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9 05:47:00 来源:戏说三国

萧瑀,字时文,唐朝初期宰相,是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封为宋国公。他和别的宰相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在李世民的贞观朝曾六任宰相又被六罢宰相,在同一位皇帝手下六起六落,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么,萧瑀有什么本事让李世民六次拜相而又罢免呢?

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如果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身份,萧瑀的身份绝对是第一等的。他出身于帝王之家是西梁梁明帝萧岿的第七子,还是隋炀帝的小舅子,不仅如此,独孤皇后还把她娘家的一个侄女嫁给了萧瑀,以加强西梁萧氏和隋皇室的关系,而恰巧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算起来萧瑀的妻子和李渊是姑舅表兄妹,也就是说,李世民要喊萧瑀一声表姑父。

如果各位以为萧瑀是靠着亲戚关系而坐上高官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萧瑀虽然是作为亡国之臣跟随他的哥哥西梁靖帝进入长安,得到姐夫杨广的保护,因为萧瑀有才华,又是萧皇后的亲弟弟,隋炀帝杨广被任命为内史侍郎,委以机要事务。萧瑀跟在杨广身边多年,可以说是隋炀帝看着他一点点成长起来的,两人关系很好。

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然而萧瑀性格耿直刚烈,有些一根筋,常常劝谏隋炀帝不要骄奢淫逸,隋炀帝非常恼火,渐渐地疏远了他,在解除雁门之围后,君臣关系降到了冰点。在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北巡边塞,始毕可汗得知此事亲率大军想要奇袭杨广,被嫁给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暗中派人报给了隋炀帝,隋炀帝才赶入雁门城内,突厥大军包围雁门关,局势十分危机,萧瑀劝说隋炀帝赦免高丽来安抚军心,并用重赏来激励将士勤王。然而等突厥撤兵后,隋炀帝又后悔当初承诺不征讨高丽的事情,害怕萧瑀出来劝阻,把萧瑀贬官为河池太守,立即上任,自此,姐夫和小舅子关系断裂,不再联络。

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李渊起兵后,攻占长安,因为李渊和萧瑀的亲戚关系,加上两人同在隋朝做官的时候关系很好,特意让李世民去召请萧瑀进京做官。萧瑀也很高兴啊,把河池兵马交给李世民,收拾行李进京了,李渊封萧瑀为户部尚书,封宋国公。

李渊建唐后,拜萧瑀为内史令,授予他裁决国事的权力,萧瑀也没有辜负李渊的信任,竭尽所能来帮助李渊处理国事。不仅如此,在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争位的期间,李渊偏向于李建成,想要除去李世民,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力劝李渊立贤,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李世民即位后,李渊时期的宰相只有萧瑀一个人还活跃在权力中心,最终六起六落甚至被贬出京。

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萧瑀因为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屡次忤逆圣意,可以说六次罢官都是这些原因导致的。萧瑀第一次被贬是因为李世民刚即位不久,萧瑀和郑叔达因为处理朝政的意见不合,上朝时当着李世民和百官的面争论不休,李世民几次都制止不住,一气之下罢免两人所有官职,闭门思过;第二次罢相是因为萧瑀让出使突厥的唐俭给避祸突厥的姐姐萧皇后带封家书,结果被人诬告私自通信于亡隋皇后。查明真相后萧瑀又复任宰相;第三次罢相是因为李靖虽然灭掉突厥,迎回萧皇后,可是却杀了隋皇室的义成公主,此时已经六十多岁的萧皇后又少了一个亲人,这个亲人还是她的救命恩人,萧皇后特别悲痛,而和姐姐久别重逢的萧瑀却上奏弹劾李靖,自然别记恨萧瑀的人进言萧瑀弹劾李靖不当,唐太宗又一次罢免了萧瑀的宰相;后来的三次罢相也是因为萧瑀过于耿直,和同僚不合,多次顶撞李世民,忤逆圣意而被罢职。第六次罢相惹恼了李世民,李世民亲笔写下诏书罢免了萧瑀的相位和全部封爵,还把他贬出京城。

