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有400年历史的卫城镇,自古为商贾云集、商贸繁荣之地,素有“小荆州”美称,是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名镇。这里原有明朝屯军古迹,后有红军长征留下的红色文化,现有步履不停奋力续写乡村振兴佳话的干部群众。
“卫城三老”在清镇是一个尊称、简称,指代三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程家强、周光俊、莫之贵。春秋鼎盛,他们在工作或躬耕之余,用文字记录着卫城的人杰地灵,抒发对家乡的一片赤诚。桑榆之时,他们笔耕不辍,投入文化传承、到卫城镇志,克乃、坪寨、蔡水等村志的写作中,立志为当代立心、为后世留痕,为发展赋能。
程家强:初心不改 墨香留痕
九月,秋意起夏未央,顶着午间炙热的阳光,陈家强、莫之贵来到了坪寨村周光俊的书屋。摊开厚厚的书稿,一场关于《卫城名镇志》第三次修改的讨论就此开启。
《卫城名镇志》是《卫城镇志》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编修,按照名镇志的要求,在保有一定事实本真的情况下,在体例体裁方面进行一定创新、点染和描述,并配以大量的图片,重点突出“名”与“特”。程家强说,目前,贵阳市编撰名镇志的只有青岩和卫城。
接手《卫城名镇志》的编撰,已经是程家强、周光俊、莫之贵的第二次合作。三人的第一次合作,是在2013年接手《卫城镇志》的编撰工作。两部志书,均是程家强总体负责,周光俊和莫之贵分别负责其中几个板块。
程家强这个清镇小有名气的民间作家,投身到政府的志书编撰工作中,令很多人费解。
“编撰志书,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它具有比小说、散文、诗歌更广泛的历史价值、资政价值和社会价值。”程家强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够让历史留痕,让文化育人、让精神传承,就是他有限生命中的无限价值。
再过两个月,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将迎来80岁的生日。一路走来,程家强见证了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社会发展变化,他本人也在读书开阔眼界之后,一心想要为社会作贡献,不耐受到历史的局限,他只能一边躬耕一边写作。早年出版的《牂牁场》《三线三线》等作品,就是程家强以个人经历为素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卫城这个黔中古镇乡民的生活画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写作的深入,程家强也萌生了振兴当地文化的想法。2014年,程家强联合周光俊、莫之贵等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卫城镇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担任首任文联主席,并先后主编了宣传家乡人文风情的《镇西卫》杂志,《古镇·相似·情韵》文集和《镇区大典》等作品,带动和培养了一批文艺爱好者,助推了清镇市的精神文明建设。
《卫城镇志》的编撰,历时7年,先后审阅修改20余次。从草稿到誊抄,到无数次的修订,老人都是一笔一划地进行。接手志书的写作,让程家强一年一部小说的创作节奏被打乱、创作被耽误。“过程很难,特别是一次次被否定、被‘找茬’的时候,但是既然决定要干,不光要有前瞻性、全局性,还要有集体意识和奉献意识。”
程家强说,《卫城镇志》的完成,极大鼓舞了自己,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以笔为剑、墨为锋、字为刃的信心。经过一年多的钻研,27万字的《卫城名镇志》,已经经过了两轮审核三次修改,程家强个人负责的《蔡水村志》也已经初具雏形。
“只要我还能写,我就要继续为党和人民书写,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程家强说。
周光俊:耕读不止 以文化人
中午12点,对于凌晨5点就起床阅读、写作周光俊来说,已经有些倦意,但他还是来到坪寨村委会,补齐《坪寨村志》中的2024年考入大学的人数和详细情况。
“坪寨村志共30章,168节,300个子目,照片计划100张。”周光俊介绍说。
周光俊,一直以来都是清镇人的阅读榜样,他用“精神食粮”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他创办的耕读书屋,是远近闻名的“黄金屋”。
