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央文件首提两个“不允许”,什么信号?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24 12:08:00 来源:缘之心

宅基地,越来越重要了。

日前印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两个不允许: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第一个“不允许”是一以贯之的政策,延续了数十年之久,每隔几年都会重点强调一次。

第二个“不允许”则是新提法,针对的是某些地方以所谓的“特殊资格权”、村民决议等,变相给回乡退休干部分配宅基地的现实。

这意味着,宅基地仍然不允许上市交易,城镇居民到农村盖别墅、大公馆的口子没有放开,而退休干部的买地建房、回乡养老之路也被堵死。

严控城市到农村建房子,释放了什么信号?

01

宅基地,越来越“值钱”了。

“值钱”是相对而言,不是说宅基地能生钱,而是城市户口含金量越来越低,宅基地兜底价值越来越凸显。

当前,户口门槛正在淡化,“零门槛落户”已成常态,城市户口早已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当前,我国90%以上的城市都已取消落户限制,只有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个别超大特大城市成为例外。

换言之,城乡二元时代早已沦为过去式,城市户口早已不是乡村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附着于其上的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福利,正在均衡化。

与此同时,农村的宅基地则越来越稀缺,相对价值随之而提升。

前些年,国家层面出台规定,明确了三大原则:

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进城落户,不得以放弃宅基地为前提;

城镇户口子女,可继承老家的房子。

一户一宅,限制了宅基地的扩张空间,而近年来各地对宅基地的审批越来越严,其稀缺性就越来越凸显。

同时,政策解决了后顾之忧:进城落户或进城入学,不用再强制放弃宅基地,“老家一套房、城里一套房”已成为常态。

根据政策,农民进城落户可有偿放弃宅基地。这里的“有偿”是以所谓奖励来进行的,有地方只有5万元,有地方是8万元。

问题来了,为5万元放弃宅基地,到底值不值?

毕竟,即使子女已是城镇户口,仍可继承老家的房子。

早在2020年,自然资源部等7部委明确: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要注意的是,城镇户口子女,只能继承房子及其下的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单独继承宅基地。

换言之,房子是前提,一旦成为危房或坍塌,宅基地大概率会被收回。

因此,及时修缮维护老家的房子,不要让它废弃了。

当然,不是所有地方的宅基地都有稀缺性。越靠近大城市,尤其是城中村,宅基地的红利就越高。

02

为何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建房子?

在决策话语中,宅基地被视为农民的基础居住保障,是兜底性的政策安排。

它的重要性,不在于能产生多大经济价值,而在于提供一条退路。

一旦未来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农村的宅基地和承包耕地,仍旧是许多人最后的依托。

就此而言,宅基地、责任田被视为农民的“养老金”,并非没有道理。

它弥补的是重工业化时代城乡“剪刀差”背后,农民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许多人担心的是,一旦放开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圈地运动”就无从避免,土地兼并和垄断现象将会再次滋生。

事实上,不是所有农村的宅基地都有高经济价值。

偏远乡村的宅基地闲置乃至荒废的不在少数,所谓“资本下乡的掠夺性开发”多少有点杞人忧天。

只有城中村或城郊的宅基地,才有上“牌桌”的资格。

早年的大拆迁,后来的城中村大规模改造,再到盛行了数十年之久的小产权热,都是如此。

相比于所谓的“圈地”,真正的影响在于,一旦宅基地放开交易,城市房价势必受到冲击。

城市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就在于土地市场一级垄断,有关方面可通过限制土地供应,来维持稀缺性,从而抬高价格,获得更多卖地收入,并将房价维持在高位。

一旦宅基地可以自由交易,哪怕是仅放开“小产权房上市”的口子,城市商品房市场就将迎来源源不断的天量供给。

供求逆转之下,价格自然难以维持。这在房价高涨时代或有讨论空间,但在“止跌回稳”的关键时刻显然不可能。

要知道,在部分一二线城市,城市里商品房占比不到一半,绝大部分都是“城中村”的自建房,这些房子不允许对外上市交易。

因此,无论是为农民提供兜底保障,还是遏制“圈地”风险,抑或防范对房价的冲击,城镇居民到农村买宅基地的口子,短期都不会轻易放开。

03

土地政策,越来越严了。

与城市土地不同,农村土地分为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耕地。性质不同,政策约束不同,经济价值也全然不同。

这其中,耕地最为严格,“18亿亩耕地红线”之说广为人知。

这是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而来,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安全备份”的思维只会有增无减。

最新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设定了各省份的耕地红线和永久农田面积,即使超大特大城市也不例外。

根据2035总规,沈阳、合肥耕地保有量超过700万亩,成都不低于454万亩,武汉、郑州也都超过300万亩,

即使城镇化率100%的深圳也有3.2万亩,而以农业为定位、县域众多的哈尔滨,则超过3000万亩。

与之对比,集体建设用地上市则是大势所趋,有望与城市土地享受“同地同权”的待遇。

早在一二十年前,集体建设用地就已允许用于工业用途,早年的乡镇企业,后来的乡镇工业园、村级工业园都是基于此而来。

近年来,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范围开始扩容,部分城市已在试点建设保障房、租赁房、商场等,但仍不允许用于开发房地产。

宅基地仍旧限制最严,连能否抵押贷款都尚在试点,遑论更大范围的转让交易。

前些年,我国推进了宅基地“三权分置”研究,但目前尚无定论。所谓“三权分置”,指的是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开处置。

