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就餐经历,他发现商家在垫餐纸上写道,制作食物的鸡蛋不仅精挑细选,仔细清洗,还给蛋壳上涂了一层“保护膜”以保鲜。给鸡蛋“敷膜”真的可以保鲜吗?
“这是洁蛋工艺中的一个环节,蛋从养殖场出来,经过挑选等简单处理后进行洁蛋加工,清洗、消毒、涂膜、检测、分级、喷码、包装等处理后,再进行保鲜,最后进入市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北京市家禽团队岗位科学家曲鲁江表示,保鲜方式主要采取喷油涂膜,即在鸡蛋表面喷一层0.05毫米左右的食品级白油(液体石蜡),防止细菌侵入。
为何要给鸡蛋涂“膜”
涂膜是食物保鲜的方法之一,选择纯天然、无毒、无害的大分子多糖蛋白类、脂类物质等作为被膜剂,涂抹在禽蛋、果实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透明被膜。
“鸡蛋壳并非密不透风,表面有约10000个用肉眼看不到的小孔,它起到沟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便于内部生命演化时的新陈代谢。”曲鲁江解释,细菌、霉菌及空气等都可以通过气孔进入蛋内。同样,蛋内水分和二氧化碳也可以排出,长时间定会影响鸡蛋的新鲜度和口感。
其实,鸡蛋刚产出时,表面有一层薄膜,该薄膜为胶质性蛋白质,可起到堵塞气孔、杀菌抑菌作用,保护蛋在短时间内不受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侵害。曲鲁江说,这种胶质性蛋白质溶解性很好,遇水很快就溶解了。除了一些在较好的笼养环境下产出的蛋表面洁净外,其他散养等条件较差的鸡产出的蛋表面难免脏,清洁时膜就洗掉了,因此需要人工涂膜保持其新鲜度。
保鲜剂主要由涂膜材料和少量助剂组成,如增塑剂、抑菌剂、防腐剂、增强剂等,以提高膜的抑菌性、致密性和强度。
鸡蛋都敷哪些“膜”
鸡蛋“保鲜膜”应具备哪些条件?“前提一定是安全、无毒、无污染、食品级的。”曲鲁江说,涂膜材料要发挥保护水分、防止微生物快速侵入的作用,还要保证涂后蛋与蛋之间不能粘连,并具有易干、无异味、价廉、适用于生产的特性。
常见的涂膜材料很多,比如液体石蜡、单甘脂、植物油、凡士林、壳聚糖、聚乙烯醇、蜂胶等。液体石蜡由于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能提高鸡蛋的商品化价值等特点,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鸡蛋涂膜材料。
液体石蜡是通过原油分馏得到的无色无味无毒的混合物,是一种油状液体物质,不溶于水和乙醇,可形成稳定、致密的外膜,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无需特殊处理就可以作为保鲜剂直接使用。
此外,壳聚糖是自然界存量最丰富的多糖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成膜性、阻隔性以及抗菌性,也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食品涂膜材料,化妆品、保健食品、食品工业等行业对壳聚糖的需求增长最快。曲鲁江表示,由于壳聚糖的抗菌性能和耐水性比较弱,单一使用的保鲜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都会在壳聚糖的基础上添加其他物质,比如玉米油等一些油类。
“作为具有良好性能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之一,聚乙烯醇同样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但具有半透性的聚乙烯醇,仍然会有少量的水和气体渗透。因为它的保鲜效果较差,所以它常与其他防腐剂一起使用。”曲鲁江补充道。
还有一种让人听起来更天然的成膜剂就是蜂胶。蜂胶是蜜蜂从植物中采来的树脂类和蜡类物质,遇热变软、具粘性,有很强的抗菌和抗氧化作用。但蜂胶成本比石蜡高,因而应用并不广。
总之,那些“沐浴”后被打上食品级油墨喷码、敷上“面膜”,再经过紫外线消毒、重量分级、装托包装等工艺进行特别处理的鸡蛋,才是餐桌上的“清洁蛋”。
(史诗)
《中国食品报》(2023年10月05日06版)
(责编:朱美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5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