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肖纲领
前不久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让我们感受到青年大学生的热情、奋进和拼搏等精神品质。
大学生处于精神和体魄双重发展与日渐成熟的关键期,强健体魄尤为重要。早在2014年,相关部门就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活动。2020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也对高校推进大学生体育进行了明确规定。
部分大学生运动频率不高,很大原因在于认知不足,即使认识到重要性也难以知行合一。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以低年级为主,且不少学校的体育课为选修课,开设的运动项目种类较少,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一些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不够充分,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校园体育运动氛围不强。
放眼国外,有的国际高校尤其是世界一流高校的经验值得推广。英国高等院校体育协会作为英国高校体育组织,以鼓励全体参与、淡化商业氛围、促进全面发展为理念,开展了面向残疾人在内的50多个体育项目。国内一些高校也进行了系列制度改革,如清华大学将体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形成“无体育,不清华”的口号,并进行了一系列体育课程和制度改革。复旦大学体育场地资源充裕、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学生运动频率也相对较高。
体育运动是大学生的青春底色,这离不开大学生的认识强化和行动自觉,也需要高校提供更多的制度和环境保障,擦亮体育运动的青春底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