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央文件再提“涨工资”,什么信号?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5-28 09:55:00 来源:国民经略

涨工资的信号,越来越明确了。

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印发文件提出,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中央文件再提“涨工资”,什么信号?

这不是顶层文件首次提及“工资增长”。

今年年初的国常会强调,“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

随后发布的促消费文件提出,更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置于各大政策之首。

不到一年时间,重要文件多次重申“涨工资”,释放了什么信号?

为何反复重申“工资增长”?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没有收入增长作为根本支撑,提振消费、刺激内需就无从着手。

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今年以来,从上到下的促消费文件,不再简单着眼于发券发补贴,而将“增收”放在于首位。

涨工资之于经济的意义,不只在于消费,更在于重塑预期,从而打破通缩循环。

只要收入能保持增长,每个人都有对于未来的增长预期,消费意愿的提升、生产-消费循环的畅通都不在话下。

在我国,工资性收入占了居民收入的60%左右,是绝大多数人唯一的收入来源。

因此,促进“工资合理增长”,在政策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先级。

道理很简单,也没有人不想涨工资,但工资显然不是想涨就能涨。

毕竟,收入水平,与大环境息息相关,也与企业经营形势密不可分,但这并意味着政策没有作为空间。

“限高、扩中、提低”,就是当前的政策公约数:

限制高收入群体的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今年以来,多地陆续上调最低工资。

上海从2590元调整到2690元,欠发达的青海从1880元调整到2080元,涨幅达10.6%。

中央文件再提“涨工资”,什么信号?

对于中产群体来说,工资增长取决于大环境和行业走势,政策能做的则是稳就业和稳增长。

虽说不少省市出台工资指导线,将工资涨幅定在3-9%,部分地区更是上不封顶。

中央文件再提“涨工资”,什么信号?

但指导线,言外之意,只有“指导”意义,没有任何强制性。

值得一提的是,减负也是增收,发放养老金也算是增收。

农民的养老金,中产的生育补贴,幼儿教育纳入免费教育,都可视为实质性意义的“增收”。

因此,促进工资合理增长,既要着眼于经济发展本身,也要诉诸于增收、减负、发放养老金补贴等组合拳。

稳住股市楼市,不是说说而已。

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收入主要来自两大块,一部分是工资,一部分是财产性收入。

楼市、股市,是最大的财产来源。

房价、股价上涨有着明显的财富效应,居民资产增值,向来都有推升消费的倾向。

关于财产性收入,向来有“中房美股”之说。

我国居民的财产近7成都来自房子,而在欧美家庭资产中,股票、基金等占了半壁江山。

即使从整体来看,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为8%,远低于欧美国家15-20%的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因此,在工资增长之外,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就成了关键,这也是重要会议多次强调 “稳住股市楼市”的原因所在。

中央文件再提“涨工资”,什么信号?

过去我们常说“稳住楼市”,为何股市获得了同等重要的优先级?

过去房价一路狂飙,虽然“六个钱包”的挤出效应不容小觑,但财富效应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消费。

如今,当楼市的财富效应大打折扣,房价波动对于收入的影响逆转,原本就占比不高的股市,自然要形成接力。

不只如此,股市通常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与社会预期和公众信心息息相关。

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一场牛市来扭转预期。

因此,无论出于重塑预期、巩固信心的需要,还是创造更大的财富效应、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做大股市都必不可少。

我国各行各业的工资水平,究竟如何?

就在一周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披露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

数据显示,202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4万元,私营单位为6.9万元。

中央文件再提“涨工资”,什么信号?

以月简单折算,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月均工资超过1万元,私营单位月均工资约5700元,两者相差近一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包括体制内,但不全是体制内。

它涵盖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制企业、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等,可视为大企业的集合体。

与之对比,城镇私营单位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受外界大环境变化的影响更大。

从行业分布来看,不同行业的平均工资存在较大悬殊,最高与最低的行业相差接近4倍。

单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最高的三大行业分别是信息技术、金融业、科研服务业,最高的达23.9万元。

中央文件再提“涨工资”,什么信号?

最低的三大行业则是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相关行业,最低的仅有6万元。

同样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平均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未扣除五险一金,且是平均数,而非与现实体感更接近的中位数。

