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的后宫管理:祖制约束与皇帝的自我约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5 15:19:00 来源:戏说三国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充分吸取了前朝历代的灭国教训,在外戚篡权、后宫干政,尤其是皇帝沉迷声色、荒废朝政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祖制约束和管理机构。对于清朝君主而言,拥有一个数量庞大的后宫妃嫔队伍,关乎皇嗣后代的延续、关乎大清皇位的传承,更关乎前朝势力的制衡和朝野局势的稳定。

清朝的后宫管理:祖制约束与皇帝的自我约束

为了管理好这个庞大的后宫妃嫔队伍,康熙皇帝制定了一整套尊卑明确、等级森严的后宫制度,利用后宫位分的升降来彰显皇恩浩荡和皇权权威,并以此影响外戚势力、制衡前朝局势。

前朝无事、后宫无忧,高高在上的皇帝又该由谁来制约呢?

别忘了,根据前朝历代的经验教训,“皇帝沉迷后宫”带给王朝的巨大危害,可丝毫不差于“外戚篡权”、“后宫干政”。

为防止皇帝沉迷后宫、荒废朝政,一个专门管理皇帝“卧房事务”的特殊机构——敬事房,应运而生。

清朝的后宫管理:祖制约束与皇帝的自我约束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清朝时期的“敬事房”隶属于内务府管辖,专门管理宫廷太监和宫女事务,并负责皇帝和后宫妃嫔的内廷事务。其中,对皇帝的“临幸事务”予以管理和约束,就是“敬事房”诸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只是,“敬事房”该如何约束九五至尊、高高在上的皇帝呢?

“绿头牌”制度

绿头牌制度,也就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翻牌子”。每天晚膳以后,敬事房太监就会端着一个放有十几个或者数十个绿头牌的大银盘子,以供皇帝选择侍寝对象。

清朝的后宫管理:祖制约束与皇帝的自我约束

《清代野记》对这种制度有着较为明确的记载:

若无所幸则曰去;若有属意,则取牌翻转之,以背向上。

只是,“绿头牌”制度究竟如何有效防止皇帝沉迷后宫呢?

1、一旦皇帝连续数日临幸某位妃嫔,敬事房有权将其绿头牌撤下,有效防止专宠情况的出现。

2、一旦皇帝连续数日翻牌子,敬事房可以奏请皇后或者皇太后同意,中断一日或者数日绿头牌的进呈,以保证皇帝的龙体健康,防止沉迷后宫的情况出现。

清朝的后宫管理:祖制约束与皇帝的自我约束

严格控制皇帝的“临幸”时间

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将侍寝妃嫔送至皇帝寝宫以后,敬事房太监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还需要“立候于窗外”,亲自监督整个过程的完成。

《清朝野史大观》对这一过程的记载也较为明确:

如时过久,则总管必高唱曰:“是时候了。”帝不应,则再唱,如是者三。

也就是说,高高在上的皇帝即使连“卧房事务”也不能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必须受到敬事房的严格管控和限制,目的自然也是为了防止皇帝沉迷后宫,荒废朝政。

但这里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皇帝高高在上,一个小小的敬事房能管住皇帝吗?

其实,清朝帝王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懂规矩、最守祖制的所在,他们对于祖制规矩的遵守远超现在人们所能想象。再者,清朝的御史言官们也绝非摆设,如果皇帝违背祖制、一意孤行,就会立马被朝廷负面舆论包裹。更重要的是,敬事房的背后还有着其他协助力量。

清朝的后宫管理:祖制约束与皇帝的自我约束

其他协助力量

《清稗类钞·宫闱类》记载了一件发生于咸丰年间的故事,话说慈禧得宠的时候,咸丰皇帝曾经“宿慈禧所,数日不视朝”,视敬事房如无物,对于所谓的祖制规矩更是毫不在乎。于是,敬事房便找到了当时的皇后,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

