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23 10:58:00 来源:绮文爱生活

他的人生很普通,只为一条河而活。

为护河,妻子跟他离婚;17岁儿子被吓傻,住进精神病院;女儿恨他,跟他断绝父女关系。

邻居殴打、辱骂他,撵他出村;

昧着良心的矿主更是对他拳脚相向,制造车祸想除去他。

人到晚年,他家庭离散,子女傻的傻,怨的怨;

他也落得个瞎眼、瘸腿,成了残疾人。

经历过这些,他的护河之心仍未改变。

从1968年开始,他的人生多了一重角色——保护“滇池”的护河人。

到现在,他已经执着地走过54年护河路。

他叫张正祥。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

本来,他是村里的“有钱人”,却因为护河,越变越穷,再没有心思自己发家致富。

导致后来无家可归、无饭可吃,变成了当地人口中的“张疯子”。

他为啥这么做?

只有追溯到他的童年,才能找到最终的答案。

1948年,张正祥出生在昆明市西山区富善村。

7岁那年,附近的村庄都遭到了大饥荒。

偏偏祸不单行,一种疫病又蔓延开来。

许多村民根本吃不上东西,饿得瘦骨嶙峋,没有力气。

再沾染上传染病,几乎难逃厄运,陆续身亡。

一时间,整个村庄都被恐怖悲哀的气氛笼罩着。

张正祥的父母和两个幼弟,都这样先后离去。

面对亲人们的相继离开,张正祥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村民都遭遇同样的不幸,谁又能分出功夫再同情他呢。

等一切恢复如常,整个村庄只有少数的村民挺了过来。

幸运的是,张正祥顽强地活下来了;可悲的是,他成了孤儿。

少了父母的养育,亲人的挂怀,他只能靠四处讨饭填饱肚子。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

在粮食紧缺的年代,许多村民自顾不暇。

即使有心收留他,也无力养活他。

难得有时候,邻居们看张正祥饿得皮包骨头,实在可怜,才挤出一口饭给他吃。

实在饿极了,他就往山里跑,去捡野果子吃。

等胃里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就返回到破屋里睡觉。

这座山,就在滇池的旁边。

本以为,拾些野果,饥一顿饱一顿地将就着,只要能活着,就再好不过。

可惜,在一个孤儿成长的路上,比饥饿更可怕的是人心。

人性至恶,恶在欺负弱小。

少了父母庇佑的张正祥,渐渐成了村里同龄人欺负的对象。

那些调皮的孩子,开始围攻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被取笑,被排斥,被打,被骂……

污言秽语、恶行歹念,少年张正祥见识了一个遍。

当他们强迫他跪趴在地上,学狗叫,被当驴骑,少年的自尊心碎了。

可他又能怎么办?

反抗,招致群殴;不反抗,心有不甘。

无奈之下,张正祥逃进了滇池边上的山林,真正地成了一个以天当被,以地当床的野孩子。

山里的野果、鱼虾成了张正祥的食物,树木、花草、鸟类禽兽成了他的贴心朋友。

他感受到大自然给予自己的温暖。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在滇池附近)

换作一般人,别说是个孩子,就是个大人,独自在山林里游荡,也会心生恐惧。

可已经被人群欺负惯了的张正祥,突然耳边清净了,生活也更自由,那种喜悦早已把恐惧遮掩。

他千疮百孔的心,反而被幽深的山林治愈。

离开村子的时候,他像屋顶的烟囱里飘出的一缕轻烟,无声无息。

没人注意到他。

那群调皮孩子,不过是少了一个戏耍的“玩具”;

邻居们闲聊,才惊觉那个孩子好似已许久不见。

没人关心他是死是活。

张正祥14岁时,被上山的村民意外发现。

在村民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从山林中走出来,又回到村子里生活。

然而,3年的山林生活已让张正祥丧失语言功能。

他像动物一样咿呀乱叫,目光中也透露出野性。

经过好心的村民一两年的教化,张正祥才慢慢回归到原先的生活模式。

在他的内心,认定滇池是自己的母亲,还自称是滇池的孩子。

可见,滇河在他的心中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

洗衣、做饭、识字……他一边过着正常的日子,一边不忘孝顺“母亲”。

他每天必去滇池旁看看,就像一位儿子每天都去看望母亲一样。

他常常坐在滇河的石桥上发呆,想起曾经苦涩却自由的山林生活。

他跟溪水中的鱼虾捉迷藏,跟盘旋在天空的鸟儿对唱,他吹起响亮的口哨,他躺在河边晒太阳……

那时候,他的脸上总挂着知足的笑意。

可惜,这样宁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的眼睛近乎失明)