此外,这里只统计了单位就业人员,大量的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并未纳入其中。

无论如何,不同行业基本面不同,受大环境的冲击不一,收入形势截然不同。

这意味着,涨工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发力,更需要经济增长作为终极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提出要“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孙中伟教授长期从事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研究,他对中新
2025-06-10 11:59:00
【环球热点评】邢成举:多方面提升农民增收能力
...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向全社会释放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除了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之外,关于农民增收和乡村人才的议题也十分受关注。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乡村
2025-02-26 07:17:00
...,做好劳动力就业帮扶,既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聚焦‘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针对全面清除房前屋后积存垃圾、乱堆乱放、柴堆杂物
2024-04-09 11:57:00
中央一号文件:粮食增产稳住“粮袋子”
...家委员会委员张红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都作出了部署。总书记讲“土特产”这三个字非常重要。怎么样根据不同的
2023-02-14 12:03:00
...,仅因公司未在黄冈市设立分支机构,便无法开展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业务。国办派员赴实地核查发现,湖北省黄石、襄阳、荆州、黄冈、仙桃等5个市出台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文件均要求经办机
2025-01-05 12:41:00
重磅!取消医院事业编?国家卫健委回应!
...至可将符合条件的村医入编聘用。 从中央到地方释放的信号来看:或许大医院在去编制化,但基层医疗机构是在提高占编率的,且大医院的去编化也要保障医务工作者待遇不受影响。打好基层医
2023-09-21 10:56:00
...上午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近年来教师工资待遇得到了持续加强,能否介绍一下,在加强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方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任友群回应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
2023-08-31 11:44:00
代表请回答|小康来之不易 坚决拒绝返贫
...深入落实省里实施的“六六就业稳岗计划”,毕节市聚焦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强与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毕节传统劳务输出地的协调对接,持续深化协作,
2024-03-08 05:50:00
蘑菇大棚里春意浓
...富“幸福伞”。“我们4个人一年都在温室大棚里干活,工资以月按时结算,每月工资4000元,今天我们装平菇棒,再过2周就可以采摘第一茬平菇了,今年,希望蘑菇种植有好的收成,我们的
2023-02-24 15:2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温情入户 心愿到家——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社工助力“慈善微心愿”圆满送达
鲁网11月13日讯一袋大米、一提面包、一件厚实的棉衣……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是困难老人藏在心底的朴实愿望。近日,随着莱芜慈善总会“慈善微心愿”活动的深入开展
2025-11-13 11:10:00
多彩贵州网讯 对食管癌患者而言,手术台曾意味着三重考验:颈部、胸部、腹部的三道切口,术后不敢咳嗽的憋闷,以及漫长的康复周期
2025-11-13 11:22:00
守护“肾”命谱新篇——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肾内科启用一周年暨血管通路中心成立侧记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2025年11月,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肾内科病房迎来了启用一周年的重要时刻
2025-11-13 11:45:00
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石榴结同心 书香润校园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田东徽 石亮)近日,淄博市翗翗助学服务中心资助淄博市博山区第六中学的四个“红石榴图书角”正式“安家”校园
2025-11-13 11:45:00
11月12日,#家长距离老师只差教师资格证了#冲上微博热搜。起因是有网友近日发视频感慨:“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全能了。既要教孩子语文
2025-11-13 12:06:00
东南网11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肖蔚男 通讯员 黄钊伟)“你们来啦,快进屋坐!”南安市水头镇龙风村的小巷里,贺兰艳快步向前
2025-11-13 12:07:00
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冲上热搜。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证件背面一枚透明的“囍”字在光线映衬下显现出来
2025-11-13 12:50:00
近日,一位辅警“火”出了圈。连周围的商铺老板都说,就冲他这份认真劲儿,“火”是早晚的事。这位辅警名叫李超,在鄂州市杨湾路口执勤
2025-11-13 13:14:00
近日,鄂州李sir刷屏网络。晨曦微露时,他手持指挥棒守护行人安全;风雨交加中,他用身体构筑移动屏障;高温酷暑里,他的衬衣浸满汗渍仍激情不减
2025-11-13 13:14:00
大皖新闻讯 11月13日,六安市霍邱县交通运输局与霍邱县地方海事处发布了“关于拟撤销渡口的公告”,拟对王截流渡口、上台渡口予以撤销
2025-11-13 13:59:00
参会报名 | 2025世界物联网大会·交通车联高峰论坛
“技术启航,智慧重塑国际汽车贸易新版图”2025世界物联网大会•交通车联高峰论坛11月即将在京召开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
2025-11-13 14:40:00
农行沂水县支行营业部:重复上演的“未完待续...”
鲁网11月13日讯“大爷,早上好啊!今天水已经开了”“诶,你好同志,谢谢哈”,这是农行沂水县支行营业部大堂经理每天早上跟环卫工人孙大爷的简短对话
2025-11-13 14:45:00
沂水农商银行织密反诈防护网 筑牢资金安全墙
鲁网11月13日讯沂水农商银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强化风险排查、深化警银协作
2025-11-13 14:46:00
鲁网11月13日讯“你们跑一趟,让我真省心啊!”年近八旬的老人紧握着农行沂水沂城支行工作人员的手,眼中满是感动。近日,这位老人因忘记银行卡密码
2025-11-13 14:49:00
食品不安全,沧州市工商职业学校被处罚
近日,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依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沧州市工商职业学校食堂库房中存放发芽土豆23斤、腐烂尖椒3个
2025-11-13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