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槐荫区清逸幼儿园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作用
让劳动教育释放出“科学味儿”
孩子们一起浇灌,静待种子发芽长大。
加柴添水,孩子们体验大锅灶做饭的乐趣。
幼儿为植物浇水,体验种植过程。
老师示范锄头的使用方法,教孩子们除草松土。
种植果蔬、种棉纺织、喂养动物、砌灶烧火……济南市槐荫区清逸幼儿园有一片充满自然田园风光的劳动区域,孩子们挽起袖子走向田园,亲身体验劳作过程,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起了亲密联系。
劳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随着济南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印发《济南市幼儿劳动启蒙教育实施方案(试行)》,推出济南市幼儿园劳动启蒙教育、济南市幼儿园幼儿居家劳动启蒙教育“两张清单”,幼儿园劳动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为幼儿园的孩子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济南市槐荫区清逸幼儿园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打造适宜的自然教育环境
让劳动教育原汁原味
孩子们天生喜欢和大自然打交道,他们享受在大自然中发现、在大自然中探索、在大自然中劳动、在大自然中创造快乐。为孩子们打造适宜的自然环境,是清逸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第一步。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最真实、最丰富、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清逸幼儿园从大自然中取材,拿出1000多平方米的户外活动面积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处自然且生态的劳动区域。原生态生活区、果蔬种植区、动物喂养区……在这里,孩子们烧火做饭、松土浇肥、采摘果瓜,在一次次体验中享受着来自劳动的快乐。
“瞧,孩子们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看着不远处因瓜藤上长出小西瓜而兴奋地拍手的孩子们,清逸幼儿园园长刘忠霞话语间难掩身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的幸福和快乐,“关于劳动,孩子们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他们对生命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好奇,期待并享受着亲自劳作、发现成长和收获的全过程。”随后,她指着另一侧的动物喂养区介绍起每一名成员的来历:灰兔子原本是小朋友在家养的,后来因为太大了喂养不方便,家长就送到了幼儿园;两只花鸡其实是“替代品”,小朋友因为自己带到幼儿园的两只小鸡死了哭得很伤心,老师悄悄买了两只差不多的花鸡放进了笼子里;鸽子是保安买来给孩子们的……
为了还原自然教育该有的样子,清逸幼儿园没有在生活区的地面上铺厚重的水泥,而是让其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坑坑洼洼的地面是孩子们用铲子
挖出来的,他们或许想探究一下大地
的深度,或许想找一找虫子的踪
迹。充满乡土味儿的大锅灶是老
师和孩子们一起搭建的,他们一边搭建,一起探索
水泥为什么能
把砖石粘在一起……幼儿园的田园生活勾起了不少家长的故乡记忆,他们自发送来烧灶用的柴火,由孩子们摆放得整整齐齐。
为了让孩子们从自然生态环境中汲取成长力量,清逸幼儿园还把劳动教育的视线放到了室内。老师充分利用教学楼的廊道和区角面积打造室内劳动区域,引导孩子们给绿萝浇水,帮助多肉植物扦插繁殖,给不同的小鱼喂食等,不断增加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出发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真实、丰富的自然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快乐劳动的场所。劳动过程中,教育也在清逸幼儿园悄然发生着。
有一次给大锅灶烧火,韩洛熙小朋友突然喊住了路过的副园长张翠翠:“张老师,您能帮我烧火吗?我要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张翠翠很好奇什么事情能让韩洛熙如此感兴趣,一边答应下来,一边观察着韩洛熙接下来的举动。只见他来到一棵树旁,拿起铲子朝着树根的位置认真挖了起来,一边挖还一边兴奋地跟小伙伴分享:“这棵树下长了一根胡萝卜,我要把它挖出来!”幼儿园从来没有种过胡萝卜,张翠翠随即放下柴火走了过去,准备一探究竟,原来韩洛熙把树根当成了胡萝卜。
看到韩洛熙专注且期待的样子,张翠翠没有上前打扰。在上午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里,韩洛熙在那挖了1个多小时,直到树根露出真面目:“原来不是胡萝卜,是人参呀!大家快来看,我挖到一棵人参!”“哇,真是人参,你真厉害!”在孩子们的一片夸奖声中,张翠翠意识到孩子们并不知道树根和人参的区别,于是一个想法油然而生:何不借此机会让孩子们了解树根、人参和胡萝卜的区别?经过一番筹备,一堂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来源于生活的班本课程就生成了。孩子们不仅认识到了三者的区别和种植环境,还对什么根能吃、什么根不能吃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清逸幼儿园,与劳动相关的班本课程并不少见。一次午休时,中三班有个小朋友被床单上的一根线吸引住了,一边扯一边小声问老师:“线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能做成布?”为了帮孩子们弄清楚线的“前世今生”,班主任薛玉将班里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负责种棉花,一组负责养蚕,经过精心种养和漫长等待,终于等到了棉花和蚕茧。老师带着孩子们将棉花搓成线,将蚕茧剥出丝,并仔细对比两者的区别。老师甚至找来一台小型织布机,增进孩子们对线的了解。毫无疑问,这也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班本课程之一。
“从幼儿兴趣出发,融入幼儿生活的劳动教育,能真正涵养幼儿的劳动情感、态度和习惯。而依托劳动生成的课程,则为我们提供了劳动教育的实施载体。”刘忠霞说,今年4月,幼儿园在原有班本课程的基础上开始了《崇尚自然》劳动课程体系的构建,鼓励幼儿在劳动中探究实践,促进幼儿发展。将科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为幼儿带去劳动新体验
让幼儿在劳动中增加种养经验,在劳动中获得身体锻炼,从来不是清逸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唯一目的。为了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清逸幼儿园对“劳动+”进行探索,将科学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融合。
每周五,是清逸幼儿园的集体劳动时间。在一次卫生清理时,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下水道漏水口被一个黑色塑料袋堵住了,这该怎么办呢?在寻求解决方法时,有个小朋友想到家里的马桶被堵后,爸爸用马桶搋子将其通开的经历。随后,老师找来工具,没一会儿就疏通好了下水道。“为什么马桶搋子能通马桶和下水道?这是什么原理呢?”老师随即抛出问题,并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将马桶搋子向下推压、向上拉起时的气压变化进行了科普。
在烘焙室做曲奇饼干时,细心的孩子们发现,黄油刚从冰箱里拿出来时明明是固体,放到锅里后却融化成了液体。借此机会,老师给孩子们普及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熔点”;孩子们清洗抹布时,看到洗洁精遇水竟然“生出来”好多彩色的“泡泡宝宝”,于是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泡泡的生成原理,并与孩子们一起探究什么样的配比才能吹出更大的彩色泡泡……“劳动+科学”,为孩子们带去了不一样的劳动新体验。
“劳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提升幼儿的生活自
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能力。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展与潜力,继续探索和丰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途径,努力形成多方协同的劳动育人新格局。”刘忠霞说。(本报记者
韩晓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