如果认为宅基地和房子是农民的财产,自然应该赋予一定的财产处置权,即出租、流转、抵押的权利,但目前政策仍旧悬而未决。

毕竟,随着城镇化飞速推进,过去10年来我国已有数亿农民进城,大量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在城市落户,宅基地闲置不是孤例。

如何盘活闲置的宅基地,赋予农民更大的财产处置权,如何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显然不是短期就能解决的。

政策不会轻易变更,务必守好自己的一亩地,守好越来越稀缺的宅基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4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偏离合理的方向。刘俊杰说,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两个“不允许”,是考虑到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社会力量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很高,而涉及对宅基地规范管理和有序利用在实际操作
2025-02-26 14:11:00
...华社记者高敬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日前公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部署了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提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党的十八
2023-02-18 15:32:00
...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讲到两个驱动,一个是科技创新驱动,一个是制度创新驱动,也就是改革。吴宏耀具体表示,在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内在活力
2023-02-14 12:20:00
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既是“任务书”,更是“动员令”。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久久为功”
2025-03-03 16:50:00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4日讯(记者 李方)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提出,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
2025-02-24 12:28:00
中央一号文件释放了哪些新信号?这些人将直接受益!
央视新闻讯 昨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它与我国数以亿计农村人口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今年将有哪些农业补贴?农民如何拓宽增收渠道?重点涉及哪些群体?一组海报带你了解↓
2025-02-24 16:28:00
...份,无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两个“不允许”。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郑风田表示,农村宅基地是集体福利,保留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非
2025-09-16 17:27:00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部分,25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聚焦一个主题、坚持两个确保、抓好三个提升、突出两个强化”。“聚焦一个主题”。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运用“千万
2024-04-30 06:22:00
中央文件再提“涨工资”,什么信号?
涨工资的信号,越来越明确了。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印发文件提出,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这不是顶层文件首次提及“工资增长”。今年年初的国常会强调,“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
2025-05-28 09: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宠物冥币悄然走红引热议 专家:是情绪表达和商业炒作结合的产物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宠物冥币走红的消息在多个社交平台流传开来,引发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情感寄托,表达了主人对爱宠的思念之情
2025-11-05 08:41:00
卫法同行 法润健康 北京市卫生健康法治微电影微动漫微视频征集获奖作品展映暨颁奖活动成功举办
10月24日下午,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北京卫生法学会协办的2025年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微电影微动漫微视频征集获奖作品展映暨颁奖活动成功举办
2025-11-05 08:55:00
“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湖北站活动走进武当山
11月4日,“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湖北站活动走进武当山,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名优质主播、网络大V等,共赏仙山美景
2025-11-05 09:24:00
这几天,一位网友晒出自家用了三十年的老锅,引来浙江瑞安一家不锈钢锅厂网络走红。随手拍的视频,竟收获数千万人围观,评论区里大量“求链接” 的呼声
2025-11-05 10:06:00
第八届进博会中国石化采购签约超409亿美元
11月4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石化主题论坛暨中国石化交易分团签约仪式在沪举办。论坛以“科技引领 数智赋能”为主题
2025-11-05 10:46:00
江河为脉 百年瓯越——温州作家曹凌云《云江鳌水》的文脉探索与时代书写
近日,温州作家曹凌云历时十一年完成的“走读三部曲”收官之作——《云江鳌水》正式出版。本作通过瓯江、飞云江、鳌江三条江河的地理坐标
2025-11-05 10:46:00
新乐市医院举办磁共振临床应用及新技术交流会
河北新闻网讯(沈洋)10月31日下午,新乐市医院举办磁共振临床应用及新技术交流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25-11-05 10:23:00
农民工刘诗利的“耕读人生”
大河网讯 “这几天趁着天儿好,把农活儿收拾下,过几天就要出去打工了。”说话的人叫刘诗利,今年58岁,濮阳人。农忙时,他在家乡耕种土地
2025-11-05 10:04:00
“绝绝子”“芭比Q了”“你个双肩包”“你个老六”“你好唐人”“你个双肩包”“yyds”……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交流中习惯使用网梗
2025-11-05 07:56:00
华商网讯 11月4日,温州技师学院就“平阳职专学生遭受殴打”一事,公开发布情况通报。情况通报称,针对近日网络上流传“平阳职专学生遭受殴打”的相关视频
2025-11-05 07:25:00
近年来,功能性饮料成了无数人熬夜加班、提神醒脑的“续命神器”,但如果把这“神器”当水喝,它可能变成把人送进重症监护室(ICU)的“毒药”
2025-11-05 07:26:00
当前,我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南方、北方省份检测到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H3N2亚型占比均超过九成
2025-11-05 07:26:0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11月4日公布《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旨在进一步规范健康体检行为,维护受检者健康权益
2025-11-05 07:26:00
发布会上看河北 | 跳动的数字 满满的信心
11月3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统计局专场来了这场发布会聚焦 “十四五”时期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成果每一组跳动的数字都带给我们满满的信心记 者丨方
2025-11-05 07:29:00
亳州男子翼装飞越埃及金字塔,用独特方式宣传家乡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段翼装飞行者如雄鹰般翱翔在埃及金字塔上空的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关注。这位以天空为画布、以勇气为笔墨的飞行者
2025-11-04 2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