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锂电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29 10:21: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锂电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作 者丨缴翼飞 实习生岳上媛

编 辑丨张铭心

图源丨图虫

过去一年里,锂电行业经历了自2021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调整期。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锂的价格持续下跌,引发了整个产业链的连锁反应。锂价暴跌不仅导致上游矿商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还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6月27日,2024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暨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举办。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以下简称《遂宁指数》),其中指出,当前中国锂电产业正在经历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存量产能逐步消纳,新兴需求和应用场景快速迭代,均对产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参会并走访当地产业时注意到,虽然产能和利润压力较大,但新型储能快速发展、低空经济以及人形机器人产品增长,都对锂电产品形成了新的支撑,锂电池大规模退役、大规模设备更新也在推动新能源产品的既有存量市场形成新的增量转化,锂电产业仍有可观的增长空间。

产业链上下游“合纵连横”

全球锂市场过剩的现象正在逐步加剧。根据S&P Global的最新锂市场展望,预计2024年锂市场过剩将达到3.8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这一过剩现象直接导致了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滑,CIF亚洲价格已预测下调至14129美元/吨,较之前降低290美元/吨。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碳酸锂产量为46.3万吨,同比增长17.2%,增速较2021年持续下降。产量的下降很大程度来自于价格的下行。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3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1~12月,由50.1万元/吨波动下降至10.9万元/吨,6月至32.6万元/吨,全年均价仅为26.7万元/吨,碳酸锂景气度见底迹象明显,后续价格走势仍需持续关注。

会上发布会的《遂宁指数》显示,2023年锂电市场供给保持良好的增长状态,2024年一季度的供给能力值则出现明显回落,下降到2022年三季度的供给水平。产能供给和价格波动是主要原因。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存量产能出清正有序进行,新增产能布局将得到合理优化。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勇认为,经过近5年的高速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逐渐进入结构性调整期,在国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结构性供需错配。他引用数据称,全国已投产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产能为292万吨和230万吨,但2023年需求量仅为184万吨和137万吨,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60%。同时受原料和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影响,锂电行业处于盈亏紧平衡的状态。

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行业发展变化、技术升级趋势和有关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修订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将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弘阳太阳能创始人刘继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锂电池前几年无序扩张,产能是高于实际需求的,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利润大幅减少,而利润减少又限制了行业技术发展。这次工信部出台政策有利于引导行业有序发展,不再单纯扩大产能,要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当前,我国锂电产业正面临着市场阶段性失衡问题与产业链内部结构性问题的考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顾问陈训生表示,锂产业链上游资源开发受采矿权、尾矿库指标等多重约束,开发周期长一般至少需要2~3年;中下游项目建设快,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多,大量企业纷纷涌入,产能扩张过猛,供需适配矛盾突出。

“2022年,资源供需错配导致锂盐价格大幅上涨至60万元/吨,而2023年至今,锂盐价格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影响大幅下滑,一度跌至企业成本线以下。上、中、下游企业协同能力不足,锂盐销售长协比例不高,合作形式较为松散,在现货价格大幅波动时,毁约现象时有发生。”陈训生说。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产业各环节盈利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除锂电设备和原材料外,其他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锂电材料、电池制造和回收利用环节的盈利状况受到波及,其中回收利用环节受影响最大,从2022年的4.6%跌至-5.4%,进入亏损期;锂电材料由645.6%跌至133.2%。为此,为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生产效率,主要锂电企业加快推进由单一环节的垂直整合转向沿产业链上下游的“合纵连横”。

不同环节的利润分化也刺激了锂电池及汽车企业纷纷入局设备市场。

赛迪顾问总裁付长文指出,2023年,锂电池市场经历高速扩张后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对锂电池产品性能的迫切需求对电池生产制造效率、工艺、成本控制、提高良率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高稳定性、高精密度、高度智能化及自动化的锂电设备成为主流产品。锂电设备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整合供应链等措施巩固市场占有率,但头部锂电企业围绕电池产能供应保障、同步优化产线、实现低碳节能等目标,加大对锂电设备的投资布局,2023年锂电设备行业集中度有所下滑。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0亿元。

陈训生建议,锂电产业链原材料端企业要加强自律行为建设,龙头企业应在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市场供应、构建良性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提升全球综合竞争实力。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要提升战略合作层次与协同发展水平,稳定价格与预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共同应对外部新变局带来的新挑战,巩固我国优势产业的国际地位。

