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巴彦淖尔:党建引领 生态致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07 22:33:00 来源:杭州网

人民论坛网讯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从全国来看,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这些边疆民族地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队。”

今年以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制定《巴彦淖尔市嘎查村级集体经济“双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努力实现产业发展强起来、集体经济富起来、群众荷包鼓起来。目前,全市652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3元,同比增长7.1%。

先锋村:生态优先 保护发展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乌梁素海考察时强调,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的方向是明确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

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先锋村位于乌梁素海西岸,土地盐碱化严重,一直以来都是广种薄收。地处乌梁素海边缘,既要保护、又要发展,如何破题解题?先锋村走出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环境保护和农民收入增长互惠共赢的多种途径。为进一步改善乌梁素海内源污染及增加农民增收渠道,该村实施草饲料加工厂,利用乌梁素海水草为原料进行饲料加工,项目的建设既有利于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又可缓解饲料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村党支部通过“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分红,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与农户特别是脱贫监测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解决105户村民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增加3500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引领下,先锋村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通过大力发展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新型技术,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挥发和流失,同时大幅节省人工成本,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

先锋村红圪卜社由于紧靠乌梁素海,土地长年洇渗,盐碱化程度较高,加之基础设施配套差,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发展和居民增收。2018年,当地大破大立实施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大范围实施了水肥一体化引黄滴灌改造工程,将黄河水引入蓄水池,经过沉淀过滤后,进入滴灌系统,进行农田浇灌,节水又节肥。

“原来我们一亩地需要70斤化肥,现在只用40斤化肥,原来浇一亩地需要花费35元,现在只用8元左右。”先锋村村民田春激动地说到。

如今的先锋村正在全面推进水肥一体化发展,由易管护、易推广、易安装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向高质量、高效益、高规模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迈进,通过项目实施推动农业节水灌溉化肥减量增效,优化种植结构,在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同时,减少农田退水,提高肥料利用率,进一步减少化肥淋溶排放,提升乌梁素海综合治理成果。

民主村:“头雁”引领 治理共富双提升

亭台楼榭绿树间,水系环绕通幽处。

盛夏时节,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民主村,仿佛江南水乡般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美丽迷人的画卷背后,是村党支部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村民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过去的民主村,管理不到位,干群关系不和谐,许多公益事业和惠民政策难以落实,是当地有名的“上访村”,村里的产业发展、民主治理等各项工作走了下坡路,一度成为出了名、挂上号的“后进村”。

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2015年,民主村“两委”成员在入户走访、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创新推行“五人小组”工作法,把有威望、有文化、有能力、有觉悟的村民推选出来,与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组成“五人小组”,通过“五张嘴参与议事、十只眼睛全程监督、五支笔复审把关”,实现村民“家门口”的民主治理。通过这一工作法,解开了群众“心结”,树立了党员干部威信,打开了工作局面,“民主”村更加名副其实。

通过“五人小组”成员“小而活、细而实”的上门做工作,截至2022年8月,该村先后调整取消了32户人情低保,成功化解历年信访积压案件32件次,动员村民集资260余万元,新修村级小油路74.9公里,建成文化活动室8个。

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破解村组治理难题后,如何带领当地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成为了民主村党支部的工作目标。

苹果梨是内蒙古河套地区的特色果品,个大色好、汁多味浓,被誉为“中华丑梨”,民主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虽然产量高,但效益差,成为当地果农的一块心病。针对村组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的情况,民主村“两委”班子主动“走出去”,外出学习考察、对内调研挖潜,确定了“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

这几年,民主村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成了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15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引进推广20多种新品种,邀请市区两级专家给果农“手把手”传经验、教技术,实行精细化管理和科学种植,并注册“丑梨”商标,制定从栽培到采摘的全链条标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苹果梨由原来的每公斤2元就地卖到6元,并以每公斤11元的价格远销江苏、广东等地,使这一产业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香饽饽”。