1968年,20岁的张正祥同往常一样去了滇池旁。

那天,他没有欣赏到滇河静谧的美景,因为一阵很规律的噪音在旁边的山林里间隔回响。

等他跑过去一探究竟的时候,却看见一个中年男人正在砍伐树木。

在那个男人的附近,躺着3棵已被砍倒的大松树。

这还了得,竟敢在滇池母亲的地盘上砍树,张正祥急忙喝止。

但砍树人根本没有正眼瞧这个突然冒出的毛头小伙子,对他的叫唤充耳不闻,继续着手中的动作。

同时,嘴里还大声咧咧:“赶紧走远点,别耽误我干活,砸着了可不负责啊!”

看到砍树人不屑一顾的态度,张正祥满脸愤怒,喝止不住怎么办,那就动手呗。

他直冲砍树人而去,一个拳头就闪给了他。

看他动真格的,砍树的人也没客气,抡起斧头就朝他劈去。

周旋中,那把锋利的斧头落到了张正祥的右脚上,顿时,鲜血涌出。

张正祥顾不得疼痛,皱着眉、咬着牙,继续与砍树的人缠斗。

最终,砍树人被他制服,送交到有关部门处理。

这次意外的小插曲,似乎预示着张正祥护河之路的艰难。

在这条路上,他必须像个战士一样,始终精神抖擞。

当时,乡民们的内心还是纯洁的。

他们纷纷为张正祥的护河之举,竖起了大拇指。

这场英雄之举,令张正祥“出尽风头”,还赢来一次爱情的邂逅。

同村姑娘对他萌生爱意,二人两情相悦,同年底,便结了婚。

他再也不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了。

这个世界上,有了他惦念,也惦念他的人,肩上,多了一份家庭的责任。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在滇池考察)

为了过上好日子,张正祥开办养猪场。

凭着聪明和勤奋,在当时刚能吃饱饭的时代,他成为当地有名的“有钱人”。

21岁时,他被村民推举为村长。

手中有了权力,此后,他更有能力保护滇池不受伤害了。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把火就在“滇池”上烧。

他颁布村规,村民一律不许在滇池洗衣服、倒脏水,更不准砍伐旁边山林的树木。

村民们都很尊重张正祥,也都心甘情愿地遵守着村规。

1970年,当地政府开展围海造田,滇池首先进入名单中。

张正祥百般阻拦,可终究未果。

一怒之下,他辞去村长一职。

看着滇河边的树木被伐,山地变平原,张正祥的心像被刀剜过一样,心疼地滴血。

他唯一能做的,也只是悄悄地补栽树木,给滇池母亲疗伤。

刚开始,妻子看到张正祥为了滇河的事愁容满面,她还能感同身受地劝解一番。

但时间长了,她厌倦了。

一个普通老百姓,山野村夫,操哪门子闲心,能当饭吃当钱花吗?

她与张正祥大吵:

你疯了是不是?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治理什么滇池,那是你管的事吗?

但张正祥坚持自己内心的信仰,他完全听不得妻子说出的对滇池不敬的话。

两个人整日为了这一件事争吵不休。

时间长了,妻子心凉了,因为张正祥是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

任妻子百般软硬教化,完全无动于衷。

他的眼里心里,只有滇河。

妻子再也无法忍受,提出离婚。

张正祥眼见妻子动了真格,看着家里的三个孩子,内心百感交集。

妻子真要走了,孩子们就没有母亲了。

而没有母亲的日子,他从小过得够够的。

他害怕孩子们因他而失去母亲,请求妻子不要离婚。

妻子顺势要他写下保证书:

一是,家里所有钱财由妻子保管。

二是,张正祥要做什么事情,必须先经妻子同意。

张正祥看到保证书的内容,顿觉心凉了半截。

保证书一写,他没有了经济自由和活动自由,又怎么去种树,怎么跟那些破坏滇池的人吵架打架呢?