20世纪70年代,20岁出头的周光俊创办了耕读书屋,“我打了4个木书架,把家里1000多册藏书整理上架,摆在十几平方米的茅草屋里,免费供村民借阅。”周光俊希望村民们能够在劳动、耕作之余来看书,获取知识,因此将书屋取名耕读书屋。几十年来,周光俊的藏书越来越多,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村民从他们的书屋,不仅学习到种植、养殖、科技等方面的实用技术,还跟着周老师,培养出浓厚的文学兴趣。耕读书屋,也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窗口。
3万多册藏书,阅读室、书法室、传习室等各种功能教室,写作培训、学术研讨、书法习作、文化沙龙……如今的耕读书屋从单一的阅读空间,转向丰富多样的文化空间,成为乡村传习堂、全国最美农家书屋。周光俊本人也获得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乡村阅读榜样”等众多荣誉。
周光俊数十年如一日地阅读,为他的写作积攒了能量。在写作《卫城镇志》《卫城名镇志》《坪寨志》时,他学习借鉴《汉书》《史记》《二十五史精华》等古典书籍的写作手法。“特别是人物传记的写法,寥寥数语就能概括人的功过是非,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很大。”周光俊说,为了收集翔实、多维度的历史资料,他曾泡在清镇档案馆里一个多月。为了写好卫城镇志、各村志,周光俊他们考察很多地方,也走访了无数老人,电话联系众多在外人员。
“我们总觉得时间很紧迫,如果我们不去做,不去发掘、不去书写,后面就真的不会有人知道了。”周光俊的阅读写作生涯中,他的女儿既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打字员。如今,《坪寨志》打字工作,落在了正在上中学的孙子身上。每周末回家,孙子都主动坐在电脑旁,化身为爷爷的打字员。在周光俊夜以继日地收集、整理、写作以及家人的帮助中,目前坪寨志已基本完成,即将组织村里进行初步审核、修改。
“利用耕读书屋平台搞好文化传承工作,一如既往地为地方发展培根铸魂。”这是周光俊的第一个愿望。向党和人民交出高质量的志书,将手上几百万字的手稿变成公开出版的书籍,这是他的另外两个心愿。
莫之贵:情怀不减 授人以渔
莫之贵接触志书写作时间,早于程家强、周光俊。2005年,他参与到《清镇志》的编撰工作中,并获得了外出学习的机会。那次经历,让他对志书及编撰工作高看一筹,也就有了三人的一拍即合。
“克乃是彝语的音译,意为深深的山口。”说起克乃村的历史,莫之贵头头是道:“克乃村历来读书人多,走出大山的人也多,这源于该村自明代以来的家风家训的传承。”
《克乃村志》是按照名村志来写的,只有5万字,字数少了,就需要高度概括以及适度取舍。莫之贵的手稿,字迹工整、遒劲有力,而纸张却“长短不一”,如一件修修补补的文物。莫之贵说,由于村级的志书少,所以在写克乃名村志的时候,他要不断地学习借鉴,不断进行修改、调整和增减。对于莫之贵来说,为克乃、上水等村寨编撰村志,留下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是一种欲罢不能的情怀,所以他要奋力为情怀“买单”。
志书编撰不仅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也是留住乡愁和传承文化的具体过程,因此莫之贵在编撰志书过程中,特别需要新生力量。“我们在编撰村志的时候,都要带着年轻人一起干,并让他渐渐上手。”莫之贵他们计算着,如果一个村有一个写志书的年轻人,整个卫城镇就能培养出20人的年轻队伍,有他们的加入和接力,才能续写家乡历史和可期的未来。
在卫城镇的各个村寨,也经常能看到莫之贵忙碌的身影。“关心下一代”,他一直没有退休。莫之贵积极组织周光俊、程家强等老党员,奋战在公益事业第一线:在耕读书屋开设“小小作家班”“书法课堂”等免费课程,邀请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引导培养青少年儿童养成爱写作、爱阅读的习惯。积极协调爱心人士到星光小学、青龙小学、新桥小学等捐资捐物捐项目,帮助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
“我们都是70多岁的老人了,有意义的事干一件算一件吧,争取把人生的句号画圆满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卫城三老”躬耕一生而余热不减,将赤诚之心化作行动之源,以笔为戎、汇聚英豪,记人记事、写景抒情,让一方文化源远流长。他们笔耕不辍,因热爱坚持,为情怀煎熬,只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们继承先贤绝学,也创造了后人典范。
李锦明 沈建华
编辑 蔡义桂
二审 凌洁
三审 杨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