他是隋炀帝的小舅子,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然而,谁也没想到,萧皇后得知萧瑀被贬出京城,这位八十一岁的老人收到了沉重的打击,一病不起,溘然离世。外放的萧瑀得知此事,已经七十四岁的他送走了最后一位同胞,意志消沉。虽然李世民恢复了他的宋国公的爵位又加了特进,可是萧瑀已经不在乎这些了,在萧皇后去世三个月后病重离世。

萧瑀作为亡国皇室的直系后裔,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屹立于朝堂之上,虽然在唐朝时期,萧瑀的主要功绩和作用是在唐高祖李渊时期,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六次罢相,大起大落,却都是耿直刚正、不徇私情、严守法度而遭遇的屡次起罢,李世民对他是又爱又恨,虽然每每将其罢相,但也知道萧瑀是个有能力的骨鲠之臣,这才有他被贬不久就又启用的情况。而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且位列第九,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对他的肯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9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本是西梁皇子,被唐太宗赐诗称赞: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并很快占据长安城。此时,被隋炀帝贬为河池太守的萧瑀收到书信后率部前来归附,于是官拜光禄大夫、民部尚书,封宋国公。武德元年(618),萧瑀被封为内史令,
2024-10-30 10:33:00
32岁的李世民,为何要收60多岁的“老太”入宫
...要;只有这一个,能给国家和皇子带来好运。”占卜者对隋炀帝说。开皇二年(582年)三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隋朝建立的第二年,隋文帝杨坚为13岁的儿子、晋王杨广选妃,在梁地(开
2024-04-24 20:23:00
兰陵公主与柳述:一段被权力斗争摧毁的恩爱佳话
...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最小的女儿兰陵公主—杨阿五(也是隋炀帝杨广的同母妹)。兰陵公主不仅人长的美,而且性格温顺、知书达理,深得隋文帝的宠爱。隋文帝今天之所以如此的开心,就是因为他
2023-10-04 07:39:00
有“小诸葛”之称的刘文静是开唐首要功臣,为何不在二十四功臣?
李渊剧照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暴政虐民,朝内又奸臣当道,致使朝政崩坏,民不聊生,叛乱四起。自瓦岗起义后,天下动乱不断,个地军阀纷纷称王称霸,隋炀帝派大军征讨叛逆。天下苦隋已久,因此
2023-03-08 12:24:00
从隋朝外戚到唐朝宰相:萧瑀的政治历程
...阁中。其中的一位显得非常特殊,此人出身皇室,姐姐是隋炀帝的皇后,本人是隋朝的外戚,然而却成为唐朝的宰相,还被列入凌烟阁功臣的行列。那么,这位特殊的凌烟阁功臣到底是谁呢?一、帝
2024-02-17 17:54:00
唐朝得天下谁是第一功臣?
...在隋末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包括对隋炀帝的反抗和对各地割据势力的征讨。他的军事才能帮助唐朝迅速统一了中国。政治智慧:李世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还是一位
2024-10-10 15:44:00
李元霸首次亮相埋怨亲爹,质问皇帝,结果如何
...一身蛮力,到处惹事。等到李元霸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隋炀帝杨广来到了李渊的封地太原巡视,李渊只带着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面圣,单单把李元霸留在了家里,就怕这个混小子给自
2024-06-13 09:47:00
罗士信的实力怎么样
...史中的罗士信却是有勇有谋,他在战场上的冷血悍勇,连隋炀帝杨广都为之动容而且念念不忘:“击贼潍水上,阵才列,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亢
2023-06-26 21:49:00
李世民诛杀裴虔通,背后的原因与历史影响
隋炀帝死于他手,在唐朝为官多年,最后被李世民诛三族天下大势自古以来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乱世之后总会有人一统大局,应运而生的秦朝完成了第一次大一统,隋朝完成了第二次大一统,可是
2024-01-23 20: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