顶祖训至宫,正跪,命人请皇帝起,听训。咸丰亟止之,曰:“予即听朝,勿诵训。

也就是说,一旦皇帝无视祖制,无视朝廷舆论,敬事房还可以奏请“后宫之主”——皇后,或者皇太后亲自出面,予以规劝。皇帝不能惩罚,但侍寝的后宫妃嫔,哪怕是有孕在身的后宫妃嫔就会被扣上“魅惑主上”的罪名,予以严惩。

正因为有了这些协助力量,敬事房才会拥有特殊的权利,对皇帝形成有效制约。

清朝的后宫管理:祖制约束与皇帝的自我约束

后记

当然,敬事房能够发挥作用的朝代也只发生于类似同治、光绪等傀儡皇帝的身上;诸如康熙、雍正、乾隆这等拥有绝对权威的帝王,敬事房即使有着后宫协助力量的帮助,也只能任凭皇帝折腾,丧失最基本的工作职能。

如此情况下,清朝皇帝也只能凭借着对大清江山的责任感进行自我约束。事实证明,诸如康熙、雍正、乾隆等实权皇帝在位期间,沉迷后宫的情况反倒没有发生;行至晚清时期的咸丰、同治却被敬事房管过了头,躲到了圆明园甚至跑到了民间的烟柳之地肆行无忌。

所以,敬事房的存在到底有没有实际意义,值得思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5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皇帝选择宠幸妃子的方式有哪些
...度达到了一个顶峰,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各种制度,规定在后宫之中由皇后来主管内治,其下设立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子四人,嫔六人。这些人分别居住在东西十六宫中,协助皇后来管理后宫。
2024-04-21 14:31:00
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真的那么性福?宫中所谓侍寝,就是嫔妃侍候帝王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得宠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
2023-04-16 22:36:00
清朝皇帝是如何临幸妃子的
...幸就临幸事实上对于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封建王朝而言,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而在清朝,这种特征则更加明显。对于清朝的皇帝而言,后宫生活与皇室纯正血统的繁育、前朝朝臣的势力平衡,甚至
2023-05-26 16:15:00
...没有制约的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征召天下美女充实后宫。除了享受外后宫妃嫔的主要任务是为皇家延续血脉,为了保证皇家血脉的纯正性,各朝各代都设立了一些侍寝的规矩。一,敬事房和绿
2024-05-29 06:34:00
后宫嫔妃光鲜背后的悲哀,不是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
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面,后宫嫔妃的生活是吃香的喝辣的,虽然勾心斗角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总体来说也算是生活优渥。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古代妃嫔的悲哀,不是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按照我们的
2022-12-17 16:53:00
古代妃子侍寝时,为什么要裹着被子抱进去
...墙之内,数不尽的明争暗斗:朝廷之中大臣们尔虞我诈、后宫之中妃子们争芳斗艳,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若是是后宫之中没有约束妃子们的规章制度,那后宫便真的要乱了套。其实万人之上的
2023-08-03 19:52:00
清朝“敬事房”有什么用
...治舞台上扮演了一个独特而关键的角色。四、步步为营:后宫妃嫔与敬事房的微妙关系在清朝庞大的后宫体系中,每个妃嫔都在为自己的地位和未来努力。而敬事房,则成为了她们必须周旋的对象。
2024-08-02 17:20:00
清朝后宫有一职位,掌握无数妃子的命运,皇帝都得听他的话
...妃,宫女和太监则处于最底层。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清朝后宫中有一职位,一般由太监来担任,这个职位非常特殊,掌握着无数妃子的命运,皇帝有时候也得听他的话,这是什么职位呢?原来,自明
2025-04-19 23:34:00
揭秘侍寝过程:清朝皇帝与妃嫔的严格规范
皇帝的后宫拥有几千嫔妃,根据电视剧的场景来看,皇帝要想宠幸一位嫔妃,那就只需要翻牌子。然而,正是这样的情节才会让观众造成误解。其实,清朝的侍寝过程较为复杂,妃嫔需要遵守每一个流程
2023-11-21 07: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