
一载新程 健康同行 | 青岛市公卫临床中心(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大型惠民义诊活动诚邀您参加!
鲁网11月11日讯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高新院区)自2024年11月20日启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厚爱,值此高新院区启用一周年来临之际
2025-11-11 12:04:00
冬日健康补给站 解锁萝卜的隐藏吃法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冬日萝卜赛人参”的说法在坊间广为流传。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原产于我国,在各地均有种植
2025-11-11 10:17:00
营养到位 寒不侵体
气温忽上忽下,这种“青黄不接”的时节,最容易感冒、咳嗽、关节不舒服,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偏弱的朋友,更要格外注意。如何做好营养防护
2025-11-11 10:17:00
又一年柿子红!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福州连江江南柿子红了!许我们“柿柿”皆如意!
2025-11-11 10:40:00
秋冬换季更应注意食品安全,这份温馨提示请收好!
时值秋冬换季,火锅、药膳、烩菜等温热滋补的餐食成为餐桌首选。但气温骤降、空气干燥,各种致病微生物活跃,更应注意食品安全。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11-11 10:47:00
“三问针法”针下减脂——一套神奇的道家“瘦身三针”
东城中医院针灸科许宁,副主任医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以其深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享有盛誉
2025-11-11 10:47: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主任:湿邪是代谢病的\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研究的课题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5-11-11 10:47:00
冠心病患者的全面健康管理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
2025-11-11 07:08:00
远离痛风: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
2025-11-11 07:09:00
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跨国煮姜茶 中安青年共品文化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万里之外的中国能建葛洲坝建设公司安哥拉凯凯水电站项目部飘起阵阵姜茶的暖香。中安两国青年员工携手烹制中国传统饮品——姜茶
2025-11-10 14:32:00
智启未来 共创新程 碧迪医疗与国控器械达成战略合作
作为全球药房自动化领域的领航者,BD Rowa™ 全自动发药机今年再次搭乘碧迪医疗“进博号”亮相进博会。BDRowaTM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来
2025-11-10 15:45:00
便血、腹痛别大意!君心肿瘤医院带你认清结直肠癌4大早期症状
结直肠癌作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隐匿性很强。据临床数据显示,约8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不适,若未主动筛查,极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11-10 15:46:00
石家庄市栾城区:紫小麦“17变” 深加工订单爆满
11月8日,在栾城区步行街的富硒紫麦坊旗舰体验店内,顾客檀先生正在精心挑选礼品。紫麦酒醇厚回甘,紫麦茶清香自然,无糖糕点酥香可口……在市场销售经理苏翠彦的推荐下
2025-11-10 17:03:00
除了正确认识,还能为抑郁症做些什么?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8%的人口受到抑郁症困扰,而在中国,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估算,患病率已达到2
2025-11-10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