1982年,两人离婚,剩下三个不满10岁的孩子由张正祥抚养。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的家)

村子里传遍了闲言碎语,都在背后笑话张正祥,骂他脑子有问题。

也怨不得村民说闲话,一个好好的家庭,竟因为滇池这个“第三者”而离散,说起来的确有些玄幻。

面对村民的不理解,那些嘲笑的话语,他仍倔强地说着:

滇池是我母亲,我一定要保护她。

没了婚姻的牵绊,张正祥索性把猪场卖掉,筹集到30万元,全部砸进滇池的保护之中。

当时,滇池围海造田,树木被砍伐,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已经很难保持平衡。

再加上当地挖矿现象严重,整个滇池被折腾得不成样子。

河水开始发出臭味,死鱼死虾漂在河面,没有了往日鸟语花香,取而代之的是臭气冲天。

而更可怕的事情正悄然发生。

村民们眼红矿主个个发财致富,他们的内心蠢蠢欲动。

破窗效应由此开始。

许多村民开始贷款买车,个个争抢着挖矿致富。

仅张正祥的村子里,就有十多户人家买了车。

村民们跑去滇池旁挖矿,张正祥就跑去阻止。

他在现场大声叫嚷,试图用小小的身板,亢奋的嘶吼,喊醒那些眼里只剩下钱的人。

但,别人只当他是胡言乱语。

张正祥满腔的怒气无处发泄,只好自言自语激励自己:

不,我一定要保卫她,我不保卫她,我还是人吗?

他上告到当地有关部门,起初几次,还有人听他讲事情的前因后果,还有人赞同他的说法。

但时间长了,大家都对他“唯恐避之不及”。

一个人去阻止,不行;想借助集体的力量,还不行。

那怎么办?

眼看着滇池母亲,就这样被他们折腾得支离破碎吗?

眼看着这一片宁静的绿水青山,到了子孙手里,就成了遍地狼藉的垃圾场吗?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讲述往事)

张正祥开始反思。

他认为,兴许是自己言语表达不清,有关部门根本没理解他的真正目的。

于是,他开始奋笔疾书,滇池的现状、矿场毁坏森林的照片、过度砍伐和挖掘的后果……

他整理得仔仔细细,全部当成他保护滇河的证据。

他的举动遭到更多人的不满。

起初,村民们顶多骂他多管闲事。

见他死心不改,只得对他拳打脚踢,给他点厉害尝尝。

甚至,还多次把他赶出村子。

而张正祥,早已经把这种不公的待遇当成家常便饭。

身体疼算什么,他受不了的,是心疼。

当他看见整个山上,足足有30辆挖矿车在挖矿石,他整颗心都在发寒、发疼。

他想不通,是滇池养育了这一方人,为何他们还要心肠歹毒地去伤害她呢?

势单力薄的张正祥,一个人对阵人数众多、被利益熏心的暴富者。

这条路,注定难走。

好不容易,张正祥得到有关部门的同意,当上了堂堂正正的护林员,

在一个中秋节,他发现盗伐者正在运送木头。

但他的阻止根本不起作用,因为对方有十几个人。

殴打他一顿是小事,可怕的是,对方还下了死手。

有人抡起大斧头,毫不顾虑地朝他的大腿砍。

但即使被打的浑身是血,即使只有一个人,他照样目光凛凛地盯着那群人。

2002年,张正祥在山上拍照取证,结束后回家时,他隐约听到有人说话:

张疯子拍照下来,老板让干掉他!

还没等他明白过来,一辆运矿石的大卡车已朝他撞来。

他根本来不及闪躲,就被碾压在车厢下。

而旁边路过的那些运矿车,陆陆续续地经过,却没有一辆停下来。

一场预谋的暗害,差点要了他的命。

不仅外人害他,就连堂哥也想夺他的命。

有一次,堂哥手举菜刀冲到张正祥家,威胁他停止举报,逼他把偷拍的材料交出来。

他不答应,堂哥就一把将张正祥推搡到墙边,并把菜刀架在他脖子上。

张正祥面不改色,始终不应。

最终,还是张正祥的大女儿偷偷打电话报警,张正祥才逃过这一劫。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接受记者采访)

在张正祥的阻挠和举报下,许多利益受损的村民和矿主,把报复目标放在了张正祥的家人身上。

张正祥的儿子,原本是个成绩优秀的好孩子。

在屡遭坏人的恐吓后,最终精神失常,住进精神病院。

女儿屡屡被恐吓,最终把所有的委屈,全都变成对父亲的怨恨,她哭着要跟张正祥断绝父女关系。

妻子离开了,自己和儿女们也无宁日。

可张正祥仍坚守着自己的执念:一定要把保护好滇池,让滇池恢复以往模样。

他去北京告状。

为此,他每月要花掉1500元。

300元手机费,800元机票,其他就是省的不能再省的食宿费用。

之所以选择坐飞机,是因为坐火车时,屡遭恶人袭击。

一个月入800元的护林员,如何支付这1500元的费用?

