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9日消息(记者 王晶)3月29日,国新办举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广东专场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表示,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必须真正挑起大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努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坚持“小技改不停步”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介绍,广东将继续把技术改造作为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的最关键密码,作为坚持“制造业当家”关键工程之一,坚持“小技改不停步”。
“技术改造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广东长期致力于推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涂高坤介绍,在政策方面,出台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制造业当家22条”“技改十条”等法规政策,并通过“粤商通”平台向近700万家企业进行政策推送;在资源要素方面,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建立项目用地指标预支使用机制,开通节能审查“绿色通道”,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格力智能装备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加快建设;在示范引领方面,突出打造一批技改力度大、成效明显、行业带动性强的示范企业和项目,复制推广了一批典型案例。
“比如,佛山以家电为突破口,采取‘链主企业出资+产业链企业配套’的模式,通过平台输出解决方案,带动产业链超过一百家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涂高坤表示,这些工作举措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涂高坤透露,接下来,广东将持续落实技改政策,全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开展广东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技术改造赋能提升工程,确保政策“红利”充分惠及企业。
“我们将持续开拓企业技改路径,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改造提升,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水平。”涂高坤强调,广东将持续培育技改主体和创新载体,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完善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各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质量和效益,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
据悉,去年广东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创2018年以来的最快速度,今年1-2月又增长22.8%。不少企业反映,实施技改以后,生产效率提升了1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
广东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
“空中的士”2026年有望载人飞行
近日,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盛世龙”从广东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起飞,经过约20分钟的飞行,降落在珠海九洲港码头。这一航空器由于以解决未来城市内、城际间短途空中出行需求为典型场景,被称作“空中的士”,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王伟中谈道,广东“低空经济”产业研发创新起步较早,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占全国90%、占全球超过70%,有一批龙头企业。另外,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立法。今年2月,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的电动“空中的士”在广东首飞。2026年有望正式开启载人飞行,这将为广东催生一个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王伟中说,对广东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靠创新、二靠产业。
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先后布局10多批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研发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让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电家居等万亿级的传统产业发挥优势,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海上风电、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广东珠海:横琴大桥“二线”通道
进一步落实落细深圳、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着力优化“四个环境”,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
第一,营造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我们将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市场,全面落实“非禁即入”,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进一步落实落细深圳、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在生物医药、教育文化、绿色低碳等领域和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率先有序放宽市场准入。
第二,营造规范便捷、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我们推出“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已经达到94.07%,“零跑动”率92.63%。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推出更多便利政策,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
第三,营造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加快研究出台广东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对经营主体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第四,营造循环畅通、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着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落实我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