锂电厂商的新增量

在产能和利润压力下,锂电产业近两年也涌现了新亮点。2023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为940.0GWh,其中动力电池的产量为675.0GWh,同比增长29.6%,储能电池的产量为185.0GWh,同比增长62.3%,增速大大领先于动力电池。去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为31.4GW,新增装机规模22.6GW,同比增长则为256.8%。《遂宁指数》将其归因于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带来成本降低等因素。

事实上,随着世界新能源转型步伐加速,以及俄乌局势等的变动引发能源危机,全球储能产业的热度正不断攀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指出,储能市场刚刚起步,需求增速较高,未来固定式储能(配套风电光伏项目)有可能成为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更大的市场。

《遂宁指数》也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行业进入快车道,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电池逐渐成为锂电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预计到2026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的全球占比有望达到74%。

国家能源局此前组织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将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作为规模化、高安全性的新型储能装备发展重点。其中,液冷储能技术在发电侧/电网侧新增大储项目中占比迅速提升。国务院在今年5月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也明确,要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计划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

付长文表示,液冷散热技术拥有低能耗及高散热的优点,可实现对电池的精确降温。随着储能市场的爆发,大规模高容量的储能电站加速释放,储能温控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中高功率储能产品使用液冷储能技术的占比将提升,预测2024年液冷储能系统出货占比预计将增长到70%~80%,在工商业储能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

不仅如此,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会英提出,当下主要市场的电动化趋势非常明确,重卡、船舶、飞机、工程机械等成员的加入,使锂电池开始在储能电池,智能电网、数据中心、通讯基站、特种电源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今年锂电池行业也迎来多个国家新规,在产能布局上将有力地促进降低重复建设,提高新进门槛,加速清出落后产能,给锂电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公共车辆领域,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公共交通领域的设备更新也是重点任务之一。最新印发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推动新能源营运货车在城市物流配送、港口集疏运、干线物流等场景应用。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重卡全年累计销售34258辆,同比增长36%,新能源渗透率为5.6%,2024年一季度共销售10954辆,同比增长140%。而兰钧新能源324Ah动力电池等适配新能源重卡需求的产品已研制成功并实现量产,在纯电重卡、换电重卡、电动船舶、电动大巴等领域均可广泛应用。目前新能源重卡布局企业相对较少,入局企业机会较多,预计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将爆发性增长。

在低空经济领域,2023年电池企业纷纷布局低空飞行赛道,发布有凝聚态电池等产品,同时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小批量生产,2024年将有更多的企业半固态电池启动量产。

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对航空锂电池的性能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在低空经济政策支持及行业发展要求下,eVTOL给固态电池带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另外,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的创新标志性产品,其高效运作无法脱离动力能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等均为衡量人形机器人性能的关键指标。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动力能源列为人形机器人的重点产品和部组件攻关之一。2024年1月,工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人形机器人作为创新标志性产品之一。

