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打通“三网”“浙渔安”保渔民平安回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3-16 05: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打通“三网”“浙渔安”保渔民平安回家

——浙江省应用渔船精密智控系统实现海上智慧监管

3月2日上午,在距离浙江乐清280海里,正在海面上作业的象山渔船66126号突然发生横向大幅度摇摆。浙江省渔业应急处置指挥中心随即通过“浙渔安”系统,于9:34向渔船发出渔船大幅摇摆预警,提醒船员可能发生的安全危险,并时刻关注该渔船动向。“浙渔安”系统在9:55监测发现该渔船失速并静默,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初步判断可能发生沉船事故,立即向事发海域10海里范围内的浙江渔船发出协助救援指令。事发海域周边十几艘渔船闻令而动,最终在中午12:07全部救起落水的23名船员。

此次给象山渔船提前21分钟发出安全预警的“浙渔安”系统,是卫星通信网、动态监测网、智慧渔港网“三网集成”开发的一套用途多、功能强的渔船安全智能系统,既能宽带上网,又能提供精准救援,还可以提醒疲劳驾驶和远程医疗援助。该系统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海上渔船安全管理水平。

实施宽带入海,实现“船可视、险可警、危可救”

“‘浙渔安’实时监测海上渔船位置、速度、姿态等信息,渔船事故发生后,通过北斗系统自动获取事故定位,并自动推送至船端AI智能终端,实现让最近的船救最近的人。”浙江省海洋渔业执法总队政委刘掌介绍,象山渔船66126号发生事故后,省渔业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利用国家海洋局洋流模型和“浙渔安”的“救援在线”功能模块,计算出落水人员72小时漂流路径,结合附近渔船实时船位、最大航速、现场实时风浪等数据,精准计算最优搜救路线,为营救落水人员争取了时间。

浙江是渔业大省,渔船数量多、作业范围广、气象海况多变、海上通信条件差,渔船的不安全状态、船员的不安全行为难发现、难干预、难管控,已成为海上安全管理的难点堵点痛点。去年以来,浙江省以问题为导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大力开展渔船精密智控系统——“浙渔安”建设应用,实施“宽带入海”,彻底解决海陆通信难题;构建海上动态监测体系,建设“雷达+AIS”移动监测网络,实现海上风险主动感知、实时干预;建立智慧渔港互联监控体系,利用“雷达+摄像头”对进出渔船进行全天候、全时段、全实时自动识别监管。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9331艘大型渔船实现“电话通、视频通、数据通”,1.6万艘渔船全部纳入监管,服务17万户渔民家庭。借助于“浙渔安”系统,2022年以来成功救助遇险渔船27艘次、救助渔民256人次。全省海上涉渔事故数、死亡(失踪)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7.4%、51.4%。

引入海上斑马线,实现“技防+人防”闭环监管

浙江还是港航大省,舟山渔场与国际巷道叠加,通航环境复杂、海上事故易发多发,针对商渔船碰撞等重大事故易发多发、防台防寒潮不够精准等问题,“浙渔安”系统开发的“碰撞预警”“应急指挥”场景,借鉴陆地交通规则,引入海上“斑马线”概念,有效减少商渔船的碰撞事故,构建海上风险“技防+人防”闭环监管体系。

在舟山市普陀区海上综合指挥中心,登陆“浙渔安”系统,普陀区辖区内所有的渔船都在监控大屏幕上一清二楚,渔船身在何处也一目了然,连驾驶舱内船员的行为都一览无遗。

“如今,普陀区1357艘24米以上的渔船全部安装了船载精密智控终端。辖区12个区、乡镇级渔船点验中心可以直观地对渔船进行掌控,并对各类风险预警进行实时动态干预。”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渔政渔监科副科长张华东表示,整套设备投入要2.5万元,渔民只需一次性承担30%费用,其余由政府投入,而且每年可免费使用卫星宽带流量20G。实现宽带入海以后,渔民海上可以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和管理部门通话。

