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技术催生 盐碱地里好“丰”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27 12:3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 晶

10月下旬,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甘沟村盐碱地试验示范基地内,青海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化验室主任祁存秀和技术人员刘寿娟戴着太阳帽正蹲在田垄上,对青贮玉米进行现场测产。

“粉垄田玉米植株高302厘米,对照田玉米植株高261厘米。”祁存秀拿着测量尺从玉米根部沿着直线向上测量,一旁的刘寿娟快速准确地记下数字。

看着眼前一片新绿的玉米地,谁能想到这片13.3公顷的土壤竟是含盐量3.23%的轻度盐碱地。

湟源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聚,土壤盐碱化严重。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祁存秀口中蹦出的这句谚语,道出盐碱地上种粮之难。盐碱化被称为土地的“顽疾”,由于土壤含盐量高,除少数耐盐碱植物外,几乎寸草不生。

4月下旬,农业技术人员选择理化性质相近的土地,种植青贮玉米铁研53号进行粉垄耕作试验,一块为空白试验田,由农户按照平时自己的种植习惯进行正常耕作,另一块选择粉垄机械进行耕作。

按照青贮玉米测产方法,技术人员在粉垄区、对照区分别选取约10平方米的样点,将种植的青贮玉米全株刈割,统计株数,并立即称取样点内全部植株质量,得到小区鲜重和每株鲜重,折算成亩产量。经过测产,粉垄青贮玉米平均亩株数4859株、单株鲜重1.325公斤,折亩产6438.2公斤。对照田平均亩株数5614株、单株鲜重0.940公斤,折亩产5277.2公斤。

“粉垄田比对照田每亩增产1161公斤、增幅达22%。”之所以能够增产,得益于从广西农业科学院引进的粉垄耕作技术。

什么是粉垄耕作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螺旋式钻头替代传统犁头,普通犁耙不易深耕深松,土壤容易板结,水分也不好保持。而粉垄耕作技术能够打破犁底层,对各种宜耕土地垂直深旋耕高速旋切,土壤被横切粉碎旋磨成粉状且不乱土层,一次作业就可完成‘犁、耙、打’等全部耕作程序,通过活化土壤,使板结的盐碱地变成疏松透气的‘海绵农田’。”湟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付晓萍介绍说。

今年4月,湟源县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110万元及企业自筹资金132万元,在全县3乡1镇的轻—中度盐碱地开展粉垄技术试验,在22公顷一般耕地及76.67公顷盐碱地上种植小麦、马铃薯和玉米等农作物。

“这个技术很神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刘寿娟时不时就去田间看看,她发现,经过粉垄技术改造的土地,长出来的玉米植株更加健壮,后期不易枯黄早衰,但对照田的玉米植株则相对矮小,后期容易发黄,而且粉垄耕作技术耕作过的农田玉米棒也更大、籽粒更多更结实。

通过检测试验,粉垄技术可以有效改造中度盐碱地,使0至20厘米耕层土壤全盐含量降低,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和土壤生态环境。同时有效促进种子提早发芽、生根、出苗,使作物根系发达、秸秆粗壮,提高抗倒伏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平均每亩年增产15%至20%,每亩增收200元。

“粉垄技术使一般耕地松土深度在35至50厘米,盐碱地在45至50厘米,比传统耕地加深了一倍。经过深耕,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和土壤生态环境,控制土壤返盐,让土壤长时间保持细疏松软状态。”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主任张荣说。实践证明,粉垄技术能充分利用土壤、水分、氧气、阳光、微生物等自然资源,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和纳氧性,提高耕地和盐碱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昔日光秃秃的盐碱地,今朝绿油油的丰收田。如今,湟源县盐碱地正在脱胎换骨,展露新颜。“牢牢端稳中国饭碗,必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未来,盐碱地上将结出更多‘金灿灿’‘绿油油’‘红艳艳’的硕果,为青海省引进推广示范‘粉垄技术’提供支撑。”湟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亚磊坚定地说。(来源:青海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7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应用光粒子技术治理盐碱地,在土壤改良和农作物增产增收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2020年至2022年
2024-02-05 06:53:00
江苏农业专家接力攻关,破解“丰收密码”
...稻21号’531.5公斤!”测算结果一出来,人群沸腾了。在盐碱地上种粮食,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而在江苏,盐碱地上竟“长”出了大粮仓。“医治”改良土壤,补充耕地后备资源金秋十
2023-10-30 11:34:00
...她精心培养的一批功能微生物。“这都是我和团队成员从盐碱地不同植物根际土壤、根内分离筛选出来,用于研发盐碱地微生物菌剂产品和盐碱地土壤修复的。”指着眼前瓶瓶罐罐中的微生物,李凤
2023-01-05 06:55:00
山东加速打造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网-山东频道人民网济南5月8日电 (逄鑫珊)为加速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2022年12月30日,科技部正式批复在山东建
2023-05-08 17:00:00
良法配良田  再造米粮仓
...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区副总经理张永丰说。科技攻关,盐碱地破“碱”重生。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海子乡苗六泉农场,汩汩黄河水通过渠道流入蓄水池中,泥沙沉淀后,经过泵房里一个个过滤罐体
2025-05-16 05:49:00
坚持不懈 苦心治理盐碱地变“新粮仓”
...珍的行程安排得很满。 “2018年以前,这里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土壤板结,作物难以生长。通过几年的盐碱地改良,现在这里的向日葵亩均可以增产50公斤以上。”站在隆兴昌镇盐碱地
2024-04-18 07:03:00
新春走基层|盐碱地上的增产“秘诀”
...作物丰收,这里就不再是‘只长盐蓬草,不长棉和粮’的盐碱地了。”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甘沟村盐碱地试验示范基地,青海恩泽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斌荣指着眼前200多亩的试验
2024-02-11 11:14:00
大力发展梨果种植 新理念新技术打造国家级科研基地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在河北沧州,开发盐碱地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不仅可以种植旱碱麦,还有特色产业——碱梨。眼下,在沧州的孟村回族自治县,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梨迎来了收获。一大早
2023-09-25 13:35:00
昔日盐碱地今日新粮仓
...六年来,兴安盟推广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近六十万亩昔日盐碱地今日新粮仓 □本报记者 高敏娜随着气温回升,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科右中旗耐盐碱水稻科研基地里,水稻的育苗工作正在如
2024-04-24 05:3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