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张家口日报
本报记者 左文婷 通讯员 池世杰 李日红 陈树峰 郭亚玲
将几片粽叶叠放挽成漏斗,放入一把糯米,放上红枣,再铺一层糯米,折叠粽叶,再拿马莲叶捆扎,包出的粽子棱角分明,有模有样——端午节来临之际,在桥东区怡安街社区,来自河北北方学院的10名外国留学生和社区居民一起,深度体验并迎接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到来。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包粽子、做团扇……社区阿姨们手把手教学,留学生们也学得认真。
“过程很新奇,结果很惊艳。包粽子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简单。”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L a r a i bE j a z说。在之前学校举办的中文日上,他们学到了屈原的诗词,也了解到做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习俗,今天通过社区居民的介绍,切身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仪式感’。”
令留学生们“惊艳”的,还有团扇制作体验。在等待煮粽子期间,大家围坐在桌边,在拓有熊猫等元素的空白扇面上,勾勒、上色,一个个憨态可掬、意义丰富的中国元素图案跃然纸上,丰富的色彩同样传递着中国式的浪漫。
更让人“惊艳”的还有亲切交谈的氛围。社区阿姨和叔叔们都能或多或少地用英语交流几句。特别是70多岁的侯宝存,他是留学生们的“老朋友”。他自学40多年英语,在社区成立免费英语培训班,还自主编写了英语教材《张家口市民学英语200句》,有了侯老爷子的加持,大家的交流更加畅通。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越来越广、越来越深;也希望通过活动,让留学生们看到中国人的热情与创造,了解咱们张家口的特色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交流的见证者、推动者。”侯宝存告诉记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