只有借。

有些村民并不是真心帮助张正祥,借给他一点点钱,都有自己的目的。

因为他们的土地被侵占,靠自身力量夺不回来。

只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张正祥的上告上。

虽然他们也知道这条路太难走,可他们也不管这些。

只要张正祥没告下来,就会被他们言语辱骂。

如果见告不下来,就又来骂我,说我叛变了。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艰难地写材料)

张正祥日复一日地写、拍照取证,30多年写了上万份报告,材料堆满两间屋子。

可效果却甚微。

即使在有关部门帮助下,查封了几十家采矿点,可后面还有一个个的矿主排队等着。

即使有记者到当地采访,也只是保持暂时的风平浪静。

等记者和考察人员一离开,村子里的村民们又开始了群魔乱舞,砍伐、挖矿卷土重来。

从来都是治标不治本。

张正祥也绝望过,可每当天亮时,他就想,再多走一步,或许就好了。

面对恶人,张正祥选择死磕到底。

他每个星期都会绕滇池走一圈,对河道污染进行检查。

绕滇池一周的距离是120公里,张正祥已经走过1000多圈。

一转眼,54年过去了,他已经74岁。

为护滇池,他从青丝走到白发,眼睛几乎失明、身体残疾、家庭离散。

庆幸的是,在张正祥的奔走下,社会上关注滇河生态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陆陆续续地走上张正祥开辟的这条路,一股强大的保护滇池的力量已经形成。

不仅如此,原本那些被利益熏昏头脑的村民和矿主,也渐渐醒悟过来。

有一个叫周光文的矿老板,后来跟随张正祥投入到保护滇池的行动中。

董孝凤在得知张正祥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她耗尽资产为张正祥提供支援。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

回望来路,张正祥略带腼腆地说:

写了上万份报告,封停了58家开矿采石点,以及整个滇池沿岸的化工企业。

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原来,真的有人可以做到。

我永远是滇池的儿子,儿子哪有不孝敬母亲的道理,如果不孝,我还是人吗?

张正祥最爱念叨这句话。

在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现场,主持人向张正祥提出一个问题:

别人叫你疯子的时候,你什么感受?

张正祥笑着说:

我觉得我不是疯子,至少反转回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疯子。

他们已经疯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已经忘了本了,他妈都不要,他爹都不要,他只想钱了。

他74岁坐飞机告状,被打成残疾人,妻子离婚儿子吓傻,为啥

(张正祥在滇池)

每个时代都有先知先觉的人,而这类人,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但正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仰,一直坚守到底,所以活成了时代标志。

张正祥培养了越来越多的“疯子”,他们正一起“疯疯癫癫”地保护滇池。

毛姆曾说:“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光 。”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清醒者”,好在还有张正祥这样的“疯子”。

保护滇池,我永不退休!

