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中央一号文件出炉!这些省份,越来越重要了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2-14 13:33:00 来源:国民经略

文|凯风

每一年的“一号文件“都备受关注。

日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首提“农业强国”,且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视为头等大事。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面对日益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地缘局势,这句话愈发力重千钧。

新的背景下,哪些省份的重要性开始提升了?

01

每一个大省,都有自己的“绝活”,在所在领域发挥扛鼎之力。

广东、江苏集制造业大省、外贸大省为一体,粤沪苏浙是主要的财政转移支付贡献者,广东又是全国养老金“南金北调”的最大来源。

与沿海大省以制造业见长相比,北方省份则是能源、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山西是产煤第一大省,河北是钢铁第一大省,陕西、新疆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为一体。

这些省份,正是过去几年全球通胀和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最大受益者。

与之对比,地位同样重要但价格不会随行就市的农业大省,往往被低估了。

中央一号文件出炉!这些省份,越来越重要了

黑龙江是我国粮食总产量第一大省,水稻、大豆、玉米产量全部位列首位,且是南粮北运的最大贡献者。

河南是小麦产量第一大省,一省占了全国总产量的1/4强,支撑起了全国人民的面食需求,堪称“定海神针”。

山东是蔬菜产量第一大省,承包起全国的“菜篮子”,在坊间向来有“中国蔬菜看山东”的说法。

安徽是南方唯一的粮食净贡献大省,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四,在满足自身需求之时,每年都会向江浙沪调出了大量粮食。

至于地域广阔的内蒙古,不只是能源大省,也是风力、光伏发电量居前的新能源大省,同时还是全国粮食产量第6大省。

可见,大国一盘棋。有省份撑起制造业底盘,有地方肩负起能源安全重任,还有地方成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02

目前,我国共有13个粮食主产区。

南方有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6省,北方有黑龙江、河南、山东、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等7省。

简单来看,北方7个省份,粮食总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而东北三省占全国产量超过1/5。

与人口规模相比,北方7省总人口仅为3.96亿元,占全国比重仅为28%。

至于东北,由于人口规模不断萎缩,目前三省总人口已经跌破1亿大关,占全国比重进一步降低到6.8%。

换言之,东北以6.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0%左右的粮食,北方7省以28%的人口贡献了全国一半的粮食产量。

中央一号文件出炉!这些省份,越来越重要了

所以说,北方7省养活半个中国,东北养活1/5个中国,并不夸张。

这与“天下财赋半东南”的说法形成了直接呼应。

考虑到分税制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存在,我国只有8个省份,对全国财政有净贡献,其中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东南5省是主力所在。

根据2021年财政数据,东南5省净上缴税收超过3万亿元,占所有净上缴税收的8成左右,可以满足近20个省份的财政转移支付需求。

中央一号文件出炉!这些省份,越来越重要了

仅广东一省,就可满足四川、吉林、湖北、陕西、山西、重庆、辽宁、宁夏等10省份的需求。

无论是北方7省养活半个中国,还是天下财赋半东南,都是大国经济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03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粮食重心却一直在北移。

长期以来,南方都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南粮北调”长期主导了大国粮食格局。

大运河的诞生就源于此,“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乃至“天府之国”的说法广为流传。

然而,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南方省份一跃成为新兴制造大省,“鱼米之乡”的角色不复存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版图开始洗牌,北粮南运取代南粮北调成为常态,而一众北方大省也成了粮食安全的主要贡献者。

据瞭望杂志提供的数据,我国粮食净调出省份不断萎缩,从2003年的13个减少到2008年的5个,目前仅剩河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安徽5个省区。

黑龙江和吉林,东北三省有两省在列,可见即使遭遇了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困,即使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担忧,但在粮食方面,东北的地位依旧无可取代。

这其中,河南相对特殊。作为全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常住人口第三大省,在满足1亿人的口粮需求的基础上,每年还能外调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可谓殊为不易。

安徽则是南方唯一的粮食净调出省份。数据显示,2022年安徽粮食总产量在800亿斤以上,其中,其中,净调出量在200亿斤左右。

就此而言,安徽在为江浙沪包邮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年轻劳动力支持的同时,还贡献了不可或缺的粮食。

04

大国一盘棋,能源价格受到调节价限制,粮食价格更不会轻易随行就市。

这一局面带来的结果是,即使贵为粮食产量第一大省,也无法从农业经济中获得更多超额收益,农业产值与工业产值、服务业产值更是难以相提并论。

所以,这些年,农田占用、耕地抛荒现象层出不穷,更有地方将农业大省的身份视为经济发展的拖累。

作为粮食第一大省,黑龙江的粮食播种面积高达14.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3左右,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堪称大国粮仓的压舱石。

不过, 黑龙江GDP在全国垫底,而农业总产值仅为4000亿元,加上农林牧渔在内的第一产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而增加值仅为3700亿元。

中央一号文件出炉!这些省份,越来越重要了

作为农业第一大省的河南,农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第一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但增加值仅有5800亿元。

与之对比,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大省的广东,工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增加值超过4.5万亿元,体现了独一无二的经济支撑力。

可见,农业与工业规模不在一个量级,对经济的贡献更有天壤之别,这也是几乎所有省份都试图从农业转向工商业发展的原因所在。

不过,相比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我国农业明显大而不强,不仅科技含量、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而且世界级的龙头企业更是少之又少,竞争力亟待提升。

