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一名声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男子引发网络质疑。据查询,在中国科学院官网目前公布的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名单、已故院士名单以及已故外籍院士名单中均查无此人。8月5日消息,已确认“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这一身份系伪造。(据《新民晚报》)
骗子有冒充老板的,冒充领导的,还有冒充明星的,但冒充院士倒是第一次听到。据相关报道,这个所谓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曾频繁出现在各所学校,例如2023年2月,“阮少平”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身份到广东东莞某小学“参观指导”。2024年9月,这个“阮少平”曾受聘为广东惠州一所小学的课程导师。这所小学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宣称,阮少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那么骗子为何能成为各个单位的“座上宾”?
首先,骗子演得太逼真。你以为骗子说不了几句就要开口骗钱,但这个“阮少平”让人真假难辨。例如2024年2月,广州的一所小学也在开学典礼上请来了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根据学校方面公开发文,“阮少平”教育孩子们“要牢记英雄们的牺牲与付出,感恩祖国的强大与关爱”。在甘肃庆阳某学校的爱心捐赠仪式上,“阮少平”还“激励同学们要好好读书,报效祖国,将爱进行传递,将责任扛在肩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见骗子说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不深入调查很难发现真相。
其次,院士的头衔有着光环,很难让人去怀疑。人们对有院士、科学家这样头衔的人总是充满尊敬,当一个人亮出“院士”身份后,人们很容易就抱着崇拜的目光去看待。其实,《中国科学院院士行为规范(试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为规范》都有规定,禁止以院士名义参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学部和学术团体、学术期刊以外的活动。只要学校稍加警惕,还是会发现疑点的,但院士的光环让人丧失了警惕心。
最后,骗子一定是有目的的。他的目的绝不是为了骗取小学生的掌声,那么这个“阮少平”的背后企图究竟是什么?
相关资料显示,“阮少平”涉足多家企业的经营,酒业与中医药,正是他产业布局的两个方向。“阮少平”频频以“中科院院士”的虚假招牌参加各种中医药行业会议。2023年8月,“阮少平”以“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健康总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身份赴贵州惠水县调研中药材种植企业。
这也证明了,骗子的背后是一条产业链,参加开学典礼,公益活动,都是为他的假身份背书,越是频繁参加这些活动,越容易取得别人信任。
“阮少平”的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的诚信体系和学术秩序,我们必须对这种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同时这件事也提醒我们,不能盲信他人的头衔、权威和地位,凡事多一分警惕,就能看穿骗子们的“马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