这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张正祥,对滇池母亲许下的誓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3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正祥)近日,海滨街道西运社区网格员一上班就接到社区残疾人家属申女士的求助电话,原来申女士和女儿每天需要服用的药吃完了,没有办法去购买。经了解,申女士年近八十,早年丈夫去世后,
2023-04-24 03:44:00
韩国一家五口在家中身亡!其中三个儿子都是重度残疾人
...员入侵的痕迹。报道介绍称,该家庭的三个儿子都是重度残疾人,患有自闭症和肢体残疾等疾病。由于行动困难,他们需要全职主妇金某的妻子照料和洗漱。尽管金某一家与邻居关系良好,但与其他
2023-09-17 20:57:00
有钢铁般的意志,老兵巴贵祥将自己变成残疾妻儿的靠山
...突然昏倒在地。巴贵祥说,妻子成了常年卧床不起的重度残疾人,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出远门打工,一直就守护在妻子身边。雪上加霜的是,本就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后来又被确诊为癫痫,也失去
2025-06-01 17:46:00
六安人孙谋平:倾注半生照顾残疾妻儿
...随便便倒下。他擦拭完眼角的泪水,毅然扛起了照顾两个残疾人的重任。家庭再遭不幸,坚强的汉子不离不弃照顾妻儿46载本以为日子还能这样一天一天地熬了下去,不料屋漏偏逢连阴雨。正当孙
2023-09-12 22:46:00
春节特稿丨王承军:走“远亲”
...久去赶了一个场,卖了近三千块钱。有的顾客见夫妇俩是残疾人,也不讨价还价,连退补的零钱都不要。现在养鸡养鸭一年的收入刨干打净后有三万元的利润,加上各种补贴,一年到手超过了五万元
2025-01-29 06:49:00
日本丈夫脑梗儿子脑瘫,残疾妻子无力照顾,绝望下放火烧死了他们
...界:“我对这个案子无法做到事不关己。我一家五口都是残疾人……我的母亲在四年前去世了,父亲几年前患有视网膜病变二级,姐姐患有严重的脑病肢体障碍,弟弟有轻度学习障碍,她的妻子有重
2022-12-15 14:51:00
...黔东重镇——岑巩。深秋时节,笔者乘车前往岑巩。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变化是笔者最为关注的。脱贫攻坚、尤其是乡村振兴以来,农村残疾人家庭生活如何?他们是否也与健全人
2023-11-07 14:46:00
具俊晔把姜元来全家带到台北旅行,大S和徐妈一起热情招待
...是超过具俊晔的,从昔日爆红的巨星到一个下半身瘫痪的残疾人,姜元来能快速走出阴影事件其实离不开具俊晔与家人的照顾。30多年过去了,姜元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上一次自己饭店开业的
2023-07-16 16:02:00
韩媒:韩国一家五口在家中身亡 其中包括三名残疾人
...临警方调查,其职业是农民。该家庭的三个儿子都是重度残疾人,患有自闭症和肢体残疾等疾病。由于行动困难,他们需要全职主妇金某的妻子照顾。金某一家与邻居关系良好,但与亲戚没有来往。
2023-09-16 10:4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贵州省见义勇为英模巡回宣讲活动纪实
9月的黔贵大地,秋意渐浓,一股正义暖流却在城乡间涌动。由贵州省委政法委主办、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承办的见义勇为英模巡回宣讲活动
2025-09-20 18:21:00
观影《731》后 细菌战受害者亲属:电影里日军的恶行只是“冰山一角”
大皖新闻讯 “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9月19日,作为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亲属,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馆长吴建平在观看了电影《731》后
2025-09-20 11:41:00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初秋晨光中,一群即将参加太马的跑者,沿着迎泽公园的塑胶步道,匀速而轻盈地迈着步子。他们已准备就绪
2025-09-20 07:24: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张宁摄制 实习记者 赵子健
2025-09-20 07:26:00
说好的话费没有返还,人也失联,李女士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市民反映参加充值返话费送手机活动感觉上当要退掉被“业务员”拉黑西安李女士今年41岁
2025-09-20 07:34:00
【天眼调查】半夜跑操扰民?时间规划不当?当事各方有话说!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接到不少网友反映,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田园南路的溪南高中,近期,开始组织学生分早晚两个时间段进行跑操锻炼
2025-09-20 06:53:00
筑牢“防火墙”安心享保障——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金融知识宣传月聚焦保险网络安全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中国人寿岱岳区支公司的宣传人员走进乡村大集,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堂聚焦于保险领域的网络安全科普课。宣传人员重点围绕保险消费环节
2025-09-19 17:14: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威海市文登区居民赵女士在转售2024年11月于老冯二手车购置的现代伊兰特轿车时,发现车辆存在双重猫腻——不仅里程数被大幅“下调”
2025-09-19 17:17:00
流感疫苗要不要“每年打”?天津怎么预约?一篇文章说清楚!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秋冬季节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措施。近日,包括天津在内,北京、上海
2025-09-19 17:17:00
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涉嫌违规失信 被暂停相关采购资格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因涉嫌违规失信,被暂停参加相关采购活动资格,引发信息产业及采购领域关注
2025-09-19 17:17:00
老人被骗购买十九万金条,民警及时出手帮其挽回损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尉伟 通讯员 赵杨 杨其峰近日,省城的刘女士遭遇电信诈骗,被人诱导购买了价值十九万元的金条,并准备邮寄给对方
2025-09-19 17:17:00
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开展“科学家精神润童心·追梦成长向未来”观影活动
鲁网9月19日讯为厚植学生科学情怀,传承科学家精神,近日,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科学家精神润童心·追梦成长向未来”观影活动
2025-09-19 17:19:00
蓝色车身配金色线条,这列“赛湖蓝”与“胡杨金”交织的豪华旅游列车,正载着旅客穿梭于新疆的雪山、草原与沙漠之间,重新定义着火车旅行的意义
2025-09-19 17:19:00
养老不离社区,银发生活更便利!9部门联合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鲁网9月19日讯今后,您只需步行15分钟,就能享受到餐饮、医疗、养老、休闲等一站式服务。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2025-09-19 17:19:00
9月19日,西安市民杨先生通过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18日早上他带孩子前往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街道金地西沣公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时
2025-09-19 17:34:00