围绕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建设集美丽乡村、庭院经济、沙区体验、园林观光、农产品贸易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民主村积极培育以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为主体的“美丽经济”,大力推进以农业观光、采摘、农家餐饮、住宿体验、健康养生、文化休闲为内容的乡村旅游,吸引城里人体验乡土气息、乡村味道,每年接待区内外游客20余万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7 23: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微视频 | 福建建宁:美丽乡村全域绽放
...宁素有“闽地之母、闽山之巅、闽水之源”之称。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两次深入建宁调研指导,对建宁老区苏区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年来,建宁始终牢记嘱托,立足资源优
2024-02-05 10:57:00
【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微视频 | 福建永泰画好“山水画”
...机遇,全方位升级乡村游体验产品。未来,永泰县将牢记总书记嘱托,重点围绕“两来两去”发展,唱好“山歌”、画好“山水画”。做强文旅经济,夯实旅游全链条要素保障,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永
2023-06-27 20:49:00
【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浙江温岭:“和美松建”的美丽蜕变
“大国新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专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大步迈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越过
2023-07-04 18:01:00
...专班多次半夜到临河和五原高速路口现场办公。”如今,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已经聚集了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
2023-02-20 03:47:00
...石家庄,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6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9月,黑龙江哈尔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10月
2023-12-06 06:46:00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
...共同的名字——治沙人。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座谈会上,总书记讲起他见过的这些坚守一生的治沙人
2024-01-06 16:24:00
...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多项荣誉。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来到高西沟村,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
2023-07-12 21:46:00
...建同向发力的新格局。让苗木新品种在沙里扎根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治沙新品种苗木示范区,400多亩草方格里,栽植两个多月的沙木蓼、四翅滨藜大多长到40厘米左右,生出了侧枝,
2024-06-06 06:06:00
时政微观察丨“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
...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今年6月6日,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考察,了解“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2023-09-10 21:3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临沂市河东区作协“弘国粹·写中医”走进康宇中医院
鲁网11月14日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中医文化,体验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中医文化的精神内核,挖掘地方中医诊疗战线中的人文故事
2025-11-14 12:10:00
辽沈大地“北粮南运”再提速 织就粮食安全黄金通道
在昌图县,新开通的铁路专用线直接接入企业粮库院内,实现了粮食从粮库到列车的“无缝衔接”。中国网发 国铁沈阳局供图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唐佳蕾 通讯员 刘健楠 吕长军)初冬时节的辽沈大地
2025-11-14 12:10:00
东南网11月14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
2025-11-14 12:14:00
皖西学院银杏大道向社会公众开放,市民纷纷持证去“打卡”
大皖新闻讯 时值初冬,金叶满园,皖西学院里的银杏大道再次迎来最佳观赏期。鉴于广大师生及市民朋友的观赏需求,该学院保卫处近日发布通知
2025-11-14 12:39:00
“十四五”期间山东累计动员606万名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强省建设各领域担当奉献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祝令方 实习生 孙雨婷)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5-11-14 12:42:00
“青年优驿”成了很多青年来鲁的“城市第一站”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祝令方 实习生 张依萍)11月13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团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情况
2025-11-14 12:43:00
e网情深促发展 最优营商看江南丨人才港里看营商温度 无锡锡山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e网情深促发展·最优营商看江南”2025国内知名微信公众号主编无锡行活动走进长三角(无锡)国际人才港
2025-11-14 13:12: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14日表示,今年我国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
2025-11-14 13:28:00
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张艳玲)11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5件涉鸟类保护刑事典型案例
2025-11-14 13:45:00
鲁网11月14日讯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的成山卫,曾是中国大陆海岸线最东端的海防要塞,其永宁、迎恩、镇远、武宁四座城门见证了明清两代的海疆风云
2025-11-14 13:54: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紫仪)点外卖、通宵熬夜、奶茶“续命”……这些不良生活习惯背后,潜藏着一位隐形的健康杀手——糖尿病。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2025-11-14 09:51:00
“互联护苗2025”总结评议会召开 多方聚力共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线
11月11日,由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联合主办的“互联护苗2025”主题网络活动总结评议会顺利召开。政府管理部门
2025-11-14 09:56:00
华电福建高砂水电:“三年整治”助推老电站焕发新活力
华电福建高砂水电公司航拍。东南网11月14日讯(通讯员 许琰 文/图)蓝色地面步道现代明快,白墙大LOGO简洁醒目,“太空舱”入厂通道科技感十足……11月13日
2025-11-14 10:04:00
石家庄市教学评估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新乐市召开
河北新闻网讯(巩振欣、牛雷涛)11月11日上午,石家庄市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观摩交流现场会,在新乐市东长寿学校召开
2025-11-14 10:06:00
2025雄安产业带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交流会在雄安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中国雄安官网11月13日电(李鑫)11月13日,2025雄安产业带跨境电商出海战略交流会在雄安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智汇雄安电商启航”为主题
2025-11-14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