更关键的是,新的时代背景下,粮食安全愈发重要,守好耕地底线就是端好饭碗,全国农业及粮食格局不会轻易变迁。

所以,立足于现实,农业大省如何转变成农业强省,粮食大省如何打造更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业,才是务实的突破之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严保耕地须良田粮用
...到“种植用途”。其背景在于,耕地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如果放任不管,面临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大。长期以来,部分地方更多强调占补平衡,注重对建设占用耕地进行补充,而忽视了进
2023-02-28 05:36:00
宅基地,越来越重要了。日前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两个不允许: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第一个“不允许”是一以贯之的政策,延续了数十年之
2025-02-24 12:08:00
...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通过“受益”省份出资、“贡献”省份获得补偿的方式,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支持。有记者问,有农民反映说,现在农产
2025-02-24 17:32:00
...部分地承包给种植老板,用来种植露天蔬菜。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我们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了,我们也要好好赚钱、努力生活,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是,现在政策这么好,好好干,
2023-03-07 07:34:00
...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所以端牢饭碗的压力也可以说是越来越大。”唐仁健称。那么,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一步具体从哪些方面发力?唐仁健表示,必须多措并举、综合发力,全方位夯实粮
2023-02-14 11:46:00
...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涉农产业对保险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农业产业从种养、初加工到深加工等均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影响,基于产业链延伸的保险需求会增加。”任金政说。现代农
2023-01-12 10:10:00
乡村振兴希望在种业与“良土”
...”,到2023年“加快步伐”,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政策导向越来越明确,推进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广原则更为具体和可操作。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嬴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
2023-02-22 11:38:00
本文转自:人民邮电报近日,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提出,要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支持
2023-02-16 09:47:00
...到0.11元。这意味着,要达到同样的增产效果,所需投入越来越多。从这个层面上看,主销区对主产区的补偿也需要动态调整。另外,建立省际横向利益补偿也是压实主销区承担国家粮食安全重
2025-03-20 07:4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厦企超15亿元收购算力产业链企业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9月29日,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懋科技”)发布重组方案,将以15
2025-10-04 09:20:00
我爱你中国丨走过四季,中国石油人用行动诠释
编辑:林辉审核 :莫韶华
2025-10-04 20:16:00
河北中行创新金融工具助企化解汇率风险
帮助外贸企业有效应对汇率风险,是企业走出去、走得稳、走得远的关键。位于河北石家庄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先控捷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2025-10-04 09:37:00
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十一”假期首日寻味数据,烟火小店流量涨超125%、订单涨超178%
“十一”假期,第一批“吃货”已跟着“必吃榜”深入大街小巷,“吃”出了一份“味蕾游”指南。10月2日,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十一”假期首日寻味数据
2025-10-03 10:34:00
节假不停歇!织金摩天冲磷矿日均采矿量维持高位
井下胶带运输机轰鸣声不绝于耳,选矿厂浮选设备转动不停,调度中心大屏数据闪烁不断……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位于毕节市织金县大山深处的西南能矿集团贵州锦麟化工公司摩天冲磷矿项目日均采矿量仍保持高位运行
2025-10-03 22:01:00
农行烟台龙口市支行营业部开展专项宣传 筑牢企业金融安全墙
近日,农行烟台龙口市支行营业部以“金融教育宣传周”为契机,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企业,开展“普惠金融与风险防范”专项宣传。活动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及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
2025-10-04 02:03:00
贵阳燕楼镇保障房项目建设不停歇|大抓项目看进度
10月3日,贵阳市花溪区燕楼镇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火热。室内区域内,施工队正严守成品精装标准开展墙面处理、管线布设等装修收尾工作
2025-10-04 02:10:00
速度刷新!又一省重点项目全面封顶
10月1日,随着最后一立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东院区综合楼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2025-10-03 17:54:00
油田一案例入选“十四五”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近日,胜利油田“数据治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成功入选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这标志着油田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成为行业标杆
2025-10-02 10:26:00
金汇泉城 共绘未来|天津银行这场对接会让普惠金融更“有温度”
9月23日,一场以“金汇市中·融聚未来”为主题的政银企对接会在济南市市中区火热召开。天津银行济南分行携手市中区政府,联合市中区金融运行监测中心
2025-10-02 16:43:00
黎平县“企业之家”为12家企业协调资金约8000万元
9月25日,黔东南州黎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泽猛在“企业之家”主持召开企业融资需求协调推进会议,聚焦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凝聚多方力量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2025-10-03 02:14:00
北大教授亲自为您支招,家庭保险配置“三步法”助您快上手
买保险,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就图个心安,不仅要买好,还需买对。可以说,这本白皮书给出了新选择,家庭保险配置“三步法”给出了最佳路径
2025-10-02 16:09:00
在青岛楼市,海景房才是真改善……
摘要:买到的不只是房子,是一片海,更是青岛的历史与未来!从崂山前海住区到市南滨海区,青岛的一线海景房已经越来越少……如今
2025-10-01 10:17:00
有色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有色金属行业迎来指导高质量发展的重磅文件。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2025-10-01 10:58:00
招商银行科创贷,为科技企业腾飞插上金融羽翼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招商银行面向科创企业客群焕新推出“科创贷”专属产品第三版,以金融产品创新助推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2025-10-01 1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