“浙渔安”系统基于全省近万艘大型渔船上安装的集视频监控、智能识别、声光报警等功能于一体的船端智控终端,能够主动感知驾驶舱无人值守、渔船长时间滞留航道等风险,船端立即启动实时警告并自动发送《警告单》至船东手机,提醒渔船自我纠正或人为干预整改。截至2022年12月底,“浙渔安”系统日均预警干预9800余次,处置率达99%,发生商渔船碰撞事故1起、死亡(失踪)5人,同比均下降83.3%。

与此同时,“浙渔安”系统连通自然资源部门“海灾智防”等应用,归集台风、海浪、风力、海温等6项数据,建立渔船返港避风算法,综合分析渔船位置、台风寒潮路径范围、渔港容纳量等因素,精准计算渔船返航时长,通过船端AI智能终端自动推荐最优避风港口、海域。“去年9月,台风‘轩岚诺’登陆时,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通过‘浙渔安’第一时间发布气象预警,全区1976艘渔船全部安全回港避风。”张华东说。

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在7次台风、7次寒潮防御过程中,“浙渔安”系统精准指挥41万艘次渔船安全返港,实现零伤亡。

实施扫码上船出港,实现“人可核、违可打”

渔船管理难,问题出在海上,根子却在岸上。“浙渔安”系统针对渔船“带病出海”、安全隐患不消除等问题,同时围绕船员全职业周期管理,推出“渔船管理”和“船员管理”场景。其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渔船码和船员码,主要应用于出港监管(进出港报告)、海上管控、返港追溯三个环节,实现依码管人、管船、管安全的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推动渔船和船员管理从传统人力的“海上巡、陆上查、港口堵”加快向现代智能的“数据巡、云端查、线上处”转变。

杨岳靖是“浙普渔68510”渔船的船老大,是有着30多年丰富经验的老渔民。今年春节后,他一直忙着整修自己的钓具船,随着气温升高、渔具工具的整修齐备,他马上要带领船上12位渔民兄弟一起出海钓带鱼。

“我船上配备了2个驾驶员、1个轮机和10个普通船员,都是持证上岗,扫码上船。”第一批安装了“浙渔安”系统的杨岳靖介绍说,渔船出港前24小时,通过扫录渔民的船员码完成进出港报告,报告名单会直接关联渔业互助保险的雇主责任险,系统将督促船东购买足额保险,切实保障船员合法权益。同时渔船出海后,所有船员须在驾驶室摄像头前进行刷脸核验,发现未报出港、职务船员缺配、借证开船、换人上船等违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系统安装后,最大的便利是安全。在船上作业时,即便是不穿救生衣,或者驾驶台超过5分钟无人值守,船上安装的4个摄像头就会自动识别,发出提醒督促改正。”虽然杨岳靖有着多年的海上作业经验,他还是觉得先进的导航和功能完备的“浙渔安”配备,让自己的出海更安全,家人更放心。