“目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限,新型电池如锌电池、固态电池、高镍电池等正在被研发和测试,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市场将逐步扩张。”付长文表示,未来锂电厂商将面向人形机器人高动态、长续航能量需求,突破高能量密度电池、智能电源管理、电池组优化匹配等关键技术,开发高能效、高紧凑动力能源总成产品,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续航与环境适应能力。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董丹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9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尺素金声 | 提高准入,引导锂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
...水平均出现下滑。种种因素表明,锂电池逐步走入了深度调整期,行业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 事实上,对于锂电池行业,中国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最早于
2024-07-08 14:11:00
光伏设备概念股全线飘红,行业拐点真的到来了吗?
...一意外调整可能有助于刺激国内组件生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现阶段,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火的一面,是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量持续增加。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
2024-10-24 11:01:00
...记者 史艳辉 牛鞠榕 潍坊报道当下传统白酒业正面临深度调整期的多项难题,潍坊市人大代表,山东秦池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胡福东,将在今年潍坊两会上提出突破瓶颈期需要做好的四个“抓
2024-01-14 21:33:00
洋河股份三季报:坚持长期主义,深度调整与转型跨越周期
...据增速的“快”与“慢”,可以一窥洋河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内主动调、坚决去、加快转,正在加速调整穿越行业周期。两大支点,深度转型受经济环境、消费量以及库存量等终端需求因素影响,
2024-11-04 18:02:00
营收首降VS净利新高,宁王为啥越赚钱越心慌?| 电动势深度
...商提升技术迭代速度和成本控制能力,行业格局进入动态调整期。周期调整下,宁德时代的经营压力陡增。自2023年第四季度起,宁德时代已连续5个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同时应收账款周转
2025-03-30 08:38:00
突发,A股千亿龙头创始人辞任
...破技术瓶颈,为长期增长提供动能。光伏行业还处于深度调整期,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多数厂商在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经历了持续亏损。与其他龙头厂商的选择不同,隆基绿能在技术迭代期押注
2025-05-26 21:20:00
茅台总经理到访五粮液:面对白酒行业周期性调整,需要团结一心的合力
...3亿元,同比增长5.44%。年报指出,鉴于白酒产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产业波动加大、存量竞争加剧。今年一季度,茅台实现营业收入506
2025-05-17 21:33:00
· 光伏产业呈现阶段性产能过剩 价格虽下降,行业仍向好
...,对光伏产业依然看好,但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平稳度过调整期,在这次价格竞争中建立新优势,迎来下一波机会。事实表明,当前上游硅料价格已经出现小幅反弹,显示出价格下跌后光伏行业供需
2023-09-14 10:23:00
通威股份:最赚钱的光伏企业 守稳龙头地位图谋长远
...恰当布局,预计将在2026年形成有效产量,在行业新一轮调整期掌握原材料端的成本优势,也是在产业周期低点时为高点做好充足准备。"有业内人士认为,通威股份的打法就是利用一体化及规
2024-05-07 11:5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出海再提速!锦江酒店(中国区)宣布旗下7天酒店出海,同日签约10个项目
锦江酒店(中国区)规模化出海再次迎来关键节点。10月31日,其于深圳正式宣布,国民品牌7天酒店将进军东南亚市场。这是继今年8月底
2025-11-01 10:02:00
10月28日,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 ASI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启幕。近1800家海内外知名展商齐聚
2025-11-01 07:03:00
正式发布!视源股份牵头制定《娱乐用车载显示系统图像质量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2025年10月23日,在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2)商用显示标准研究组第六次全会暨标准研讨会上
2025-10-31 08:20:00
中感集团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煤炭采矿展,以系统性创新重塑矿山作业安全
在北京举行的第21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与设备展览会上,中感集团创新展示的“煤仓安全综合解决方案”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2025-10-31 08:51:00
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AI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科杰科技于洋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主题演讲
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科杰科技董事长于洋受邀出席2025首席数据官峰会论坛,并作主题为《人工智能产业决胜与 Data&
2025-10-31 08:51:00
■加快构建覆盖全域、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数字技术支撑体系,着力打通数据壁垒与业务断点,促进产业链各环节融通发展■建立功能完善
2025-10-31 09:05:00
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当下,图书馆的角色和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究竟什么样的图书馆更“聪明”?近日,第五届长三角公共图书馆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
2025-10-31 09:05:00
Mutual妙趣艺:全球战略+资源整合,打造文娱IP数字资产化标杆
Mutual妙趣艺于2020年成立于美国加州,专注于文娱IP(知识产权)数字资产化领域。公司的核心定位是打造“数字资产领域的AWS”
2025-10-31 10:57:00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2025年第四届移动网络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盛大启幕。在本次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信通院权威发布了2024年“全国百城重点区域移动网络质量专项评测结果”
2025-10-31 11:43:00
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广西聚焦国家所需、广西所能、东盟所盼,正加快构建一条“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特色发展路径
2025-10-31 11:46:00
aigo国民好物成为第32届WCGC全球总决赛官方唯一翻译类供应商——以中国智造共铸无界对话的全球盛事
上海,2025年10月 —— 备受瞩目的第32届世界企业高尔夫挑战赛(WCGC)全球总决赛于2025年10月19日至23日在上海东庄海岸高尔夫俱乐部隆重举行
2025-10-31 11:52:00
让检测全面拥抱AI!科学指南针2025产品服务发布会举行
让检测全面拥抱AI!10月30日,科学指南针2025年度产品服务发布会在杭州举办,来自高校院所、企业、分析测试中心等多方行业代表到场参会
2025-10-31 11:52:00
培育钻定制哪个品牌好?2025最新测评出炉,国产珠宝高性价比领跑榜单
曾几何时,钻石承载着“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爱情神话,而天然钻石的稀缺性更被赋予了极高的市场价值。然而,随着实验室培育钻石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2025-10-31 12:14:00
在企业商旅管理从“费用管控”向“全流程智能管理”演进的关键时期,平台竞争力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预订功能,而是延伸至合规风控
2025-10-31 12:16:00
拓竹荣膺《时代》最佳发明,3D打印技术步入主流创新支撑体系
近期,《时代》周刊公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揭示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300项突破性发明中,仅有4项被明确标注为3D打印创新
2025-10-31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