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
腾讯“复制道具”案惹争议
游戏消费权益:制度建设需完善 玩家仍可依法维权
□ 本报记者 卢 岳 实习记者 王鑫坤
“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天了,玩家的诉求没得到回应,热度倒是慢慢下去了。”11月末至今,由腾讯国内代理的格斗网游地下城与勇士(下文简称DNF)在游戏圈内话题度极高。
事件起因是,部分网友注意到了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于11月27日下午16点36分发布的一则公诉声明,其内容显示:自2022年8月以来,被告人唐某利用DNF个人背包和仓库程序的漏洞,使用被告人蔡某某提供的脚本,非法复制出“矛盾的结晶体”“扭曲的次元结晶”等八种游戏道具并进行出售,累计非法获利人民币9163万余元。
记者注意到,该消息于11月28日开始在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迅速传播,引起了广泛的舆论争议。微博相关话题“玩家利用dnf漏洞获利9163万被公诉”后台数据显示,11月28日,该话题的阅读量已达100余万。截至目前,其阅读量已累至271.8万次。
“此事事关重大,一方面这可能是国内游戏史上最大的漏洞牟利事件,另一方面在于玩家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诉求可能会集中爆发。”十年前便开始接触DNF的小华(化名)向记者表示。
截至12月9日,记者了解到,DNF玩家们仍在等待公安部门、腾讯DNF游戏官方的公布最终调查结果。
进展:腾讯案件牵涉极广 仍在调查中
记者调查发现,针对此次“9000万”事件,腾讯DNF官方仅于11月28日发布了一则公告:关于“公会仓库案件”的相关说明,至今无其他后续公告更新。官方回应后,玩家舆论场仍以消极情绪为主。小华对此发表看法:“不像回应像邀功。”不少网友也对官方回应文件中提到的“第一时间对可疑账号进行监控和异常道具来源追溯”表达了质疑。
12月8日,记者就公告后续相关问题咨询了腾讯DNF游戏客服,工作人员回应称,“针对这个问题还在调查,可以继续关注后续的公告。”
另外,部分微博网友在11月29日发现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于27日发布的“玄武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2名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告人提起公诉”文件已被下架处理,“9000万”事件话题的争议性也因此再度升温。
12月8日下午,记者也从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案件由于牵涉范围极广,还在调查当中,已经超出了当地检查院的能力范围,已全权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之后,记者也致电了南京市玄武区公安分局的相关部门,电话目前暂未接通。
距离舆论发酵已过去十天,在案件深入调查的同时,仍有不少玩家通过DNF助手APP的官方评论区提出自己的诉求。对于玩家们而言,此次事件意味着什么?为什么玩家们的诉求会如此强烈?
玩家诉求: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无法置身事外
“像‘矛盾的结晶体’这种材料都算得上是游戏中的硬通货了,”小华告诉记者,“复制那些道具的人仅仅用一些代码就能零成本的产出材料再出售给玩家,而玩家们花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记者了解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DNF游戏内部市场已经形成了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像“矛盾的结晶体”这种道具的大批量收集一般会经由“搬砖党”(通过倒卖道具赚取差价)、分销商之手并最后集中到各区高消费的头部玩家的手中,也正因如此,复制道具的人才能通过这些环节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而这些高额利益的后果则被转嫁到了普通玩家身上。
DNF游戏市场内部的“金价”(游戏货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是否稳定与玩家们的权益息息相关。“无论是游戏道具还是游戏金币,以如此巨大的量涌入市场,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金价’的变动,最终导致玩家手中的货币贬值,没人能置身事外。”小华谈道。除了普通玩家外,对于那些不断收集材料想要日后“贱买贵卖”的商人们,无限产出的道具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破产”。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DNF的国际服曾经也出现过多次类似案件。据了解,今年8月初,DNF美服一内部员工就被曝利用游戏权限变卖游戏道具,以此赚取了7万亿游戏黄金,并用于真实货币交易。该事件发生后,DNF美服策划朴钟民第一时间发布了道歉公告。小华告诉记者,今年11月,其官网公告透露,上述人员已在一审判决被判处7年监禁。他认为,“有这么多‘前车之鉴’,如果未来腾讯游戏官方不提供给玩家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后续进展,矛盾只会不断激化,信任危机就会产生。”
如果游戏官方不给予回应,那么玩家们能否进行自我消费权益的保护呢?
权益保护:制度建设仍有发展空间 玩家可依法维权
“从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看,玩家在此情况下确实受到了损失。但由于是非法行为导致的货币贬值,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问题,所以玩家直接申请消费者权益保护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玩家没有其他维权的途径可走。他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起诉相关责任人,寻求经济赔偿。”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行业人员表示,对于游戏内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我国关于相关问题的制度建设仍有完善的空间,现阶段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条文。另外,记者了解到,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向游戏运营商、消费者协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
当谈及上述情况游戏官方是否应承担责任的问题时,朱克力谈到:“这要看游戏官方是否存在疏忽或不当行为。如若其未能及时发现并修复游戏漏洞,导致玩家受损,那么确实应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不仅仅是道德上的责任,法律上也有可能被追究。”他认为,如果游戏官方的确需承担责任,玩家要求其发布道歉声明或提供补偿是较为合理的诉求。
目前,案件后续结果尚不明晰,官方是否应当承担责任仍需静待调查结果。
“此案无疑会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如此大的漏洞谋利事件会让行业更加警觉,从而加强游戏的监管与防范措施。同时,玩家的权益也将受到更多关注。”上述行业人员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案件后续会如何发展,从长远来看,都将对游戏行业的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