“浙渔安”系统在推广使用中,以安全、实用、高效受到了渔民、家属和管理部门的普遍欢迎。也有渔民提出建议:简化“浙渔安”使用程序、升级渔船供电系统、开发渔船定位手机端平台,让家属渔嫂随时掌握自家渔船动态,通过简单操作,时刻提醒渔船注意安全生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0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福建平潭渔民救助3名海上遇险台胞 各部门一路助平安回家
...台胞海上遇险,福建平潭渔民伸以援手,各部门一路助力平安回家。“黄大哥,我们下午4点的飞机回台湾,再一次感谢您的救命之恩,以后常联络……”22日10点,在结束与新朋友黄某的视频
2023-02-23 14:53:00
...渔业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沈华忠所救船员目前已全部平安转移。据了解,沈华忠所救船员均属外籍,因为语言不通,沟通不畅,目前暂未了解到遇险船只编号、遇险事故原因等事件细节,上海海
2024-03-13 13:46:00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深化海上“千万工程”,让渔民在船上有家的感觉——引领共富的“带头船”是如何诞生的?台传媒记者王依妮 7月3日,临海22艘“引领船”迎来市级复核,在红脚岩渔港码头
2023-07-11 00:18:00
渔民海上遇险漂流4天被救起 海事部门助其平安回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广州4月26日电 (郭军 黎国锋 马楷彬)据广东海事局26日通报,4月24日,茂名海事局接到茂名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求助电话称,该公司代理的外轮“猎户座”轮
2024-04-26 20:39:00
福清远洋渔船救上两名落水渔民
...元洪码头,等待卸货,突然听说有一艘渔船意外翻船,有渔民落水,立刻呼叫船员开船前去搜救。落水人员在冰冷的海水中时间越长,获救的可能性就越小,人命关天的时刻,大家没有片刻迟疑,果
2023-12-23 17:39:00
海上“千万工程”让渔民生活作业大变样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浙江温州海上“千万工程”让渔民生活作业大变样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王春植开渔节当天,渔船整装待发,准备出海。资料图9月16日上午,东海历经四个半月伏季休渔后全面
2023-09-28 05:10:00
粤廉渔11366船冒险抢救,5名渔民成功被救
...救援船上10时许桂合渔00129船被大火烧坏大量进水沉没5名渔民成功被救9月10凌晨粤廉渔11366船将5名被救渔民安全带回闸坡港
2023-09-11 21:37:00
...极对渔船进行安全检查,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助力渔民群众迎接渔业丰收。身处海上也能正常上网发微信伏季休渔期间,市渔港渔船管理处组织工作人员走进渔港渔区,为渔船提供常规检查,
2023-08-15 00:18:00
“海上渔民都是兄弟,一定带你回家!”
...598”船船长刘松土说,“这样的救援在海上很常见,因为渔民们都是兄弟。我要是有事,别人也会帮忙。”2月19日,在舟山东极海域,一艘岱山衢山籍生产渔船突发轮机故障。视频截图“不
2023-02-23 15: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1日至9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预计降水将持续到13日河北日报讯(宋平、白玉洁)进入10月以来,河北出现持续阴雨天气
2025-10-10 08:01:00
文化中国行·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②丨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
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走进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史馆如果不是今年暑假走进村史馆,大学生张子凡并不知道,他的家乡宁晋县贾家口镇黄儿营西村
2025-10-10 07:55:00
“演出+”“赛事+”“科技+”……河北文旅体活动掀起消费热潮逛古城、看绝活、观赛事、打卡沉浸式展览……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10 07:57:00
战鼓擂响!豫排联赛第二阶段今晚开战,你为哪支“家乡劲旅”加油?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高雅)中国女排需要更多的朱婷,更多的朱婷在哪里? 走进这场排球盛宴,是否能找到小朱婷的影子?当“女排精神”遇上中原大地的豪情
2025-10-10 07:07:00
南京“大行宫见”街区“十一”开街后,吸引游客18.3万人次打卡地下建起“文化大观园”,一次逛遍“长江十二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武汉黄鹤楼
2025-10-10 07:31:00
记者探访钟山风景区交通优化提升后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出门就是绿波带 穿行景区更通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通讯员宁交轩“今天上班比平时还通畅
2025-10-10 07:31:00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环太湖赛”赛道蜿蜒,串联起“苏韵十三园”亭台水榭与湖光山色南报网讯(通讯员江轩记者张希)10月9日上午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冯瑶)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0 07:31:00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国庆中秋假期相关调研报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再夺全国第一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南京景区再次火成全国“顶流”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韩志娟记者王婷婷)日前,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铺事会”正式揭牌成立,首个聚焦环南大片区的实体阵地——“湖南路街道铺事会·环南大push空间”同步揭牌启用
2025-10-10 07:31:00
全国糖酒会下周开幕,将带来美食、美时、美市、美事——十年重逢享“四美” 万商云集“会”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将于
2025-10-10 07:32:00
南报网讯(记者王怀艳)“南京是我旅游过的所有城市里最有人文关怀、最温暖的城市”“去完南京,后劲太大了”……南京不仅有好山好水
2025-10-10 07:32:00
央媒看太原10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大范围降雨降温 多部门积极应对》为题,报道了太原从10月8日开始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
2025-10-10 07:40:00
央媒看太原10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团结奋斗向复兴》栏目以《“一区一景”主题式高速服务区花式引客》为题,报道了太原市清徐高速服务区经过升级改造
2025-10-10 07:40:00
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 我省多措并举抢收秋粮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0月9日,在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农机手操作着履带式收获机来回穿梭
2025-10-10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